第九百六十九章:先要搞清楚狀況

閔若英坐在池塘邊的廊椅之上,盯着清澈的水面這下,成羣的錦鯉自由的游來游去,但他的心思卻絲毫沒有放在這上面。自從潞州突圍之後,他終於能呆在一個像樣的居所裡,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這間居所,當然就是玉泉郡的郡府,至於這裡的郡守陳度,自然就要搬出去了,好在陳度的家眷已經不在這裡,光桿一個,倒也方便。

羅虎的五千先鋒軍進城,接管了所有的防務。而閔若英打算在這裡呆上一段時間,他離國日久,從被包圍開始,他的消息便相當閉塞了。就算突圍而出之後,由於東部六郡被佔領,他實際上仍然在處在齊軍的一個鬆散的包圍圈中,消息來源仍然有限得很,現在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地盤,先前那些擔心,恐懼,都已經不翼而飛。但朝中現在究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他並不清楚,最關鍵的是,程務本比他提前近兩個月回到本土,自然不會沒有動作。

程務本在朝中根基深厚,支持他的人,不在少數,閔若英現在心中既然存了拿下程務本的心思,自然就非得弄清楚一切不可。

總結起來一句話,程務本可不是他說想拿就能拿的。

迴廊之上傳來了腳步之聲,羅虎大踏步的走了進來。進城的只有五千先鋒軍,由羅良統帶着的另外三萬多鐵騎尚自駐紮在城外,一來是城裡也容納不下如此多的軍隊,二來,也要防備身後的齊兵的進攻。

能全須全尾的將四萬火鳳軍從包圍圈中帶出來,對於閔若英來說,的確是一個楚幻般的結局,即便是他將一切都設想得再順利,也不會比現在這樣的結果還好的結果了。自從突圍而出之後,齊人的統帥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般,反應遲鈍,指揮失措,昏招迭出,竟然讓他在不可能之中找到了一條又一條的縫隙,從包圍圈之中鑽了出來。

閔若英沒有深思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他將其歸結在了安如海在齊國國內的翻天覆地,使得齊人終於不得不調集重兵去滅了這個心腹之患,大部隊去了那邊,自己這頭,自然就兵力不足了,其它的那些軍隊,又如何擋得住四萬火鳳軍的一擊。

想起安如海,他長嘆一聲。忠臣吶,可惜,他活着回來的可能性太小了。自己讓楊青派了探子去尋找安如海,不管怎麼說,也希望安如海能安全的回來,那怕就是他一個人回來,也會讓閔若英多一條臂助。

安如海在國內的威信,並不比程務本低。真要說起來,現在國內的格局,安如海只怕還要比程務本更管用一些,安如海掌管內衛多年,積威甚重,而程務本的威望,卻大多集中在軍隊之中,而其中舉足輕得的東部邊軍,如今只剩下在荊湖的三萬人了。

一想起這三萬人,閔若英就不禁牙癢癢的了。

正是因爲這三萬人,才讓他不敢隨意動手啊!

“陛下,城內所有關防已經全部由火鳳軍接手,城內原本的軍隊,都已經讓他們回到軍營中去了。”羅虎行了一個禮,道。

“嗯。”閔若英點了點頭,“那個陳度來了麼?”

“陛下,陳度正在外頭候旨。”

“讓他進來!”閔若英吩咐道。這個陳度,還是頗有能力的,以前倒是沒有將他放在眼中,但大難來時浪淘少,倒將這個不聲不響的地方郡守突顯了出來。因爲程爲本的突然跑路,使得齊將賙濟雲麾下的數萬大軍,突然襲擊了昆凌關,然後逐一攻打東部六郡,據閔若英這一路之上收集到的消息,東六郡的郡守們,幾乎沒有形成像樣的抵抗,便一溜煙兒的跑得不見了,倒是民間,形成了不少的義師抵抗齊軍,但沒有了強有力的組織,這些義師是興起也勃焉,消滅也忽焉,轉眼之間,便被齊軍打得慘敗。倒是這個靠近慈化的玉泉郡,一切都還井井有條,不但郡兵像模像樣,還招募了上萬的青壯,入城的時候,看起來倒也算是不錯,這一對比,便顯得陳度很有些本事了。

因爲玉泉郡的存在,使得火鳳軍得到了強有力的補充,府庫裡糧食,軍輜,都讓火鳳軍大大的喘了一口氣,要知道,這兩個月來,他們是疲於奔命,戰鬥力呈直線下降,現在到了玉泉,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他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恢復起來。

這是一個值得拉攏的地方大員啊!閔若英在心裡想到。

候在外頭的陳度,現在心中也是一片忐忑,他的雙手裡抱着一大疊朝廷發下來的邸報以及命令,這些都是皇帝指令要看的,皇帝閉塞日久,現在想要了解全國的情況,這是應有之義。而讓陳度震驚的是,卻是剛剛羅虎下令抓捕了龐軍等十名程帥派過來的軍官,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陳度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龐軍等人,協助玉泉守城,就算無功,但也不能說是有過吧?怎麼無緣無故的就抓了起來呢?

這讓他對自己的性命甚感擔憂。

微躬着身子,隨着一名護衛走進了這個熟悉的府邸,皇帝並沒有在書房之中辦公,而是在後園之中等着自己。

三拜九叩,大禮一畢,爬起來的陳度,低着頭,靜候着閔若英的吩咐。

“這一次,你做得很好。”閔若英打量着眼前的這位郡守,作爲一郡之守,他大致都是曉得的,但並不是個個都熟悉,像這個陳度,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做出過什麼特別讓人眼前一亮的事情,中規中矩而已,這便讓他很難有映象了,不過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英雄,這一次的國難,倒是讓這個人脫穎而出了。

“陛下,臣忝爲玉泉郡守,只是盡臣的本分,只是臣能力有限,眼見齊人肆虐,卻只能守本土,不能提兵收復失地,實在是惶恐無地。”陳度道。

“如果東部六郡,每個郡都能像你一樣,守住本土,國事又何至於此?”閔若英嘆了一口氣。

陳度心中一震,東部六郡的失守,他是曉得的,其實也怪不得那些地方的官員,一直以來,六郡的防衛工作,都是由東部邊軍主持的,東部邊軍一敗,齊軍忽如而來,這些地方根本就沒有時間組織防禦,自己這裡,倒是佔了空間的優勢,聽到了消息之後,便開始着手準備,而玉泉不失,說到底並不是因爲自己有多麼出色,而是因爲齊軍根本就沒有打而已。

齊人真來了,能守幾天,他是一點底也沒有的。

“臣惶恐。”陳度垂下了頭,讓他反駁皇帝,替同僚說幾句話,他也是不敢的。

“你做得好,朕記在心裡了,嗯,說說國內的情況吧,朕久在外征戰,國內的情況不甚了了。”閔若英道。

“是,陛下。”陳度擡頭看了一眼閔若英。“不過臣身在玉泉郡,距離朝廷中樞太遠,消息並不靈通,大部分都是從邸報之上得來,而現在國內情形有些混亂,便是邸報也不能及時送到,所以所知也有限得很。”

這種情況並不出閔若英的意料之外,十幾萬大軍被圍,連自己這個皇帝也身陷其中,國內要是不一片混亂那纔是奇怪了。

“起初,臣在玉泉什麼消息也得不知道,大概只知道朝中諸君意見相左,爭吵十分激烈。”陳度字斟句酌地道:“大致也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要立即組織大軍出援,另一派,則是要構建大楚的第二道防線。”

閔若英的冷笑了一聲,構建第二道防線,這倒是與程務本這個逆賊所想的差不多。好得很,這一次出事,倒是讓這些埋藏得極深的傢伙們自主的跳了出來,是以爲朕回不來了吧?

“兩派意見相左,誰也不能說服誰,事情便拖了下來,直到昭華公主返上京之後,情況才逐漸好轉過來。”

“你說誰?”閔若英兩眼之中精芒閃動,盯着陳度,厲聲問道。

“昭華公主!”陳度道。

“一位出嫁的公主,還有什麼資格對大楚的朝政指手劃腳?”閔若英厲聲道:“朝中大臣的腦袋都被驢踢了麼?”

陳度有些惶恐地看了一眼閔若英:“陛下,昭華公主倒沒有直接說什麼,而是昭華公主到了上京之後,由太后她老人家出面,纔將兩派分爭壓了下來。先前太后因爲陛下被困,急怒交加便病倒不能視事,沒有了主心骨,朝廷之中又誰也不能說服誰,所以事情才拖了下來。公主進京,太后的病倒是好了大半。”

閔若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已經隱約覺得有些不太妙了。

“太后她老家人出面,那朝廷到底定出了什麼樣的策略?”他問道。

“因爲不知陛下什麼時候能脫困,所以在太后的主持之下,大朝議後的結果,決定全大楚進入戰時管制狀態,文由馬向東馬首輔挽總,武由程務本程帥領頭,全國大動員,構建以荊湖爲中心的第二道防線。”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一千零三章: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連通西東第六百四十三章:二次殂擊第二百八十二章:光復之戰第九百四十一章:轉變2042:大戰起1863:大明1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打賭第二百一十章:困獸第九百三十一章:內治第八百零六章:發現1849:新殖民時代第六百二十九章:目標第三百七十七章:去找你媽媽第九百八十七章:瘋子們的想法第四百三十八章:對比第一百一十七章:安排第二百九十二章:小花招第四十五章:知道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打賭第三百五十九章:急怒攻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打哪兒?1874:人生有很多無奈第四百六十七章:穿孝服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我願天下無匪第一千零四十二章:摟草打兔子1812:大本營所在地第八百三十一章:擔憂1682:機構大改革第九百零八章:滿載而歸第七百六十三章:宗師第三十三章:別樣風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新生活第一千三百一十章:迎客第二百零三章:這一仗的機遇第一千零六十二章:虎牢新軍1779:見面第八百三十三章:藥引子第八百三十二章:偏師而已第八百零五章:最後的那一點兒秘密第四百三十二章:現身2091:破釜沉舟第四百八十四章:如意算盤第四十三章:值不值得的問題1864:有線電報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圍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心思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跌了一個大跟頭1908:擊沉2029:乍臨1973:鬥智鬥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密會2026:加盟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楊致進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功過第四百七十三章:箭與血1761: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終於面對面1837:不若讓我捶上一拳吧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咱們只是合作而已第八百九十六章:寧二公子1900:一線希望第四百八十五章:互惠互利第五百八十七章:撒網1946:活着回來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一劑猛藥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山雨欲來第六百三十九章:這公平麼?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去荊湖第六百二十三章:回去看一看1702:惡人終需有人來做第八百四十二章:豪賭第三百二十四章:破陣1870:敵人來了1975:掃平1712:新生事物所帶來的震憾第八百一十二章:心悅誠服第六百一十六章:納吏入官第五百二十三章:競相當奸細第五十五章:兩個耳光第九百四十五章:這是一場賽跑第二百七十二章:勇氣的碰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黃安的困境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擔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我真是怕了他第五十一章:鋌而走險第一百章:有事相詢第二百八十六章:絕地反擊第二百一十六章:驚人的消息1875:千萬不要小瞧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回家2011:無功而返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打出來的交情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立威1815:豬入戒照鏡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開平郡之行第七百二十一章:不顯山露水的小招數2054:最後一次的大規模騎兵作戰第九百九十八章:彙報(下)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一千零三章: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連通西東第六百四十三章:二次殂擊第二百八十二章:光復之戰第九百四十一章:轉變2042:大戰起1863:大明1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打賭第二百一十章:困獸第九百三十一章:內治第八百零六章:發現1849:新殖民時代第六百二十九章:目標第三百七十七章:去找你媽媽第九百八十七章:瘋子們的想法第四百三十八章:對比第一百一十七章:安排第二百九十二章:小花招第四十五章:知道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打賭第三百五十九章:急怒攻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打哪兒?1874:人生有很多無奈第四百六十七章:穿孝服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我願天下無匪第一千零四十二章:摟草打兔子1812:大本營所在地第八百三十一章:擔憂1682:機構大改革第九百零八章:滿載而歸第七百六十三章:宗師第三十三章:別樣風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新生活第一千三百一十章:迎客第二百零三章:這一仗的機遇第一千零六十二章:虎牢新軍1779:見面第八百三十三章:藥引子第八百三十二章:偏師而已第八百零五章:最後的那一點兒秘密第四百三十二章:現身2091:破釜沉舟第四百八十四章:如意算盤第四十三章:值不值得的問題1864:有線電報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圍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心思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跌了一個大跟頭1908:擊沉2029:乍臨1973:鬥智鬥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密會2026:加盟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楊致進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功過第四百七十三章:箭與血1761: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終於面對面1837:不若讓我捶上一拳吧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咱們只是合作而已第八百九十六章:寧二公子1900:一線希望第四百八十五章:互惠互利第五百八十七章:撒網1946:活着回來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一劑猛藥第一千零四十六章:山雨欲來第六百三十九章:這公平麼?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去荊湖第六百二十三章:回去看一看1702:惡人終需有人來做第八百四十二章:豪賭第三百二十四章:破陣1870:敵人來了1975:掃平1712:新生事物所帶來的震憾第八百一十二章:心悅誠服第六百一十六章:納吏入官第五百二十三章:競相當奸細第五十五章:兩個耳光第九百四十五章:這是一場賽跑第二百七十二章:勇氣的碰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黃安的困境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擔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我真是怕了他第五十一章:鋌而走險第一百章:有事相詢第二百八十六章:絕地反擊第二百一十六章:驚人的消息1875:千萬不要小瞧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回家2011:無功而返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打出來的交情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立威1815:豬入戒照鏡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開平郡之行第七百二十一章:不顯山露水的小招數2054:最後一次的大規模騎兵作戰第九百九十八章:彙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