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

王麟和趙玉慧也有一個多月沒見了,趙玉慧嘰嘰喳喳的和王麟說着宮中的趣事,王麟邊聽邊笑,不時的插上幾句,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有內侍來宣王麟覲見,王麟起身整理了下衣服,和趙玉慧說道:“看師傅去耍威風去!”在趙玉慧咯咯的笑聲中,王麟跟隨內侍朝紫宸殿而去。

進了大殿,王麟按照趙玉慧教的行了大禮後起身低着頭站在那。殿上的文武官員多數沒見過王麟,這時便齊刷刷的打量起他來。“衆位卿家,這便是王麟,與遼、夏之外交、新法改良和皇城司之事皆是王麟提出,各位卿家有何不明之處可問他。”趙煦發言了。

尚書左丞蔡、知樞密院事曾布先後問了王麟外交和新法之事,王麟的有些看法他們同意,有些則反對,王麟則進一步做了解釋。二人問完,王麟以爲就這樣結束了,渾身便放鬆下來。

“陛下,臣邢恕有本要奏”之間一人出班說道。

趙煦蹙了蹙眉,“邢御史有話便說吧。”

邢恕?御史?王麟有些覺得不妙了。

“臣以爲王麟所說三事均不可行,此乃動搖我大宋根基!王麟此子乃是妖言惑衆!大宋以仁義立國,臣聞先賢言以不思人之心,行不思人之政,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邢恕洋洋灑灑的開始論述起來,王麟聽了幾句,前面的還有些明白,後面的便有些反應不過來了,雲裡霧裡的不知道邢恕在說什麼。見他一時沒有結束的意思,索性不去管它說什麼,低頭想着火炮和火槍之事,找人幫忙是肯定的了,只是找誰呢?

邢恕越說越來勁,話鋒逐漸尖銳起來,頻頻攻擊王麟,他不時的瞟了瞟王麟,見他毫無反應,更是得意,他可是受了章惇、蔡京等人的指使,做好了準備,如今說的王麟不做聲,自是不肯放過。

其他大臣聽邢恕如此尖銳,不禁擔心王麟是不是會鬧起來,哪知見他如老僧入定般,任憑邢恕去說,多數人不禁心中暗自佩服,這王麟可真是好涵養,沒看出來啊,這等人物不一般!

趙煦見王麟不反駁,也是詫異,這廝怎有如此定力?可任憑邢恕這般說下去,三件事怕是沒戲了。

約莫半個時辰,邢恕才結束了他的高談闊論,洋洋得意的退到一邊,等趙煦聖裁,他很有把握王麟將無法反駁。

趙煦沉思了下,見王麟沒有說話的意思,只好開口問道:“王麟,邢御史之言你以爲如何?”

王麟聽趙煦叫他,才從神遊狀態恢復過來:“陛下,邢御史說了些什麼,小民沒聽懂。”

趙煦頓時驚訝的張着嘴,指着他說道:“你沒聽懂?”

“陛下,小民才疏學淺,御史大人這個曰,那個雲的,小民聽得雲裡霧裡的,都不知道御史大人說什麼。”

殿中文武忍不住想笑,原來是沒聽懂啊,還以爲他涵養好,這邢恕不是對牛彈琴麼?邢恕則是一臉青色,搞了半天自己白說了,這廝一句輕飄飄的沒聽懂就搪塞過去了。

趙煦想起蔡京曾說他考校過王麟,王麟的文才確實不行,望着蔡京問道:“元長,你以爲王麟聽懂沒有?”

蔡京苦笑道:“陛下,以臣對王麟的瞭解,他應該是沒聽懂,上次臣與他說的比這簡單,他也是不懂的。”

殿中頓時一片譁然,蔡大人的話是可信的,衆人紛紛瞧着邢恕,像瞧一個傻子一般,邢恕恨不得上去給王麟兩腳,這臉丟得,沒法說。

趙煦忍住笑,問道:“哪位卿家給王麟解釋下邢御史說的?”

尚書右丞黃履忍着笑應了下來,走到王麟身邊用白話和他說了一遍,王麟點了點頭。

邢恕想找回些面子,問道:“這下聽懂了?你如何說!”

王麟想了想說道:“小民無話說,對遼、夏外交,新法改良和皇家司的事說不說在小民,聽不聽在邢大人”

邢恕一呆,有種一拳打在空氣中的感覺。“可你不說如何讓老夫信服?”

王麟奇怪道:“小民要邢大人信服作甚?這些事又不是小民的事,邢大人需要的是要陛下讓邢大人信服,因爲這是大宋的事。”

讓陛下說服我?邢恕有些回不過神來。蔡京見狀心說不好,邢恕要被他繞進去了,急忙說道:“這事是你說出來到,自然你要讓各位大臣信服才行。”

王麟一臉迷茫的望着蔡京:“蔡大人這話小民就更不明白了,按照蔡大人的意思,小民要說蔡大人咬了條狗,爲了讓衆位大人信服,小民豈不是要逼着蔡大人去咬狗才行?”

殿上頓時鬨堂大笑,蔡京一臉鐵青:“陛下,這王麟出言不遜,請陛下給老臣做主。”

趙煦笑道:“一句話而已,元長不必當真,王麟,還不給元長賠罪!”

王麟笑嘻嘻給蔡京賠罪,蔡京不理他,拂袖站在一邊。

“王麟,你的言論危及了我大宋,如不說清楚,老夫拼死也要上奏陛下,治你的罪!”邢恕終於回過神了,抓住核心。

王麟點點頭,這才上路,不過我要繞你就不信你能躲了。

“御史大人不就是說我的說法與仁義不符,會危及大宋嘛!”王麟說道。

“對,說不清楚就是妖言惑衆。”邢恕道。

蔡京一聽,心說完了,王麟這廝上次就用仁義把他弄暈了,回去想了很久才明白,王麟是偷樑換柱,估計邢恕也躲不過去。

“何謂仁義?”王麟問道。

“孟子云: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因此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邢恕搖頭說道。

“打住……打住,說小民聽得懂的話。”王麟急忙制止他。

邢恕一愣,忘了這廝不學無術,聽不懂,有些氣餒,才華被這王麟逼得展示不出來,只好用白話說了遍。

“那我所提三事如何沒體現陛下的仁義?這與遼、夏之外交,不是以大宋百姓、邊關將士爲本?這不是陛下的仁?新法改良,利之於百姓,這不是陛下的仁?建立皇家司,新修水利,造福於民,這不是陛下的仁?”王麟反問道。

“這個……殘殺敵國百姓,朝廷與民爭利如何仁義?先賢說過去利懷義!”邢恕反駁道。

“敵不犯我,我不犯人,敵國就是敵國,不是我大宋子民,陛下是大宋的陛下,不是遼、夏的皇帝,自然只考慮我大宋子民,邢大人說的小民不懂了,莫非邢大人除了是我大宋的御史大人外,還是遼國和西夏的御史不成!”

邢恕一聽,冷汗都下來了,還沒把王麟怎麼樣,他一頂叛國的大帽子就扣過來了,這還得了,急忙跪下:“陛下,臣對大宋的忠心日月可鑑!”

“罷了,朕知道你的忠心,起來吧。”趙煦擺擺手,王麟這話他愛聽,大宋的臣子就是大宋的,不要亂其他的。

“至於與民爭利就更可笑了,皇家司是幹嘛的?興修水利,聽好了,不是興修宮殿,陛下煞費苦心的想造福百姓,居然成了與民爭利,小民不知道御史大人的仁義是何解,是否仁義只是陛下之事,與大人無關!”

邢恕怒道:“老夫自以仁義爲本,如何與老夫無關了,老夫任何事莫不自省是否違背仁義之本!”

“哦?當真如此,敢問邢大人爲官多年,做過那些仁義之事?”王麟問道。

“老夫……老夫時刻提醒陛下以仁義爲本,避免陛下做不義之事,老夫在地方爲官,也盡心爲百姓做事,爲陛下做事!”

“陛下給你官職、給你俸祿,這些都是你應該做的,和你自身仁義有何干?提醒陛下以仁義爲本,那我是不是可以這麼說,在邢大人看來,仁義就是在嘴上的,是說給陛下聽到,各位大人,今後不用做事了,每日來朝堂上和陛下說仁義就行,陛下仁義了,自然天下無敵!”

邢恕滿頭都是汗,王麟的這種應對方式他沒遇到過,“老夫不論嘴上、心中、做事都是仁義爲本的”,他都有些不知道怎麼說了。

“邢大人,咱們來算算,邢大人爲官多年,拿了陛下不少俸祿,除了說說話,好像沒做什麼,沒爲大宋貢獻一兩銀子,小民不才,如今也爲大宋貢獻了幾千兩的稅,小民覺得大人的仁義就是說說的,如今陛下以仁義爲己任,讓我大宋富國強民,應付外敵,難不成就憑大人嘴上輕飄飄的子曰、子云的就罷了?”

“君子不言利,老夫不像你喜歡那阿堵物!”邢恕怒道。

“當真?”“當真!”

“陛下,邢大人說他對利不放在眼裡,自然是重義輕利的,小民聽說去年黃河改道,民衆流離失所,朝廷需要銀子賑災,既然邢大人重義輕利,小民以爲榜樣,願以一半家產相助陛下賑災!小民的家產不多,算算一半也有一萬兩銀子,陛下不要嫌少,這是小民和邢大人向陛下展現的仁義之心,邢大人,你不會不同意吧?大人可是王麟心中的楷模,千萬不要讓小民失望。”

邢恕只覺得眼前一黑,捐出一半家產?那還不要了老命了,可不捐,王麟話堵在那,那可真是像他說的只是把仁義掛在嘴上了,怎麼會這樣?

趙煦似笑非笑的望着邢恕:“邢御史,你意下如何?”

邢恕猶豫了好一會,見趙煦就這麼等着他回答,便用求助的眼光望向章惇那裡。右諫議大夫範祖禹平日就瞧不起邢恕的小人作態,見他吃癟,就想再燒把火,出班說道:“陛下,臣聽聞王麟之言深感震動,臣不敢和邢大人的仁義比肩,願捐出紋銀五千兩,以助陛下賑災。”

邢恕一聽,完了,沒退路了,只得說道:“臣願意捐出一半家產,助陛下賑災。”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了,其他大臣見邢恕稀裡糊塗的就沒了一半家產,章惇、蔡京等人又不發話,自然不會再出頭,王麟說的三件事便這麼定了下來,具體細節由三省去落實,趙煦開心啊,事情辦了,還收拾言官出了氣,額外還有銀子收,這朝會要都這樣,不就省心了?

散了朝,趙煦讓王麟留下,一同來到文德殿,進門就見孟氏和趙玉慧在那說笑,趙煦笑道:“皇后都知道了?”

“恐怕宮中都知道了”孟氏笑道,早有內侍將王麟在朝會上的表現傳了出來,這等稀奇事不傳對不起旁聽的內侍。

“孝奕說他是妖孽,一點不假。”趙煦指着王麟說道。

趙玉慧則一臉崇拜的望着王麟,這師傅,拜得值了。“王麟,予要謝謝你。”孟氏說道,“皇城司的事予正愁銀子從何而來,如今你把邢恕一半家產都弄來了,內庫寬鬆了徐錯,予也有銀子了,只是你那一萬兩,予還是還給你吧。”

“小民那一萬兩本來就想給皇城司的,今日正好拋磚引玉,皇后娘娘還是收着吧。”順杆子爬的事情王麟不會放過的。

孟氏點點頭,“可予沒有什麼可賞賜你的,可惜紫玲那丫頭沒瞧上你,要不予給你說門親事?”

“多謝皇后娘娘了,這事還是等小民自己辦吧。”王麟急忙推脫。趙玉慧聽孟氏說給王麟說親,不知道怎麼有些不舒服,見王麟推脫了,不自主的鬆了口氣。孟氏偷眼看到,嗯,這小丫頭好像有點意思了,等她再大點,看看能不能成。

趙煦隨後又問了王麟一些事情,看時間不早了,便放王麟回去,趙玉慧有些不捨,一直把王麟送到宮門外。

王麟在朝會上的表現向風一般的傳遍了汴京城,邢恕則成了最大的笑話,好多人都跑到他家附近來證實他是否真的被王麟逼着捐了一半家產,見宮中禁衛和內侍在他家進進出出的盤點着,更是興奮,百姓將王麟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爲民出力的人向來受到百姓尊重,以往王麟不好的傳言都消失了。

趙雲靈當天就聽趙孝奕說了這事,都等不得趙孝奕差人去請王麟來說,拖着趙孝奕就去王麟家,連飯都沒讓王麟吃,就一臉急迫的讓他說經過,王麟無奈的說了一遍,趙雲靈笑得花枝亂顫,王麟見她笑顏如花,直覺美麗動人,眼都看直了,心臟不聽話的急跳起來,全然沒發現趙孝奕在邊上若有所思的望着他。

“咦,三郎,以前你遇到我怎麼沒這麼能說,還呆呆的被我打?”趙雲靈發現問題了。

“這個……這個……”王麟沒法解釋,“也許郡主天生是小民的剋星吧。”

趙雲靈一聽,臉就紅了,他什麼意思嘛?天生剋星?他想說他和我前世真有瓜葛?

趙孝奕見狀打岔道:“本王倒是覺得上次被你敲詐了五百金很是合算,本王提醒你,算計本王到沒什麼,要是算計靈兒,本王一定會殺了你。”

“王爺!我是那樣的人麼,王麟從來不算計女子,若是算計着郡主,便不得好死!”王麟有些生氣了。

“你這人也是,發什麼毒誓嘛,我相信你不會算計我的。”趙雲靈嗔道。

趙雲靈小女兒般的神態,又讓王麟有些呆了,趙孝奕心想罷了,要是二人合得來,也未嘗不可,這王麟比他看到的很多才子要好,也算配得上趙雲靈。

王麟覺得有些失態,忙轉移話題:“郡王爺也別心痛那五百金,改日郡王有空,我帶郡王去看個新奇事物!”

趙孝奕、趙雲靈一聽便不依不饒了,定要明日就去看,王麟只好答應,明早就去。

第七十六章 扶桑之戰(三)第二百零四章 殺雞駭猴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三百二十章 玉兒掛帥第三百一十四章 震動朝野(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府州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秋風落葉(一)第七十七章 扶桑之戰(四)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恐怖襲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宋盛世(二)第三百零一章 易州新生第三百零八章 浴血荒原第五十七章 王麟做官(一)第三章 記憶融合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章 拜見岳母(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十一章 鄉下農莊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五十一章 郡主心思(二)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四十四章 再到農莊(二)第二百七十章 虎翼平叛(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八十六章 北美大陸第三百一十三章 震動朝野(一)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一百零四章 王麟返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靈兒回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艱難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取朔州(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查抄之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識童貫第一百七十九章 拜見岳母(一)第九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九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二百四十六章 國子新科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二百零一章 臨行準備第二百四十六章 國子新科第三百五十二章 秋風落葉(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秋風落葉(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禁軍大營(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謀制度(二)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次出手(一)第六十三章 發配海外第三百五十二章 秋風落葉(二)第四十五章 新紙問世(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二次洞房第七十五章 扶桑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征程(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虎翼往事(一)第三百零二章 輕取涿州(一)第三百零二章 輕取涿州(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涿州(二)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第七十九章 王麟走後(一)第九十三章 南美大陸第三十六章 海的那邊(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一百一十九章 家國天下(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戰驚心(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虎翼平叛(二)第二百二十章 德州之戰(一)第十三章 現代痕跡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十三章 現代痕跡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特里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特里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樂旅途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染定州(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教書育人(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九章 變革初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三百零四章 玉兒出馬第一百零四章 王麟返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禁軍做工第一百三十七章,血染定州(一)第三百零七章 涿州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
第七十六章 扶桑之戰(三)第二百零四章 殺雞駭猴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三百二十章 玉兒掛帥第三百一十四章 震動朝野(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府州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秋風落葉(一)第七十七章 扶桑之戰(四)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恐怖襲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宋盛世(二)第三百零一章 易州新生第三百零八章 浴血荒原第五十七章 王麟做官(一)第三章 記憶融合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章 拜見岳母(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十一章 鄉下農莊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五十一章 郡主心思(二)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四十四章 再到農莊(二)第二百七十章 虎翼平叛(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八十六章 北美大陸第三百一十三章 震動朝野(一)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一百零四章 王麟返京第一百八十一章 靈兒回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艱難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取朔州(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查抄之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識童貫第一百七十九章 拜見岳母(一)第九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九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二百四十六章 國子新科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二百零一章 臨行準備第二百四十六章 國子新科第三百五十二章 秋風落葉(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秋風落葉(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禁軍大營(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謀制度(二)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次出手(一)第六十三章 發配海外第三百五十二章 秋風落葉(二)第四十五章 新紙問世(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二次洞房第七十五章 扶桑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征程(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虎翼往事(一)第三百零二章 輕取涿州(一)第三百零二章 輕取涿州(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涿州(二)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第七十九章 王麟走後(一)第九十三章 南美大陸第三十六章 海的那邊(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一百一十九章 家國天下(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戰驚心(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虎翼平叛(二)第二百二十章 德州之戰(一)第十三章 現代痕跡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十三章 現代痕跡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特里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特里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樂旅途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染定州(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教書育人(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九章 變革初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三百零四章 玉兒出馬第一百零四章 王麟返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禁軍做工第一百三十七章,血染定州(一)第三百零七章 涿州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