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

豐稷自王麟率軍出征後,就有些心神不寧,大宋一下子出了這麼多事情讓他意想不到,當戶部與他會商,問今年的兩市朝廷是否還按照去年的方式收購時,他想都沒想就批示了按去年辦理。

一開始一切順利,各道的文書也說明了沒什麼問題,可還沒有二十天,情況急轉直下,先是江陵府,龍衛軍前移後完全被叛亂所牽制,戰區大量百姓開始逃離,大批流民涌入到江陵府地界,地方官吏緊急開倉賑濟災民,可江陵府的大批存糧已被龍衛軍帶走大半,這造成糧食一時間短缺起來,江陵府便開始從市場上購買糧食,以彌補不足。可讓江寧府知府沒想到的是市場上糧價一夜之間翻了好幾個跟頭,達到八貫一斤!頓時整個江陵府百姓都恐慌起來,紛紛搶購,這造成糧價再次上漲。

這是那些豪門大戶趁機操縱糧價的結果,這種情形王麟當初就有預判和分析,一兩個府、道翻不起大浪,朝廷是有應對之策的,只是江陵府向周邊府、道求助,才發現這些地方都差不多,糧價上漲,關鍵是沒人賣!糧商大戶都說沒糧,全部讓朝廷買走了,如今只有朝廷纔有糧食出售。

豐稷收到各府、道的加急文書,這才發現事態嚴重,急忙召集戶部緊急商議,等看到戶部的相關統計後,他有些感覺不妙,糧食朝廷是有,可多數都集中到了北方,尤其是德州府。江南各府、道都存糧不多,豐稷已經沒心情追究爲何江南府、道要將大批糧食北運,看來只能緊急從北方調糧。

還沒等德州府的糧食裝船,江陵府的大批流民在有心人的煽動下,開始搶劫一些城外的百姓,江陵府警衛使劉振自然進行抓捕,不知是方式上的問題,還是有人煽動的結果,很快就造成了流民的集體對抗。

江陵府這邊事情還沒解決,杭州府又出事了,蔡攸居然強行收購農民家裡的餘糧,說是要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流民潮,農民被逼的走投無路,幾個膽大的,便扯起大旗,造杭州府的反。豐稷接到杭州府文書,氣的大罵蔡攸愚蠢,他那裡知道這是蔡攸計劃好的,江陵府一出現流民,他就開始暗中操作,將幾個府、道的豪門大戶聯繫在一起,先是操作糧價,然後鼓動流民作亂!當然,這些事他一個人是辦不了的,朝中已經上船的安燾、安惇等人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前有蔡攸這樣的地方官員出力,後有安燾這樣的朝廷重臣調度謀劃,豐稷等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應接不暇。

不到二十天,江陵府和杭州府的作亂就形成了燎原之勢,以往百姓造反,總是缺乏各種條件,可這次不一樣,那些豪門大戶私下支持,表面上是爲了保護自己的一種妥協,實際上是通過人、物的滲透,把持着叛亂的方向,那就是直指朝廷,直指趙佶!

很快,杭州府和江陵府形成了兩支叛軍,蔡攸私下讓不少對裁撤廂軍不滿的軍士加入到叛軍之中,這對叛軍的戰鬥力提升很快,各地還未裁撤的廂軍也在安燾集團裡各地的人鼓動下,喪失了抵抗力,朝廷都要裁撤你們,你們還賣什麼命?簡單的話語在廂軍中得到共鳴。

趙佶原以爲江南之事很快就能解決,杭州府水軍出動後,一路急行,十天前抵達了交趾,將沿岸看得見的大小城鎮轟擊了一遍後,五千水軍在交趾中部登陸,這讓李朝措手不及,在海上他們毫無抵抗能力,藉助戰船的機動靈活,大宋可進攻交趾任何一個地方,面對這種情況,李仁宗已經失去了打贏這場戰爭的信心,他準備全軍撤離,就在驍雄軍準備回軍增援龍衛軍時,李仁宗不知從那得到了大宋江南烽煙四起的消息,突然改變計劃,全力進攻欽州。

“相之,這如何是好?”趙佶一臉愁雲。

“陛下,爲今之計只有派軍迅速平定叛亂一途!”豐稷很是無奈。

“朕也知道需要派軍平叛,何軍出動,可有預案?”

王勝躬身行禮道:“陛下,參謀司主張派天武軍和神衛軍,由神衛軍坐鎮江寧府,天武軍平定杭州……”

“臣以爲應該排虎翼軍,天武軍在大名府十分重要,不可輕動!”安燾奏道。

趙佶有些爲難,手裡可派之兵不多啊。

“啓奏陛下,兵部有急報!”門外內侍稟報。

趙佶心中一驚,不會又出事了吧?

他的預感還是對的,兵部急報的是從秦州來的加急急報,西夏出兵了!

這下殿中諸臣和趙佶都有些傻眼了,怎麼西夏也來湊熱鬧了?

“陛下,西夏出兵,咱們就要預防遼國也出兵!”趙孝奕發現事態的嚴重。

“王勝!參謀司可有這方面的應對?”趙佶問道。

這種情形王勝在參謀司和衆多參謀推演過,“陛下,這種情況臣和參謀們想過,雖說情形很糟,但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哦!快說說!”趙佶喜道。

“捧日軍在京兆府、神衛軍在真定府、天武軍在大名府,驍猛軍在秦州、雄勇軍在太原府、雄威軍在真定府,這六隻禁軍連同戍邊的邊兵,完全可以抵擋住遼國、西夏的進攻,臣推演的結果是不管在那一方出動虎翼軍或中央禁軍,就可擊敗來犯之敵,只是……”

“只是什麼?”趙佶急道。

“臣和參謀推演時,沒想到江南的叛亂。”

衆人皆是沉默,是啊,江南的叛亂聲勢很大,萬一龍衛軍和廂軍抵擋不住,那就麻煩了。

安惇請咳了一聲,“陛下,臣有個想法。”

趙佶幾人都看着他,“臣以爲,眼下關鍵是江南叛亂是否能短期平定!六衛禁軍和邊軍抵擋住西夏、遼國進攻,陛下迅速派出中央禁軍平定江南!”

“爲何不派虎翼軍呢?虎翼軍速度更快!”豐稷問道。

安惇早就找好應對之策,他可不希望江南平定的過快!“豐相公,派出虎翼軍固然好,可遼國、西夏不知道會出動多少軍隊,從哪裡進攻,虎翼軍要留下來應對突發狀況。”

“那神衛軍呢?”

“神衛軍要坐鎮江寧府併兼顧京東東路,那裡不能再亂,否則江南將無法收拾。只有這樣,中央禁軍纔沒有後顧之憂,全力平叛。”

趙佶很是贊同,“那派出少中央禁軍?”

“按中央禁軍戰力,一廂足已,可爲了快速平定,臣以爲應派二廂,分別平定杭州府和江陵府的叛亂。”

中央禁軍十萬,王麟帶走一萬,再派出兩廂,還有五萬人,趙佶心裡盤算後,覺得還是可行的。

“就按安尚書所言!”

“陛下,臣還有個建議,如今西夏來犯,恐禁軍和邊軍協調困難,臣以爲陛下可讓王侍郎坐鎮秦州,統轄禁軍和邊軍!”安惇說道。

這個建議連豐稷都覺得很有必要,趙佶看着王勝,王勝跪倒奏道:“臣願往!”

“好,朕加封你爲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兼知秦州,統領驍猛軍和邊軍!”

“陛下,臣以爲西夏不足慮,虎翼軍是否北上前移,以震懾遼國?”安燾問道。

趙佶略略思索了下,覺得安燾說得有理,商議後便讓安惇下文,虎翼軍分別北移真定府和德州府。

中央禁軍迅速集結,趙孝奕準備親領一廂兵馬,平定江陵府的叛亂,他要解除龍衛軍的後顧之憂,讓龍衛軍能夠迅速平定南方部族叛亂,然後與驍雄軍一起將李朝大軍徹底擊敗。

陳述得知趙孝奕親自出徵,很是憂慮,恰好虎翼軍都指揮使韓威在汴京與參謀司商議北方的虎翼軍佈局,他匆匆來到韓威住處,見面就問:“韓將軍真要北移?”

“是啊,這已經定了。”韓威大感奇怪。

“將軍的虎翼軍不能動!”

“這是爲何?”

陳述咬咬牙,說道:“我懷疑朝中有人和西夏、遼國勾結,就是要把汴京城附近的禁軍全部調離!”

韓威大爲震驚,這個指控可是驚天的!“你爲何不稟報官家?”

陳述苦笑下:“我沒證據,駙馬臨行前讓我要留心,這些時日我仔細將各地消息彙總分析,得到一個讓人不敢相信的結果,扶桑叛亂、江南叛亂、西夏起兵,都不是獨立的事件,是有人從中謀劃的。”

韓威急忙攤開地圖,細細看了起來,“真要像你說的,那就嚴重了!”

“還不止這些,韓將軍有沒有覺得禁軍的核心人物都離開了汴京?”

仔細一想,韓威冷汗直流,中央禁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都不在,王勝也出發前往秦州,王麟遠在扶桑,他眼下也要前往真定府,“你懷疑誰?”

“你不覺得安相公這次有些反常嗎?”陳述問道。

韓威手中茶杯咣噹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沒錯,像安燾這樣的人,過於顯得無私就很有問題,“萬一你猜錯了呢?”

陳述毫不思索答道:“萬一我猜對了呢?”

“那我即刻進攻面奏官家,將虎翼軍留下來!”

“這個我也想過,只怕官家不會信將軍的,虎翼軍不能動,又不能不動,我有個辦法,就不知道將軍敢不敢做!”陳述說道。

“你說!”

“將軍帥虎翼軍北上,到了這裡就折返,然後等我消息,若是沒什麼事,將軍在北上真定府!只是這樣,將軍必然要遭人詬病,彈劾將軍有令不行!”

韓威思索了好一會,一拍大腿,“好,某就信你一次,大不了就是丟官!”

第三百章 說降易州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特里入府(二)第五十五章 新式手雷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九十四章 食人部落第三百五十三章 秋風落葉(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危險徵兆第七十七章 扶桑之戰(四)第七十九章 王麟走後(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四十八章 以心證情(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四)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第三百章 說降易州第二百零四章 殺雞駭猴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才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扶桑叛亂(一)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二十二章 再遇郡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除夕之夜(二)第二百八十章 新的征程(二)第三百四十章 全面反擊(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德州之戰(八)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女娶夫(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部戰區第一百二十四章 參謀制度(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橫山戰略第九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六十章 王麟做官(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州戰役(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破興慶府(三)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禁軍大營(一)第三十六章 海的那邊(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三十八章 海的那邊(三)第二百零九章 王麟遇刺第一百八十七章 水泥房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破興慶府(三)第三十一章 不識風月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三百三十六章 洪宥二州(一)第七十四章 扶桑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一百一十章 不可逃避(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二十八章 邊境風雲第六十一章 呆瓜中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真定第八十八章 土着少女(二)第一百六十章 豐收時節(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第二百二十五章 德州之戰(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禁軍大營(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橫山戰略第二百六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三章 禁軍新貌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謀制度(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次出手(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才子?第四十章 又是一年(一)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翼往事(二)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三百二十一章 府州之亂(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爲人父第三十二章 初識紫煙(一)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神第三十二章 初識紫煙(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特里入府(一)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二百七十一章 虎翼平叛(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七章 軍械突破第三十七章 海的那邊(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之戰(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州戰役(二)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九十七章 瘋狂黃金第二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
第三百章 說降易州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特里入府(二)第五十五章 新式手雷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九十四章 食人部落第三百五十三章 秋風落葉(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危險徵兆第七十七章 扶桑之戰(四)第七十九章 王麟走後(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四十八章 以心證情(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四)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第三百章 說降易州第二百零四章 殺雞駭猴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才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扶桑叛亂(一)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二十二章 再遇郡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除夕之夜(二)第二百八十章 新的征程(二)第三百四十章 全面反擊(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德州之戰(八)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女娶夫(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部戰區第一百二十四章 參謀制度(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橫山戰略第九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六十章 王麟做官(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州戰役(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破興慶府(三)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禁軍大營(一)第三十六章 海的那邊(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三十八章 海的那邊(三)第二百零九章 王麟遇刺第一百八十七章 水泥房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破興慶府(三)第三十一章 不識風月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三百三十六章 洪宥二州(一)第七十四章 扶桑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一百一十章 不可逃避(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二十八章 邊境風雲第六十一章 呆瓜中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真定第八十八章 土着少女(二)第一百六十章 豐收時節(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第二百二十五章 德州之戰(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禁軍大營(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橫山戰略第二百六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零三章 禁軍新貌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謀制度(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次出手(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才子?第四十章 又是一年(一)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翼往事(二)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三百二十一章 府州之亂(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爲人父第三十二章 初識紫煙(一)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神第三十二章 初識紫煙(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五十五章 特里入府(一)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二百七十一章 虎翼平叛(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七章 軍械突破第三十七章 海的那邊(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之戰(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州戰役(二)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九十七章 瘋狂黃金第二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