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對遼策略(一)

崇寧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早朝,趙佶環顧殿中文武諸臣,見到王麟站在一個角落,微微一笑,“駙馬王麟提議在宋遼邊境建立一個特區,具體要做什麼,王麟還是你來說,朕有些說不清楚。”

聽到趙佶點名,王麟不敢怠慢,急忙出班來到大殿中央,朝趙佶行禮後,起身環顧了下四周,然後緩緩道:“陛下,臣想設立這麼一個特區,主要是面對遼國,臣聽聞今年江南、江北多個道、府糧食都獲得了豐收,眼下糧價有下滑的跡象,臣計劃在各道、府收購糧食,運到特區,低價買給遼國……”正說得起勁,殿中站立的大臣們中突然傳來一陣高呼:“陛下!不可!王麟這是通敵!”

王麟心中那個惱火,好端端的被打斷,弄得他不上不下的,轉身一看,是右正言劉拯,也不等趙佶發話,王麟衝着劉拯吼道:“沒規矩,我還沒說完,你說什麼!我要是通敵,敢在這紫宸殿說麼?劉大人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殿中衆臣頓時捂着嘴笑,王麟這話沒錯,通敵的事情誰敢拿到朝堂說?有幾位和劉拯懷着同樣想法的只擦冷汗,幸好劉拯動作快,先發了言,自己免了被噴的命運。

劉拯恨恨的瞪着王麟,王麟也不管他,接着說道:“大宋的糧食低價賣給遼國,遼國必然糧食不缺,糧價也自然下降,北方苦寒之地,糧食產量本就不如大宋,如果糧價跌了,遼國百姓自然就不願意種地,那點產量,交完租子就不會剩下什麼了,這樣,遼國對大宋就有了依賴,萬一遇到個天災什麼的,咱們把糧食一斷,百姓沒了吃的,自然就亂了,就算能鎮壓住,也不持久,不要多少時間,別說打了,餓也要餓死他們。”

“陛下,王麟這樣做有違天和,陰險毒辣,此等陰毒之計有損我大宋威望!”王麟一聽,怎麼劉拯這廝又跳出來了?一股無名火起,“劉大人是不是瘋了?餓死人有違天和,有損大宋威望,難道派軍殺過去屍橫遍野就是好的了?再說我這話還沒說完,你跳出來作甚?”

“王麟!自從你進到這朝堂,就弄得烏煙瘴氣,那還有禮義廉恥?聖人云……”

“打住!別子曰、子云了,聖人死了上千年了,大宋這點事聖人不知道!別拿聖人的話來套我,別忘了,我可不懂!”

趙佶好容易忍住笑,王麟這嘴,可真損啊,劉拯差點沒氣死,“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爲臣者,不讀聖人之書,不明事理,如何輔佐陛下?如何爲黎民百姓做事?”一席話說得衆人頻頻點頭,有理。

“爲臣者讀書就能輔佐陛下?爲黎民做事?劉大人,說你讀書讀傻了一點不假,我不明白你怎麼能站在這裡。”王麟這話可得罪了不少人,頓時大殿中議論紛紛,趙佶也蹙起了眉頭,劉拯大怒,捋了捋手袖,“你今日三番五次羞辱我,若是不說個明白,我就與你拼了!”

王麟輕輕一笑“聖賢書我是讀的不多,不過,我可不是什麼都不懂,爲臣者,上對天子,下對百姓,上要替陛下分憂解難,下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我大宋何愁不能千秋萬載,一統天下!”

“讀聖賢書是學做人的道理,不是做官的道理,每日端着聖賢書找陛下的錯,找百姓的錯,是爲臣應該做的?何況聖賢說的也不都對,要不千百年來,爲何沒人按照聖賢所說打造一個太平盛世?想當年孔聖人周遊列國,爲何沒有一個諸侯國最終成正果?更何況當初聖人說的有些話是對特定的人說的,當今陛下可是當初那些諸侯國君可比的?劉大人,讀聖賢書是好的,可不管場合,不管對方是誰就一味亂用,不是讀書讀傻了是什麼?若論起讀書,大人比起那些教書先生差遠了,人家還能子醜寅卯說出個花來,甚是精彩,大人就會個子云、子曰,也不知道子爲何雲、爲何曰,難怪諸位大臣不喜歡言官,真是沒創意。”

王麟話音剛落,劉拯頓時背過氣去,衆人慌忙替他掐人中,內侍則飛奔着去找太醫,等劉拯幽幽醒來,衆人才鬆了口氣,不由得又想起王麟說的話,還真有些道理,趙佶則上下打量着王麟,這廝不讀聖賢書,爲何能說出這等話來?

“好啦,王駙馬,別在折磨劉拯了,你那圈圈,圈着誰都受不了,只有別人上當的,哪有你吃虧的?”趙佶開口道。

殿中衆臣這纔想起王麟下圈套人的本事,沒看邢恕就學聰明瞭?至今一言不發。“陛下,這話冤枉臣了,臣那是諸位大人的對手?咦,熊大人,別躲,你可要給我證明,我就着了熊大人的圈圈。”

熊本尷尬的從安濤身後走了出來,“王駙馬,不就是跟我去了趟應天府麼?那沒什麼啊。”

“還沒什麼,大人和聯手,不但從我這套了主意,還用我出的主意生生從我兩位娘子那套走四萬兩黃金,這事忘了?”

趙佶聞言頓時好奇了,“快說說!”

熊本無奈,只得把當日之事說了遍,殿中大臣和趙佶聽了,不覺得好笑,反而有些敬意,“怪不得你總說沒錢,朕一直都不信,以後缺錢和朕說一聲,別人不給,朕給!”

殿中衆人又是一陣騷動,有幾人心中打定主意不找王麟麻煩,有機會還要跟王麟套上關係。

“多謝陛下。”

“你接着說。”

“陛下,臣說道哪了?”一番折騰,王麟思路有些斷了。

曾布忍着笑提醒道:“賣糧食給遼國,一旦有天災,就可斷糧。”

“哦,謝曾相公,斷糧只是一種狠招,我只是想告訴各位大人要想治遼國這是最缺德的,陛下和我還是喜歡溫柔些的法子。”

衆人一聽,算是明白了,聽他說話,最好先聽完,不然還真會着了道。

“糧食低價賣給遼國,肯定要吃虧,不過我可沒吃虧的習慣,我打算用賣糧食的錢,從遼國低價買馬,組建騎兵。”

“王駙馬,老夫有個疑問,可否先爲老夫解惑?”韓忠彥問道。

“韓相公請說。”

“低價賣糧食給遼國,這不會有什麼難度,可低價買遼國的馬,老夫覺得不靠譜,遼國爲何要買馬給你,還是低價?”

王麟思索了下,“韓相公,咱們打個比方,我就是賣糧食的,大人府邸就是遼國,我低價買糧食給大人,大人接受麼?”

“這等好事,當然願意了。”

“韓相公願意買,自然要拿錢出來,這樣,我這是糧食減少了,韓相公府上的錢減少了,對吧?”

“對”韓忠彥隱隱覺得有些不妙。

“可韓相公府裡不止需要糧食,布匹、食鹽也是要買的,等韓相公發現府裡都沒什麼錢了,怎麼辦?”

“嗯,老夫會去借,或者等陛下的俸祿。”

“俸祿就不提了,那是陛下給的,我這只是比方,如果鄰居、好友都是窮人,韓相公怎麼辦?”

“實在不行,就賣東西。”韓忠彥說完這句就明白了。“老夫知道了,駙馬將糧食低價賣給遼國,遼國的錢就大量流到我大宋,等他想用錢就只能賣東西了,西夏是窮人,沒錢借,大宋?自然也是不會借的,賣東西就沒什麼好挑的了,只能等駙馬提出要買什麼,給什麼價。”

“韓相公不愧是當朝宰輔,這麼複雜的事都想清楚了。”王麟豎起大拇指說道。

“老夫還有疑問,若是遼國發現駙馬意圖,不準買大宋的糧食,或者不準買馬怎麼辦?”曾布問道。

“曾相公問得好,不過曾相公別忘了,諸位大人都是聽我說了才明白的,遼國一開始肯定不會覺得有問題,買糧食麼,有什麼不好?等他發現有問題時,想制止也制止不了,怎麼跟他的百姓說?不準吃便宜的糧食,只准吃貴的?”

“駙馬說的沒錯,若不說仔細了,誰知道這後面藏着許多圈圈?”韓忠彥笑道,殿中大臣聞言都笑了。

“至於不準賣馬?這做不到,在大宋不準販賣食鹽,可到處不都有人賣私鹽?人若是有利可圖,什麼事不敢做?”

“這事駙馬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完全可行,陛下,臣只是不明白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安燾出班問道。

“王麟,說說你的意圖。”

“諸位大人都知道我大宋的良都府,那是在扶桑國土上,諸位大人可能都知道,如今良都府已經有七縣,方圓近七百里,諸位大人可想過,扶桑天皇就不擔心?”

衆人這才發現還真沒想過。“明之,爲何?”曾布很好奇。

“我想扶桑天皇不是不擔心,是沒辦法,新增的那些地方是自願加入良都府的,他要是不同意,派兵鎮壓,都不用良都府軍出動,這幾縣的扶桑人都會直接造扶桑天皇的反,幫良都府滅了扶桑都有可能。征服一個國家有時候不需要打仗,把他百姓的心收了就行。百姓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安居樂業。”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處受挫第二百零二章 趕赴德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二)第一百四十章 定州戰役(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參謀制度(一)第二百零三章 禁軍新貌第二百四十九章 教書育人(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反擊(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二)第五章 小呆郎君第三章 記憶融合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宋聯姻第二百二十二章 德州之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第七十六章 扶桑之戰(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暗度陳倉(一)第七十六章 扶桑之戰(三)第三十六章 海的那邊(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一百七十一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積極備戰第五十六章 首次接觸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州戰役(二)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百一十九章 府州奪權(二)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德州之戰(七)第十八章 駙馬傳說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夢幻結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戰驚心(二)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三百三十四章 血戰橫山(一)第五十一章 郡主心思(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才子?第二十八章 邊境風雲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德州之戰(八)第三百四十章 全面反擊(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良都來人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一百零六章 再次輔佐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五十七章 王麟做官(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五章 發配海外(三)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一百二十章 大宋駙馬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郡主第七十九章 王麟走後(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六十四章 發配海外(二)第七十五章 扶桑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血染定州(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府德州(二)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逝者已去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四十九章 以心證情(二)第三百零五章 萬衆一心第三十九章 坐地分贓第三百一十一章 血戰涿州第二百二十章 德州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靈兒甦醒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部戰區第一百七十一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翼折翼第一百七十二章 情比金堅第十章 奇思妙想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血色歸程第一百零五章 物事人非第一百一十六章 平地風波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地來州(二)第三十章 遠洋夢想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度陳倉(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王麟出巡(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擊破橫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難道清閒(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洪宥二州(一)第三百零八章 浴血荒原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處受挫第二百零二章 趕赴德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二)第一百四十章 定州戰役(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一百零九章 情感難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參謀制度(一)第二百零三章 禁軍新貌第二百四十九章 教書育人(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反擊(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二)第五章 小呆郎君第三章 記憶融合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宋聯姻第二百二十二章 德州之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第七十六章 扶桑之戰(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暗度陳倉(一)第七十六章 扶桑之戰(三)第三十六章 海的那邊(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一百七十一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積極備戰第五十六章 首次接觸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州戰役(二)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百一十九章 府州奪權(二)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德州之戰(七)第十八章 駙馬傳說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夢幻結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戰驚心(二)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三百三十四章 血戰橫山(一)第五十一章 郡主心思(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一才子?第二十八章 邊境風雲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德州之戰(八)第三百四十章 全面反擊(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良都來人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一百零六章 再次輔佐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五十七章 王麟做官(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五章 發配海外(三)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一百二十章 大宋駙馬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郡主第七十九章 王麟走後(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六十四章 發配海外(二)第七十五章 扶桑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七章,血染定州(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府德州(二)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逝者已去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四十九章 以心證情(二)第三百零五章 萬衆一心第三十九章 坐地分贓第三百一十一章 血戰涿州第二百二十章 德州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靈兒甦醒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部戰區第一百七十一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翼折翼第一百七十二章 情比金堅第十章 奇思妙想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血色歸程第一百零五章 物事人非第一百一十六章 平地風波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地來州(二)第三十章 遠洋夢想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度陳倉(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王麟出巡(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擊破橫山第二百五十一章 難道清閒(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洪宥二州(一)第三百零八章 浴血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