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來得及寫稿,下面將我一段親身經歷的故事奉獻給朋友們:他是我求職中結識的王老弟, 稱他爲王老弟,是因爲在我們相識之後的多次交往中,他始終沒有告訴我他的名字,我們總以朋友相待,兄弟相稱。
他總是關注着殘疾人的生活,瞭解殘疾的心聲,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提起這位連雲港市新浦區殘聯康復中心的王老弟,兩年前他從部隊轉業,竟然自願選擇到連雲港市殘聯工作,併兼連雲港市殘疾人網子網站的管理員,他覺得中國470萬殘疾人是最困難的弱勢羣體,需要社會各界去關心、關注、關愛……做殘疾人工作是一項光榮的工作,能使一個人心態變得和善,變得平淡。通過這兩年的工作,他深深體驗到了殘疾人的痛苦——特別是重度殘疾的痛苦,在病魔中心態不一,做殘疾人工作就希望讓殘疾人都能堅強不屈,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所以做殘疾工作是項非常艱辛的工作。
當我問及他對殘疾印象有何看法時,他覺得也有不少殘疾人由於自身的缺陷往往使他們自卑,但也不乏在痛苦中自強不息地頑強拼搏着,付出比別人百倍的努力。
一天,我因對用附件發送電子郵件怎麼也揣摩不出來,無賴中我想了王老弟,並向他請教,可是我嚴寒是不會,他於是用遠程協助,操作讓我看,直到把我教會,從這小事上看得出他的助人爲樂,和平易近人精神。
當我說**現在對殘疾人各方面待遇都在加大 ,但當前對反映殘疾人特殊願望還欠妥時,他回答說:“社會總是在發展進步的,這是個逐步改善的過程 ,殘疾人呈現多樣化需求,並且隨着社會的發展,需求更呈現多元化 。我覺得,我確實希望聽到一些殘疾人真實的聲音,不瞭解下級,不瞭解基層,工作基礎就不實 ,我覺得我應該這麼做,我本人工作時間短,也在逐步適應這項工作。”
當問及有人認爲殘疾人大都無聊、無賴、無教養?他怎麼看待這樣的人時 ,他的回答是:“我不這麼認爲 ,這可能就是弱勢羣體在地位,社會上會有這樣的誤解,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意識會逐漸淡化或不存在 。”
我又問:“當你面臨一個心理走上畸形的殘疾人會是怎麼想怎麼做呢?”
王老弟的回答非常樸實:“那我先了解情況 ,再根據情況告訴他,我們殘疾人有殘疾人的優勢和特點,當社會或**重視殘疾人了,其實我們殘疾人所謂弱勢羣體恰恰化變成強勢羣體。殘疾人地位提高了,殘疾人應該把他當作榮耀,充分發揮平臺作用 。當得知殘疾人有心理問題是,我會告訴他們,要發輝自己的優勢,尊重人人平等的“地位和尊嚴”,揚長避短,不過分依賴別人 ,身體的缺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缺陷 。”
當你聽到這些和親身體驗到他的爲人和工作態度時你也許會想到一個基層公務員能接受****、能反映民聲和民意、爲老百姓辦實事……的領導幹部纔是才無愧於人民的好你公僕。
下面來看一段2011年春節過後,人才招聘會那天我和這位王老弟第一次接觸的親身經歷:
2011年新年的氣氛剛過,我忽然想起改行,換換從事多年的服裝個體戶職業,於是我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了連雲港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恰巧這天是連雲港市勞動局舉辦的第一個人才招聘會,在勞動局大庭的滾動屏幕上流動着一條條求職信息,大庭內外,來求職、應聘的打工者人山人海;不少招聘單位舉着招牌散發着小廣告,我覺得這些多不是正規單位的招聘單位,我和妻子決定隨人羣向裡挪動。
到了裡面果然不出所料,一家家招聘單位一字排立,全部滿座,上面掛着單位的招聘信息,我在一個個灘前看着,竟感到自己的渺小,不是文品不夠就是年齡已過,要麼就是身體健康不行或不是自己嚮往的職業等。我們繼續向裡走,原來裡面還有好多排招聘被前來求職者擋住了,我不便向裡擠,我只好坐在裡面的大屏幕等候,讓妻子去爲我尋找,看有沒有適合電子計算機應用或服裝製版之類的職業,我看着一個個應聘都在填着簡歷,想想這麼多的人流中,看到像我這樣的殘疾人還只有我一個,心裡好不是滋味。
等了約一個時辰,妻子轉乏了,也覺得失望,讓我自己再去找,我覺得在這兒不適合,決定到地方殘聯看看。可是理事長說我不是有職業嗎?我說最近我們生意不好,我想換份工作,最好能有八小時工作制,這樣讓我能有更多時間去從事寫作。可是聽理事長說近來沒有用人單位來殘聯招聘,我失望地走出了殘聯,這時一位剛纔和理事長坐在對面的中年人叫住了了我,讓我到他的辦公室去。
到了他的辦公室才得知他是搞新浦區殘疾人康復工作的併兼新浦區殘疾人網子網站管理員,他熱情地瞭解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想通過網站平臺作用爲我尋找合意的工作,並對我的堅持寫作的精神表示讚賞,下班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們他還在親密交談着,在他的心目中,他想了解身邊更多殘疾人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因爲他覺得作爲殘疾人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殘疾人的心聲。最後我們留下聯繫方法,以便以後保持聯繫。在這位王老弟的提醒下,我想起通過市人才網發佈求職廣告。
果然,一天,連雲港市東頂實業來電讓我去應聘,沒想到廠長很欣賞我的才華和身殘志堅精神,雖然我覺得廠裡環境不適合我,但廠長說他的廠子還在擴大和發展階段,以後會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讓我如果有一天再想進來,隨時和她聯繫。
從這些小事我們不難看出,溫暖和愛在這個和諧、文明的社會大家庭中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