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

bookmark

漢章武五年十一月末。

身在未央宮內尚書檯的糜暘,這時還不知道曹魏與江東已經結盟的事。

他更不知道,孫權迫於時勢的發展,竟會選擇了上一世走過的老路。

不過就算知道了,糜暘想來也不會介意。

大勢所趨下的天下格局變化,非人力可以阻擋,糜暘也不會花心思去阻擋。

因爲當下的大漢,不再是那個被蔑稱爲“蜀”的蕞爾小國。

從目前大漢佔據的國土面積、人才的儲備,軍力的強盛這三方面來說,曹魏與江東的聯手是會讓大漢感到棘手,但懼怕那是絕不可能的。

正所謂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

在糜暘的角度來說,曹魏與江東的聯手,無非是讓時勢變得更加精彩了而已。

當然儘管目前還不知道曹魏與江東聯手的事,可不代表這段時間內,糜暘過得很輕鬆。

相反的是,自進入長安的一個多月以來,糜暘每日都被大量的公務所牽絆住手腳。

在收復長安的第二日,劉備便特地下了一封對糜暘的封賞詔書。

在那封封賞詔書中,劉備賜予了糜暘贊拜不名,入朝不趨的榮譽。

加上之前劉備賜予的劍履上殿,可以說當下糜暘已然集齊了代表人臣至榮的三件套。

而除去榮譽上的重大封賞之外,劉備在權力方面也並未虧待糜暘。

“以臨淄爲新食邑,改封齊侯,享食邑萬戶。

賜開府,拜侍中、領御史中丞,錄尚書事。”

當劉備對糜暘的封賞內容公之於衆後,可謂是狠狠地震驚了長安內外的諸位漢臣一把。

糜暘很早以前就是縣侯,他的食邑在劉備多次的加恩下,也早已經突破萬戶。

莫說糜暘,就是糜暘的妻子關嫣,也享有食邑三千戶呢。

但冠軍侯的名號與齊侯是不一樣的,哪怕糜暘的食邑並未因此次封賞而增加。

通常情況下縣侯的封號,要以他所享食邑的縣名爲準。

可很明顯目前天下中,並未有以“齊”命名的縣。

那麼劉備將“齊”賜予糜暘作爲他的侯爵封號,內中意味可就是相當耐人尋味了。

要知道“齊”在數百年前,可是響噹噹的國號。

而天下人誰又不知道,有漢四百年以來,齊、楚兩個爵號,一向是衆多爵號中最尊貴的那兩個。

得虧劉備的詔書中明明白白寫着是“齊侯”而不是“齊王”,不然的話肯定會有一些思想頑固的大臣,開始上書勸諫劉備收回成命的。

當然衆臣對劉備封賞的震驚不僅於此。

相比於“齊侯”,劉備在詔書內對糜暘權力的重新劃分,更是讓許多大臣眼紅不已。

開府治事之權,是南鄭之戰結束後,糜暘正式成爲大將軍時就擁有的權力。

只是之前糜暘的開府治事之權,是依照大漢的慣例而擁有。

而如今是劉備明明白白寫在詔書之內,身爲開國之君的劉備公然賜予糜暘開府治事的權力,這樣的含金量自然更重。

只要將來糜暘不犯下大錯,那麼就算將來劉禪想收回糜暘的開府治事之權,甚至都不用糜暘出面,一批老臣都能用“先帝遺命”將劉禪的詔書駁回去。

開府治事之權有多重要,世人皆知道,那幾乎就是允許糜暘組建完全忠於自己的一個小朝廷。

而除去這一點之外,“拜侍中,錄尚書事”這一道任命,可就是實質上在擴大糜暘的權力了。

衆所周知,在收復長安之前,糜暘身爲大將軍一直在外領兵。

對於朝廷的政務,他一向是很少過問的。

數年來,糜暘主軍,諸葛亮主政的權力格局,也漸漸被大漢上下所接受。

可誰能想到,就在收復長安之後,劉備會賜予糜暘錄尚書事的權力。

尚書檯自世宗以來,就已經逐漸成爲大漢行政的中樞機構。

而劉備讓糜暘錄尚書事,等於是讓糜暘可以名正言順插手尚書檯的政務。

當然目前尚書令是馬良,可那又有什麼用呢?

昭宣二帝時,大漢亦是有尚書令的,可那時全國的政務卻是由同樣錄尚書事的大將軍霍光一言而決。

從這事例足以看出,只要劉備、諸葛亮不插手,那麼在對全國政務的處置上,糜暘是擁有一票決策權的。

本來糜暘身爲大將軍,就掌握着大漢近七成以上的兵權。

現在糜暘又擁有了錄尚書事的權力,那麼就等於是糜暘在事實上,幾乎將當下大漢的軍政要權皆一把掌握在手中。

以目前的政治格局,恐怕大漢中能在權力方面能對糜暘產生制衡的,唯有劉備與諸葛亮二人了。

一道封賞詔書,讓糜暘既成爲人臣中的榮譽之巔,又成爲人臣中的權力之巔。

這樣就不奇怪爲何當劉備對糜暘的封賞詔書傳出去後,會引起朝野上下的一片震驚了。

糜暘今年纔多少歲?

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加之人心各異,衆多漢臣中不是沒有對劉備的封賞有所微詞的。

可那些漢臣的異議還未傳到劉備的耳中,就被大部分的漢臣所駁斥的體無完膚。

反對者:“大將軍年紀尚輕。”

支持者:“大將軍爲大漢收復了長安。”

反對者:“身爲人臣者,手中權力不可過盛。”

支持者:“按大漢祖制,大將軍錄尚書事本是常理。”

反對者:“車騎將軍還未錄尚書事!”

支持者:“大將軍收復了長安。”

反對者:“.”

無論反對者提出什麼樣的反對理由,支持糜暘的人也不扯其他的。

他們要麼拿祖制說話,要麼拿糜暘收復長安的功勞說話。

在支持者的專注之下,一些反對者很快敗下陣來。

不是他們的口才不行,實在是單單“收復長安”四個字,就足以讓他們啞口無言了。

不過那些反對者也得感謝肯用言語反駁他們的大臣。

那些反對者不知道的是,當軍中的將率知道他們有言語對糜暘不利後,情緒可就直接炸了。

對拿下長安有大功的魏延就曾公然提着刀走在長安城內的大街小巷,一臉虎視眈眈地尋找着那些“小人”。

這是性情暴躁的魏延做出的舉動,可要是讓那些反對者的言論繼續發酵下去,估計就算是性格沉穩的大將,也不介意“長安仗刀行”一番的。

軍中大將之所以會如此維護糜暘,除去他們發自內心的敬愛糜暘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糜暘能獲得如今的權力,主要靠的就是指揮漢軍北伐大勝,收復長安的功勞。

而反對糜暘執掌軍政大權,不就是在間接忽視糜暘立下的大功嗎?

要是糜暘的大功都能被忽視,那麼這一年來跟隨糜暘出生入死的衆多漢將呢?

擋人利益,如同殺人父母。

大漢當下有個不容忽視的利益團體,他們的名字很是響亮——軍事勳貴!

大漢可不是大宋,大漢的軍事勳貴發起狠來,就連天子也得頭疼不已。

在衆多大臣的支持下,劉備的封賞詔書最終平穩落地,而糜暘也正式開啓了他忙碌的生活。

劉備已然正式下詔,要將大漢的國都遷回長安。可劉備下一道詔書倒是很輕鬆,糜暘卻要忙個半死。

遷都自古以來,都是一件工程量巨大的事。

可以預見的是,不久後將有大量來自成都的軍士、官員、親眷涌入長安城中。

但長安城本就人口繁多,城內的有限空間已然不多。

在有限的空間內,糜暘要安排好各處官署、軍營、官員的府邸等等事宜。

最重要的是,糜暘還不能讓長安城內的百姓感到委屈了。

這無疑是大大增加了糜暘的處事難度。

在做這件事的同時,糜暘還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去統籌長樂、未央兩宮的整修事宜。

畢竟元旦之日,劉備就要在長安宮城內召開盛大的宴會,以此來向世人宣告大漢的重生。

總不可能在各國使節到來之日,讓他們看到的是一座殘破的皇城吧。

可糜暘只要做這些就好了嗎?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糜暘不僅要管着長安城內的事,還要掛念着千里迢迢外的成都搬家事宜。

成都城內誰第一批遷來長安?

路途中安排的守衛軍士又該有多少?

待成都城內的大臣離開後,又該提拔誰頂替原先大臣的位置管理好成都乃至於益州?

一樁樁,一件件,都十分重要,都顯得迫在眉睫,也讓糜暘一個多月以來,都快忙瘋了。

在尚書檯內的大堂之中,糜暘看着身前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公文,他不由得扶額嘆息起來。

今晚又得加班了。

扶額嘆息之餘,糜暘臉色悲傷的對着一旁的丁封言道:“讓人回府報信,說是孤今晚繼續留宿尚書檯。”

糜暘的話顯得有氣無力的,丁封聽了後有些心疼。

可還未等丁封心疼多久,尚書令馬良便手捧一大堆公文來到糜暘身前:

“大將軍,這是剛從涼州各郡送來的。”

扶額嘆息的糜暘在聽到馬良的話後,他差點沒直接掀案而起。

丫的,近來主要都在處理遷都事宜,他竟然忘了剛剛拿下的關中正百廢俱興,各地也有着不間斷的公文送來。

可一想到劉備那期盼的眼神,及諸葛亮兩鬢斑白的容貌,糜暘就硬生生忍住了掀桌子的舉動。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事弟子服其勞,糜暘不斷用這句話安慰着自己。

隨後糜暘面無表情的機械般回答道:“放下吧。”

在糜暘的吩咐下,馬良本想將手中的公文就地放下,可在觀察了一會後,馬良有點無奈的言道:

“大將軍,暫時沒地方放了。”

馬良誠懇的回答,讓糜暘有些頭疼。

知道身前都沒地方放了,你還抱過來,馬良居心不良呀!

最後糜暘只能沒好氣地說道:“先放在一邊。”

面對糜暘的二次吩咐,馬良靜靜地將懷中公文搬到一旁。

在放置好公文後,馬良便在糜暘的下方入座,爲糜暘審閱起新送到的公文。

本來尚書令馬良在,糜暘不會如此忙碌的。

但劉備特別下詔讓糜暘主理一切政務,馬良只需協助就好。

就算是諸葛亮之前回到長安後,劉備也不讓他再插手政務一事。

按照劉備私下說的一句話就是:“年輕人不要怕累,睡一覺起來就好了”

什麼虎狼之語呀這是!

重新投入浩瀚政務中的糜暘,並未察覺到馬良在看到一封公文後,臉上的神情發生了一些變化。

馬良手中捧着那封公文,站起身來對着糜暘言道:

“大將軍,據天水郡太守來報,說是其郡內的各地羌氐,近來又有襲擾郡縣之態。”

能讓馬良單獨起身彙報糜暘的,肯定是他認爲比較重要的事。

果然糜暘在聽到馬良的稟報後,他立即就擡起頭看向了馬良。

糜暘示意馬良將手中的公文交到他手中,在糜暘閱覽公文內容的時候,馬良說出了他的看法。

“臣料這次的動亂事件,與上次大將軍在長安街頭誅殺羌氐首領一事有關。”

聽到馬良提起這件事,看完公文內容的糜暘眼睛不由得眯了起來。

馬良口中的那件事,之前在長安城內可謂鬧得沸沸揚揚。

不久前馬超向糜暘送來捷報,說是他已經成功拿下潼關。

聽說這件事後糜暘大喜,可糜暘考慮到當下的局勢,並未讓馬超繼續進軍,而是讓馬超率軍返回長安。

當馬超返回長安之後,那近萬羌氐騎兵自然也回到了長安城中。

但讓糜暘沒想到的是,一些羌氐首領自認爲爲大漢立下大功,便在長安城內趁着酒興做了一些不法之事。

例如當街大喊大漢應該對他們大肆賞賜,例如闖入民居之中姦污民女。

當這件事傳入糜暘的耳中後,糜暘當下便大怒。

他直接下令禁軍將涉事的那幾位羌氐首領捉拿起來,交給廷尉審問。

而當廷尉在事情查清楚,確認沒冤枉了那幾位羌氐首領之後,糜暘的決策更加果決。

“梟首,棄市!”

在糜暘的命令下達之後,不是沒有人有向糜暘求情。

因爲目前大漢正處在遷都的重要環節,加上關中各地很多地方,大漢尚未完全實質上的掌控。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大臣覺得可以將這件事先淡化處理。

關中多年戰亂之下,漢人流失嚴重,相反的異民族倒是藉此發展起來了。

但面對着一些大臣的求情,糜暘卻絲毫沒有給他們面子。

“今日要孤對他們手下留情,那他們戕害大漢百姓之時呢?”

糜暘一句帶着寒意的話,直接堵住了那些大臣的嘴。

最後那幾位犯事的羌氐首領,還是被糜暘當衆正法。

想來天水郡重新出現羌亂,與糜暘做的這件事定然有着關聯。

而天水郡出現羌亂的事,無疑會對當下大漢的穩定發展造成影響。

事已至此,馬良不由得問糜暘道:

“大將軍,天水羌亂一事,該如何處置?”

在馬良詢問糜暘的時候,大堂外兩位遊山玩水歸來的貴人,聞聲停下了腳步。

他們也很想知道,糜暘會怎麼處置這件事。

明天會畫一張目前的勢力圖貼在評論區,有興趣的讀者可前往一觀。

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4章 父子對質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訂婚啦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22章 出獄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推書《三國之銀狐》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1章 第三條路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
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4章 父子對質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訂婚啦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22章 出獄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推書《三國之銀狐》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1章 第三條路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