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畢竟是堂堂朝廷從二品大員,原左都御史的葬祭,汪孚林又不是禮部的人,主持賜葬祭自然於理不合,因此,他只能算是個副使,正使卻是禮部的一個主事。

至於張寧這個新鮮出爐的司禮監隨堂,雖是領着另外一樁差事,並沒有出席陳瓚葬祭的旨意,可既然是跟着汪孚林同行,這邊完事再去迎接趙老夫人,他本來還猶豫是否要露面,可因爲陳瓚是張居正的同年,如今他去接張居正的母親,這陳瓚的葬祭上卻避而不見,回頭平白無故得罪陳瓚的門生故舊,他也就僅僅代表自己,堂而皇之地上香祭拜了一下。

而汪孚林看到陳瓚的四個兒子時,不得不深深地感慨,這年頭即便官居二品,卻並不代表着兒孫就可以安然躺在餘蔭上過日子了。

陳瓚一妻一妾,妻子韓氏早故,總共生了三個兒子,其中長子因爲從小留下的病根,幾近於盲人,次子和季子一個恩廕監生,一個考了秀才後又進了國子監,而唯一的側室劉氏則生了一個幼子,至今還不滿十歲。而那些似懂非懂哀聲痛哭的孫兒,最大的比庶出的幼子還大,最小的尚在襁褓。滿屋子哭聲之中,卻難掩一個最最尷尬的事實。

陳瓚的兒孫當中竟然連一個舉人都沒有!如此一來,日後這些兒孫就算恩蔭入仕,皇帝記得的話,到老最多混個五六品。皇帝若是不記得,那就恐怕隨隨便便一個官職就打發了!

想到當初譚綸去世的時候,譚家一樣是後繼無人,汪孚林不由得在心裡嘆了一口氣。

大明開國已經兩百年了,這兩百年來土地兼併,財富集中,但因爲有相對公平,文官們一個個都死死盯着科舉,平民百姓之中仍然不斷有寒門子弟脫穎而出,一躍官居一二品。然而即便是這些高官的子弟,並不能因此就世襲官爵,子孫後人如果讀不出書來,仍舊有可能造成家族人才斷檔,由此衰微的局面儘管如這種出過頂尖官員的人家,第二代不行,第三代卻只要跟上,仍然能夠挽回家族的頹勢,但畢竟很多曇花一現的家族就此敗落。

相形之下,上層到中層到中下層階級還是在一直流動的。而且如閣老尚書這種一等一的高官,其家中子弟參加鄉試乃至於會試,也會有很多雙眼睛死死盯着,很難作弊。這也就是張居正執政這幾年,閣老尚書的子弟考中進士的絡繹不絕,從前科道言官可沒那麼好相與,只要你在位子上,哪怕你家子侄有真才實學,那也會雞蛋裡挑骨頭把你噴死。畢竟,科舉這條路要是全都被官宦子弟霸佔,那麼寒窗苦讀的平民子弟怎麼辦?

因此,在這年頭,唯一徹徹底底固化,一代一代都只能被人壓榨的,萬中無一出頭機會的,也許便只有真正的赤貧階層。

“汪侍御,父親臨終之前還提起過你。”說話的是陳瓚的次子陳忠,一身斬衰的他彷彿因爲之前哭得太多,眼下已經流不出眼淚,乾嚎了幾聲後,那腫得如同桃子似的眼睛就盯着汪孚林,聲音乾澀地說道,“之前您在已故譚襄敏公治喪時的全心全意,讓旁人非常感動。父親說,他在都察院這麼多下屬,但等到他走了之後會過來祭拜的,也就只有你一個。”

聽了這番話,汪孚林簡直覺得雞皮疙瘩掉了一地,怎麼也不相信這話是陳瓚說的。要知道,身爲都察院監察御史,那是不能隨隨便便離開京城的,而要申請探親假,他當官的年限還遠遠不夠。那就意味着陳瓚如今去世,他如果想私底下跑到河間府獻縣來祭拜,也絕不可能如果不是這次張居正假公濟私給了他這趟差事的話。所以,他絕不相信陳瓚這麼個當官多年的都察院前總憲會說出這樣的話。

更何況,陳瓚沒事把已經去世的譚綸拿出來說事幹什麼?他當初幫着譚綸治喪,確實盡心盡力,事後還以頗爲優厚的價格收了譚家的產業,丟給了張居正派人去代管。陳家這幾個兒子不會是也打他的主意,希望從他的身上套取一點好處吧?

因此,他對於陳忠的哭訴,表現得非常剋制,也就是那種通俗的慰問喪者家屬態度,請節哀順變,請好好過日子,請發憤圖強不要辜負了陳老爺子的期待,請……總而言之,除卻表示痛心和哀悼,以及送上的六十兩銀子賻儀之外,他壓根沒有接陳忠的話茬。到最後,還是陳瓚的季子陳恕實在是看不下去二哥的假哭,死活把人脫開,而長子陳孝就在幼弟的攙扶下走上前來。

“此次多謝張主事和汪掌道代表朝廷賜葬祭。”

儘管雙目幾乎盡盲,看不見什麼東西,但陳孝說話的時候,仍然自然而然帶出了幾分長子的氣度。

“父親生前安貧樂道,所以這喪事我們也不打算大操大辦,墓誌銘也早已請了父親的幾個門生故舊擬寫篆刻。只是,父親生前官居總憲,獻縣父老打算在縣城內修建總憲坊,祭祀鄉賢祠,這牌坊的事情,希望張主政和汪掌道能夠代爲上奏朝廷。另外,父親的諡號和追封,他雖臨去仍表示不在意,可身爲人子,我們卻不能不重視這蓋棺論定的評價,還請二位能稍稍援手。另外,司禮監張公公此次前來祭拜,我們兄弟子侄也全都感激不盡。”

禮部過來的這位張主事雖說官居正六品,但六部主事從實權上來說,卻和科道沒法比,這也是庶吉士散館後如若不能留館,第一等六科廊給事中,第二等都察院監察御史,第三等纔是各部主事的最大原因。所以,陳瓚的長子竟然把自己放在汪孚林之前,這位張主事在最初的得意之後就生出了幾分惶恐,斜睨了汪孚林一眼,見其並沒有任何芥蒂的意思,反而微笑點頭,竟比之前對陳忠還要顯得客氣,他這才舒了一口氣。

“幾位陳公子放心,諡號也好,追封也好,朝廷一定會好好勘定。陳公已去,風骨猶存,各位節哀。”這是他的回答。

而汪孚林的回答更加簡潔,不過是拱手長揖行禮。至於張寧,他更知道人家只不過是說客氣話,笑眯眯地頷首,同樣一句話都沒說。

接下來留在陳家,幫着辦一下喪事的便只有張主事一個人,汪孚林和張寧還要馬不停蹄趕往真定府趕着迎接趙老夫人,自然立刻就啓程了。

之前出京時礙於有張主事這個外人,汪孚林和張寧只能裝成不認識不熟悉,如今只剩下他們以及各自的隨從,打馬趕路的時候不好說話,停下來休息的時候,自然立刻敘起了別情。當汪孚林得知張寧在去寧夏之前,還在蘇州織染局呆了三年,他忍不住上上下下端詳着這位老相識,豎起了大拇指。

“厲害啊,誰不知道織染局那是東南大差,怪不得張公公一回京竟然能夠升任司禮監隨堂!”

“說實在的,我也沒想到這次運氣這麼好。”張寧被汪孚林一誇,自然也是眉開眼笑,“要知道,歷來司禮監隨堂除卻是從二十四衙門中提拔,偶爾也有從南京守備太監又或者南京司禮監提拔的,織染局提督太監不過是聽着好聽,距離司禮監可有十萬八千里。我之前去拜見馮公公的時候,只想着能在御馬監又或者兵仗局謀個差事就心滿意足了,誰想到竟然能進司禮監。阿彌陀佛,多虧我當初在內書堂學過四五年。”

聽到張寧連阿彌陀佛四個字都已經唸了出來,汪孚林不禁莞爾。除卻北新關那段“患難之交”之外,他當初在杭州西湖浮香舫上赴了陳老爺的一場鴻門宴,結果在面對一個頭牌紅阿姑的時候,乾脆利落地來了個撲通一聲跳下水,當時小北去找的張寧和朱擢,這一個太監一個文官的奇妙組合派了船,小北更是一身水靠親自下水接應,由此成功解決了一樁大麻煩。而且,他在杭州的鏢局買賣,當年張寧也沒少幫忙,所以別看多年不見,兩人卻並不疏遠。

“我倒是覺得,張公公能夠得到提拔,是因爲多年在外兢兢業業,內書堂不過是一層資歷而已,有多少內書堂出來的卻依舊爬不上去?”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張寧笑得眼睛都眯縫了起來,隨即卻咳嗽了一聲,帶着幾分期待對汪孚林道:“汪掌道,咱們也不是外人對不對?我現在就有件事想求一求你。”

“什麼事要用一個求字。你我又不是外人,只要我能辦到,張公公你儘管說。”

見汪孚林答得爽快,張寧卻更加煩惱了起來:“就是爲了你這張公公三個字。”

他頓了一頓就解釋道:“這宮裡姓張的實在是太多,且不說張容齋張公公,剛剛倒黴的張誠和張鯨,還有掌管營造的張信張公公,此外有頭有臉的,還有張明、張維、張用、張忠、張朝、張楨、張仲舉……二十四衙門裡頭掌印的,一多半竟然都姓張,叫一聲張公公常常有十幾個應的,我這個司禮監隨堂算什麼?當然,我不是要和這些前輩去爭,但總得有個區分吧?從前我在內書堂時倒是起過一個表字邦寧,聽着也是個吉祥意思,現在一回京卻發現……”

“撞了馮公公侄兒的名諱,對不對?”汪孚林忍不住笑了起來,見張寧唉聲嘆氣地點頭,他就問道,“那你是想另外取個表字?”

“不不,我如今好歹也是個司禮監隨堂了,上頭馮雙林張容齋公公這樣的,當然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可官階差不多的,互相稱呼的都是別號。你可是年僅十八就考中進士的才俊,琢磨替我想個別號如何?不瞞你說,當初在內書堂那幾年,我一直都是排名倒數,經史文章就學了個皮毛,僥倖沒被教習趕出來,挨罰也靠着學長照應混過去了,起表字翻翻書就行了,可起別號,太文雅的和我不相稱,太俗氣的我又不喜歡,你給我拿拿主意?”

汪孚林頓時有些頭大。起表字這種事,歷經當初替金寶傷腦筋那檔子事,他總算翻書翻出了一點心得來,只要照着名字,挑選相近意思的嘉字,好好排列組合一個既富有期許,又字意很好的就行了,可別號……大多數時候卻還是自己取的。可面對張寧那滿臉期待的表情,他只能無可奈何答應了下來。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張寧竟是突然又加了一句:“不只是我,你如今在京師好歹也有頭有臉,堂堂掌道御史,除卻表字,也應當起個別號纔是。”

得,除卻給張寧起,還要給自己起!

如此一路閒話,一路傷腦筋,當汪孚林和張寧抵達真定府的時候,正好是九月初九重陽節。想到當初小北在家裡辦中秋宴的時候,還曾經拿重陽節再辦一場來搪塞那些翰林娘子們,再想想如今妻子如今在家獨過重陽,他倒是有些好奇這個節會怎麼過。只不過,當他們趕到真定府衙的時候,他卻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如今這位真定知府錢普,正是年初在張居正回鄉葬父時,貢獻了一室一廳轎子的人!

汪孚林之前也是聽都察院同僚私底下傳那轎子的事,因此對錢普的印象,自然而然就定格在了善於逢迎上。然而,此番他和張寧一塊造訪真定府衙,卻只見錢普風度翩翩,言行舉止不失親切,卻又不讓人厭煩,哪裡有半點諂媚趨附的俗氣?只是當和汪孚林以及張寧說起趙老夫人行程的時候,錢普才流露出了幾分不同尋常的關心。

“如果路上一切順利,太夫人應當是能趕得上在真定過重陽節的。”

幾乎是話音剛落時,外間就是一個小吏的嚷嚷:“府尊,太夫人一行人說是半個時辰之後就能到!”

汪孚林還來不及說話,就只見錢普已經快步出門,不消一會兒,外間就只聽錢普已經用飛快的語速將各種事務都佈置了下去,赫然一人一事,井井有條。他見張寧面色古怪,便笑着說道:“之前進真定府城的時候,所見之處就都是齊齊整整,條理分明,如今再聽錢府尊這樣分派事情,我算是知道外頭如何能有那般景象了。”

張寧卻沒汪孚林這麼客氣,翻了個白眼後便低聲嘀咕道:“那是自然,當初元輔從江陵葬父回來,就打算給這位錢府尊升官的,奈何這位資歷還淺,也就只能暫且擱着。既然如此,爲了不讓元輔忘了之前那轎廳的功勞,他怎麼也得好好給趙老夫人再留個深刻好印象不是?”

ps:就一更(。)

第218章 答謝宴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446章 俠骨柔情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682章 新體制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鬆試探第464章 拙劣的密謀第693章 合縱連橫第9章 小秀才進城第953章 大家都反對!第1章 爹!第271章 爲國爲民?巧言令色!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222章 私祭者第474章 奪回主動第694章 海盜的行蹤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28章 坑爹的糧長!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270章 誰都不是好揉捏的麪糰!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557章 夫人們的推薦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595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731章 爾虞我詐第840章 悲憤欲絕的張四維第917章 急功近利,驟變到來第605章 有驚無險?大驚大險!第204章 漁梁鎮見母第340章 初到寶地第487章 雪夜殺機第364章 江陵入謁閣老家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155章 人人上陣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128章 八卦閨秀團招新人第35章 你甘心嗎?第336章 正義感爆棚的千金們第669章 春風一度,通關之行第399章 庵堂惡客第58章 敲飯碗?第514章 大司馬第890章 慈悲第680章 循循善誘的汪巡按第459章 考完了!第391章 應該是喜歡的第93章 抱大腿可千萬別抱錯第356章 果然有黑手第888章 收人好處,雷厲風行第709章 招賢納士,監考鄉試第266章 一盤散沙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616章 羣英薈萃(上)第510章 新進士的分配問題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571章 天賜良機!第675章 在行動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親,秋高氣爽的午覺第835章 科道誰爲尊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328章 新昌儒俠第17章 程老爺的贈一陪一第678章 災星高照香山令第66章 神展開第40章 快刀斬向狗腿子第646章 息事寧人,修身養性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220章 西園的秘密第9章 小秀才進城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759章 香火情,見仇人第618章 爛俗戲碼的轉折第905章 我們的態度和聲音第252章 抓住了你的小辮子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第513章 別想老偷懶第937章 小皇帝求援第708章 徐生的舉薦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643章 架空和減負第581章 做不了英雄就忽悠吧第285章 壓榜魔咒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213章 穿幫了!第65章 猜得到的開頭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找茬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750章 誰走誰留?第273章 搶飯碗?第690章 野性難馴第235章 各種極品第632章 能者多勞!
第218章 答謝宴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446章 俠骨柔情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682章 新體制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鬆試探第464章 拙劣的密謀第693章 合縱連橫第9章 小秀才進城第953章 大家都反對!第1章 爹!第271章 爲國爲民?巧言令色!第792章 意外的請託第222章 私祭者第474章 奪回主動第694章 海盜的行蹤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28章 坑爹的糧長!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270章 誰都不是好揉捏的麪糰!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557章 夫人們的推薦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595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731章 爾虞我詐第840章 悲憤欲絕的張四維第917章 急功近利,驟變到來第605章 有驚無險?大驚大險!第204章 漁梁鎮見母第340章 初到寶地第487章 雪夜殺機第364章 江陵入謁閣老家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155章 人人上陣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128章 八卦閨秀團招新人第35章 你甘心嗎?第336章 正義感爆棚的千金們第669章 春風一度,通關之行第399章 庵堂惡客第58章 敲飯碗?第514章 大司馬第890章 慈悲第680章 循循善誘的汪巡按第459章 考完了!第391章 應該是喜歡的第93章 抱大腿可千萬別抱錯第356章 果然有黑手第888章 收人好處,雷厲風行第709章 招賢納士,監考鄉試第266章 一盤散沙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616章 羣英薈萃(上)第510章 新進士的分配問題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571章 天賜良機!第675章 在行動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親,秋高氣爽的午覺第835章 科道誰爲尊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328章 新昌儒俠第17章 程老爺的贈一陪一第678章 災星高照香山令第66章 神展開第40章 快刀斬向狗腿子第646章 息事寧人,修身養性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220章 西園的秘密第9章 小秀才進城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759章 香火情,見仇人第618章 爛俗戲碼的轉折第905章 我們的態度和聲音第252章 抓住了你的小辮子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第513章 別想老偷懶第937章 小皇帝求援第708章 徐生的舉薦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643章 架空和減負第581章 做不了英雄就忽悠吧第285章 壓榜魔咒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213章 穿幫了!第65章 猜得到的開頭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找茬第243章 穿心一刀第750章 誰走誰留?第273章 搶飯碗?第690章 野性難馴第235章 各種極品第632章 能者多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