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韋大人舌戰東林黨】

“我們不走,我們不走!殺韋寶!見陛下,殺韋寶,見陛下!”官員們依然很激動。

wωw¤ тTk án¤ ¢ 〇

人羣的威力就在這裡,幾個人,幾十個人,都還好說,一旦什麼事情形成了成百上千,甚至像現在的上萬人的羣體,就什麼都不怕了,他們單個的時候,誰都搞不過魏忠賢,但是當這麼多人在一起,誰都不怕魏忠賢。

魏忠賢也是氣急了:“你們這麼喜歡殺韋寶,現在就讓人去將韋寶找來嘛!我倒要看看你們怎麼殺?”

朱延禧等人倒是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當即命人去叫韋寶過來。

很多人聽聞去找韋寶過來了之後,都覺得韋寶哪裡敢來?

其實他們也可以去韋寶的府邸找韋寶,但到底沒有真的去,爲什麼?這麼多人去殺韋寶,韋寶往哪兒跑?他們是怕真的把韋寶殺死了,會釀出大禍。

雖然說法不責衆,大官們怕領頭去擔責任,小吏們怕成替罪羊。

“什麼?叫你去宮門口?不可以。”吳雪霞當即道。

韋寶的天地會統計署耳目靈通,自然早就知道了宮門口正在發生上萬官員圍堵皇宮,請求見皇帝,請求處死韋寶的事情。

他們本來還在商量請總裁先出京避禍呢,卻沒有想到這麼快就有人來找總裁,還讓總裁跑到宮門口去,那不成了自投羅網嗎、

“是啊,有上萬官員,那裡太危險了,決不能去的,在總裁府,好歹有總裁衛隊和統計署的人護衛。”王秋雅也道。

貞明公主也不贊成韋寶去宮門口。

韋寶倒是看的很開:“他們敢把我怎麼樣?這些文官就是色厲內荏,如果要找麻煩,就應該來這裡,那麼多人瞎起鬨,要殺我還得把我拉到皇宮前面去殺嗎?”

“不管怎麼說,都不能輕易涉險。”吳雪霞道:“你答應過我,以後任何危險都遠離的。”

韋寶微微一笑,握了握吳雪霞的小手:“傻瓜,不用擔心,這次不是涉險,我既然要做這一步,就一定會和這幫人正面對決的。我去去就來。”

吳雪霞、王秋雅和貞明公主見韋寶執意要去,都着急了,三女一起苦苦阻攔。

“主要是人太多,要是一兩百人都算了,人多怕出事。”貞明公主道。

“有魏忠賢的御林軍和東廠的人在呢,那裡是皇宮,皇宮之外要是都控制不住,魏忠賢算是白混了。”韋寶不是犯渾,而是看清楚了形勢。

雖然韋寶說的有一定道理,但三女仍然不肯讓韋寶輕易涉險。都說人太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心思,人多就愛起鬨。

最後韋寶發了怒,讓衛兵攔住三女,纔出了院子。

“總裁,那裡是宮門外,到了那裡,總裁衛隊和統計署的人就都不能近身保護了。”林文彪也很擔心。

“不用保護,我一人去就成,我說沒事就沒事。”韋寶果斷道。

說罷,韋寶連轎子都不坐,親自騎馬去了,林文彪只得召集總裁衛隊和統計署的人跟上。

到了宮門附近,總裁衛隊和統計署的人沒法過去了,只能在最靠近的街邊找暗處隱藏。

韋寶也下了馬,徒步過去。

上萬官員當中有人看見韋寶過來了,大喊了一聲:“韋寶來了!”

整個場面頓時更加鬨鬧,有人大喊殺了韋寶,有人大喊着韋寶的名字,搞的韋寶像是什麼怪物一般。

倒是韋寶一路走來,走到哪兒,官員們都自動讓開一條道路,居然麼沒有一個人敢動手,甚至連推韋寶一把的人都沒有。

魏忠賢、王體乾、顧秉謙、朱延禧、魏廣微、周如磐、黃立極、丁紹軾、馮銓、楊漣、左光斗等大太監,大閣臣,還有大臣們,大家看見韋寶在萬人叢中閒庭信步一般泰然自若,都忍不住佩服這少年的膽識。

還有一點,韋寶不僅僅是很從容,而且相貌英俊異常,在任何場合都有鶴立雞羣的感覺,這更加爲韋寶加分不少。

太監和和官員們不知道的是,皇帝雖然沒有來,但是紫禁城的城樓上,卻有皇后。

原來是皇后張嫣在接到了消息之後,親自帶着貼身宮女和太監來查看情況。

“那是何人?”張嫣問道,離得太遠看不太清楚,不然張嫣是見過韋寶的。

“那人應該就是韋寶吧。”貼身太監輕聲道。

“這少年倒是很有膽識,敢在宮裡面打一夥高官,敢跑到宮門口與上萬官員對峙,而且每次都是一個人,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魏忠賢的人?看上去又不像呢。”張皇后暗暗忖度。

這時候韋寶已經走到了金水橋邊,先是對魏忠賢行禮,對王體乾行禮,然後對顧秉謙等一衆閣臣行禮。

這讓魏忠賢心裡感覺舒坦,就衝行禮的先後數序,也可以看出韋寶向着誰,到底是親疏有別,他更看重咱家。

顧秉謙自然不是來幫東林黨大臣對付韋寶的,他和另外幾名閣臣也不是跑來看熱鬧的,而是魏忠賢喊他們來的,怕韋寶一個人一張嘴巴說不過這麼多人,而且內閣的人都到齊了,也更容易勸走這些官員。

“韋寶!你一個五品官,憑什麼主持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考選,誰給你的權力?你又如何敢不經過吏部,不經過內閣,擅自委任一個秀才出身的人爲都察院御史?這可是正七品的朝廷命官,非大明的進士出身,非在地方官任上做出成績的人不得擔任御史。”朱延禧也不廢話,上來便代表衆人責問韋寶。

朱延禧要以理服人,本來他們就佔着理,在場衆人也都逐漸停止了嘈雜吵鬧,聽朱延禧說話。

只可惜人數實在太多,只有站在最前面的千把人才能聽清說什麼。

後面的人都努力去聽。

所以,朱延禧說話也是扯着喉嚨,儘量大聲,好讓更多的人聽見。

韋寶淡然一笑,大聲迴應道:“我身爲都察院經歷司的經歷,大理寺左寺丞,管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事,這是我的分內之事,何必要人通過?難道有誰規定了,只有吏部和內閣纔有管官員的權力,各個衙門難道內部不需要自查嗎?難怪這天下許多衙門都是亂七八糟,光拿俸祿不幹事,倘若內閣的人都不管事,是不是大明的天下就不是大明的天下了,各個大小衙門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韋寶的話,說的朱延禧、周如磐、丁紹軾和楊漣、左光斗等人都鎮住了,的確,衙門內部自查並不是什麼壞事,確實也沒有人規定不允許,大理寺左寺丞和都察院經歷司經歷的確有這個權力,對內部自查是說得過去的。

“那你爲何擅自升遷一個秀才出身的小吏?”朱延禧怒問。

“這還不簡單嗎?他能夠勝任啊!郭文亮的爹,郭文亮的爺爺都是都察院的御史,他爲什麼不可以?他雖然現在還只是秀才,但誰能保證他以後不會中舉人中進士?郭文亮在都察院已經幫差十多年了,對各方面的事務都很熟悉,哪一個都察院的御史敢說比郭文亮厲害?我們看一個人,難道不應該看人品,看才能嗎、看出身嗎?難道單單隻看功名?那樣的話,那麼多世襲的將軍是不是該廢棄掉?那麼多世襲的朝廷命官,真的查起來,有多少人沒有功名?你們是不是因爲郭文亮他沒有強大的靠山?倘若郭文亮的爹還沒死,已經做到了閣臣的位置,我想,今天這件事就不算一樁事了吧?”韋寶笑着侃侃而談。

朱延禧他們認爲佔了理,其實韋寶也是有充足的理據的,一點都不驚慌,韋寶不怕武鬥,更不怕文鬥。

大家都知道韋寶伶牙俐齒厲害,卻沒有想到這麼厲害,堂堂次輔朱延禧居然被韋寶說的無話可說了。

“但你沒有權力任命都察院御史!不管郭文亮適不適合,你都沒有這個權力,這要報給內閣,要司禮監和陛下親自批示!”楊漣忍不住揷嘴道。

韋寶微微一笑:“我也沒有任命啊,我發佈的公報是讓郭文亮擔任都察院御史,若是我有這個權力,他就是都察院御史,若是我沒有這個權力,他就只是做着都察院御史應該做的事情,享受都察院御史的俸祿而已。我身爲都察院經歷司經歷,難道沒有權力安排底下人該怎麼做事嗎?那好,假設今天突然來了一場大疫,都察院的全部官員都病了,不能做事了,是不是都察院就關了衙門?”

這。

楊漣也被韋寶問的無話可說了,似乎,又是韋寶說的過去。

“你這是強詞奪理,現在有大疫嗎?都察院的御史們都在,你好端端的,爲什麼停了所有人的差事?爲什麼要給他們重新安排新的差事?每個人該做什麼就接着做什麼,你若是看哪個不能勝任,你單獨上奏本彈劾便是,一次性停了所有人的差事,這是何道理?”左光斗幫腔道。

韋寶笑道:“停了所有人的差事,是因爲做的不好!不如此,哪裡能做好?一個個停差事,誰知道哪一處有問題?只有所有人重新安排差事,不斷調整,大家才能檢查出之前的不足,鉚足了勁的檢查缺陷。”

“做的好與不好,你有何依據嗎?不會全都憑你韋大人一張嘴巴?”左光斗怒道。

“是啊,有什麼依據呢?我相信,只要不是瞎了眼的人,都知道都察院和大理寺做的好還是不好,滿朝上下,多少貪官?每年賦稅少了多少銀子?有幾個衙門是在正常做事的?大家要麼躲在家裡拿空餉,要麼只會說不會做,到處是冤案錯案,到處是不合時宜,沒有能力的忝任要職,這些不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過失嗎?這麼多過失,不要問責嗎?難道你姓左的覺得現在的吏治很好嗎?”韋寶連連責問道。

左光斗被韋寶問的面紅耳赤,犟嘴道:“照着你這麼說,那麼多候補官員,進士出身都還沒有安排,就安排不出來比郭文亮這種人更適合當都察院御史的人囉?”

“哈哈,這話可是你說的,我並沒有說過啊。”韋寶笑道:“好,明日開始,我就加大調任範圍,從新科進士當中,從還沒有補缺的官員當中挑人進入都察院和大理寺!但是,現有的人選裡面,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郭文亮就是合適人選!他雖然只有秀才功名,但才能不亞於舉人,經驗更是不輸給都察院和大理寺現有的任何人,他有沒有資格?”韋寶道。

左光斗都快被韋寶給說暈了,感覺被韋寶繞進去了,臉漲得通紅,不敢再說。因爲他感覺自己已經被韋寶拿住了話柄,要是韋寶拿他當口實,真的弄了一大堆原本與都察院和大理寺沒有半點關係的人進入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話,都察院和大理寺現有的有關係的人員肯定都會怪他。

而且左光斗自己就算是與這兩個衙門有關係的人,他其實並不抗拒額外提拔郭文亮這種有世襲資格的人,郭文亮這種屬於衙門的老子弟,他們都對原本的衙門很有感情,事情也很熟悉,絕對比外面的人來要好的多。

像是都察院和大理寺這種在京衙門,又是特別重要的作用的衙門,不同於一般的衙門,想要學會很難,想要學會之後熟悉業務就更難。

否則像韋寶這麼聰明的人,也不會一個多月的了,其實還是對大理寺和都察院的業務懵裡懵懂的。

這是後世的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這裡面的事務要是容易,那就怪了。

上萬官員雖然大部分人聽不清楚前面說什麼,但是看見一個個與韋寶進行脣槍舌戰的東林黨大臣,一個個的敗下陣去,都很着急。

而魏忠賢和王體乾等人,還有顧秉謙、馮銓、魏廣微、黃立極他們則越聽越是高興。

魏忠賢心裡更是像吃了蜜糖一樣,覺得早就應該弄一個像韋寶這種有本事的人,一個抵得上一千個,抵得上一萬個,哪一回與東林黨鬥嘴,自己一方不是完全落下風啊?哪裡有這回這麼痛快的?

“不管怎麼說?朝廷有朝廷的禮制,你怎麼擅自提拔沒有科舉功名的人,會擾亂整個大明的科考,你知道嗎?”丁紹軾抓住了問題的重點。

韋寶笑道:“怎麼會擾亂大明科考?”

“怎麼不會擾亂科舉?”丁紹軾激動道:“要是大家都知道弄個秀才留可以當官,還可以成爲堂堂都察院的御史,以後睡還要考舉人,誰還要考進士?大家都不看重科考了,以後大明的官,都是秀才來做?或者說,隨便誰都可以成爲朝堂命官,豈不天下大亂?”

丁紹軾的一番話聲音很大,引得官員們轟然叫好。

通過考試進行人才篩選,就這一點而言,大多數的選拔考試都是相同的。

詩賦和策問部分,會牽涉到心胸情懷。

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員,最後扮演的角色,以管理者爲多。

將“官吏”拆成“官”和“吏”來分別界定,那麼,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多爲“官”。

科舉考試最大的優點就是,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通過科考,就可以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參與社會事務的管理。

至於說科舉考試後來產生的種種弊端,不能全部都推到考試製度本身上來,其中權力的自私、思想的禁錮、人性的貪鄙等等,無不在其中發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響。

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這其間,到明代時,科舉考試才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爲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弄出來大量文官集團的只會動嘴,不會辦實事的人。

韋寶笑道:“丁大人,依着你的意思,是不是功名越高的人,反而越不敢與功名低的人比較囉?是不是功名越高,越不會做事?我們的考選,是以能力爲主,並不完全看功名,依着你的意思,只看重功名,是不是?”

丁紹軾被韋寶問的,有點不敢回答,不清楚韋寶是什麼意思,韋寶的話裡面是不是給自己下了套。

“丁大人,我在問你話呢,你剛纔不是說,弄了秀才出身的人爲官,會讓科考敗壞嗎、是不是舉人,進士,都不敢與秀才比了?還是說舉人和進士,都不如秀才了?”韋寶接着問道。

“我沒有這麼說!”丁紹軾憋了半天,才大聲嚷道。

韋寶微微一笑:“有理不在聲高,丁大人,不必這麼激動。既然你沒有這麼說,那麼,加入了秀才出身的人,並不會影響舉人出身和進士出身的官員的能力,那有什麼問題?有更高的功名,自然能在同等能力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機會,他們哪裡吃虧了?又哪裡會影響大明的科考?”

官員們聽了韋寶的話,一時之間議論紛紛,雖然沒有人覺得韋寶對,但誰都無法立馬找出反駁韋寶的話。

【0304 作死】【0254 如火如荼的建設】【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0554 皇太極放棄鎮江堡和鳳凰城】【0304 作死】【0380 祖大壽籌款】【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740 韋寶真沒有這麼厲害】【0955 臣子難爲】【0994 找老丈人借銀子】【0675 韋寶獻策】【0046 要賬後續】【0731 韋大人壓力大】【0157 向田爾耕借人】【0945 胥吏】【0179 老練的駱養性】【0604 瘋狂的仁穆大王大妃和李倧】【0566 出爾反爾是建奴的常態】【0166 震天北死在撫寧衛大牢】【0049 給公子笑一個】【0787 李精白返回】【0450 太優秀了也麻煩】【0337 阿敏被迫撤兵】【1044 建奴向天地會求救】【0242 趙克虎的輪迴】【0723 韋寶想到一條計策】【0066 韋家的強勢崛起】【1065 田秀英】【0627 韋總裁請客】【0314 大軍來了】【0387 督師府】【0968 罷免楊嗣昌】【0411 改變歷史的大計劃】【0004 賣柴】【0605 韋總裁的反擊】【0762 宋應星的兩個兒子】【0620 回到韋家莊】【1018 韋總裁堅持帶上兩門炮】【0472 臨行前的熱身運動】【0325 韋家莊的工業初起步】【0129 綹子沒有被牽着鼻子走】【0173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0758 海防錢莊】【1036 建奴全軍覆沒】【0343 吳襄上門】【0112 朋友轉眼成仇人】【0764 決裂】【0152 會說故事的韋寶】【0508 總裁出馬一個頂倆】【0651 九千歲和閣臣】【1011 朱由校開始防着韋寶了】【0364 在大明使用指紋技術】【0988 客巴巴】【0421 韋寶見劉興祚】【0832 高情商韋大人】【0630 市價的一倍半】【0218 人造瘴氣】【0627 韋總裁請客】【0114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0962 都是韋寶沒有想到的】【0073 爽】【0357 策反陳光福成功】【0108 孫月芳和孫九叔都驚呆了】【0473 上京城考鄉試】【0125 毛司】【0968 罷免楊嗣昌】【0634 李巖牛金星熊兆珪】【0789 韋總裁出發之前】【1007 晉商】【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0775 無巧不成書】【0383 祖大壽請韋寶】【0227 看戲】【0390 孫承宗召見韋寶】【0079 惹到大人物了】【0198 鼓勵私人持股】【0442 祖大壽很生氣】【0151 先開業後辦典禮】【0906 奪取喀喇沁之後】【1072 毛帥的難言之隱】【0753 遼南鎮守使和遼東御史監軍】【0166 震天北死在撫寧衛大牢】【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323 又有新招】【0108 孫月芳和孫九叔都驚呆了】【0350 韋寶趙金鳳算是定下來了】【0995 國公爺討價還價】【0689 胡大民】【0367 韋寶和吳襄的深度交流】【0680 韋探花施妙計逼走楊漣】【0022 決定幾個人一生命運的夜晚】【0061 購置些建築材料】【0216 邪惡的計劃】【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0743 抓漕運總督李思啓】【0703 韋大人舌戰東林黨】【0492 行動開始】【0843 大戰前夕】【0990 李永貞爲九千歲出的主意】
【0304 作死】【0254 如火如荼的建設】【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0554 皇太極放棄鎮江堡和鳳凰城】【0304 作死】【0380 祖大壽籌款】【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740 韋寶真沒有這麼厲害】【0955 臣子難爲】【0994 找老丈人借銀子】【0675 韋寶獻策】【0046 要賬後續】【0731 韋大人壓力大】【0157 向田爾耕借人】【0945 胥吏】【0179 老練的駱養性】【0604 瘋狂的仁穆大王大妃和李倧】【0566 出爾反爾是建奴的常態】【0166 震天北死在撫寧衛大牢】【0049 給公子笑一個】【0787 李精白返回】【0450 太優秀了也麻煩】【0337 阿敏被迫撤兵】【1044 建奴向天地會求救】【0242 趙克虎的輪迴】【0723 韋寶想到一條計策】【0066 韋家的強勢崛起】【1065 田秀英】【0627 韋總裁請客】【0314 大軍來了】【0387 督師府】【0968 罷免楊嗣昌】【0411 改變歷史的大計劃】【0004 賣柴】【0605 韋總裁的反擊】【0762 宋應星的兩個兒子】【0620 回到韋家莊】【1018 韋總裁堅持帶上兩門炮】【0472 臨行前的熱身運動】【0325 韋家莊的工業初起步】【0129 綹子沒有被牽着鼻子走】【0173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0758 海防錢莊】【1036 建奴全軍覆沒】【0343 吳襄上門】【0112 朋友轉眼成仇人】【0764 決裂】【0152 會說故事的韋寶】【0508 總裁出馬一個頂倆】【0651 九千歲和閣臣】【1011 朱由校開始防着韋寶了】【0364 在大明使用指紋技術】【0988 客巴巴】【0421 韋寶見劉興祚】【0832 高情商韋大人】【0630 市價的一倍半】【0218 人造瘴氣】【0627 韋總裁請客】【0114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0962 都是韋寶沒有想到的】【0073 爽】【0357 策反陳光福成功】【0108 孫月芳和孫九叔都驚呆了】【0473 上京城考鄉試】【0125 毛司】【0968 罷免楊嗣昌】【0634 李巖牛金星熊兆珪】【0789 韋總裁出發之前】【1007 晉商】【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0775 無巧不成書】【0383 祖大壽請韋寶】【0227 看戲】【0390 孫承宗召見韋寶】【0079 惹到大人物了】【0198 鼓勵私人持股】【0442 祖大壽很生氣】【0151 先開業後辦典禮】【0906 奪取喀喇沁之後】【1072 毛帥的難言之隱】【0753 遼南鎮守使和遼東御史監軍】【0166 震天北死在撫寧衛大牢】【0365 侯力行死不鬆口】【0323 又有新招】【0108 孫月芳和孫九叔都驚呆了】【0350 韋寶趙金鳳算是定下來了】【0995 國公爺討價還價】【0689 胡大民】【0367 韋寶和吳襄的深度交流】【0680 韋探花施妙計逼走楊漣】【0022 決定幾個人一生命運的夜晚】【0061 購置些建築材料】【0216 邪惡的計劃】【0146 朱由校魏忠賢朱由檢】【0724 閹黨大戰東林黨】【0743 抓漕運總督李思啓】【0703 韋大人舌戰東林黨】【0492 行動開始】【0843 大戰前夕】【0990 李永貞爲九千歲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