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因聽李湛說想直接從馬場要馬,想了想,問道:“那你要多少?”
李湛想了想說道:“馱馬、挽馬都不必管,反正太僕寺這種馬還是能要得到的,你每年給我一千匹,我按市價給你算錢。”
“等等,一千匹,這麼多……”涵因長大了眼睛:“你可知道,索家馬場和趙家馬場加起來,總馬匹數也不過一萬五,就按照十匹駑馬出一匹好馬算,也不過一千五百匹,訓練出來能用的又要損失兩成,這兩個馬場總共也就一千二、三,這還是好年景,太僕寺馬場每年從索家馬場買馬應付差事也不過六七百匹,最多不過一千,你怎麼一下子就要這麼多。”
“涼州起兵有五千,一人雙馬就有一萬匹,這還沒算各級軍官的,還有斥候。光是每年替換下來的軍馬,一千我還是少算呢。”李湛說道。
涵因皺皺眉頭:“可是就算我把馬全給你,你不經過太僕寺就擅自給軍隊更換戰馬,這是往後若是有人蔘劾你‘擅屯軍馬,豢養私兵’,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戰馬可是戰略物資,朝廷是不準控制在私人手裡的,現在民間大大小小的馬場都是以駑馬、肉馬的名義在養馬,索家馬場最多的時候,總馬匹數都沒有超過一萬五。你這樣每年這樣一千匹戰馬,這是自己弄出個把柄往別人手裡送啊。皇上現在力挺你,是爲了讓你壓倒涼州的大族,現在不管什麼彈劾,他都會壓下去,可是等到事情辦完了,他可不會再對這種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李湛也一下子沉默了,低頭想了許久:“我已經向兵部上奏了,兵部也批了。就是卡在太僕寺那裡過不來,你也知道,涼州的騎兵是西北大軍的精銳,從前都是柳相和薛尚書一手盯着馬匹問題,現在柳相倒了,薛尚書又處於半歸隱狀態,不問世事,稱病了好幾個月,我派衛恆去問候,都被擋在外頭。本身軍中的人就不是很服我。騎兵都是驕縱慣了的,更是這樣,如果我弄不來馬。他們就更會以此爲藉口生事,沒有得用的馬,我就算陣前殺人都不能讓他們鎮服。別的兵都可以新老混編,讓他們沒法鬧事,可騎兵向來自成體系。這招是不行的。”
“爲了這種事冒風險也忒不值得了。”涵因還是覺得不妥。
“你也不用擔心,我也不會每年都要那麼多馬,我已經讓衛恆跟劉公公打了招呼,讓他把我上的奏摺往前排一排,皇上糧也不給,錢也不給。總得把馬匹配齊了吧。這樣吧,太僕寺馬場那邊你先拖一拖,你給我留下一半。等到皇上下旨,我就從馬場直接調到軍中,中間上太僕寺過一道手續不久行了麼。”
涵因蒙的擡起頭來,看着李湛:“呵,我看你很快就不必擔心騎兵生事的問題了……”
李湛看了一眼涵因:“什麼意思?”
涵因笑笑。卻沒再說什麼。
……………
皇宮之中,皇帝還沒有和羣臣議完事。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緊張的味道。
“皇上,突厥人有異動,正是要向邊境增兵,此時怎麼反倒把西北的騎兵調回來呢?”兵部侍郎說道。
皇帝則覺得自己理由很是充分:“突厥也未必就從西北過來,也可能從雁門過來,朕把騎兵調回來拱衛京畿,居中調度,若是突厥真打了過來,從長安到太原,或者從長安到涼州快馬行軍不過幾日功夫。那裡還有二十萬大軍呢,突厥人又不擅攻城,守個十天半個月總行了吧,那時候騎兵也就到了。”
“可是,皇上,世宗皇帝常言‘禦敵於國門之外’,雁門本就有一千騎兵,如果皇上不放心,可以從西北調兩千騎兵到雁門。沒必要把西北騎兵全調回來啊。”李時彥心裡最是着急,他是隴西李氏姑臧支的二房,雖然他們這一房早在前幾代,就搬到長安來了,但那裡的田產也是有他們一份的。更何況,姑臧是他們的祖地,也是他們的根基,聽到皇帝要把西北的精銳騎兵調回來,他就大力的反對,突厥人擅騎馬,如果沒有騎兵,如何打得過突厥人。
是啊,皇帝說了涼州可以據城而守,的確能守得住,拱衛京畿、居中調度也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但是突厥人也不會去費勁兒攻城,他們的目的只是搶掠,那些鄉間的莊園沒有士兵的保護,就是待宰的肥羊。
皇帝看了一眼李時彥,笑道:“李愛卿的擔心固然有理,但是要知道西北這兩年間連續換了四個將領,不是意外身亡,就是被害殞命,要不然就是謀反大罪,軍心已經不穩。騎兵是鋒銳,軍心動搖又怎麼可能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而且難保有小人作祟,滋生反心,因此必須把他們調回來重新整頓。”
一說到謀反的事情,就讓大家都通通閉了嘴,西北大軍連出兩個謀逆的將軍,難保下級軍官就不會出事,誰要是現在提他們說話,往後他們若是真犯了,自己也得受牽連。李時彥咬咬嘴脣,終於把話嚥進了肚子裡。
皇帝見他們不說話了,便點名問道:“陸愛卿,你說呢?”
陸憲看了看皇帝,又看了一眼旁邊的李時彥和跟付他的朝臣,說道:“騎兵貴在機動,之前他們窩在西北一隅也並不能完全發揮作用,如今調回關中,反倒可以根據突厥人的形勢從容佈置,把騎兵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皇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臣佩服。”
於是剛纔沒有表示反對的人紛紛表示附議,並且開始拍皇帝的馬屁。
皇帝受到這麼多臣子贊同,心裡也很是得意,隨着跟他作對的宰相被他拿下,朝廷中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少,如果這次不是涉及到隴西李氏,根本不會有這麼多人反對,現在他已經漸漸體會到乾綱獨斷,大權在握的好處了。
“就這麼辦吧,明天擬詔,將西北大軍騎兵調回京師整編待命。”皇帝一錘定音。
兵部郎中又問:“皇上,那這隻隊伍調回來歸哪裡統領?”
皇帝想都沒有想,便說道:“天武軍,自然把他們編入天武軍之中。”
回到後朝,皇帝還是爲自己今天力壓羣臣的機變很是自得,對劉公公說道:“哼,他們一個個巧舌如簧,說的冠冕堂皇的,不過是爲了自家的利益,一聽要把騎兵撤走就好像動了他家的後院似的。”
“他們自然不可能像皇上這般高瞻遠矚,把握大局。”劉公公不着痕跡的說着對皇帝心思的話。
皇帝笑道:“呵呵,是啊,可是朕還是要跟他們把道理講明白,否則的話,他們便是不說話了,心中也不服。”
“皇上的才辯無雙,自然會讓他們啞口無言。”劉公公笑道。
這句正撞到了皇帝的心坎上,他這一次口才發揮得這麼好,可是那些朝臣一個個都在算計自己的利益,要麼就是忙着隨聲附和以博帝意,誰又想得起來欣賞他的口才,劉公公又一次猜對了皇帝的心思,這是他幾十年如一日保持着榮寵的絕招。
皇帝心中高興,愈發興奮起來:“要不是李湛上那份要馬的奏摺正好被朕看到,朕都要忘了西北大軍的騎兵是不參加調防的。畢竟,其他地方也不需要那麼多的騎兵。”
劉公公垂着眼簾,心裡再一次爲李湛哀嘆,可不是咱家不幫你,恰恰是照你說的把那奏章挪到前頭來,弄巧成拙也是你自己的主意,可別怨我。
皇帝冷笑道:“他不是嫌軍餉不夠麼,騎兵最費錢,朕替他負擔一部分,他該謝謝朕纔對。”
劉公公試探着問道:“那他提的加稅之事……”
“朕已經同意讓他便宜行事了。既然他覺得有必要加通關稅,朕自然是同意的。我看他也忒謹慎了些。事事都要上奏,什麼時候能放開手腳給朕大幹一場。”皇帝看着桌子上兩疊差不多高的奏章,那分別是反對的意見和贊同的意見,他在收到李湛的上奏的時候,就已經拿定了主意。
西北大軍要靠錢支撐,涼州向來消耗大於產出,這件事他自然是清楚的,他也並不是從此往後就讓涼州自給自足了,他只是想用這種方法逼李湛對世家動手,李湛搞不定,就讓涼州亂起來,然後他再出手收拾殘局。如今的涼州大軍一半是江南兵,這些人根本沒有戰鬥力科研,已經不是那支對柳正言、薛進一呼百應的勁旅了,天武軍的實力又逐漸增強,他根本不怕涼州生亂。
既然自己不準備給李湛撥款,自然要給他稅權,何況,他徵得越多,那些世家的反彈就越厲害。
現在看來,李湛雖然手還是不夠硬,但還是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的。
皇帝抻了個懶腰,又對劉公公笑道:“擺駕裕祥宮。令熙那孩子真是可人疼,我看她眉眼上還是像她母親,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