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

鄭國昌不傻,當然知道朝廷根本不可能得到足額的大軍繳獲,能夠有個一兩成上交朝廷就已經阿彌陀佛。

他選擇睜一眼閉一眼,明知“紅旗軍”的隨軍勞役這些天奔走在永平至開平鎮之間用馬車、牛車、獨輪車一趟趟拉東西也不制止。

鄭國昌的想法就是與其便宜瞭如遼鎮那樣的人馬還不如讓“紅旗軍”實惠一把。

反正他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京師履職,因爲他這個藩臺的官署在京城,永平府只不過是按察使在此地有衙門而已。

他爲了避嫌從來不問鄭孝文“紅旗軍”的機密之事,這些天兒子在不遺餘力搞物資,他還有意無意提供方便。

鄭國昌知道有些不太容易到手的東西,鄭孝文往往都是親自出馬,人家哪裡會是給“紅旗軍”正八品衘的小小主簿面子,還不是扯他這個藩臺虎皮做大旗謀取“紅旗軍”一營之私。

黃漢奪下了永平使得這個歷史上被屠城、焚燬的大城避免了厄運,他當然要爭取到最大利益,搞物資、錢糧一直在進行中。

高有謀有了上一次收拾開平鎮、榛子鎮土豪劣紳的經驗,在永平府複製手到擒來。

永平府城裡投降的世家大族雖然無一例外被後金軍血洗,因爲建奴搶劫很有經驗,專門挑選大宅門下手,但是由於時間倉促,總會有一些運氣好的地主老財僥倖躲過一劫留下了一條命。

這些註定了裡外不是人的士大夫、士紳已經被後金軍制造的大屠殺嚇丟了魂。

高有謀發動羣衆舉報,當天就確認了許多曾經做過漢奸的土豪士紳,他帶着“紅旗軍”把驚魂未定的這些人抓捕之時,他們都以爲這一次恐怕死定了。

誰知高有謀居然宣佈只要沒有血案又不是朝廷在職官吏的人都可以網開一面,至於放了誰殺了哪一個,就得看認罪表現。

於是乎,這些人爲了活命竭盡所能掙表現,最行之有效的表現這些人統統明白——出銀子爲“紅旗軍”助餉。

他們的家裡被後金軍搜刮了一遍,又被“紅旗軍”細緻搜索過了,按理說應該沒什麼油水。

其實未必盡然,狡兔三窟也!

哪家地主老財會傻到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擺在家裡?裝入罈子裡封好,在夜裡偷偷的埋起來這個最簡單的做法人人都會。

隱藏一部分金銀財寶在別院或者在城外老宅子深埋地下也是司空見慣的做法。

高有謀自己就曾經親自在夜裡藏過他這一房的金銀財寶,對此道門兒精。

阿敏那廝搶劫殺人得到的只不過是這些土豪劣紳的一小部分財貨,“紅旗軍”來掘地三尺只能獲得顯而易見的金銀財寶。

高有謀帶着“紅旗軍”採取攻心戰術,讓土豪劣紳自己吐露出金銀財寶的埋藏地得到的收穫恐怕要遠大於阿敏所得。

至於那些投降建奴並且僥倖躲過阿敏大屠殺的原大明現職官吏,就用不着高有謀出面了,因爲他的形象是給人希望,他經手的案子都不會弄死當事人。

王展鵬專門對付這些必死之人,他採取的辦法有些類似於闖賊的拷餉做派,採取用刑、餓肚子、暴曬等等做法不一而足,目的自然是在明正典刑之前把這些貪官污吏榨乾。

不是黃漢好殺,也不是他不願意給漢人洗心革面的機會,而是衆目睽睽之下要是徇私不處置明目張膽投降建奴的在職官吏。

不僅僅難以堵住悠悠之口,也無法教育大衆,殺一儆百震懾漢奸賣國賊那是必須的,也是朝廷需要的一種了結方式。

高有謀和王展鵬兩人,一個採取懷柔政策,一個採取剝皮抽筋從骨頭裡也要炸出油的做派,“紅旗軍”的利益正在擴大化。

黃漢不會把所有的好處都笑納,此時已經送了鄭國昌價值五萬兩銀子的金銀財寶,並且表示追贓正在進行中接下來還會有不少。

至於鄭國昌得到這些錢財是準備全部入賬還是截留一部分,黃勝不會管,也管不着。

明朝末年貪墨成風,要一個從二品大員做清流談何容易,不刻意去貪腐,單單迎來送往花費的銀子就不知凡幾,銀子從何來?總不會是官員從自己家帶來的。

鄭國昌這個人還不錯,一般情況下有氣節肯慷慨赴死的士大夫大多數不是極度貪婪之人。他得到了大量銀子,手頭上寬裕了,多多少少會用之於民。

新上任的盧龍知縣最近在忙着收取契稅辦田畝變更的手續,那是許多無主之地被黃漢搶佔了,許多還有主人的良田也被所有者轉讓給了黃家。

縣太爺當然沒有吃虧,笑納了幾百畝地肥水美的下田。

大明朝世家大族的財產很大一部分是體現在田產上,那些投降後金又逃過阿敏大屠殺的原大明現職官吏會被明正典刑,田產、財產會被充公、家裡的女人會被充入教坊司。

但是朝廷何以得知這些士大夫、士紳名下究竟有多少財產、田產?給朝廷意思意思就行了,黃漢和各級官吏合作上下其手,於是乎,黃家就成爲了永平府大地主之一。

黃漢知道在即將亡國的時刻,刻意置辦田產簡直就是個傻瓜,這東西又帶不走。

但是爲了面臨餓肚子的千萬漢人,不採取屯田養民的方式還能如何?

他懂規模種植的好處,因此儘可能把自己擁有的田畝連片,其間夾雜着其他有頭臉的現任官員家的田產也不要緊。

派出高有謀和鄭孝文采取不讓對方吃虧用良田置換的辦法,基本上沒有辦不成的事。

畢竟這年頭不知變通的達官貴人少之甚少,新貴黃漢派出現任藩臺大人的公子和前任遼東經略的長子來協商調換田畝,人家給足條件,自家根本不吃虧,此時不做順水人情,豈不是給自己埋下禍根?

有了自己控制的田畝,又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下一步當然是進行科學治理,爭取能夠增產增收。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是漢人根深蒂固的共識,如何在明末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保證收成關係到“紅旗軍”往後的發展,修建溝渠形成灌溉體系,讓得到的田畝旱澇保收是不二選擇。

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八十六章:帥第八百三十六章:硬碰硬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三十章:救治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四百五十章:炮火紛飛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十章:遭遇戰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四十章:傷亡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四百一十五章:未戰先怯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三百六十三章:空餘恨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臉面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計孔有德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
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四百九十二章:坤興公主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漢帝國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八十六章:帥第八百三十六章:硬碰硬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九百四十四章: 無堅不摧第三十章:救治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四百五十章:炮火紛飛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十章:遭遇戰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四十章:傷亡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四百一十五章:未戰先怯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三百六十三章:空餘恨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八百九十三章:東南亞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臉面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陽鐘聲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計孔有德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