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軍再入川

從本心出發,超市裡面的東西價值並不高,賺上20%已經算是不錯,沒必要賺100%甚至更多的利潤。

一則這些東西如今就是因爲技術壟斷纔有可能大賺特賺,但日後張弘斌的勢力若是可以直接製造出來,那麼這些東西的價格勢必會大跌特跌。到時候那些高價買了這些低價貨的人,豈非心有不滿?與其到時候得罪人,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得罪,寧惹君子勿惹小人,被一羣記仇的小人在後面惦記着,那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再則,這些商品對於張弘斌來說,是贊經驗升級的重要途徑。

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必須要完成一定的消費額,才能夠讓系統升級。系統升級了,纔有更好的東西可以購買。在這個前提下,大量的出售超市的貨物,累積消費額纔是重點。超市這點做得好也做的不好,至少價格是完全參照未來的商品價格來出售的,所以不會貴,甚至廉價的要死。但它同時也不會管外面售價到底多少,它只在乎你用標價買了多少。換言之,就算外面你賣一萬兩銀子一塊等身試衣鏡也好,在超市裡面購買同樣的商品,只需要五兩銀子。

當然,別忘記了隨着系統的等級提升,張弘斌可以逐步享受一定程度的購買優惠。如今是第五層,換言之他買一切商品都可以享受八折優惠。所以五兩的鏡子他能以四兩的價格買下來。

作爲一個商人來說,這無疑可以迅速累積財富,但一開始就走高端路線的話,結果就是百姓根本買不起。而奢侈品畢竟是消費羣最少的一種商品。就算是最富裕的家族,也不可能閒着無聊花上百萬兩銀子,買十幾二十面鏡子放在家裡玩。

最後的結果,就是錢賺了不少,但消費額卻根本提升不上去。十年二十年的,系統都沒有升級,那才真的苦x了。

鄭芝龍的合作意向,其實也的確是一種撈錢的手段。

消費額的累積在國內,賺錢在國外,原本一直都是張弘斌貫徹的原則。但這些商品非同小可,它們某種意義上也已經不是商品,而是一種能力的證明。或者可以那麼認爲:張弘斌要把這些商品,作爲大秦的主打商品,由大秦的商會獨家代理。在這個基礎上,哪怕是二道販子,都只能夠在他那裡購買,把這些印有大秦商標的商品出售出去。

通過這個方法,把大秦這張名片打響出去。不僅僅是國內,還有國外,讓別人說起奢侈品,就想起大秦。

如此,大秦在世界影響力就能夠獲得提高。相對若是把東西包給鄭芝龍,那麼就意味着大秦不過是一個類似奢侈品批發商的角色,給人的影響驟然跌落了好幾個等級,自然是張弘斌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與鄭芝虎的洽談足足花費了五個小時時間,對於張弘斌不給他們出貨,這多多少少讓鄭芝虎不滿。奈何貨物來源本來就在別人的手裡,鄭芝虎也無可奈何。他如今只能履行鄭芝龍給他的第二個任務:刺探貨物來源。

至於張弘斌說的販奴生意,鄭芝虎也有不少的興趣,尤其張弘斌表示需要大量的非洲黑人(不是東南亞那些好吃懶做的土人),以及那些在東南亞混得不太如意的華人。

張弘斌給的價錢,鄭芝虎還是很滿意的,尤其張弘斌提出,可以讓紅毛夷幫忙一下,找幾種作物。那價錢,基本上是帶來多少,就能夠換取多少真金白銀,或者火銃大炮。

對於大秦的火器,鄭芝虎多少也有了解,那的確是不錯的東西,至少大明能夠以那麼快的速度擴張起來,把獨。立出去的山東和河南給收回來,其火器之強悍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什麼三葉橡膠樹,金雞納樹,聽得鄭芝虎雲裡霧裡,張弘斌只好把樣子畫出來,再加上詳細的描述交給他,讓他回去想辦法。

這次會面其實並不是很高興,至少鄭芝虎最初的目標沒有達成。不過有意外收穫也算是不錯了,他隨後提出在長安逗留一段時間,感受一下這裡的氣氛和繁華,張弘斌答應了。反正鄭芝虎不會知道,在他身邊埋伏了十幾個內衛的事。

告辭了鄭芝虎,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回到房間,張弘斌直接把自己關在了書房。他並沒有進入超市,而是看着偌大的華夏地圖,看了好久。

一則別人據守兩地就可以稱帝,比如僅僅打下河東和關中的大唐,自己好歹也佔了兩省之地,遲遲沒有稱帝是不是太奇怪了?或許是受到了以前遊戲的影響,覺得不統一天下,或者佔據了絕對優勢敵人根本沒有翻身的餘地,纔算是稱帝的最佳時機吧?

二則大秦已經差不多兩年沒有對外打仗,士卒們每天訓練再訓練,只怕已經開始煩悶了吧?一個年輕人有多少年青春,都在訓練場上消磨掉也不是辦法。哪怕已經有了最先進的升遷制度,但和平時代的升遷何其困難,再則缺乏實戰經歷這個軍官幹得也不稱職。

故而,是時候發動一次對外戰鬥了。大秦已經積蓄了足夠的戰爭潛力和物資,就算是一次曠日的持久戰,大秦也完全有能力,與對方一直耗到底!

那麼,下一個目標到底是哪裡?山西旁邊的北直隸,還是東南方的湖廣和河南?

對於內陸,張弘斌沒什麼興趣,再則北直隸資源缺乏不說,河南也纔剛剛被大明打下來,爛攤子一大堆收拾起來才叫麻煩,湖廣如今完全是三國爭霸,攤子更爛。所以,目標只能是他最早制定好的四川了。

考慮了很多事情,張弘斌這才走出了書房,和兩個快一週歲大的孩子玩了一下,便在妻妾的陪同下進入了夢鄉。

次日,張弘斌召開內閣會議,各部的部長也前來旁聽。

在會議上,張弘斌明確表示大秦軍工立國的建國理念,表示和平了兩年,已經讓不少人鬆懈了下來的事實。並且,在大會上明確表示,如今依然是四處征戰的時期,大秦也僅僅佔據了華夏西北,尚未做到華夏真正的一統。所以,在積蓄了兩年的時間後的今天,大秦的軍隊是時候出去晃晃了。否則再遲一些,別人都以爲大秦成了縮頭烏龜,只想着在西北稱王稱霸就算數了。

實際上,當張弘斌提及這個論點之後,很多人尤其是軍人爆發出了絕對的熱情。

看得出來,這些傢伙體內的暴力因子尚未消失,只是潛伏了起來罷了。壓抑了太久,結果驟然被自己掀開了蓋子,這股極具破壞力的暴力因子就被徹底釋放了出來。

這幫傢伙似乎也沒有少在家裡進行戰爭推演,張弘斌剛說打四川,很多人贊成,尤其以楊洪、李定國和曹文詔三人,更是給出了詳細的征戰計劃。隨後,彷彿一直邊緣化的牛金星也開始發言,明確了這次戰鬥的要點重點,以及後勤補給的一些關鍵因素。

不過半天時間,一個切實可行且迅猛的戰鬥計劃,就被確定了出來。

對四川的戰鬥,可謂是一觸即發。

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
第28章 父子的對話(下)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32章 明末足球賽(下)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章 崇禎的決斷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