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

按照大明最新的戰略部署,三路大軍分別自山西平陽府、太原府以及河南的開封府三地殺入陝西。

太原府一路,以洪承疇爲主的新軍隊伍,補給由當地官府負責;平原一路,乃是張弘武的地盤,他和張弘斌的關係至今沒有人知道,故而他早已以參將的身份,在這裡站穩了腳跟,實際上成爲了這裡的掌權者;河南一路,之所以從這裡出發,主要還是山西的官府已經沒辦法提供太多的補給,所以由河南府分擔一下。

原本河南也有兩路義軍來過,奈何已經被新軍消滅,又或者遠遠遁去,所以相對別的地方河南反而寧靜許多。故而這裡不僅僅是要稍微支持盧象昇的軍需補給,甚至還有補充一些張弘武和洪承疇的補給。

大明的朝廷窮,窮得皇帝即位那麼久了都沒有更換過龍袍。奈何皇帝正在長身子的時候,這幾年龍袍已經顯得窄了,看來不稍微換一身都不行了,可見崇禎又得心痛很久。至於地方的軍務開銷,他卻是真的一分錢都擠不出來了,只能夠讓地方最大限度的分攤一些。

三路大軍,扣除張弘武一直駐紮在山西防備秦軍以外,洪承疇和盧象昇一直都在全國各地剿滅流寇。

原本若是再努力個半年,流寇也就徹底沒有了,休養一年多,完全可以針對秦軍發動一場國戰。到時候憑着大明的財力和國力,動員百萬大軍直接殺入陝西,哪怕秦軍火器犀利,也不得不束手就擒!

至少,洪承疇和盧象昇偶爾聚會的時候,都是那麼提及的。

只可惜如今皇帝因爲錢袋子的問題,不顧輕重的要對陝西用兵,若是抗旨不遵……兩人還真做不出來。哪怕是洪承疇,也是被後金俘虜之後,暗示了好半天功夫,得到黃臺吉的禮賢下士這才順着臺階投降的。若是黃臺吉拿着刀指着他的脖子逼迫他投降,只怕爲了所謂的氣節和所謂的清名,這位或許還真的不會投降。

兩人裡面,盧象昇忠於大明,洪承疇此刻自然也是忠於大明的,既然皇帝下達了旨意,不管心中覺得多麼可惜,也不得不放棄對流寇的追捕,全心全意投入到對陝西的戰鬥之中。

其結果,就是流寇得到了喘息,不過爲了進一步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曹操羅汝才、新闖王李自成、老回回馬守應等巨寇,紛紛上表納降,朝廷爲了穩住他們,也同意了他們的降表。

本來投降書上來,洪承疇是打算讓他們當攻打陝西的炮灰。只是他們多番推脫,用各種理由不聽調配,洪承疇和盧象昇就反應過來,這些都是聽宣不聽調的主。說是投降,還不如說是打着投降的名義割據一方。

然而當前最重要的,是對陝西的攻略,故而對於這幫傢伙的敷衍,也只能默認了。

一番集結調配,轉眼也到了六月份。

他們卻是不知道,在得到大明要對陝西用兵的那一天,整個陝西已經迅速運轉起來,不過半個月已經調配好了六萬士卒,分成兩個部分迎接來自太原府和開封府的明軍。至於平陽府那邊,只需要去一個信使就可以了。

集結完畢,眼看對方依然在慢吞吞的集結,李定國甚至都有直接主動出擊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算了。只是覺得主動出擊的效果不如以逸待勞划算,只能乖乖在集結地點進行最後的磨合。說到底,這不是他們習慣的部隊,那些部隊此刻還在四川保寧府,對於這些新兵,他們要駕馭得順利,還需要慢慢的磨合。

磨合了不知道多久,別說李定國,就算是曹變蛟都有了殺出去的心思。

好歹,終於等到了敵軍集結的日子,曹變蛟得到情報之後,都不由得吐槽:就這速度,不亡國都難了。

同一時間,洪承疇也是剛到太原府,被告知張弘武前來拜訪,自然是不敢怠慢。此前他剛來到這裡,已經隱隱知道一個消息,那就是張弘武仗着手中有人,而且在大量金錢開路之下,已經成爲平陽府,甚至包括太原府的太上皇。在山西,皇帝的命令都未必有張弘武的一道軍令有用。

洪承疇對這種情況很不滿,但是他也知道如今大明正是多事之秋,只要張弘武還是大明的軍人,還肩負着保家衛國的責任,那麼他的私人行爲就不得不默認,否則把他推到秦軍那邊,真正虧本的只能是大明。

至於他的這種行爲,等到天下平定,會好好算賬的。

大明沒有一個擁兵自重,或者掌握絕對兵權的武將,是能夠善終的,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太祖皇帝那一代。

“洪總督,初次見面!”張弘武在親兵的引領下,來到了洪承疇的面前。

此刻的洪承疇,身負三省總督職位,總管山東、北直隸和河南三個地方的剿匪工作。就品階來說,比張弘武還要高得多。只是這裡是山西,乃是崇禎明確劃給張弘武負責守衛的地方,在這裡他這個三省總督實際的權力其實還比不上張弘武這個參將。

洪承疇也不是一個死板的人,他很清楚當前自己的立場和身份,索性也沒有拿捏什麼官位。

“張老弟不需要如此,如今我等集結在這裡,共同征討陝西逆賊,應當同心協力纔對,說別的就太傷感情了。”洪承疇也是非常熱情的迎了上去。

“既然老哥你那麼說了,那麼老弟我也不矯情了。此番老哥你來到小弟的轄區,小弟身爲東道主,自然不會虧了老哥你的補給。對了,小弟我也帶來了不少好東西,今晚與老哥不醉不歸?”張弘武也是打蛇隨棍上。

這位昔日的武癡,在經歷了許多的事情之後,也開始世故了起來。

難怪常聽到有人說:磨練人最好的地方,就是官場。

“呵呵,這個自然!”洪承疇也沒有拒絕的意思,他剛好想要和張弘武拉近關係。

當晚,張弘武吩咐了下去,讓伙伕把自己帶來的各種美味處理妥當,擺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招待洪承疇。洪承疇一開始也沒怎麼在意,只是看着張弘武一道道菜,說出那些原材料和烹飪方法,頓時變得好奇起來。

這裡面可有不少的海產,在這個保鮮技術幾乎沒有的時代,如何在海邊把新鮮的魚運輸到這裡,就這點洪承疇也是非常的好奇了,更別說裡面不少的菜色他聞所未聞,只怕價格不會低了。

如此一桌飯食,只怕說是皇帝級別的享受,也不爲過。

想到這裡,洪承疇看了看張弘武,頓時覺得:這廝到底在山西搜刮了多少錢財?

在他看來,身爲一個丘八的張弘武,想要撈錢,無非是喝兵血和搜刮老百姓的財物。不過這樣也好,一個貪財,而且過度剝削老百姓的武官,也表明了他沒什麼特別的野心。那麼這樣的武官,只要不是太過分,皇帝應該還是容忍得下的。這也不奇怪,爲什麼張弘武在山西作威作福,朝廷卻沒有不信任他的意思。

就今晚這個表現,洪承疇都放心了許多。

安心下來,戒備也就鬆懈了,洪承疇索性放開了吃喝,對於這等美食美酒,他也是不介意好好享受一番的。

卻不想,不知道喝到了什麼時候,整個人就完全沒有了意識。

再次醒來,卻不想自己已經是五花大綁,被綁在了一個獨立的單間。

那瞬間,他大腦一片空白。索性他也不是一個普通人,不過一分鐘就回過味來。

張弘武這廝,這是打算要造反呢?若非如此,何須要把他綁在這裡!

“醒了?”張弘武卻是得到了通報,來到了洪承疇的面前。

“張弘武,你知道這樣做,可是要夷滅九族的!”洪承疇死死的瞪着張弘武。

“就算我不那麼做,我也會被夷滅九族。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即日起整個山西易旗,加入大秦!”張弘武答到。

爲了這一天,他可是浪費了不少的時間,這才把山西徹底控制在了手中。

“張弘武,你可要考慮清楚,以你割據一方的能力,就這樣投靠秦國,且不說你的權利會被剝奪,只怕還會被秦王張弘斌所猜忌……”洪承疇剛勸到一半就不說了,他意識到了什麼。

張弘武,張弘斌,只差了一個字……

“你似乎猜到了?是的,秦王張弘斌就是我的三弟,而我則是他的二哥。這裡原本就是大秦的地盤,只是暫時由我來代管。我很快也會回到大秦,繼續當我軍人。說真的,我只想當一個純粹的軍人,每天習武練兵,什麼狗屁倒竈的政治,我算是煩透了!”張弘武笑眯眯的說道。

那一瞬間,洪承疇就知道,自己完了,這次所謂的征討也完了……大明,也危險了。

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40章 觀念的衝擊
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98章 且虛與委蛇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35章 雲南沐王府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84章 各人的去路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40章 觀念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