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

張弘斌在忙着對西安府進行攻打的時候,遠在西安的張弘武也在進行着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戰役。

此刻他的身份是新軍遊擊將軍,麾下大概有三千人馬。和其他的同僚不同,他擁有來自張家商會的特別援助,故而食物和糧餉根本不必擔心。按照張老爺子的說法,那就是現階段需要的是越來越高的職位,而不是爲家族撈銀子。

反賊已經到處都是,而且後金也開始不斷嘗試着在大明身上撈好處。大明的軍隊已經完全腐朽,哪怕是關寧軍也是靠銀子和撫卹堆起來的戰鬥力。科技遲滯,思想固步不前,臣子們在爲自己的幕後的支持者撈好處,而新皇年紀太幼根本不具備統御一切,乾綱獨斷的魄力。

一切的情況都說明,如今是一個朝代的末期,若非張弘斌提前點出來,張老爺子就算隱隱發現什麼,也不會朝着這方面考慮,畢竟這種想法本來就已經是大逆不道。

張家出了一個逆賊,但同樣出了一個忠臣。逆賊誰也不知道,在很多人的眼裡,張家老三這個禍害已經被王二這批反賊給殺害了。至於那個叫做救贖的反賊是什麼來頭,反正張老爺子是不會承認的。

張家的前輩出過一個舉人,這就意味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張家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特權。但是這舉人畢竟是前人,的自己這邊沒有能力考上,家族沒落是必然的。爲此,張家需要一個大明朝的英雄,一個能夠扛起張家的英雄。

老大就不指望了,他更像老二,在幕後操作着一切,爲兩個兄弟調配物資,經營產業。實際上張弘斌也必須承認,少了大哥的兢兢業業,自己超市裡面的貨物根本就賣不出去。貨物賣不出去,就意味着不會產生消費額,最重要的是沒有更多的資金回籠,以此作爲勢力的發展資金。

老二張弘武,標準的武癡一個,按照張老爺子的意思,去山西活動了一下,當了一個新軍遊擊將軍。下屬的三千人都是新招募的流民,不過卻是標準的陝西老鄉。畢竟這所謂的最初班底,還是來自老家的人比較用的放心。

三千人沒有一個家丁兵,完全按照標準的糧餉來供給。在整支新軍裡面,這支隊伍來自官方的糧餉是最少的,願意就不詳細說明了,不過來自私人的糧餉卻是最充足的,充足得讓上官都眼紅。

也多虧了張弘文的交際,硬生生讓主官收回了即將伸出的狗爪子,讓張弘武可以牢牢控制這三千精銳。

其中付出的代價,也就不詳細說明了。

前段時間,陝西尤其是陝北的幾支反賊,在本地已經被劫掠一空的情況下,開始跨省作案。說穿了,就是從陝西進入了山西,看情況會在這裡肆虐一番,然後看情況是繼續搶掠,還是發展一塊根據地的問題。

張弘斌的行爲,已經讓很多有點大腦的反賊意識到,不斷的遊蕩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想要發展壯大,想要源源不斷的錢財糧餉,有塊根據地纔是重中之重。

正因爲有了這個思想,實際上如今的闖王高迎祥、王嘉胤、老回回,甚至提前起義的張獻忠幾人,已經開始謀劃着在某個地方設置一塊根據地了。

只是有那麼幾支反賊,率先從陝西這座爛攤子裡面跳了出來,朝着山西發動了攻擊。

按照上官的意思,那還不是自己的防區,直至敵人進入防區之前,所有新軍不準動。否則一切責任,由擅自出動的新軍將領一力承擔。就因爲這個命令,除了遭到反賊襲擊的州府以外,其他的州府都保持着沉默。

這個情況足足持續了兩個月,或許是被受災區的官員的奏摺煩透了,崇禎下達了其他州縣的新軍前去救援的命令。

“給,你們抽籤,誰運氣差,就去那邊遛遛!”知府老爺讓下人拿着一把籤,放在幾個軍官的面前。

按照他的意思,讓大部隊過去玩玩,遠遠看見賊軍,勢大就直接撤退,若是遇到落單的叫殺掉十幾個,就這樣算是完成了上面指派的任務算了。一則大部分的部隊糧餉供應不足,大家都是半飽半餓的根本沒力氣打仗,二來這些主官也不傻,他們也知道若是自己的新軍不小心打沒了,那麼日後賊寇南下,誰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反正主官是不會允許下面的人那麼拼命的。

“不需要抽籤了,末將願往!”張弘武出列,單膝下跪說道。

“那好,過去遛遛便是。記住,不可力敵,若是回來的時候你麾下的新軍少了三分之一,你就是有過而無功!”主官知道張弘武麾下的部隊精悍敢戰,也因爲使得其他的軍官對他有點嫉恨,更好派他出去。

若是運氣好,打勝仗了,那麼就是自己調遣有功;若是大敗而歸,自己剛好可以整治一番,說的不定可以讓張家孝敬翻上一倍什麼的。這官做到知府這份上,就沒幾個是簡單的。

“末將遵命!”張弘斌大呼,心中或許想到知府的這個想法,但只要能夠出戰,那就一切都好。

糧餉準備了兩個月的份,不過是按照正規消耗的50%供給,所以敞開了吃的話,只能維持半個月左右。最要命的是,這些糧食都是陳糧,湊合着能吃也就不錯了,要說美味那是別指望了。

餉銀也發了一些,按照兩成發放,不過張弘武拿到錢之後,把銀子都換成了肉食。至於士卒的糧餉,張家商會來發放就是了,讓這些來自陝西的老鄉,知道他們的餉銀是誰出的,這樣對收攏人心很有好處。

酒足飯飽,大軍也就順利出征,張弘武可是敞開了讓士卒們吃飯,沒一頓不僅吃得好,而且還有肉食。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是一邊前進一邊操練。這或許比不上日常的操練,但對於讓士卒們的體魄活躍起來,隨時進入戰鬥狀態有很好的幫助。

糧餉本來不多,按照敞開了算只能維持十五天左右。不過這不要緊,張弘武最初的目的,就是在十五天內,完成一次史無前例,至少在山西這邊是史無前例的戰役。通過這個戰役,把自己的軍隊擴大到一定的程度,同時順便在外面花差花差一番。

“吃飯了!”火頭軍朝着軍營裡面大喊一聲。

第一天,大軍足足走了二百里路,這在大明的正規軍序列也是少見的。難得開始休整,卻是每一個都癱倒在地,像一直半死不活的老狗一般。哪怕是聽到了平時最喜歡聽的吃飯聲,也沒辦法讓他們動彈起來。

“都死了嗎?給我去吃飯,最慢去的一隊沒有肉吃!”張弘武卻是來到了他們的面前,大吼一聲。

這下子,可沒有人敢繼續扮死狗了,涉及吃肉的問題,那其他的都不是問題。要知道,這年頭的百姓,那幾乎都是過年的時候,纔有資格吃上一頓肉啊!

碗裡面盛着的是陳米飯,但上面鋪着一層肥肥的肉,還有幾片青菜。這樣的飯食,按照士卒的說法那就是哪怕是吃飯就和別人拼命,自己這輩子也值了!

可怕的順民,可憐的大明百姓……

“老三,你怕死嗎?”吃飯的時候,有士卒問了問旁邊來自同一個村子的老鄉。

“怕,誰不怕死?但若是餓死、渴死、被反賊砍死、被兵痞殺良冒功和被地主老財活活打死比起來,和那些反賊拼殺至死,說不定還更舒服一些。”老三大口大口的吃着飯,說出來的話有點模糊不清,但他的同鄉好歹是聽明白了。

也是,不當兵只怕終究都是一個死,既然當兵了,那就是豁出一條命去吃皇糧了。既然這命早就豁出去了,那麼也就沒什麼害不害怕的問題了。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這條命更長久一些……尤其,給張遊擊當兵,飯管飽還有餉銀得,難得的是偶爾還有肉食,哪怕操練苦一些,哪怕真的要上陣殺敵,自己卻是不想走了,就死在這支隊伍裡好了。

士爲知己者死,不僅僅是‘士’這個層次的專利,任何一個階級的人,只要你給予了足夠的付出,那麼你終究會收穫相當價值的回報。

至少在這一刻,三千士卒裡面,超過二千八百人,是願意爲張弘武效死的。

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64章 反攻的希望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
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144章 王二戀愛史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28章 必敗的一仗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83章 呼喚起血性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78章 獎品與異常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63章 第一代火器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121章 壯士攜勝歸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64章 反攻的希望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