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沒法淡定了

那一夜,真正是殺了個血流成河,荷蘭殖民者幾乎沒有一個能夠活着,只要是荷蘭男性都幾乎殺光了。

至於女性,基本上給了她們一條活路,年輕貌美的裝船運回共和國作爲奴隸出售,至於年幼的搭上年老的在臺灣本土進行出售。不管怎麼樣,好歹是把這最後一批戰俘給處理妥當了。

託荷蘭人的福,如今在臺灣基本上都是無產階級,要麼就是漢奸。

漢奸的財產自然是要沒收的,但無產階級嘛,以前是土地自然是不可能再送回去的了。

隨着整個臺灣的解放,這些土地也順利收歸了國有。不過規劃到的住宅用地,則可以私有。張弘斌的理念就是,土地國家所有,這下誰也沒法兼併了,也方便國家統一規劃;住房私有,就不必擔心政府強拆,畢竟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嘛。

若重新規劃的城池佔用到住宅用地,則必須經過屋主同意,並由監督黨公正才能夠生效。若是強徵的話,必須要配給等價值,甚至要高出一定價值的土地或者住宅給原屋主才行。

另外還有一系列的措施,在預防土地兼併的情況下,確保百姓住宅的神聖地位和價值。

臺灣全境解放,那也是兩個月後的事情,這個時候都過了五一了,雖說這年頭還沒有勞動節這個節日。隨着臺灣的全線解放,按照出徵之前國會的指示,這裡被設置爲華夏人民共和國臺灣省,乃是共和國不可分裂的神聖領地。同時按照本土的政治結構,設置了相應的政府部門,並第一時間開設公務員考試,先試着在臺灣本地發掘人才,然後實在不夠,再從本土調人過來。

只是要真正確保臺灣的治安和政治平穩性,只怕沒有一年是沒辦法了。

故而駐守在臺灣的軍區士兵,根據上面的指示,按照當前的情況果斷實施原定計劃,對臺灣進行爲期一年的軍管。若是整體恢復得好,那麼這個期限會提前解除。不過軍管也沒什麼不好,就是少了點行樂,多了幾分拘謹,整體來說至少不必擔心會有什麼治安問題。要知道,在這個時間段,搶劫犯、小偷之類的,被抓住或者被發現,那是當場擊斃的。

除非是真的不要命了,否則誰會在軍管階段去犯法?

至於海軍,留下了兩艘蒸汽船和十艘帆船在這裡駐守,其他的也陸續返回了緬甸行省。留在這裡的這些海船,直接組成東海艦隊,主要負責南京以南,海南島以北這個範圍的巡邏工作。打擊走私、偷渡的船支,同時也負責保護臺灣不被外來侵略者攻擊。

也正因爲這個艦隊的存在,華夏本土非共和國的勢力,卻是再也淡定不下來了。

比如已經打下了廣西和安南指揮使司的張獻忠,他本來也打算髮展海貿,但沒技術沒工匠只能擱置。但就算是這樣,人家也不喜歡自己的家門外,遊弋着一羣沒辦法對付的敵人不是?自己沒有海船,奈何對方海船船堅炮利,幾炮下來港口直接被打廢不說,別人從容登陸搶劫掃蕩,自己除了乾瞪眼以外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不欺負人麼?

唯一值得張獻忠欣慰的是,這位共和國的帝皇討厭同胞相殘,故而就算髮生了戰鬥,也會讓華夏人的損傷降到最低程度。也就是說,至少不比擔心會出現大範圍的炮擊,以及屠殺。

否則這些港口被屠殺個幾次,只怕也沒人願意來住了,到時候港口就運轉不起來了。沒有了港口,這關稅就沒了。

不僅僅是張獻忠,一直維持着基本獨立的海南島也是誠惶誠恐。

他們本來就沒什麼特別的防禦能力,而且就算他們心懷大明,大明也沒辦法南下來幫助他們。更不說這裡黎漢混居,民族問題都還沒有處理妥當,如何發展經濟?這可以說既落後又蠻荒,以前還是罪臣的流放地,以這樣的水平面對共和國的海軍,無疑是找死。

海南島自然是不會招惹海軍的,但也擔心自己不招惹別人,別人上門招惹自己。萬一別人需要一箇中繼點,然後一口氣把海南島打下來了怎麼辦?當然最重要的是,萬一看不上自己,免了自己的官職甚至殺了自己怎麼辦?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海南島上的官員,只怕都要生活在這樣的陰影之中,直至海南被共和國拿下爲止。

佔領了福建和廣東的李自成,只怕也是爽不起來的。

前兩天共和國海軍發出照會,每艘船出海必須要繳納三千兩銀子的出海費用,而且固定在某一天一起出海。一則確保沒有人偷稅漏稅,二則海軍會親自護送他們南下貿易,避免被葡萄牙和西班牙第二次剝削。

對於兩地的商人來說是好事,但是兩地商人眼看對共和國越來越認可,統治這裡的李自成就不自在了。

奈何自己就算想要發展海軍,也得問問家門前的這支海軍同不同意。運氣不好直接上門炮轟一番,近兩年的心血化爲烏有不說,還浪費一大堆的經費。對於剛剛過上一點好日子的李自成來說,這可是絕對虧不起的。

李自成如此,南京那邊的海商和鄭芝龍更加鬱悶。

他們只能走北方,南方居然不給走了,若是膽敢越過南京邊境線,就會遭到共和國海軍的攻擊,已經有三十艘海船沉入了海底,海商因此虧掉了將近三萬兩白銀。

鄭芝龍這個大海盜更是鬱悶,他們以前的確光走琉球、倭國、朝鮮和滿清的商路,就可以賺上不少。但是這次少了下南洋的商路不說,還搞得本來要收的,那些要下南洋的商人的保護費直接轉到了共和國海軍的名下。一下子虧本了那麼多,就算是鄭芝龍心中也是說不出的怨念。

但要讓他和共和國的海軍戰鬥,他的心裡卻是一點底都沒有。

對方的鐵甲船太厲害了,自己那點小船還是不要冒險好一些。說難聽一些,別人就是直接撞過來,都可以把他那些船一路掀翻過去,到頭來自己卻僅僅是磨掉了一些漆而已。

這樣懸殊的戰鬥力差,讓鄭芝龍生不出對抗的心思。無奈,只能默默接受了這個事實,把注意力投入到和滿清的交易之中,同時也不斷走私武器給倭國,幫助他抵抗滿清的同時,賺了不少的軍火費用。

大明就更不用說了,寶船被共和國俘虜,一看就會知道以對方的技術,很快就可以仿造出來。最要命的是,南京那邊有鄭芝龍的海軍,在下面是共和國的海軍。換言之,大明的海軍除非可以直接打敗鄭芝龍,否則只能充當緝私船了。若非還有港口可以收點關稅,只怕崇禎真的要憤而掀桌之不可。

但心中的怒火總是需要發泄的,此刻的大明就選定了一個發泄的對象。

不是南直隸,不是曹操也不是共和國,都說柿子要找軟的捏,欺負的對象自然是之前敗給了大明的滿清嘛!

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2章 威武蒸汽船
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87章 準媳婦徐慧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32章 該瞎還得瞎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106章 莫小看英雄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79章 人才的培養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101章 突襲團出戰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24章 三千對三萬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9章 兩線成一線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2章 威武蒸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