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

縱橫大海無敵於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老牌的海上霸主葡萄牙,最後是好不容易從西班牙的統治下獨立出來,並大量造船而獲得了海上馬車伕之稱,甚至還一度佔領了臺灣島的荷蘭。

更別說即將成爲海上霸主,進而建立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以及不怎麼出名但封建統治以及逐漸到達巔峰的法國。

這幾個國家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有着三百艘戰艦,而且都是最優秀的指揮官進行指揮的聯合艦隊。他們的對手,是一個剛剛開始組建遠洋船塢,並且在近幾年纔開始打造遠洋船支的東方國家,華夏人民共和國。

就是那麼一個新興得讓人懷疑其勢力的國家,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打造出了一支近百艘戰艦的強大艦隊。其造船技術,尤其是鐵甲船這種前所未見的船型讓歐羅巴的聯合國們爲之驚歎,甚至爲之震驚。震驚之餘,還感覺到了恐懼。

他們已經意識到,又有一個國家,要和他們分割大航海的利潤了。尤其共和國在這幾年,已經把南洋打得沒有了脾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這三個國家在東南亞的利潤幾乎被分薄到了極限。若非還有些利潤,他們甚至都不想繼續呆在這個,時刻要防備敵人上來調戲他們一番的地方。

東南亞的利潤,佔據了大航海利潤的33%甚至更高,比起荒蕪廣袤的非洲,或者還在探索階段的新大陸,已經有了獨立文明,而且很容易揉捏的東南亞是一座巨大的金礦。這裡不僅盛產香料調味料,還盛產黃金白金,每一個航海大國都不希望放棄這裡的利潤。

故而,他們受不了共和國對這裡的騷擾,本打算以聯合軍隊的威勢,迫使張弘斌妥協。

奈何,張弘斌沒有妥協,而是直接和他們打了一仗。直至開戰,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情報工作是那麼的糟糕,張弘斌麾下哪裡只有二三十艘船,根本就有近百艘戰艦!該死的,還有不少巨大的,航速驚人且火炮威力巨大的戰艦!!

其實情報員會給出之前的那個情報也是無可厚非,越高級的東西製造起來就越難。情報員已經詢問過各自國家的造船工人,若是鐵甲船這樣的超級船隻,他們要把零部件和主體給打造出來,至少也要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徹底組裝起來沒有三年時間只怕根本造不出來。

其他的船隻考慮到木材的炮製問題,以及造船工藝問題,當然還要考慮到共和國船塢多少的問題,最多可以上浮到五十艘戰船,多了只怕他們都要擔心,上報上去的時候,上面的人會不會相信。

製造工藝和船塢的多寡,成爲了情報人員錯誤估計的一個關鍵因素。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所有的材料根本不需要炮製或者製造,只需要拼裝就可以完成一艘戰船的製造。一個熟練的施工組,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夠讓一艘蒸汽船下海,更別說傳統的木質帆船。

近百艘戰艦,而且還是摻雜了數艘飛剪船和蒸汽船這樣的大型艦隊,若是在一個比較狹窄的海域打起來,聯合艦隊的確可以憑藉着傳統的戰術理念,加上跳幫戰順利完成這次會戰。奈何他們選擇的是孟加拉灣,一個相對寬廣,完全可以給雙方艦隊一個縱深空間的海域,所以他們悲催了。

更別說,艦首炮這種玩意,完全是超時空的產品……雖然有故障率這種讓人抓狂的東西……這玩意的威力,在當時絕對是噩夢級的。主要還是沒有雷達,否則射程可以進一步提高,完全可以在對方還沒有看到自己的情況下,就直接給對方來上一炮,絕對讓他們被打中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一場大戰,感覺本來應該是一場激烈的,而且曠日的大戰。但最後卻是草草結束,共和國的海軍艦隊,完全是以碾壓的模式,一口氣碾壓了過去。聯合艦隊甚至連抵抗一下都沒辦法,乖乖的被碾壓了過去。

說到底,海軍這個玩意,最主要還是看船的先進程度,技術含量程度。然後纔是士卒的操縱能力,最後則是軍官的指揮能力。通俗的說,一艘現代化的航母,對上一艘宋朝左右的海船,感覺幾乎不需要開炮了,直接撞過去,就算來的是十幾艘海船,也照樣碾壓過去,對面打過來的火炮,連撓癢癢的資格都不夠。

這就是技術含量的差距,來自山寨超市系統之中的未來科技的重要作用,足足領先了當前二百年的造船技術!

可以說,就算沒有蒸汽船,就算沒有飛剪船,憑藉着改良型福船和改良型的馬尼拉大帆船,其航速就領先於當代的歐美戰船。更別說艦載火炮的口徑和威力都遠遠高於歐美火炮,而且最重要的是,歐洲普遍使用的是實心彈,而共和國的戰艦用的是開花彈,一旦打出來,說不得一枚炮彈就可以直接把對方一艘比較小的戰艦給撕開一個大口子,進而將其直接給擊沉了。

憑藉着航速和火炮,一百艘帝國艦隊,完全以碾壓的狀態,完成了這次的印度洋海戰。

消息傳到了歐羅巴各國,參與了這次海戰的國家,都直接乖乖閉上了嘴巴,默默的承受着戰敗帶來的副作用。最直接的一個副作用,就是他們現役的戰艦大量被毀或者被俘虜,他們要面臨沒有戰艦護衛商船,甚至確保他們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的下場。而其他沒有參與進來的國家,則完全可以趁着這個機會,迅速搶佔這些國家在地中海的貿易份額,甚至想盡辦法,上門打壓他們的航海業。

參與者之中,唯一值得高興的,應該就是英國。

他們派出的其實是兩股剛剛被收編的海盜勢力,換言之他們的本土海軍其實還沒有受到多少損失。最重要的是,願意在英國在註冊並接受庇護的海盜太多太多了,需要完全可以繼續收編一些。這次其他幾個國家既然虧到了這個程度,那麼他們自然可以趁機崛起,搶佔北歐和地中海的份額,甚至成爲新的大海霸主!

只是他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必須要面對的嚴峻問題,那就是共和國的海軍戰鬥力……

說真的,知道大了一場敗仗,歐羅巴大陸的幾個大國,也是很擔心對方會舉兵殺到他們家裡報復。就算現在不來,以後還是回來的,而且他們在東南亞甚至在印度的權力,只怕也會被共和國給接收過去。

值得欣慰的是,在戰後,共和國沒有進一步西區,而是繼續在緬甸附近遊弋。

很多人想到了張弘斌提出分割方案,原本這讓所有人都接受不了,但如今卻是覺得,這而未必不能夠接受……若是把非洲換成美洲那就最好……只可惜,現在可輪不到他們討價還價,若是惹急了共和國,別人直接開船把非洲也給佔了,那他們就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最後,經過幾個國家聯合商議,在贖回他們國家的俘虜的時候,與共和國簽訂了正式的國書,認可了共和國的海洋霸權。換言之,東南亞、印度、美洲已經劃入了共和國的境內。

當然,美洲名義上屬於共和國,但上面的人卻沒有被撤走。顯然,這是諸國留給張弘斌的一個難題。至於那些百姓出現傷亡,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爲被送去新大陸的,基本上不是犯人就是流氓,屬於那種多餘的存在。

張弘斌自然知道這點,他也不介意自己的兄長,可以在美洲多一些文化程度還不錯的勞動力的。

對於印度,張弘斌沒有立刻派人去接受,實際上就算是一度佔領這裡成立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也沒有徹底掌控這裡。印度如今處於殖民時代,沒有一個真正的政權,就算有也是殖民者扶植起來,類似僞軍一樣的政權。張弘斌的確有資格接手這裡,但是現階段的國會商討的結果,是佔領東南亞,而不包括印度。

若是這個時候對印度出手,其結果是根本沒有足夠的官員和守軍,如此一來還不如不佔領。要知道,共和國一旦佔領這裡,或許允許佛教的存在,但絕對不會允許宗教凌駕於政治之上。故而很顯然,到時候會發生很激烈的宗教戰爭,沒有足夠的覺悟和把握,共和國是不會對印度出手的。

確認了海洋霸主地位之後,共和國正式對東南亞出兵。

原本盤踞在這裡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勢力,紛紛依照協議撤退,返回他們的故鄉。實際上不少總督,對於國家終於讓他們回去了,感激得去當地教堂鄭重的感謝耶穌了一番。

看得出來,近幾年他們的確是被共和國海軍調戲得太厲害了。

隨着歐洲殖民者的厲害,共和國針對東南亞進行了非常血腥而且非常不人道的屠殺……其對象,主要是針對那些曾經作爲幫兇,殘殺華夏僑民的東南亞土著。

別看過程很兇殘,但士卒們已經都沒有眨一下。或許他們一開始也會有惻隱之心,但當他們屠殺完畢後,當地華僑跪在地上感激涕零,甚至仰天高呼長嘯,彷彿要把多年的委屈全部宣泄出來的模樣被他們看在眼裡之後,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他們不是來屠殺的,而是來索債的。

事實告訴了所有人,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本不屬於你的,不要拿!

藉助當地華僑的幫助,共和國針對東南亞進行全面的規劃,重新建立政權和城市。派遣駐軍和官員,甚至適當考覈提拔一下地方的華僑勢力,進而完全獲得了東南亞的統治。這不是殖民,而是直接把東南亞,劃入了華夏境內,並建立了東南亞行南北省,成爲了華夏固有的,神聖不可分割的國土!

自此,東南亞易旗!!

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50章 明年下長安
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143章 各方的動態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6章 密會的本因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9章 從娃娃抓起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49章 超重炮登場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71章 貿易協約訂(下)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162章 後金消滅戰(5)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66章 無畏戰列艦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50章 明年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