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鑽空子

安長老知道明軍才六千人,卻是有二千騎四千火槍手,精銳中的精銳,有覆滅水西大方之力,所以纔會敢孤軍深入,直突至大方尋求水西軍主力決戰。

但安長老偏不遂他所願,他是不會與一力求戰的馬祥麟決戰,而是與之遊鬥,先消耗其力量再說,就像打老虎,直面硬撼,這是取死之道,只有不斷遊鬥,消耗其力量,尋找其弱點,然後一擊得手。

水西統治着貴陽以西千里之地,以十三則溪四十八目爲核心,每一目有萬人,以全民皆兵算,號稱有四十八萬兵,當然這兵與明軍的三百萬大軍水份成色一樣。

安再續召集十萬大軍出水外六目,圍攻水東,折了六萬人,但生死關頭,安長老憑其巨大威望和號召力,還是重召六萬民衆入伍,組成了新的十萬大軍,由自己統領,另外設十大土目統領。

但是大軍集結,訓練、準備武器、糧食需要時間,所以他在爭取時間。

在安再續做大慕魅之後,水西元氣大傷,安長老知道這是竭澤而漁,但也沒有辦法,爲了抵抗明軍,只能這樣了。

水西的地租大體而言主要分爲勞役地租和實物地租兩大類。將生產者分爲不同的門類,進行嚴格的行業和等級劃分。不允許各個等級和行業的互相流通。

例如實物地租的“門戶地”中,土民除了給土司交糧納稅之外,還根據土地的肥瘠,廣狹交一頭牲畜。最高的交牛、馬。其次爲豬、羊。最低爲雞。

勞役地租則是土司將自己的需求進行嚴格的劃分,安排農奴提供專門的服務。例如種奶媽田的人世世代代爲土司子女餵奶,種上馬田或者下馬田的人要爲土司上下馬墊腳。就是一個人匍匐跪在地上,土司踩在背上上下馬。

還有種火把田的人則世世代代專門負責土司打火把照明。將這些行業分爲各個村寨。故有養牛寨、養馬寨、廚子寨等村落名。

還有一種更加殘酷的稅收制度,稱爲人租。種這種地的人無需承擔賦稅或者勞役,只需要把一代人的地租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再把這個人獻給土司充作完全的奴隸,任其生殺奪予,家屬不得過問。

爲了抗擊明朝大軍,他們沒有辦法,只好廣收人租,以確保大軍有足夠來源補充人力。

安長老看見明軍駐紮六廣河邊,似是沒有進兵之意,便陳其愚說道:“放出消息,擒獲假冒安再續奸細一名,正放在萬蛇窟中受刑!”

陳其愚道:“明白!”

其實,馬祥麟不敢再狂飆突進,是因爲沒有突然間沒有了曹隨的消,以前曹隨一直有消息傳來,現在沒有傳來,作爲一個軍人應有的警愓,他決定駐兵不前了。

六廣己被破壞,周邊道路橋樑被破壞,居民也爲避戰亂而撤走,馬祥麟在過六廣河之後,駐兵六廣驛,邊修路邊推進,也向上面請示,這應該怎麼辦?

爲防止水源被投毒,他們將軍營設在六廣河大峽谷之內,據險而守,進可攻,退可守。

馬祥麟雖是一個武將,但雅好讀書,尤其推祟王陽明的心學,因這裡曾是王陽明爲官從遊之地,所以他在立營之後,閒來無事,與一干部將遊歷大峽谷。

聖人王陽明曾遊歷六廣河大峽谷,並留下贊詠詩篇:“初日瞳瞳似晚霞,雨痕新霽渡頭紗。溪深九曲雲藏峽,樹老千年雪作花。白鳥去邊回驛路,青崖缺處有人家。遍行奇勝才經此,江上無勞羨九華”。馬祥麟追尋聖蹟,遙想百年前聖人在此悟道,開創一派學說,有着滄海桑田之感。

在這時,探子終於回報,打探到了曹隨的消息,失手被擒,正在萬蛇窟中受刑。

馬祥麟癯然而驚。

副將道:“立即出發,營救曹大人吧!”

京城的旨意己到,曹隨爲伯爵,錦衣衛指同知,他們的上官。

馬祥麟立即命人--紮營,然後飛鷹傳書,回報京城。

副將問:“將軍爲何猶豫不前?”

馬祥麟道:“這些天你們沒有打聽到一點有用的東西,現在卻打聽到四百里外大方城的消息,這是敵人故意散佈的,他們設好了圈套,就等我們鑽。”

副將道:“曹大人怎麼辦?”

馬祥麟道:“本將絕不會爲一人而拿六千人冒險,泡泡溫泉,等待提督大人指示。”

六廣有貴州省首屈一指的臨江山體溫泉,溫泉依臨六廣河大峽谷,六廣河河谷兩岸谷坡陡峭,多呈嶂谷,峽谷時寬時窄,有張有弛;加上兩岸峭崖上多懸掛飛瀑、流泉,山景與水景穿插相映,變幻無窮,令人驚奇萬分。

比起貴州衆多的峽谷風光來,六廣河顯得格外壯麗和氣勢恢弘。峽谷上段崖懸峭壁,水流湍急,雄奇壯美類三峽;下段山清嶺秀,水深江闊,旖旎多姿似灕江,安長老就極喜大峽谷山水,常來此遊玩泡溫泉,眼看仙境爲敵所佔,大爲氣憤。

安長老道:“此子用兵穩健,又有六千精銳,是一個難纏的對手,先找一個容易對付的祭旗。”

安長老命令人密切監視明軍動向,自己和陳其愚率領一支精銳潛往貴陽。

這是山高林密,河谷縱橫,對外人來說一籌莫展,但對於走慣山路的水西兵來說,則不是什麼大難題,他們秘密潛往貴陽城外,還找上了正在逃亡的宋萬化。

洪邊一戰,宋萬化主力盡喪,逃離了洪邊,成爲喪家之犬,眼看十二馬頭之地逐一爲明軍所佔,部民被奴,他心如刀割,看見安長老突然出現,他有些驚訝,長揖到地,他說道:“安長老!”

安長老的四裔大長老外號不白叫,他精於醫術用毒,曾救過宋萬化的命,縱使兩族血海深仇,宋萬化依然保持着對他的尊敬。

安長老道:“安再續乃朝廷派來的鷹犬假冒,他策劃了鬼方樓慘案,害死了六萬水西人,正在萬蛇窟中受刑。水西和水東乃脣亡齒寒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宋萬化道:“大長老來此,所爲何事?”

安長老道:“水東乃水西之藩屏,水東不存,水西首當朝廷之刀鋒,今日老夫來此,是與水東聯合抗敵。”

宋萬化道:“抗敵?現在宋氏乃喪家之犬,談何抗敵可言?”

安長老道:“喪家之犬?宋氏八百年前就己紮根於此,難道比不過朱家的幾年,山還是那片山,地還是那片地,只要人還在,就可以搶回來。”

宋萬化說道:“大長老會幫我?”

安長老道:“安氏宋氏,辰寒齒亡,幫宋氏復興,就是幫自己,明人太強,如在湖廣之地,任何掙扎都是徒勞,但這裡是貴州,這裡的高山麻林是我們最好的掩護,如同明人的萬里長城,擋住了胡騎。”

宋萬化道:“長老有什麼計劃?”

安長老道:“明人最強的皇家衛隊被拖在六廣驛,王三善的軍隊佈署在十二碼頭之地,貴陽兵力空虛,正是我輩大展身手之時。”

宋萬化驚訝道:“長老要奇襲貴陽?”

安長老道:“明人得寸進尺,要打破這裡二百五十年的和平,那我們就給他們上一課,什麼叫先有四大土司,後有貴州。”

宋萬化慚愧的道:“宋某不才,丟失大半家業,慚對祖先。”

安長老道:“江山是打出來的,和平也是打出來的,我們比明人更有資格統治這片土地。”

王三善對目前的局勢大爲滿意,永寧亂起,貴州也有不穩之像,但是在朝廷出色的佈局之下,一切的發展,出乎意外的順利,至目前爲止,宋氏十二馬頭之地大多盡爲朝廷掌握,水西也有不穩之像,崩潰在即,如果水西水東之地在他任內改土歸流,他王三善完全有可能名垂青史,更進一步。

現在洪邊己爲朝廷所佔,宋氏大宅變爲殘桓斷壁,水西又大歸而歸,正被馬祥麟的大軍追殺,王三善兵鎮洪邊,主持改土歸流。

王三善己秘密上書朝廷,建議撤去宋氏宣慰使之職,將十二馬頭地設爲開州,實行流官式管理,結束宋氏對該區長達千年的統治。

此疏一上,必定轟動朝廷,成爲了一時佳話,爲了達到這目的,王三善讓親信攜重金上京,遊說朝廷諸公,希望諸公同意他的計劃,如此他便成開疆闢土之臣,自然是風光無比,更進一步。

爲了獨佔這功勞,他將布政使林雲耕、提刑按察使王學東,限制在貴陽城中,自己則與總兵官張彥芳都司錢補袞、大將劉超等率大軍兵鎮洪邊,威攝這些夷民們,讓他們畏懼朝廷天威,同意歸土歸流。

只要歸土歸流成功,但他們就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派駐官員,收稅收租了,王三善都想好了,先下水東,再拿水西,爲朝廷去此邊患之後,名垂青史,成爲一代後臣,加官進爵,封妻廕子。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幾乎盡調貴陽之兵,佈署於十二馬頭及水外六目之地,至於外省馳援的大軍,他一一回信表示感謝,來了沒糧響補充,好走不送。

第782章變故第418章大捷第467章準備開打第984章大明政策第679章驢踢腦袋第24章山雨欲來無題第755章危機第112章蓋世戰功第407章拿下第854章激怒第361章新稅法第59章楚黨入夥第860章招商引資第681章新戰略第718章家與天下第896章雨夜突擊第100章反撲第842章開國大典第28章宮變上第308章新鮮血液第655章掠奪計劃第478章家事第123章東廠大神第925章局勢不好第389章開打第726章佔領果阿第562章改變策略第989章認可第866章欣欣向榮第312章不給面子第851章忽悠第29章宮變下第888章慘被偷襲第867章染指南美第951章信德首府第866章欣欣向榮第909章身陷困境第886章改組部門第606章坐而論道第504章雪夜交戰第978章領先優勢第858章償還第249章真禁海第659章掠奪財富第312章不給面子第920章父子相見第580章大典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739章籌備建國第640章積極備戰第19章勸諫第972章形勢大好第292章鑽空子第413章初次交手第743章大軍出動第928章柳暗花明第114章流浪的人第854章激怒第15章冰鑑第311章捉拿第372章迅速應對第767章轟動京華第360章賊心不死第983章攻破城牆第151章闖禍第788章哀鴻遍野番外篇1:紅丸案第870章外籍軍團第454章拿下第975章大勢所趨第290章文青第39章接收東廠第814章不相爲謀第894章救兵抵達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303章第564章回家第330章遼北風雲第1034章放逐第642章準備就位第166章順天府尹第14章漸入佳境第276章調查方向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08章新鮮血液第512章浮萍上第286章糧食危機第815章拉人下水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977章地區霸權第240章籌備租界第504章雪夜交戰第73章平衡各方第1005章爭奪要地第981章坐困愁城第722章反擊第798章他鄉故知第953章堅決抵抗
第782章變故第418章大捷第467章準備開打第984章大明政策第679章驢踢腦袋第24章山雨欲來無題第755章危機第112章蓋世戰功第407章拿下第854章激怒第361章新稅法第59章楚黨入夥第860章招商引資第681章新戰略第718章家與天下第896章雨夜突擊第100章反撲第842章開國大典第28章宮變上第308章新鮮血液第655章掠奪計劃第478章家事第123章東廠大神第925章局勢不好第389章開打第726章佔領果阿第562章改變策略第989章認可第866章欣欣向榮第312章不給面子第851章忽悠第29章宮變下第888章慘被偷襲第867章染指南美第951章信德首府第866章欣欣向榮第909章身陷困境第886章改組部門第606章坐而論道第504章雪夜交戰第978章領先優勢第858章償還第249章真禁海第659章掠奪財富第312章不給面子第920章父子相見第580章大典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739章籌備建國第640章積極備戰第19章勸諫第972章形勢大好第292章鑽空子第413章初次交手第743章大軍出動第928章柳暗花明第114章流浪的人第854章激怒第15章冰鑑第311章捉拿第372章迅速應對第767章轟動京華第360章賊心不死第983章攻破城牆第151章闖禍第788章哀鴻遍野番外篇1:紅丸案第870章外籍軍團第454章拿下第975章大勢所趨第290章文青第39章接收東廠第814章不相爲謀第894章救兵抵達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303章第564章回家第330章遼北風雲第1034章放逐第642章準備就位第166章順天府尹第14章漸入佳境第276章調查方向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08章新鮮血液第512章浮萍上第286章糧食危機第815章拉人下水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977章地區霸權第240章籌備租界第504章雪夜交戰第73章平衡各方第1005章爭奪要地第981章坐困愁城第722章反擊第798章他鄉故知第953章堅決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