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新形勢

滅了京城,安千秋這是驚到了,現在的京城,人口百萬,比許多國家還多,擁有強大的防禦設施,守軍十幾萬。他問道:“怎麼做?”

諸葛連雲道:“某少年之時曾遊歷京城,你知道有多亂多髒多差嗎?屎尿遍地,污水橫流,到處都有老鼠,如果在這裡爆發瘟疫,嘿嘿嘿!明人哭都沒有眼淚。”

安千秋聽得十分解恨,馬上決定這麼幹。

他們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下山,一開始他們信心滿滿,但離開了山區之後,進入村寨,本想吃一頓好的,喝點酒,睡個好覺,好好休整幾天,然後收集必要的配方,去找米柱報復,殺米柱最好在貴州,這讓尼人都看得見。

但是到處村落都在掛着安千秋畫像,在懸賞追殺他,寨寨保甲,村村連坐,沒有路引,他們這是寸步難行,以前所到之處萬人歡迎的四裔大長老,現在竟然過街老鼠,村子也進不得。

人人都在商量,這可是十萬兩白銀,如何將之變成十萬兩白銀。

安千秋他們三個也太顯眼了一點,三個七十多歲往上的老頭子,去到那裡都顯眼,特別是在人煙少,知根知底的村寨,更加顯眼,他們仨沒有辦法,只好殺了三個山裡的獵人,揹着一大籮筐的草藥和野味,冒用他們的路引,來到了貴陽。

他們都是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以前來到貴陽,都是鳴鑼開道,前呼後擁,八擡大轎,不可一世的,現在只能佝僂着身子,揹着一籮筐草藥進城。現在貴陽城,給他們物是人非的感覺,貴州宣慰使府還在,只有安位一個宣慰使了,但這宣慰使是明確是一文職,不能擁有軍隊,不能收稅,這是完全徹底的傀儡了,宋氏更慘,直接的除名。

以前的貴陽城,長期有彝兵守衛,現在清一式明軍,即使是有那些尼族士兵,也是穿上鴛鴦戰祆,打着明軍的旗號。

城中往來,盤查極嚴,但是治安很好,街道整潔,如果不是許多人家白紙未撤,都不會有人相信,這裡在兩個多月前被攻陷過。

在前十三則之地,沒有人敢公開討論米柱,容易招禍上身,但在貴陽城,米柱卻是人人稱頌的大英雄,他兵不刃血,重奪貴陽城,被奉爲萬家生佛,許多人家供奉着他的名諱。在錦衣衛百戶衛所,門口貼着貴州巡撫王學東手書的對聯,上聯曰:文能提筆安天下。下聯曰:武能馬上定乾坤。

安千秋恨恨曰:“豎子安敢如此猖狂?”

羅雪山道:“這是一個厲害的對手,不能小噍了。”

安千秋道:“我定要他家破人亡。”

不過形勢並不妙,現在全城最轟動的消息,當是米柱己於五日前離開貴陽,平安抵達京城,就是提督夫人的車隊也於三日前離開貴陽,這讓貴陽官場鬆了一口氣,全城百姓大失所望,說好的全城歡送督辦大人的場面,這是看不到了。

安千秋他們三人,這是撲了一個空,安千秋恨恨不己,他發狠道:“追上去,先殺了他老婆,再殺他全家!”

當他們追上張嫣車隊,看見精銳的衛隊,清一式的板甲火槍,滴水不漏的防守,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打他們是打不過這精銳衛隊中的小夥子。

諸葛連雲道:“咱們可以用毒呀!老夫的軟骨散一出,便可以令他們全倒了一,任咱們爲所欲爲。”

安千秋大喜:“快拿出來用。”

諸葛連雲道:“老夫的百寶囊在地下水道里丟了,給我三天時間調配……。”

安千秋大怒:“……。”

諸葛連雲道:“心急吃不得熱豆腐,這事急不來。”

安千秋道:“他們就要回到家了。”

諸葛連雲道:“不急!心急吃不得熱豆腐,老夫的藥調配,需要時間,三天就可以好,現在,咱們是喝一點小酒,洗個熱水澡,然後睡一個好覺,明天干活。”

安千秋道:“兵貴神速,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

諸葛連雲道:“咱今年七十二了,不是你手下的兵,一把老骨頭了,經不起這折騰了。”

安千秋道:“鬼主,你說句公道話吧?”

羅雪山連日趕路,早已疲憊不堪,這些天沒有睡過一次好覺,沒有吃過一次好飯,他說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按大護法說的做。”

安千秋看着遠去的衛隊,相當無語。

諸葛連雲說用三天,事實上是用了九天,真正開始之後,他們才發現沒有錢,好不容易偷到了錢,去藥店中買,一時又配不齊,只好去山裡找,好不容易配齊,這裡的工具器皿又不夠,等配出成藥來,己是九天之後,此刻,張嫣的車隊只怕己在千里之外。

安千秋就中充滿了挫敗感,差點想哭出來。

羅雪山安慰道:“莫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問題最後一次性解決吧!”

安千秋道:“水西安氏,千年的傳承沒有了,羅甸王府,被燒成了白地,老夫的徒弟、親友全部死光了,這全拜米柱所賜,老夫要報仇,就怕在死前看不到仇人授首之日呀。”

羅雪山道:“水西十三則溪之地,尼人何止上百萬,現在能爲羅甸鬼國報仇的,只有咱們三個老傢伙不成?”

安千秋道:“尼人上百萬,但他們前些日子死傷慘重,現在只想活着,羅甸鬼國的仇,只能落在咱們幾個老傢伙身上。”他心中不無蒼涼之意,羅甸鬼國這是後繼無人了,他們報仇,只是出一口氣,羅甸鬼國終究是後繼無人了。

羅雪山道:“咱們這便去京城,鬧一個天翻地覆,這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壯士暮年,雄心不己。”

米柱當然不知道安千秋這漏網之魚在暗算謀害他,他還以爲安千秋在雲貴高原之上逃亡流亡呢。

回到京城,他也是公務繁重,他有心休息一些時日,但身居高位,不是說休息就休息的。

身居高位,特別是掌握別人妒忌和忌憚的權力的,敵人多到數不盡,葉向高、韓爌、劉一燝、聶正、李養正這些人,表面上對他笑嘻嘻的,背後想他死的想他倒黴的,大有人在,如果他米柱失勢,這些人多半會餓狼般撲上來,扒他啃碎,搶走他的位子。

就連他的盟友,一向以老好人示人的孫承宗,也在自己有困難之時,毫不猶豫將他推出,捨出錦衣衛指揮使之位以求自保,一旦他真正的失勢,都不知會發生什麼事。

所以米柱明知老婆坐月子,孩子未滿三朝,他打完大仗,八百里加急趕回來,他依然去五軍都督和東緝事廠上值,有他在,錦衣衛和東廠就如有大神附體,底氣十足。

米柱也知道,只要他一日坐在這位子上,所有的敵人就會忌憚不己。

他是米柱,是掌管東廠和錦衣衛的強人,他可不是常威,東廠變成一個包娼庇賭,敲詐勒索的機構,也不是駱思恭,堂堂錦衣衛,居然成爲一個只顧弄錢搶地盤的組織,對朝廷百官,完全無害。

米柱領導下的廠衛,廣派密探和坐探,監視百官和各地軍將,這一點讓他們得罪了許多權貴,針對他的勢力暗流涌動,及至奢祟明亂起,朝廷平亂,全仗米柱得力及時的佈置,這才讓局勢得到穩定,米柱在蒙古、關外的佈置也着着領先,處處領先,壓得反對派擡不起頭來,這才壓倒了針對他的人的勢力的氣焰。

他澳州伯爵米柱,坐鎮東廠,就如佛祖坐鎮靈山一樣,沒有人敢搞鬼,沒有人敢鬧事。

在官場裡混,才知官場裡有多麼黑暗,官場中人有多麼無恥,大明在前五十年,風頭勁得很,壓着周邊國家打,一場土木堡之變,令大明元氣大傷,土木堡之前,武將勳貴集團掌權,在土木堡之後,文官集團掌權,全面壓制武將,大明在重文輕武的道路上一走到底。

重文輕武二百年,造成大明“總兵帳下無縣令,縣令帳下有總兵”之態,大明的國防弱得不成樣子,大明讓人壓着打。

近年自瀋陽衛之戰開始,武將勢力擡頭,米柱不相信文官會不打壓,只是以東林黨爲代表的文官集團讓他收拾慘了,文官纔不能團結一致的集中起來對付他們。

現在塞北正在大戰,事關大明國運,每一個大明人都會衷心希望,這一場仗可以打贏,讓小夥子們回家,但是有的人可不這麼想,他們這些人受百姓供俸,在朝廷享受特權,但是往往最不愛大明,最不愛百姓的人也是這些人,他們爲了保住特權,什麼事也做得出來。

米柱完全相信,如果不是東北戰區的作戰計劃在他們自已手中,廠衛又密探密佈,他們的作戰計劃只怕已在蒙古人的案頭之上。

現在他全力預防的,就是要保護塞北白城之戰順利進行,這關鍵時刻不讓陰謀家捅刀子,他們就勝利了,白城大捷,他們就以說大局己定了。

就在此時,下人來報,李旦進京了。

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777章針鋒相對第271章逃亡無題第671章和親第33章救駕第691章偷襲炮臺第142章規劃第215章呂宋王族第997章結盟不成第998章新型戰艦第822章身陷重圍第614章勝利第458章生存不易第951章信德首府第610章衆望所歸第106章會戰第968章臨危傳位第120章公祭第162章搶先告狀第335章破城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65章大軍雲集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898章戰後追捕第622章橫掃海峽第919章成功解救第333章火燒建奴第989章認可第989章扶持印奸第254章出征第591章殺窗事發第726章佔領果阿第559章英雄末路第782章變故第754章大災難第40章整頓東廠第589章威攝敵手第210章攻擊第415章奇兵突出第680章適應第172章分蛋糕第288章平糧價第393章城破第125章親人團聚第639章討打第632章展望第512章浮萍上第124章項目招標第513章浮萍下第246章第405章忍辱第201章招攬第902章亡命追殺第293章報復第211章攻下其城第235章不甘屈服第672章圖謀爪哇第326章未來構想第749章帝國黃昏第109章大慘敗第508章勇將第412章一夜變天第641章馬來半島風雲第824章突圍血戰第879章新任司令第659章掠奪財富第102章形勢逆轉第49章挖人第885章新的形勢第974章無奈拒絕第264章福王謀主第425章曹隨歸來無題第885章新的形勢第385聞風而逃第608章雞肋之地第54章政爭風向第757章與衆不同第593章塵埃落定第437章形勢不妙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283章皇帝家事第6章伴讀第512章浮萍上第21章謠言第745章外強中乾第621章新家坡第378章斂財妙計第913章封鎖不力第885章新的形勢第506章提督出征第474章新生命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526章教訓第584章題詩第984章大明政策無題第862章另類敵人第374章血戰
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777章針鋒相對第271章逃亡無題第671章和親第33章救駕第691章偷襲炮臺第142章規劃第215章呂宋王族第997章結盟不成第998章新型戰艦第822章身陷重圍第614章勝利第458章生存不易第951章信德首府第610章衆望所歸第106章會戰第968章臨危傳位第120章公祭第162章搶先告狀第335章破城第992章新的形勢第465章大軍雲集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898章戰後追捕第622章橫掃海峽第919章成功解救第333章火燒建奴第989章認可第989章扶持印奸第254章出征第591章殺窗事發第726章佔領果阿第559章英雄末路第782章變故第754章大災難第40章整頓東廠第589章威攝敵手第210章攻擊第415章奇兵突出第680章適應第172章分蛋糕第288章平糧價第393章城破第125章親人團聚第639章討打第632章展望第512章浮萍上第124章項目招標第513章浮萍下第246章第405章忍辱第201章招攬第902章亡命追殺第293章報復第211章攻下其城第235章不甘屈服第672章圖謀爪哇第326章未來構想第749章帝國黃昏第109章大慘敗第508章勇將第412章一夜變天第641章馬來半島風雲第824章突圍血戰第879章新任司令第659章掠奪財富第102章形勢逆轉第49章挖人第885章新的形勢第974章無奈拒絕第264章福王謀主第425章曹隨歸來無題第885章新的形勢第385聞風而逃第608章雞肋之地第54章政爭風向第757章與衆不同第593章塵埃落定第437章形勢不妙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283章皇帝家事第6章伴讀第512章浮萍上第21章謠言第745章外強中乾第621章新家坡第378章斂財妙計第913章封鎖不力第885章新的形勢第506章提督出征第474章新生命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526章教訓第584章題詩第984章大明政策無題第862章另類敵人第374章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