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朝廷應對

米柱這麼一說,韓爌不淡定了,問道:“確定了?”

米柱道:“如果是假的,就是米柱虛報軍情,按律當斬!”

這麼一說,是十拿九穩的事了。

大臣們驚歎,米柱不愧有能臣之名,千里之外土司造反,早上發生,晚上就知,這種事十多天後才知,這很正常。

韓爌和熊廷弼不淡定了,東廠發了三分備忘錄給兵部和內閣,但兩位大佬都認爲不可能,而置之不理,現在奢祟明反了,他們難逃失職之罪。

果然有人問:“有司是幹什麼吃的?奢祟明父子造反,發兵二萬,圍攻重慶,這麼大的事一點風聲也沒有收到?”

這鍋米柱當然不背,他立即道:“在年初之時,東廠就接到密報,奢祟明父子對朝廷心存怨恨,有造反的可能,立即派幹員前去偵探,得出結論,奢祟明父子桀驁不馴,對朝廷心存怨恨,有造反的可能,分別於三月初五、四月十日、四月十五分別向貴州都司、四川巡撫衙門、兵部、內閣發出了備忘錄,但有司回覆,無有可能!詳見東廠的發文存檔!”

熊廷弼和韓爌大慚,羞愧難當,越衆而出,跪伏於地,說道:“臣有罪!”

朱由校大爲不滿,說道:“兩位俱是老成持重之臣,國之棟樑,奈何對東廠的示警視如不見,白白害得徐可求等身死,數十萬黎民百姓受戰亂之苦!”

韓爌慚愧難當,說道:“臣昏庸糊塗,請皇上降罪!”

熊廷弼也這麼說。

他們恨死了那些說奢祟明父子不會造反的人了。

朱由校冷哼了一聲。

趙南星道:“米伯爵,既然東廠己知奢祟明父子有反意,汝就如此,只發備忘錄一份就了事?白白讓徐可求巡撫等人身死而視如不見?”

米柱道:“奢祟明身爲永寧宣撫使,官居三品,掌八百里之地,管六十萬之彝民,一日不扯旗造反,就是手綰重兵的朝廷命官,一旦造反,其造成的後果並不是下官一個廠衛提督可以控制的,下官向徐巡撫發三份備忘錄,其皆置之不理,下官也無可奈何也!”

趙南星道:“無可奈何?好一句無可奈何?”

米柱道:“在貴州都司、四川巡撫、兵部、內閣沒有任何支持的情況下,廠衛能對一個手綰兵符的三品土官怎麼樣?那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如果有任何一方的支持信任,本官可以派出一支特種小隊,將奢祟明捉回來嚴加審問。”

米柱這麼一說,趙南星就不敢再說了,難道他公開的支持廠衛權力擴大化,可以隨意逮捕一位三品官員?

米柱道:“米柱作爲大明安全長官,身負守護大明之責,雖千萬人吾往矣!本官說服了皇上,獲得了一定的支持。”

朱由校道:“當日庚辰宮變之前,維新就作出明確的預判,只是當時朕不信,幸好當時維新作了一些佈置,令朕可以傳信出去,獲得營救,自此之後,朕就知道,維新可以託付大事,雖然這一次維新要求,有些過份,但朕還是決定,全力支持他。”

孫承宗好奇道:“請問皇上,米伯爵作了什麼要求?”

朱由校道:“米伯爵讓朕下一道聖旨,將秦良玉的六千白桿兵佈署於重慶附近,一旦有事,立即馳援!”

米柱道:“本官作了一些佈置,一旦有變,六千大軍立即馳援重慶和成都,相信此他們正在重慶或成都城中,與敵激戰!”

米柱這句話一出,許多大臣爲之寬心,奢祟明造反,兩大城若失,四川戰局必靡爛,欲剿滅叛軍可就不容易了,必成尾大不掉之勢。

米柱道:“現在只有第一份戰報,奢祟明父子叛亂,秦良玉安撫使率兵馳援成都,加強防守,馬祥麟千戶率兵馳援重慶,進一步的情報,估計必須在第二天才有。”

朱由校陰沉着臉,說道:“米柱伯爵介紹完畢,大家議一議,此事應如何善後!”

葉向高道:“巡撫徐可求被殺,四川羣龍無首,當務之急,是派遣能員,接掌其職,主持平亂事宜,老臣認爲,軍情危急,爲防局勢迅速惡化,宜命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爲四川巡撫,統領各路兵馬,剿滅叛軍!”

其它大臣還沒有發表意見,米柱就道:“朱燮元不行,其能力不足以掌控如此大局,任其爲帥,徒令戰事延綿,不知何日是頭!”

劉一燝道:“原貴州巡撫張鶴鳴如何?”

張鶴鳴萬曆十四年貢士,因父親病重歸鄉,萬曆二十年進士,授官曆城知縣,歷任南京兵部主事,累官任陝西右參政,分巡臨州、鞏州。

萬曆四十二年,因功升任陝西右布政使,不久擢升貴州巡撫、右僉都御史,平定苗亂有功,擬調兵部,是兵部尚書有力的競爭者,輸給熊廷弼之後,正在謀求其它職務。

張鶴鳴做過貴州巡撫,平過苗亂,是合適的人選。

這次是熊廷弼不幹了,他道:“張鶴鳴久掌貴州都司,競不識奢祟明之奸,有識人不明之嫌,貴州巡撫王三善也是一樣。”

永寧衛地在四川,衛所則歸貴州都司管,兩邊都想管,兩邊都管不好。

朱由校問道:“米伯爵有什麼建議!”

這等國家大事,其實輪不到米柱管,但他在這件事上的表現,現在驚豔,每個人知道,米柱在這件事上佔了先手,平亂離不開他的全力支持。

米柱道:“奢祟明父子手下有能征善戰之兵四萬,這次出動的,不過是其中的半,而是最差的一半,相信其精銳出動之時,會更加難打,而且奢氏與水西安氏世代聯婚,同氣連枝,奢祟明之妹奢社輝掌管水西安氏,其麾下水西宣撫同知安邦彥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向以四裔大長老自居,恐有反意!必須謹防,所以這一次平亂,不是四川一地之事,而是四川貴州之事。”

歷史上就是奢祟明佔領重慶附近二十州縣後圍攻成都,明廷急調貴州兵入援,安邦彥趁着貴州兵力空虛之時,突然圍攻貴陽,不但佔領半個貴州,還圍攻貴陽三年之久,城中四十萬百姓僅剩二萬,宛如人間地獄。

孫承宗頭皮發麻道:“水西安氏也有反意?”

在明代四大土司中,若論經濟水平非播州楊氏莫屬,若論軍事實力,則水西安氏爲最強,西南有事,必定靠水西安氏出兵,平定播州楊應龍之亂時,主力就是水西安氏兵。

水西安氏發跡於千年前,濟火,部落首領,爲六祖中慕齊齊(即默部)東移貴州水西的第五代彝族君長。他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家衆,深受部落的愛戴。

蜀漢建興三年,蜀相諸葛亮南征,濟火與其結盟,獻糧通道以迎師。佐諸葛武侯平定西南和擒孟獲。武侯表封他爲“羅甸國王“,授予“丹書鐵卷“,令治理慕胯(今貴州大方、金沙、黔西、織金、納雍、水城一帶),世長其地。後又受劉禪詔,討平普里叛亂。時濟火年歲已高,劉禪賜銀鳩杖,以表寵異之極。濟火是貴州水西安氏的始祖之一,水西安氏大姓從此發跡一千多年。

水西曆代土司對外稱宣撫使或宣慰使,是元明王朝封授的命官,對內則自稱苴穆(趣幕),其妻稱乃葉(耐德)。猶如國王、王后。

水西歸順明朝以後,年貢方物與馬匹,地方四千裡,勝兵四十八萬,勢力空前!水西在明代以前君長沒有姓氏,附明後朱元璋賜姓水西土司“安氏”,水西安氏由此得名。

安邦彥是水西宣慰土同知,宣慰使安堯臣族子,安堯臣死後,子位幼,其母奢社輝代領其事,社輝,永寧宣撫使奢崇明妹妹,安邦彥拍奢社輝馬屁遂專掌水西兵權。

想到這一節,大臣們沉默了,扯上了水西安氏,一切變得複雜化了,搞不好,兩省靡爛了。

朱由校道:“任命都察院副都御史亓詩教爲欽差大臣,掛兵部尚書銜,賜尚方寶劍,提督川貴湖雲四省軍務,剿滅叛軍,四省軍民,如有抗令者,先斬後奏,欽此!”

內廷應該是達成了一致,米柱、魏忠賢、王體乾等都沒有吭聲,最有可能反對的韓爌、熊廷弼自己屁股就不乾淨,那裡敢指摘他人?

一行省之地,最高長官是巡撫,節制三司及軍民。但牽涉數省之地,就要加設總督一職了,否則各省撫督將帥,相互扯皮,相互拆臺,這仗不用打了。

既然朱燮元、王三善等被否決,從外面調一得力大臣節制軍馬,成爲了必然選擇。

亓詩教走了出來,說道:“遵旨!”

朱由校道:“命令黑水艦隊抽調一支艦隊,溯江西進,支援前線。”

米柱道:“遵旨!”黑水艦隊是米利堅旗下的護衛艦隊,也接一些政府轉包的活兒,它接受米利堅和廠衛提督的雙重領導,朱由校是米利堅商行第一大股東,必要是他是可以調動這一支艦隊,爲政府服務的,當然,必須算錢。

第853章戰略安全第895章準備進攻第706章椰城生活第494章登基爲王第662章威迫利誘第633章意外決定第430章秦良玉第314章協議第468章拖時間第503章新戰法第147章納妾第595章強硬第968章臨危傳位第494章登基爲王第84章慘烈追殺第48章色膽包天無題第422章喜事成雙第791章籌備建國第206章面聖第215章呂宋王族第72章欽差入城第195章御駕到第624章南洋號第596章動手第343章計中計第624章南洋號第792章談判第360章賊心不死第43章衝突第77章招攬大將第650章圍攻王城第441章攻下其城第365章土司之亂第245章呂宋地位第928章柳暗花明第656章出手相救第268章緊急救援第303章第995章新的佈局第955章形勢逆轉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86章調整第327章進攻第447章驚世大勝第690章各方盤算。第280章直取將首第443章龍吟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03章第216章戰略平衡第573章資本主義第929章脫險第350章百年大計第741章肆虐第257章拉人第889章損失慘重第649章形勢大好第443章龍吟無題第778章劫收大員第111章慘烈之烈第726章佔領果阿第343章計中計第933章無奈南下第605章拜訪第319章快速反應第580章大典第808章無力抗衡第272章埋伏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989章扶持印奸第520章反目第651章獻城第580章大典第433章出兵第101章設局第558章招納第599章水師第112章蓋世戰功第711章良藥第225章驚人消息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87章窮途末路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953章堅決抵抗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965章暫時計劃第30章妄想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843章登基大典第419章重奪重鎮第1023章南洋皇后第679章驢踢腦袋第64章養虎成患第973章態度第283章皇帝家事第694章舊裝備第550章秘密英雄無題
第853章戰略安全第895章準備進攻第706章椰城生活第494章登基爲王第662章威迫利誘第633章意外決定第430章秦良玉第314章協議第468章拖時間第503章新戰法第147章納妾第595章強硬第968章臨危傳位第494章登基爲王第84章慘烈追殺第48章色膽包天無題第422章喜事成雙第791章籌備建國第206章面聖第215章呂宋王族第72章欽差入城第195章御駕到第624章南洋號第596章動手第343章計中計第624章南洋號第792章談判第360章賊心不死第43章衝突第77章招攬大將第650章圍攻王城第441章攻下其城第365章土司之亂第245章呂宋地位第928章柳暗花明第656章出手相救第268章緊急救援第303章第995章新的佈局第955章形勢逆轉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86章調整第327章進攻第447章驚世大勝第690章各方盤算。第280章直取將首第443章龍吟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03章第216章戰略平衡第573章資本主義第929章脫險第350章百年大計第741章肆虐第257章拉人第889章損失慘重第649章形勢大好第443章龍吟無題第778章劫收大員第111章慘烈之烈第726章佔領果阿第343章計中計第933章無奈南下第605章拜訪第319章快速反應第580章大典第808章無力抗衡第272章埋伏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989章扶持印奸第520章反目第651章獻城第580章大典第433章出兵第101章設局第558章招納第599章水師第112章蓋世戰功第711章良藥第225章驚人消息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87章窮途末路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953章堅決抵抗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965章暫時計劃第30章妄想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843章登基大典第419章重奪重鎮第1023章南洋皇后第679章驢踢腦袋第64章養虎成患第973章態度第283章皇帝家事第694章舊裝備第550章秘密英雄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