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欽差入城

大夥兒當然震驚,欽差的車駕說好十日到的,誰知提前十日無聲無消的出現在在十里之外,這是八千大軍呀,他們居然可以無聲無息的穿過沿途無數關卡耳目,直接的出現在十里之外,這也太嚇人了吧!如果他們是敵人發動攻擊,他們可就慘了。

許顯純搶先道:“還愣着幹什麼?還不快去迎接欽差大臣?”

這個熊廷弼是醒悟了過來,大聲的道:“同去!同去!”

當他們一行人趕到南門時,這南門上是有些慌亂,上萬人突然出現在十里之外,並列成軍陣,他們是十分的驚慌,當米柱派出了聯絡官飛馬來報時,守城的將領是立即飛報經略使府。

這時,由二十名身穿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校尉騎着駿馬而至,孔德興下馬跪地曰:“見過經略使熊大人,許大人,欽命赴遼東公幹大臣車隊在城外等候,可否入城?”

熊廷弼道:“可!”

這個孔德興立即命人飛馬去報,讓大軍入城。

在百忙之中,這個熊廷弼等是不忘組織上萬軍民前來南門,歡迎欽差大臣入城。

只見先入城的是是三千衣甲鮮明的白桿兵,他們步伐隊列一致,陣容鼎盛,殺氣森嚴,長槍在陽光之下閃着寒光,打的是御馬監武驤右衛的旗號。

許多圍觀的人倒吸了一口氣,如此步伐陣容,只有精銳部隊纔可以走得出,不愧是天子親兵。

然後是黑水護衛隊,他們押着數百輛大車,徐徐開進,然後是欽差大臣車駕,前面是舉着牌子鳴鑼開道的儀仗隊,他們持欽差節、黃色團龍旗,隨後是三十六名飛魚服、繡春刀的緹騎,這纔是騎着馬的米柱,只見黃色華蓋之下,米柱頭戴烏紗官帽,身穿坐蟒袍,腰挎寶劍,相當的威風,很有欽差大臣們氣度,後面則是十六名奉着聖旨太監。

然後是三十六緹騎,接着是武驤左衛四千大名,當他們看見這支部隊,不由得大驚失色,他們四千人,全體披甲,還拉來了數百門大炮,如此奢華之大軍,前所未見。

這麼多人前來歡迎,米柱是十分高興的,看着街邊的軍民,米柱十分高興,頻頻的揮手致意。

現在的遼陽,是人山人海的一軍鎮,誰又會想到,一年不到,就盡落建奴之手,城中軍民,大多被屠戮殆盡。

我米柱來,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的。

他們直趨經略使府,在府前校場,當着聞訊而來的十萬軍民,米柱宣讀了聖旨。

這廣場街四周擠滿了人,連許多屋頂上都站滿了人,爲了一睹欽差大臣風采,全城百姓趕至,塞得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這人羣是塞在了幾個坊區之外。

米柱高踞香案之後,數百名軍將和官員在熊廷弼、袁應泰、許顯純等跪伏於地,恭聆聖旨。

這聖旨分爲三個。

一是對熊廷弼的褒獎。

二是犒賞遼陽、瀋陽軍民。

三是處決楊鎬、建忠烈祠。

這個米柱深嘆沒有麥克風之苦,只好自己每讀一句,讓三十六名錦衣衛手持紙製喇叭,跟着大喊,總算是傳出老遠,至少讓一半的人聽到了聖旨的內容。

米柱也不含糊,在宣讀了第三道聖旨之後,馬上讓人拉出楊鎬等十六人,驗明正身,當衆的砍了他們的腦袋,這乾脆利落的作風,讓他們贏得了震天的歡呼聲。

不管怎麼說,這楊鎬是造成了薩爾滸之敗,罪無可赧,在場的軍民都有親友死於薩爾滸之戰,如今首犯被處決,人人拍手稱快。

在處決楊鎬等那一刻,全城十萬軍民跪下,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

孔德興等砍了犯人腦袋之後,立即命人碿制,他們還要將這人頭傳去遼瀋一線所有的城鎮堡壘,以震脅軍心。

在聖旨讀完,犯人砍完之後,他們安排軍民們回家回營,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容易出現亂子,米柱看見軍民們興高采烈,像過年的樣子,總算達到此行目的,不枉辛苦一場,十分欣慰。

這熊廷弼在接收了聖旨之後,又率文武官員跪在米柱面前,齊聲道:“聖躬安。”

他們跪的不是米柱,而是他所代表的皇帝,此刻他是皇帝的特使,米柱道:“聖安康,諸位請起。”

“本官設下了酒宴,爲大人接風洗塵,請欽差大大賞光。”這熊廷弼道。

米柱欣然道:“好!”他又想起一件事,說道:“本官手下的兒郎們也是舟車勞頓,請大人安排住處食宿。”

熊廷弼撫須而笑,說道:“兵不食將不敢舉箸,大人有名將之風,放心,本官會安排妥當,餓着了大人的兵,且拿本官是問。”

米柱終於見到了這名震天下的熊廷弼,此君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炯炯有神的雙目,既有文官的儒雅,又有一方督師的威嚴氣度。

米柱嘆道:“帝國柱石,名不虛傳,若非有大人在此力挽狂瀾,遼東鎮不復存在矣!”

熊廷弼道:“全靠將士用命,朝中諸公指揮得當,飛百何敢居功?”

米柱道:“當今天子聖明,誰人有功?誰人無功,心中有數,當初四大閣臣上報,要求換將,皇上直斥其非,諸公願做郭開換我廉頗,朕卻不是趙孝成王。”

熊廷弼感激萬分:“帝德乾坤大,皇恩沐浴深,飛百除一死報天子外,別無選擇。”

米柱道:“皇上不要大人死,而是要大人爲他翦平建奴,綏靖遼東。”

袁應泰見他們君臣相得的樣子,老大的不快,這功勞好處全讓熊廷弼拿了,三核桃倆酸棗也不給他袁應泰,但活兒卻全讓他做了,還指名讓他這巡撫聽命於經略,這也太丟人了,這在大明,那裡不是巡撫大於統兵大將,在許多地方,這總兵們都必須自巡撫下跪呢?

這熊廷弼資歷比他淺,進士排名在他之後,又是楚黨中人,關鍵是他過於膽小,坐擁十八萬大軍,卻是畏敵如虎,只知坐困城市,不敢主動出擊。

說什麼穩住了遼陽瀋陽一線,這全靠吹牛,這是因爲薩爾滸之後,這個奴酋率主力大軍回攻葉赫部,只要滅了葉赫,他們就真正一統女真各部,再無後顧之憂了。

現在大明就應該不怕死,不怕犧牲,猛攻撫順清河一線,既是相機奪取開原鐵嶺,收復失地,又是支援了盟友,大盟坐看這個建奴大軍猛攻葉赫而袖手旁觀,大明將威信全失,以後再無盟友。

袁應泰覺得大好時機就在此,居然讓熊廷弼這庸才白白浪費,真是令人扼腕,可悲可嘆。

他們一行人進入了經略使府大廳,這管家己在這裡擺下了數十桌,上面擺滿了精美美食。

熊廷弼將米柱推往首席位置,這個米柱堅持不從,說道:“這裡以熊大人爲尊,自然是熊大人坐首席,下官讀完聖詣,只是五品千戶,能坐在這裡,己是高配,再坐首席,會讓人笑,沐猴而冠矣!還是大人上座。”

米柱再三堅持,他只好坐下了,這一桌坐的有熊廷弼、米柱、戚金、秦邦屏、秦民屏、許顯純,袁應泰、賀世賢八位,這個戚金、秦邦屏、秦民屏能坐這裡,這是因爲他們遠來是客,又是天子親軍的身份,否則光憑指揮使和指使僉事、同知這一級,這是沒有資格坐這裡的,君不見另外一桌,可是坐滿了總兵和大將們。

熊廷弼首先代表地方官將敬遠來而至的天使一杯,然後是米柱迴應,回敬了諸位將軍和文武官員一杯。

熊廷弼在三杯下肚之後,是再次將身邊的人介紹給米柱,在介紹袁應泰時稱:“精明強幹,巡撫地方有功。”在介紹這瀋陽總兵賀世賢時贊他:“威猛絕倫!勇冠三軍!”

“皇上口諭!”他這麼一說,所有的人都畢恭畢敬的站了起來,米柱也站了起來,他說道:“這是給賀世賢總兵的,其它大人可以坐下。”

他這麼說了,以熊廷弼爲首的諸位,都沒有坐下,倒是這個賀世賢是誠惶誠恐的跪下,他結結巴巴的道:“末將恭聆聖訓。”

米柱道:“賀世賢、榆林衛人,駐虎皮驛,萬曆四十八年六月十二,擊退建奴六萬軍隊的來犯,泰昌初,連克灰山、撫安堡,兩度擊敗奴爾哈赤,斬首二百四十級,移鎮瀋陽,朕之虎將也!”

聽聞皇帝誇耀他的戰績,這個賀世賢眉飛色舞,十分高興,連連道:“不敢當!不敢當!”

米柱道:“將之才尚勇,帥之才尚智,世賢移鎮瀋陽,統帥十萬軍民,爲朕遼東邊鎮之帥也,十萬人安危繫於一身,凡事以守城爲上,有敢輕浪出戰,衝鋒陷陣者,就地免職,一擼到底,不得有誤。”

這個賀世賢頓時傻了眼,我老賀擅長衝陣,不讓我去打仗,還有活路嗎?”

米柱道:“賀總兵,皇上讓我問你,想做總兵官還是百戶長?”

賀世賢道:“當然想做總兵官。”

米柱道:“好!既然想做總兵官,就率領十萬軍民,守城抗建奴,不可輕易出戰衝陣,以免蹈李如鬆覆轍呀!”

第871章徵兵第953章堅決抵抗第923章抵達錫蘭第968章傳承第988章獻城投降無題第137章交鋒第607章推銷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992章相互扯皮第760章蒼天饒過誰?第568章偏激第194章接新娘第198章新婦第119章明君第398章大局第923章抵達錫蘭第791章籌備建國第905章柳暗花明第388章成都被圍第142章規劃第375章新的目標第169章風起雲動第394章對陣第103章偷襲第476章吃飯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93章開戰在即第155章詔獄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47章遊說第287章喜事第234章犟驢脾氣第376章不擴大化第792章談判第776章懷疑第741章肆虐第683章海權論第669章南洋民族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101章設局第425章曹隨歸來第33章救駕第822章身陷重圍第92章大戰前夕第503章新戰法第996章佈局美洲第626章準備功夫第379章國債第50章陽謀第242章品茶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56計劃第897章收復失地第856章善泳者溺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665章騎師第466章準備進攻第142章規劃第913章封鎖不力第98章官場老手第7章忽悠帝第6章伴讀第102章形勢逆轉第823章突圍第446章真龍天子第380章打主意第661章宣傳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2章聯合第581章獻俘太廟第681章新戰略第739章籌備建國第510章陰謀第532章李代桃僵第404章慘烈之戰第133章極品琉璃第852章大宗軍購第880章四國艦隊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217章爲難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467章準備開打第640章積極備戰第94章朝廷之上第925章局勢不好第114章流浪的人第742章戰爭開始第768章併購?第978章領先優勢第54章政爭風向第918章營救第659章掠奪財富第896章雨夜突擊第527章驅逐第38章東廠老大第419章重奪重鎮第34章登基第899章米柱抵達第340章又來了
第871章徵兵第953章堅決抵抗第923章抵達錫蘭第968章傳承第988章獻城投降無題第137章交鋒第607章推銷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992章相互扯皮第760章蒼天饒過誰?第568章偏激第194章接新娘第198章新婦第119章明君第398章大局第923章抵達錫蘭第791章籌備建國第905章柳暗花明第388章成都被圍第142章規劃第375章新的目標第169章風起雲動第394章對陣第103章偷襲第476章吃飯第806章憂慮的王威第93章開戰在即第155章詔獄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47章遊說第287章喜事第234章犟驢脾氣第376章不擴大化第792章談判第776章懷疑第741章肆虐第683章海權論第669章南洋民族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101章設局第425章曹隨歸來第33章救駕第822章身陷重圍第92章大戰前夕第503章新戰法第996章佈局美洲第626章準備功夫第379章國債第50章陽謀第242章品茶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56計劃第897章收復失地第856章善泳者溺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665章騎師第466章準備進攻第142章規劃第913章封鎖不力第98章官場老手第7章忽悠帝第6章伴讀第102章形勢逆轉第823章突圍第446章真龍天子第380章打主意第661章宣傳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2章聯合第581章獻俘太廟第681章新戰略第739章籌備建國第510章陰謀第532章李代桃僵第404章慘烈之戰第133章極品琉璃第852章大宗軍購第880章四國艦隊第645章兵敗如山倒第217章爲難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467章準備開打第640章積極備戰第94章朝廷之上第925章局勢不好第114章流浪的人第742章戰爭開始第768章併購?第978章領先優勢第54章政爭風向第918章營救第659章掠奪財富第896章雨夜突擊第527章驅逐第38章東廠老大第419章重奪重鎮第34章登基第899章米柱抵達第340章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