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控制力

米柱肯定不會學朱元璋那樣,凡事都攬上了身,大權獨攬,忙個半死,但也不會學那些懶得要死的,什麼都不管,還美其名曰:無爲而治。

米柱給手下們設定了權限,他們可以在權限之內放手而爲,但超出了權限,就必須由他這總督負責處理,這樣才能體現出他的權威。

南洋軍是軍政分離,各司其職,不會出現大明那一種誰人勢大,手就伸過界的事出現,一旦有人伸手過界,米柱絕對不會手軟。

像是安全局、國社黨、王輔軍校、米利堅董事會這些東西,米柱絕對不會假手於人,讓人幫忙處理。

現在米柱收到一大好消息,那就是段皇后生了,頭胎得子,無負南京鷹揚衛段氏能生之名,這對於皇帝朱由校和大明帝國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皇帝龍顏大悅,封段皇后之父爲松江候,這可是少有的殊榮,一般而言,皇后尚在又得寵,纔可以生前封侯,一般是死後追封。

令米柱有些感慨的是這孩子還是叫朱慈燃。

原版朱由校二十歲崩,無子傳於五弟信王,其實他是有後代的,長子朱慈燃,懷衝太子,生母張皇后,生下就是死胎;次子朱慈焴,悼懷太子,母皇貴妃範氏,早夭;三子朱慈炅,獻懷太子,母皇貴妃任氏,天啓六年六月甍,有三子,都是養不大,皇宮其實是一個極其險惡的地方,在這裡生活不容易呀。

米柱早有安排,在京城,在宮裡傳出了消息之時,他就讓父親米禮義獻上賀禮一份,這是米利堅商行百分之一的股份,這小孩子一出生,就是大明帝國繼承人,而且擁有了巨大的財富。

在皇宮之中,即使是太后、皇后,也是有例錢的,更不用說是皇子,花多少錢,是有規定的,不能亂花的。

皇帝喜添皇子,葉向高率文武百官以大禮參拜,上表具賀,大明帝國後繼有人,這可是普天同慶的大事,朝廷己準備一個盛大的慶祝活動。

朱由校喜上眉梢,走路帶風,特別是收到米柱的賀禮後,更加高興,他說道:“小寶有這伯父,以後就不愁沒有錢花了?”

段柳枝訝異道:“伯父?”

朱由校眉飛色舞道:“當日在慈慶宮紫雲殿,朕還是皇孫,話是皇孫,卻在先皇選侍之下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朕當時與維新相遇,意氣相投,歃血爲盟,結爲異姓兄弟,相約終生扶持……。”

段皇后道:“皇上與米伯爵結拜,這大不妥吧?”

朱由校道:“當時維新是這麼說的,在朕的堅持下,維新才同意,幸好如此,纔有後面的諸番際遇,想不到我朱由校,普通之才,與歷代先皇萬萬不能相比,卻成就歷代先皇未嘗之夙願,全靠維新父子傾力扶持。”

段皇后道:“臣子不是應該全力的扶持皇上吧?”

朱由校道:“話雖如此,但是放眼整個朝廷,能知道皇家也缺錢,也要花錢,既不貪污又往內帑送錢的,也就維新兄了。”

米柱在朝中爲臣,肯定是不有維新兄之說,但米柱遠在南洋,主政一方,朱由校有一種感覺,以後米柱不會回來了,他這算是故人之情了吧?

以前米柱在朝中,始終不免有幸進佞臣之嫌,但是他離朝外出之後,大臣們對他的稱讚,就沒有停過,至於米柱才幹了一個月,對他的工作評價就好到了天上去,彷彿這位置是專門爲米柱而設,只有他一個人做得下去,他現在的聲望,不跌反升,有領袖羣臣的威勢也。

段皇后道:“說的也是。”段皇后不像朱由校一般,有什麼兄弟之情,他們是天家,自古天家無情義,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不明,其實是大忌。

朱由校道:“梓潼不要不以爲然,你知道維新送的禮有多厚嗎?這百分一的份額,你賣一百萬也有人爭着要,你這個當孃的,未必及兒子有錢。”

段皇后驚道:“這麼多?”

朱由校道:“這一聲伯父,叫得不虧吧?小寶有這伯父罩着,不用怕沒有錢?就可惜了長平生了個兒子,如果是女兒,立馬就把婚事定了。”

段皇后道:“我們都還年輕,還有機會是不是?”這樣的關係,必須套勞了纔是。

大明皇族高高在上,但皇族也有皇族的規矩,在開國以後,他們就很少與大臣結爲親家了,像這種米家這種門派巨閥,他們根本不會也不可能與皇室成親。

這一點,作爲皇帝的朱由校身處其中,也覺得無奈,作爲皇帝,天下第一家,他們應該可以盡情挑選,沒有什麼忌諱纔對,他必須作出改變纔對,爲了自己的孩子,他也必須這麼幹。

皇家生子,其實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這時代沒有電話電報,即使是用飛鴿傳書,傳到了這裡,也是半個月之後了,其時米柱在大城辦公,現在他返回了新家坡,立即上表恭賀。

在內心裡,他與朱由校是有好友之情,好友生子,實是人生大喜事,他也爲之高興不己,想及皇宮之中爾譎我作,皇子要成功長大成人,並不容易,他又上表,推薦李天華爲太傅,這位天下知名劍客,保命功夫一流,既爲太傅,就會全力以赴的教導這皇子。

當然,米柱也會想想辦法,幫這朋友一把,他定然不會讓這朋友無後而傳位朱由儉這二愣子。

原本是因爲客氏這因素,朱由校無後,米柱己成功的剷除了這一危險因素,皇宮裡鬥爭得厲害,爲了皇位那是可以不擇手段,米柱又怎麼敢保證,沒有新的勢力和敵人冒出來呢?

不過米柱既然己轉戰南洋,所能做的就十分有限,他遠在南洋,手卻伸到了宮裡,這其實是大忌,如果別人這麼對米柱,必定會招來他的反噬。

米柱的事務繁忙,表面上的工作量就很大,還有運營安全局,籌建王輔軍校,籌建國社黨,這些都是大事,必須由他親自負責。

這些都是大事要事,他不想自己的帝國被人覬覦,被人取而代之,就必須建立這些機構,因爲在他當上南洋軍統帥那一刻開始,他就差不多是孤家寡人,他的先知優勢也不明顯了,他不知誰人忠誠,誰人奸詐,他要對付的是內外之敵。

米柱東廠起家,東廠的特務性質比錦衣衛還強,他對於監視人,控制人,相當有心得,也對這一切瞭然於心,知道怎麼的幹,怎麼的做,所以這方面的事一直由他在掌控,可以這麼說米柱在所有掌兵大將的身邊,都有臥底,知道這些人的動向。

米柱特務出身,註定喜歡用特務的方式去辦事,他本來是文靜的一個人,現在幹這工作久了,他是變得陰柔冷峻了,幾乎與他親近的人都覺得他冷峻,沒有讀書人應有的溫文爾雅,反而是像鷹一樣鋒利冷峻。

他在南洋這裡成立的王輔軍校和國社黨,纔是他的大殺器,他可以通過軍校,與這些軍官們建立良好的私人關係,也有溝通橋樑。

人事大權掌握在他手中,沒有入讀過軍校,就沒有獲得優先晉升的機會,在以後,他將是桃李遍天下,軍中俊傑,都是出自於他的門下,還有誰人可以憾動他的地位?

優秀的苗子,他就會吸收進入國社黨,這個以他爲黨魁的秘密團體,只在中低級軍官中招人,他們如同後世的骷髏會,結盟之後共同扶持,相互幫忙,最終成爲這國家和社會的核心精英,擁有了這些東西,他的地位纔會穩固如泰山也。

所以現在米柱恨不得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就是爲了完善這東西,一旦有了這些東西,他的位子纔會穩,纔會對一切有了強烈的掌控。

他未必要做皇帝,但他要掌握的權力,遠比皇帝大,大明的皇帝,皇權不下縣,內閣和朝廷大臣,諸多的制肘,米柱在一開始就在避免這些東西,他要確保,這天下打出來了,還是他的天下,還是他說了算。

大明君臣還以爲米柱在爲大明打拼呢,其實現在的南洋,己經和這大明沒有什麼關係了,他們運送出來的人口和各種物資,米柱都是有爲此而付錢的,他視作這是一種貿易方式。

對!這是一種貿易方式,是雙方都互惠互利的,並不是打工,在離開了大明之後,米柱不會爲任何人打工。

以前他沒有這麼強的底氣,但是現在,他控制了北暹羅之後,兵鋒所指,整個中南半島也盡在他的兵鋒之下,他可以說是制訂了糧價了。

控制了南洋的糧價,其實是有資格和大明討價還價的,南洋軍需要大明,大明同樣需要南洋軍,米柱完全有把握,即使是大明像以前一樣實行國家性政策禁海,他也可以從大明那裡獲得足夠的物資,那個時候,損失的肯定是大明朝廷,而不是他這個南洋之主。

大明禁海二百年,吃虧的其實是大明朝廷,富了一大幫海商們。

第102章形勢逆轉第258章反擊打臉第892章卑鄙追捕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905章柳暗花明第165章應對策略第979章昏招連出第881章艦隊東來第978章領先優勢第810章暗箭傷人第415章奇兵突出第592章擊垮第595章強硬第379章國債第157章入獄第640章積極備戰第552章謠言第241章力量壯大第161章出大事了第518章屈服第257章拉人第662章威迫利誘第205章納妾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723章萬里送死第182章接見第799章兄弟之情第860章招商引資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148章鑽營第360章賊心不死第723章萬里送死第705章策略第398章大局第894章救兵抵達第771章京城形勢第773章謀取第913章封鎖不力第679章驢踢腦袋第342章大汗第546章大軍困境第621章新家坡第255章新朝大事第91章大戰將起第307章無功而返第727章前線堡壘第98章官場老手第410章鑽空子第553章前無去路第271章逃亡第523章有權就用第259章嚴刑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751章慘敗第52章不靠譜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300章是非成敗第723章萬里送死第289章赴宴第191章大官僚第138章處治第376章不擴大化第923章抵達錫蘭第922章御駕親征第37章解決第773章謀取第808章無力抗衡第682章改變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655章掠奪計劃無題第422章喜事成雙第900章局面棘手第507章換將第105旗開得勝第306章爭執第250章激烈對抗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267章堵決口第469章戰場有變第3章逃婚第993章地區老大第114章流浪的人第193章迎親第231章新年第397章戰後第696章破城第77章招攬大將第134章利令智昏第972章形勢大好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935章染指美洲第587章天下正中第957章亂成一團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104章得不償失第370章第962章重鎮歸降第623章安排第959章錯誤決定
第102章形勢逆轉第258章反擊打臉第892章卑鄙追捕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905章柳暗花明第165章應對策略第979章昏招連出第881章艦隊東來第978章領先優勢第810章暗箭傷人第415章奇兵突出第592章擊垮第595章強硬第379章國債第157章入獄第640章積極備戰第552章謠言第241章力量壯大第161章出大事了第518章屈服第257章拉人第662章威迫利誘第205章納妾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723章萬里送死第182章接見第799章兄弟之情第860章招商引資第471章蒙古名族下第148章鑽營第360章賊心不死第723章萬里送死第705章策略第398章大局第894章救兵抵達第771章京城形勢第773章謀取第913章封鎖不力第679章驢踢腦袋第342章大汗第546章大軍困境第621章新家坡第255章新朝大事第91章大戰將起第307章無功而返第727章前線堡壘第98章官場老手第410章鑽空子第553章前無去路第271章逃亡第523章有權就用第259章嚴刑第1039章世界霸權第751章慘敗第52章不靠譜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300章是非成敗第723章萬里送死第289章赴宴第191章大官僚第138章處治第376章不擴大化第923章抵達錫蘭第922章御駕親征第37章解決第773章謀取第808章無力抗衡第682章改變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655章掠奪計劃無題第422章喜事成雙第900章局面棘手第507章換將第105旗開得勝第306章爭執第250章激烈對抗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267章堵決口第469章戰場有變第3章逃婚第993章地區老大第114章流浪的人第193章迎親第231章新年第397章戰後第696章破城第77章招攬大將第134章利令智昏第972章形勢大好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935章染指美洲第587章天下正中第957章亂成一團第541章邊城大戰二第104章得不償失第370章第962章重鎮歸降第623章安排第959章錯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