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蒙古名族下

綽羅斯·也先是任何一個大明人都知道和聽說過的人物,大明由盛轉衰就由他和英宗朱祈鎮、王振一起實現。

空有熱血沒有軍事能力的英宗朱祈鎮在王振慫恿下犯下了許多兵家大忌,糧草不足出兵、臨時改變行軍路線、半夜談判期間移營。也先抓住了機會,二十幾萬明軍全軍覆沒,英宗朱祈鎮被俘,土木堡之變。志得意滿的也先帶着被俘的英宗朱祈鎮乘勝攻擊北京,沒想到于謙擁郕王即位,慘烈的北京保衛戰打響。也先沒的得到什麼好處,且傷亡不小,只好退兵。

成了太上皇的英宗朱祈鎮是個雞肋的存在,好酒好肉供着一年後,也先率衆將帥送還給了明朝。雙方居然還培養出了感情,依依惜別……瓦剌和明朝恢復互市,這也是也先發動戰爭的目的。

朱祈鎮一生荒唐又充滿了傳奇性,一手導演了土木堡之變,是大明由盛轉衰的開始,做了太上皇,又可以成功復辟,這也沒誰了,死後廟號爲英宗,好像是有點諷刺的樣子。

也先和脫脫不花並不和睦,脫脫不花在兄弟內訌後逃到兀良哈部,被恨他休妻的前岳父殺死。也先隨即自稱天聖大可汗,建號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兒爲太師,兼併瓦剌各部,和明朝和睦相處,勢力迅速膨脹。

此時的也先想稱帝,並想得到明朝承認,在徵求大明朝同意的書信中,也先提到他掌握了元順帝北逃時帶走的傳國玉璽,這可犯了大忌,明朝一直對傳國玉璽耿耿於懷,當然不會同意也先稱帝,隨之與也先斷交。沒有了大明的經濟支持,也先無法控制龐大的遊牧帝國,掌控力逐漸下降,景泰五年,和建立韃靼的鬼力赤一樣,同樣不是黃金家族血統的也先終於被丞相所殺。

綽羅斯·也先的兒子綽羅斯·阿馬桑赤繼位爲瓦剌首領,天順四年,綽羅斯·阿馬桑赤入侵察合臺汗國,在伊犁河附近打敗了羽奴思汗,組建了歷史上著名的綽羅斯氏瓦剌汗國。汗國由四部聯盟組成,在韃靼部不斷的進攻打擊下,嘉靖二十二年,綽羅斯氏瓦剌汗國正式分裂爲準噶爾、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

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的統治家族一直是綽羅斯後裔;和碩特部的首領爲成吉思汗二弟孛兒只斤·哈布圖·哈薩爾後裔;土爾扈特部則爲突厥人克烈部王罕的後裔,由於綽羅斯氏衰落,瓦剌聯盟的首領一直是和碩特部,直到這十幾年間,準噶爾部首領綽羅斯·哈喇忽刺父子崛起,有了與盟主相抗衡的力量,此時的瓦剌部落聯盟被稱爲漠西衛拉特蒙古。

現在綽羅斯·哈喇忽刺父子領導的準噶爾部實際領導衛特拉蒙古,從伊犁河流域迅速擴張。

原版是從明永樂十一年年至清乾隆二十年,綽羅斯一族攪動西疆風雲,從始祖綽羅斯·孛罕算起,綽羅斯一族統治天山南北超過五百年,馬哈木、也先、噶爾丹引得明成祖、明英宗、清聖祖三位皇帝御駕親征,雖然這絕不是什麼好事,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綽羅斯一族強悍的軍事能力。

忽喇忽刺父子領導下的準葛爾部迅速強大,成爲四部之首,去年春忽喇忽剌進攻土默特部慘敗,忽喇忽剌僅以身免,但準噶爾部在衛特拉四部(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中樹立起了威望,成成功控制四部。

這一次他們可以迅速組成十萬聯軍,橫跨草原,進入漠南,是因爲他們原本就準備好了大軍,準備對漠南的土默特部進行一次軍事打擊。

聽聞白城被破,林丹汗被擒,草原失其鹿,天下共逐,這可是渾水摸魚的大好機會他星夜率大軍趕來。

忽喇忽喇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它三部是無法與之合作,所以獨擋一面,這也正合他心,他自持實力強大,還怕別人壞了他的好事。

今日試探進攻,看見明軍強大的火力,他的心涼了半截,百步之外破甲,持續不斷的火力輸出,這樣的仗,怎麼打?

騎射是遊牧民族的優勢,對付中原王朝的利器,現在騎射優勢不再,他們還能拿什麼東西去和大明抗衡,忽喇忽刺心灰意冷,大明有此神兵在,打大明主意,只是自付沒趣,看來他們的目光只能放在漠北和西域那廣闊的地方。

蒙古退出中原之後,任何一個強大的政權都是曇花一現,不能長久,強如阿魯臺、達延汗、也先、阿拉坦汗也是一樣,因爲塞外貧脊,不能長期供養大軍,一旦養了不了大軍,保持不了威勢,就是勢力消退,牧民四散之時。

塞外貧脊,物資缺乏,任何一個部落要強大和稱霸草原,都離不開中原的物資,草原上的任何一個梟雄,最高理想是征服中原,飲馬長江,再次也要互市。

衛特拉四部己強大到一定地步,要維持這種強大,就必須有充足的物資,其方法就是打敗土默特部,然後大明爭霸。

這一次他們聯盟四大部落主力齊出,共有十個萬戶長,一百個千戶長,可以說衛特拉四部精銳雲集,他們是有爭霸而來之心,至不濟也搶一匹糧草回來。

衛特拉四部爲什麼聽命於他,是因爲他們每次打仗,都可以獲得勝利,也可以帶回大批的糧草分給大夥兒。

他們今日試探攻擊,吃了大虧,忽喇忽刺決定見好就好,這水不渾,他就不摸魚了,他漠北好漢沒必要攙和到其中,坐山觀虎鬥就可以了。

但明軍代表的狂妄徹底激怒了他,居然把戰死的勇土剁去了作食物,這也太氣人了,他立即命令一個萬戶長忽倫,率萬人前去攻打,誓要給他們一個好看。

忽喇忽刺是一個冷靜之人,他知道對方故意激怒他們,只是爲讓他們在明軍的銅牆鐵壁前撞一個頭破血流,他忽喇忽刺不上當,派兵出去打打,做個樣子就撤兵,士兵們受了這麼大的委屈,他都不出頭,如何鄰導四部落的牧民?

誰知他們突然進攻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一口氣攻陷了北門外城的所有陣地,踏平了柵欄,推平了營地,殺得明軍哭爹喊娘,他們突襲,一口氣殺了二千多明軍,忽倫率部直攻至城門口,明軍的城門來不及關,雙方在城門口展開了血腥而殘暴的撕殺。

忽喇忽刺打了幾十年的仗,也與明軍交過手,他知道一樣東西,在攻城中,一旦攻陷了城門,守城方就算是敗了。

守城官兵倚城而守,失去了城門,他們還有什麼可以倚仗的?忽喇忽刺大喜,如果不是親眼看見,他不會相信,明軍陣地之上,狼籍一片,伏屍無數,蒙古騎兵正在追殺他們,許多手持火槍的明軍士兵,成爲了槍下亡魂。

在城門口,忽倫率部在反覆衝殺,每一步都有死人,血流成河,但是他們確是將明軍壓制得節節敗退,眼看城門不守。

在城牆下,蒙古士兵與城牆上的明軍展開對射,雙方距離不過五十步,蒙古弓箭手每一箭都可以取人命,而明軍每次開槍,都有殺傷,每一次出擊都有死人,但是雙方都頑強之極,死戰不退,簡直是拿人命在拼,在以命博命。

忽喇忽刺大喜,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萬戶長道:“明狗驕兵必敗,他們大意了,被我軍攻了一個措手不及!奪城就在眼前,臺吉大人,機不可失呀!”

忽喇忽刺不再猶豫,命令三個萬人隊壓了上去,直接支援,另有三個萬人隊準備接受,爲了奪取城門,他押上了七萬人,剩下三萬,穩守營盤。

忽倫的部隊以命等命,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奪下了城門,他親率大隊,衝入了城門之中。

城牆上的明軍,經過十幾輪對射,基本上讓蒙古弓箭手殺手,其它的蒙古兵用勾索攀附而上,有了一個就有第二個,他們如螞蟻般爬上,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人攻上城門,明軍節節敗退,不是退卻就是被殺死。

他們居然奪下了城門,奪下了城牆,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在攻城之戰中取得了勝利,明軍讓他們壓着打。

奪下白城,繳獲傳國玉璽、拿下林丹汗,他們就是全蒙古的大汗了,忽喇忽刺美得飛起,城中有四萬明軍,人人佩甲,有了四萬套板甲裝備他們衛特垃四部,他們這還不飛天?忽喇忽刺當機立斷,命令押陣的三萬人也衝了上去,由他親自帶隊衝鋒,明軍火槍射程遠,威力大,這又如何?我用人海戰術,如潮水一般攻過去,你如何抵擋?

明軍的火槍優勢體現在距離上,雙方拉近了揮刀互砍,他們的火槍,還不如掏火棍好使?眼看大軍如潮水般攻下城門,奪下城牆,整個北門己爲他們所控制,忽喇忽刺仰天大笑,他一揮彎刀:“兒郎們!殺入城中殺明狗去!”

第100章反撲第653章新地盤第716章滅國之戰第595章強硬第661章宣傳第835章惡劣後果。第777章針鋒相對第551章未來政策第662章威迫利誘第344章功虧一饋第383章欽差抵達第775章怒火沖天第132章暴利工具第964章戰略要地第833章嫁禍第875章皇帝不輕鬆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337章捷報第100章反撲第793章無力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79章國債第529章昏庸無能第977章地區霸權第923章抵達錫蘭第603章不得不戰弟663章戰略調整第193章迎親第231章新年第480章前朝秘聞第603章不得不戰第704章獨立政體第960章拉攏戰俘第387章成都風雲第842章開國大典第136章第685章天賜之地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309章廠衛雜事第360章賊心不死第172章分蛋糕第689章爪哇往事第293章報復第259章嚴刑第554章兩難第706章椰城生活第160章對抗第356章盟友第517章擒獲第845章制度第125章親人團聚第98章官場老手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07章無功而返第891章緊急應對第898章戰後追捕475章喜得貴子無題第712章特效藥第758章大計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52章大宗軍購第261章機關槍第800章無可耐何第975章和親之議第861章發展第946章大局爲重第53章爭風呷醋第699章目標在望無題第339章賞賜第35章封賞第558章招納第423章威震天下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第607章推銷第353章名臣之路第734章適時調整第384章援軍第967章強大海軍第800章無可耐何第589章威攝敵手第637章不服第107章紅衣大炮第331章處境艱難第160章對抗第689章爪哇往事第150章佞臣上位第264章福王謀主第724章縱橫捭闔第640章積極備戰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20章名將之死第639章討打第658章政策打擊第247章黑胡椒第606章坐而論道第1033章伏誅
第100章反撲第653章新地盤第716章滅國之戰第595章強硬第661章宣傳第835章惡劣後果。第777章針鋒相對第551章未來政策第662章威迫利誘第344章功虧一饋第383章欽差抵達第775章怒火沖天第132章暴利工具第964章戰略要地第833章嫁禍第875章皇帝不輕鬆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337章捷報第100章反撲第793章無力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79章國債第529章昏庸無能第977章地區霸權第923章抵達錫蘭第603章不得不戰弟663章戰略調整第193章迎親第231章新年第480章前朝秘聞第603章不得不戰第704章獨立政體第960章拉攏戰俘第387章成都風雲第842章開國大典第136章第685章天賜之地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309章廠衛雜事第360章賊心不死第172章分蛋糕第689章爪哇往事第293章報復第259章嚴刑第554章兩難第706章椰城生活第160章對抗第356章盟友第517章擒獲第845章制度第125章親人團聚第98章官場老手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07章無功而返第891章緊急應對第898章戰後追捕475章喜得貴子無題第712章特效藥第758章大計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344章功虧一饋第852章大宗軍購第261章機關槍第800章無可耐何第975章和親之議第861章發展第946章大局爲重第53章爭風呷醋第699章目標在望無題第339章賞賜第35章封賞第558章招納第423章威震天下第141章皇家銀行雛形第607章推銷第353章名臣之路第734章適時調整第384章援軍第967章強大海軍第800章無可耐何第589章威攝敵手第637章不服第107章紅衣大炮第331章處境艱難第160章對抗第689章爪哇往事第150章佞臣上位第264章福王謀主第724章縱橫捭闔第640章積極備戰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20章名將之死第639章討打第658章政策打擊第247章黑胡椒第606章坐而論道第1033章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