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亂成一團

朝廷之中主和派和主戰派,現在的做法令查罕傑他非常的頭痛。

敵人都打進了首都防衛圈了,他的臣子們居然還做不到上下一心,全力的對待敵人,這令他十分的氣憤和震怒。

不過真正令查罕傑皇帝他氣憤和震怒的,還是直到了目前,還沒有一種妥善的方法可以解決目前的危機,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方法是百分百的穩妥,百分百的好的。

他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打仗打不贏,這該如何是好?

如果和談對方不答應,或者說對方答應,也是打着像他們同樣的主意,就是穩着對方的,這也該如何是好?

本來一般來說,在皇帝都已經主戰的情況之下,朝廷上下應該是上下君臣一心,全國人民一起共同的對抗敵人。

但是居然在現在的情況之下還冒出了主和派,只能說明朝中的大臣和各方的利益代表對於戰爭是非常的不看好,他們多半就認爲他們的軍隊無法打贏南洋帝國的遠征軍。

如果是以前打仗,最爲重要的就是忠心、勇敢和士氣。

現在莫臥兒軍隊大多數人還是忠於朝廷,忠於自己職守的,但是就是士氣太低了,所有的人都對未來持悲觀的狀態,這是因爲對手實在是太強了,而且是對手使用的火槍,比他們先進厲害好多。

次大陸潮溼的天氣令火槍經常的失靈,所以在莫臥兒軍隊之中,火繩槍並不流行,但是從南洋帝國大規模使用的情況下來看,他們應該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

而且以前打仗也講究一個,就是勇敢,但是現在打仗已經不關勇不勇敢了,他們的士兵勇敢衝上去也是死,貪生怕死逃跑也是死,這纔是他們士氣整體不振的原因,這也是文官們現在都不看好目前的情形,都想通過和談獲得對方的諒解而撤兵。

他們的理由既是對方貪圖莫臥兒帝國的財富,同時也是貪圖他們沿海的土地。

但是南洋帝國這麼少的人口,他們是無法控制這麼龐大和這麼多人口的印度斯坦,雙方完全可以和談,許一些地方給對方以後就讓他們撤軍了。

南洋帝國它是海洋文明誕生的商業帝國,這種國家它只會注重於傳統的貿易利益,對於其他的東西都不太在乎,所以說他們也像西方人一樣,只是佔領了他們沿海的地方,貧窮的內陸是興趣不大的。

這也是他們這麼久了一直都沒有派兵進攻他們內陸城市的原因,莫臥兒帝國則是傳統的陸地強權,對於海洋的權益非常的不看重,只要他們還統治着這些富饒的產田區和產糧區,然後就沒有其他的需求了,對於海上貿易,他們雖然不禁海,但其政策卻差不多,所以把他們的沿海地區讓了出去,其實也不是難以接受的事情。

文官們把這些東西擺了出來以後,就連查罕傑皇帝他都覺得對方說的好像也都是有道理的樣子。

他們莫臥兒王朝是蒙古人的後裔,注重的是陸地上的權益,對於海洋他們是敬畏的不敢去征伐的。

強大的蒙古鐵騎,在他們強大的時候,可是征服了他們想征服的地方,可是把世界上最爲富有的地區都給佔領了,他們只要看中了就可以佔領。

但是誰也想不到的就是他們在征服海洋方面往往是失敗的,他們曾經派出過十萬遠征軍去遠征日本,結果卻遇到了風暴,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其後也都多次的準備入侵日本,但是都是失敗的,這就讓他們對海洋充滿了一種敬畏之意,並且也覺得去攻打控制沒意義,獲得的東西不多,莫臥兒帝國直到現在海洋貿易對他們的稅收佔的比例也是非常的低,低到可以忽略和放棄的地步。

但是現在主戰派和主和派都有其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就令查漢傑皇帝他非常頭痛,非常爲難了。

最後還是大皇子沙賈汗,他力排衆儀,他說道:“我們莫臥兒人以武立國,武力纔是我們的驕傲,敵人來了就應該毫不猶豫將其打垮,要談判也是打垮了敵人以後才談判,即使是南洋帝國,他也只會尊重勇士,不會尊重懦夫。”

查罕傑皇帝,他看見沙賈汗說得慷慨激昂,然後他就問道:“你願意帶兵去攻打南洋帝國的遠征軍嗎?”

沙賈汗他一咬牙他說道:“只要父皇你命令,兒臣就會領着軍隊前去攻打敵人,這一次不打敗敵人兒臣,就不回來了。”

沙賈汗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能耐的人,他一直就領軍作戰,除了在果阿城下一敗以後,都很少打過敗仗,但是果阿城一戰,也是把他以前所有的好感和威望都敗光了,可以說是一把全賠的那一種,這也令他這一位一直都是驕傲,不可一世,神采飛揚的大皇子顯得有些頹廢,再也不想像以前那麼囂張了,但是現在國難當頭,他還是毅然站了出來,準備領軍作戰,爲國家進行效忠。

查罕傑在看見兒子在關鍵時候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他還是比較欣慰的,雖然他在果阿城下那一次慘敗,敗光了查罕傑對他的好感,但是到了目前這個生死關頭,他也都不知道依靠誰,只好想着依靠着兒子了。

結果查罕傑皇帝被沙賈汗說服堅決的出兵去襲擊遠征軍,希望可以趁對方立足未穩之前把對方打敗。

所以他們就命令已經集結完畢的阿布斯克將軍率領一萬五千名士兵,前往班達準備跟湯正的警衛師決一死戰。

而雷瓦的韓剛騎軍,因爲相距較遠,附近也是山林密佈,所以就先讓他們待在那裡。

阿布斯克將軍這一位貴族他比較有意思,他作爲一名軍官,卻是主和派,他上書朝廷,希望能夠聽從大臣們的意見,跟別人談判,以和爲貴,所以這兩天他這一位著名的將軍也就一直的跟主和派的人談判,希望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力量。

他的軍隊已經集結完畢了,而他還沒準備好,當他接到了皇帝的聖旨,命令他帶兵前去攻打湯正的警衛師之時,他有些意料不到。

但是這一次查罕傑皇帝下了死命令,不再允許他搞滑頭,而是把他的家人都給控制了起來,如果他再敢耍滑頭就把他給處死。

所以即使是阿布斯克,他再怎麼不願意,他也只好帶領着他的軍隊出發前往班達,準備跟湯正的警衛師作戰。

湯正他們率領精銳軍隊,孤軍深入、襲擊德里,所以他們也都不可能是在一個地方停下來的,他們在攻下了邦達以後,馬上就繼續北上。

湯正的軍隊一半是騎兵,一半是步兵,他們的騎兵作爲前導,攻擊攔在他們前面的敵人和城市,當然他們儘量的避開與當地勢力對抗,因爲這裡大多勢力與莫臥兒人不對盤,聽調不聽宣的,對於南洋帝國與莫臥兒帝國之爭,處於中立狀態,爲大軍開路,而他的士兵們也都快速的前進。

因爲他們只是孤軍的深入,所以只能帶比較輕型的三百斤的佛朗機炮,還有就是輕裝步兵,連他們一直都擁有的紅衣大炮,他們沒有進行攜帶,因爲讓他們帶着兩三千斤重的大炮從山區和密林中進行穿越,這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帶三百斤的,也令他們吃盡了苦頭。

他們這支遠征軍,因爲要自帶彈藥和大炮,所以每個士兵的裝備平攤在身上,都要攜帶四十五斤的東西,所以他們每天也是保持着五十多公里的速度進行前進。

他們在中央情報局印度司的幫助之下,也跟當地的一些土王和豪強達成了一些協議,所以他們一直都隱秘前行,能夠繞過那些城市,還是儘量繞過,能夠不打的,儘量是不打。

他們的目標是深入旁遮普地區,攻擊德里,希望給對方以致命一擊。

現在的印度斯坦莫臥兒王朝已經是一箇中央王朝了,所謂的中央王朝,那就是他們只能夠掌控核心的地區了,他們現在名義上擁有龐大的印度斯坦,但但是大多數地方已經失控了。

只是他們現在依然是印度斯坦次大陸實力最爲雄厚的勢力,依然可以協管着很多地方。

這一次他們準備出動兩支軍隊,孤軍深入,圍攻德里,只要他們打垮了盤踞在德里的莫臥兒皇帝,估計他們就無力協管地方,由全國性中央勢力變成了地方的勢力。

這個計劃是印度軍區總參謀長戚青他親自制定的,他把這個計劃叫做黑虎掏心,那就是直接攻擊對方的要害,準備一戰解決問題。

他們攻打印度是希望可以速戰速決的解決這裡的問題,而不是像莫臥兒人一樣,通過百年幾代人的征伐才完成其統治,無論是南洋帝國的軍隊還是南洋帝國的皇帝,他們都認爲等不起。

他們只有快速的解決了印度次大陸的問題,纔可以讓南洋帝國變得強大,纔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專門對付西方的力量。

對於西方人,他們目前也是些頭痛的,對方已經通過革命和改革變得強大了起來,那麼小的一個地方卻擁有那麼多強大的勢力,歐洲是如此的小,他們除了向外發展以外,沒有別的辦法了。

而他們向外的發展,其第一個目標就是向東方發展,印度也就是他們的第一目標,所以說西方人在沒有徹底被東方打垮之前,他們是不可能放棄印度的。

第617章馬來往事第834章反擊戰略第121章受歡迎第769章舌戰羣臣第982章盤算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614章勝利第856章善泳者溺第555章戰略第171章扔蛋糕第988章千秋大計第250章激烈對抗第593章塵埃落定第675章目標轉移第457章白城第315章天作之合上第52章不靠譜第189章朝廷爭議第311章捉拿第337章捷報第428章處置第441章攻下其城第397章戰後第754章大災難第120章公祭第861章發展第182章接見第939章內外交困第580章大典第372章迅速應對第618章攻打柔佛第568章偏激第120章回京第977章地區霸權第281章搜查第100章反撲第711章良藥第250章激烈對抗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332章敵情不明第101章設局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880章四國艦隊第79章頂級殺手第478章家事無題第557章風向第926章隔離對手第893章處境艱難第647章巨大斬獲第774章死訊第438章壓力第836章猜疑第51章明升暗降第76章經略遼東第850章軍事外交弟402章巨族末路第61章名將歸心第622章橫掃海峽第682章改變第930章卑鄙無恥第420章罪己詔第977章地區霸權第82章追殺第985章穩定局面第414章攻打第317章緊急任務第937章佔據第403章頭銜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259章嚴刑弟402章巨族末路第970章融合政策第544章陷井第257章拉人第712章特效藥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339章賞賜第664章人善被人欺第512章浮萍上第17章皇帝駕崩第447章驚世大勝第325章反攻第347章名臣第320章緝兇第233章抵達第397章戰後第785章脫險第283章皇帝家事第13章結拜第98章官場老手第128章拉攏大臣第571章新職務第55章朝廷大勢第69章說客第909章身陷困境第375章土司難題第228章出頭第938章斬首戰術第297章納滕妾
第617章馬來往事第834章反擊戰略第121章受歡迎第769章舌戰羣臣第982章盤算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614章勝利第856章善泳者溺第555章戰略第171章扔蛋糕第988章千秋大計第250章激烈對抗第593章塵埃落定第675章目標轉移第457章白城第315章天作之合上第52章不靠譜第189章朝廷爭議第311章捉拿第337章捷報第428章處置第441章攻下其城第397章戰後第754章大災難第120章公祭第861章發展第182章接見第939章內外交困第580章大典第372章迅速應對第618章攻打柔佛第568章偏激第120章回京第977章地區霸權第281章搜查第100章反撲第711章良藥第250章激烈對抗第1000章鐵甲戰艦第332章敵情不明第101章設局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880章四國艦隊第79章頂級殺手第478章家事無題第557章風向第926章隔離對手第893章處境艱難第647章巨大斬獲第774章死訊第438章壓力第836章猜疑第51章明升暗降第76章經略遼東第850章軍事外交弟402章巨族末路第61章名將歸心第622章橫掃海峽第682章改變第930章卑鄙無恥第420章罪己詔第977章地區霸權第82章追殺第985章穩定局面第414章攻打第317章緊急任務第937章佔據第403章頭銜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259章嚴刑弟402章巨族末路第970章融合政策第544章陷井第257章拉人第712章特效藥第1011章封關鎖國第339章賞賜第664章人善被人欺第512章浮萍上第17章皇帝駕崩第447章驚世大勝第325章反攻第347章名臣第320章緝兇第233章抵達第397章戰後第785章脫險第283章皇帝家事第13章結拜第98章官場老手第128章拉攏大臣第571章新職務第55章朝廷大勢第69章說客第909章身陷困境第375章土司難題第228章出頭第938章斬首戰術第297章納滕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