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喜事成雙

朝廷上就是如此,政治鬥爭手段多,爲了打擊對手無所不用其極。

魏忠賢看見趙南星和鄒元標由風光萬丈的人,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十分的丟臉落魄,他沒有什麼惻隱之心,如果是自己失勢,會更慘。

比如王安,以前那麼風光的人,但是才失勢幾個月就死了,有米柱口頭保證,汪文言暗中拂照,沒有人傷害他,他是接受不了自己地位的巨大失落,鬱鬱而終。

魏忠賢向王體乾使了一個眼色,後者立即道:“恭喜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龍修大捷,萬邦震動,舉世誰人不識皇上威風?”

朱由校笑得合不攏嘴,這叫揚眉吐氣,他謙虛的說道:“這是前線將士打的,朕能有什麼功勞?”

魏忠賢道:“當然有!米提督的戰報上說得分明,仰荷天庥,還有將士誓死報君恩,將士們這麼拼命打仗,還不是爲了不讓皇上失望,誓死報君恩,這是皇上的巨大人格魅力呀!誰敢說皇上無功。”

孫承宗爲了湊趣,也說道:“是這個理。”

失陷大城和百姓,他們這些內閣重臣,軍機大佬可是被罵慘了,難逃一個昏庸無能,尸位素餐之名,現在米柱說獲得他們指示機宜,他大可以這麼說,貴州之事,非一日之寒,咱們在籌劃反攻。

連其它幾位大佬都連忙點頭,附和稱是。

熊廷弼從鄒元標手中拿過聖旨,高聲說道:“皇上!此聖旨大大有謬,乃亂命,恕臣不能接旨,請封還!”

“封還!封還!”魏忠賢立即接過拿回。

聖旨一下,就是命令,就是朝廷之政令,抗旨不尊,可是死罪,但是又有例外,皇帝和朝廷心情好,不追究,啥事都沒有,魏忠賢這是明顯的討好之舉。

皇帝龍顏大悅,他問葉向高:“閣老!此可有先例!”

葉向高道:“歷代皆有直臣封還聖旨之舉,皇帝寬大爲懷,不爲深究,也是有的。”

貴陽之失,乃朝廷之難,趙鄒等人不與朝廷共患難,反而興風作浪,搞事搞非,葉向高十分羞怒,一旦讓他們得勢,自已就成了小人,勢必失勢,他不爲他們說一句話,求一句情。

而且米柱十分會做人,仗是自已打的,功勞卻是大家的,他有什麼理由拒絕。

朱由校喜道:“各位愛卿確是辛苦了,稍後自有封賞到府上。今日朕要在中極殿大宴羣臣,爲大明中興可期賀!爲前線浴血奮戰賀!”

作爲內府總管,王體乾馬上答應,歡天喜地的道:“得令!咱家馬上去辦?”說完一溜煙去辦了。

朱由校大是欣慰,大夥兒啓駕回御書房,商量該怎麼論功行賞的事,作爲司禮監秉筆太監,內廷實權派,魏忠賢大聲道:“皇上!如此大喜之事,定當從重而賞,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孫承宗道:“聽魏公公的口氣,內帑大有盈餘?”

魏忠賢卻不上他的當,他道:“獎賞有功之士,就是從我老魏口裡摳,也要摳出來。”

皇帝道:“魏公公不學有術,多謀善斷,是一個能人,尤其是有識人之明,當年將維新推至朕身邊,屢立奇功,對於吏部尚書一職,你有什麼好建議?”

魏忠賢道:“禮部侍郎魏廣微萬曆三十二年庶吉士,多謀善斷,道德文章俱是上上之選,可堪大用!”

未等閣臣們反對,朱由校就道:“甚好!深合朕意,準了!至於禮部尚書一職,則由內閣議一議。”

吏部尚書一職,至關緊要,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如果再落入趙南星這種叫驢之手,有的氣受,必須換一個聽話的,挾着今日大勝之威,一舉搶到手。

其實魏廣微絕非合適人選,他以前乃南京禮部侍郎轉禮部左侍郎,現在是轉爲吏部尚書,沒有資歷可言,但是人家有靠山,像原吏部侍郎等,都是經驗豐富的人事能手,但是並沒有獲得順位提升的機會。

內閣對於這任命,十分不滿,但皇帝都同意了,他們反對就不好,一是沒有什麼合適的強而有力的人選,二是自己屁股不乾淨,皇帝則是勢大,剛剛吃了大虧,必須有所補償,所以只好從了,皇帝也沒有吃獨食,這不是把禮部尚書之位讓給他們嗎?

魏忠賢千辛萬苦,終於將吏部尚書之位搞到手,以後要安排一些人,就是一句話的事了。

皇帝朱由校大爲歡喜,他讓人去請皇后,他將在中極殿大宴羣臣,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他希望皇后是在場。

誰知皇后段柳枝卻傲嬌不來,還讓朱由校去坤寧宮,這十分無禮,如果讓人進饞言,吃不了兜着走,魏忠賢與皇后關係不錯,沒有乘機進讒,而是道:“皇后向來端莊穩重,如此作派,必有原因,皇上可去一見。”

朱由校笑道:“也罷!朕親自去請,維新嘗言,女人嘛!總愛使小性子!”

朱由校擺駕坤寧宮,皇后沒有在宮外迎接,只有一羣宮女女官在此迎接,說是皇后身子不適,正在寢宮休息。

朱由校道:“身子不適!請御醫來了嗎?御醫怎麼說?”

女官道:“奴婢不敢言,最好是皇后親自告訴皇上。”

朱由校來到寢宮,看見皇后正坐在牀邊,笑吟吟的摸着肚子看着他,朱由校一證,說道:“宮女不是說梓潼病了?”

段皇后向皇帝行了一禮,說道:“臣妾今晨乏得厲害,所以請太醫來看,皇上猜怎着,太醫說醫妾有喜了!”

朱由校大喜,仰天大笑,說道:“今天真是雙喜臨門,大明中興可期也!”

段皇后道:“皇上還有喜?”昨日聽聞今日要下罪己詔,皇帝窩窩囊囊的,躲在木工房裡,一個人流淚。

朱由校眉飛色舞道:“米提督在南方打了大勝仗,以一萬大破十二萬叛軍,陣斬三萬,俘七萬,現在光是修文城中,就有十萬戰俘。”

段皇后連忙襝衽一禮,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此戰戰果輝煌,足以彪柄青史,米提督真乃皇上福將也。”

朱由校連忙道:“皇后免禮,皇后有喜,這纔是國之大事!隨朕去中極殿,朕今日大宴羣臣,歡飲旦達,

大臣們還要作詩紀念之。”

朱由校牽着段皇后之手,進入中極殿,他當衆宣佈皇后有喜的消息,大臣們頓時喜氣洋洋的,像是自己老婆要生孩子一樣高興。

太子是國之根本,皇后乃一國之母,所出爲嫡子,長子嫡子乃硬得不能再硬的牌子,可以免卻許多麻煩。

王體乾道:“皇后先拔頭籌,老奴算是不負先皇所託。南京段氏,無負能生之名。”

朱由校在皇座上接受羣臣的祝賀,至於人羣中少了名聞天下的趙南星和鄒元標也無人在乎,現在是皇帝聲勢大漲,既打勝仗,又皇后有喜,運勢如此之旺,如日中天,競然被人說是不修德行,爲天所訐,所以要下罪己詔,這簡直是一出鬧劇,這些人有如跳樑小醜,不被削纔怪。

皇帝的威望達到了新的高度,熊廷弼舉杯曰:“某回兵部查閱古今戰例,以一萬大破十二萬,可以列入古今十大以少勝多戰例之一,本官建議,爲大明天子賀,爲在帝國四方浴血奮戰的戰士賀!飲勝!”

打大敗仗,他這兵部尚書難逃其疚,少不得在菜市口挨一刀,但如今前所未有的輝煌大勝,他這兵部尚書,怎麼算都有一份功勞,他是最有發言權的人物。

衆大臣紛紛舉杯相隨,飲勝聲不斷,連皇帝都舉杯相隨。

劉一燝道:“人來!請奏秦王破陣樂!”

皇家飲宴,自然有大型樂隊侍伺,一邊吃宴,一邊聽大型交響樂,這纔是皇家氣派。

葉向高道:“既然前方將士高唱《精忠報國》與敵交戰,自然是聽此曲纔有氣氛,還是聽《精忠報國》。”

當隆隆鼓聲響起,大型和聲響起,一股蒼涼悲壯之氣撲面而來,《精忠報國》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悲慼雄壯的氣氛,壯麗恢弘的氣勢,悲憤蒼涼的基調,成功地塑造了偉大的愛國英雄岳飛的光輝形象,也是每一個忠誠戰士百戰老兵的真實寫照,它是身處亂世的軍人懷怒未發豪情沖天的情懷盡情表現出來。

所有的人都爲這令人熱血沸騰的音樂所感染,豪情飛揚,連皇帝和葉向高都跟着唱,一曲聽罷,餘音繞樑,朱由校道:“如此壯懷激烈,豪氣沖天的曲子,唯有維新做得出,爲米柱提督賀!”

衆大臣大聲道:“爲米柱提督賀!”大夥兒是心悅誠服,以軍功封爵,最是令人心服。

米柱先有瀋陽衛之戰,後有龍修之戰,此刻雖才十九,但是戰功彪柄,連封候都夠資格了,當然受得起皇帝當衆推許,衆大臣齊齊遙敬。

魏忠賢大有面子,三杯下肚,不免飄飄然,逢人便吹:“米柱!咱家外孫婿。”

如此消息,朝廷當然第一時間宣佈,並要求《大明日報》出緊急號外,不到天黑,全京城皆知,成爲了歡樂的海洋,聽聞皇帝夜宴慶祝,金吾不禁,許多臣民前來承天門跪拜行禮,宣誓效忠。

第714章艦隊歸來第270章逃命第744章大國第172章分蛋糕第839章還債方式第42章追責第968章傳承第392章折辱第642章準備就位第738章戰爭將至第39章接收東廠第180章基地第633章意外決定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562章改變策略第527章驅逐第453章王宮激戰第955章形勢逆轉第584章題詩第165章應對策略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121章受歡迎第569章黑化第847章生活方式第361章新稅法第363章前路艱難第688章登陸爪哇第232章宣傳第286章糧食危機第870章外籍軍團第374章血戰第240章籌備租界第983章大明改革第535章兵臨城下第792章談判第416章破敵第379章國債第926章隔離對手第109章大慘敗第321章交易合作第661章宣傳第955章形勢逆轉第934章新局通第742章戰爭開始第21章謠言第430章秦良玉第68章奸商第1033章伏誅無題第6章伴讀第723章萬里送死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438章壓力第504章雪夜交戰第860章招商引資第990章徐徐圖之第95章試探第580章大典第981章坐困愁城第297章納滕妾第984章攻入其城第764章技術革命第650章圍攻王城第321章交易合作第699章目標在望第693章困難第219章番薯第159章以小制大第756章帝國崩潰第559章英雄末路第398章大局第30章妄想第379章國債第51章明升暗降第902章亡命追殺第899章米柱抵達第779章後悔第50章陽謀第232章宣傳第344章功虧一饋第524章佈署第502章改變策略第973章態度第909章身陷困境第732章東窗事發第769章舌戰羣臣第432章大殺招第110章皇臺吉的反殺第804章堅決拒絕第217章爲難第487章歐洲局勢第58章準備第822章身陷重圍第782章變故第184章日報第128章拉攏大臣第735章外來人第524章佈署第619章變亂
第714章艦隊歸來第270章逃命第744章大國第172章分蛋糕第839章還債方式第42章追責第968章傳承第392章折辱第642章準備就位第738章戰爭將至第39章接收東廠第180章基地第633章意外決定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562章改變策略第527章驅逐第453章王宮激戰第955章形勢逆轉第584章題詩第165章應對策略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121章受歡迎第569章黑化第847章生活方式第361章新稅法第363章前路艱難第688章登陸爪哇第232章宣傳第286章糧食危機第870章外籍軍團第374章血戰第240章籌備租界第983章大明改革第535章兵臨城下第792章談判第416章破敵第379章國債第926章隔離對手第109章大慘敗第321章交易合作第661章宣傳第955章形勢逆轉第934章新局通第742章戰爭開始第21章謠言第430章秦良玉第68章奸商第1033章伏誅無題第6章伴讀第723章萬里送死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438章壓力第504章雪夜交戰第860章招商引資第990章徐徐圖之第95章試探第580章大典第981章坐困愁城第297章納滕妾第984章攻入其城第764章技術革命第650章圍攻王城第321章交易合作第699章目標在望第693章困難第219章番薯第159章以小制大第756章帝國崩潰第559章英雄末路第398章大局第30章妄想第379章國債第51章明升暗降第902章亡命追殺第899章米柱抵達第779章後悔第50章陽謀第232章宣傳第344章功虧一饋第524章佈署第502章改變策略第973章態度第909章身陷困境第732章東窗事發第769章舌戰羣臣第432章大殺招第110章皇臺吉的反殺第804章堅決拒絕第217章爲難第487章歐洲局勢第58章準備第822章身陷重圍第782章變故第184章日報第128章拉攏大臣第735章外來人第524章佈署第619章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