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滅國

南洋軍當衆宣佈處決伯夷,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震驚。

王室當然是國內第一大家族,但經過半年前的那一場血腥政變,王室的人被殺得差不多,殺得只剩下了伯夷和阿羅科,阿羅科外逃至巨港,在爪哇的王室一脈,只剩下伯夷了。

自古滅掉前朝,佔領冮山者,必定盡殺前朝王室中人和支持者,淡目滅滿者伯夷,馬打藍滅滿者伯夷,用的差不多是同一手段。

盡殺前朝餘孽,才能讓臣民死心,全力的效忠於新朝,伯夷失國,誰都知道他們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但是當場被斬,馬上處決,連一頓斷頭飯也沒有,這也太慘了。

湯正一聲令下,立即有手持鬼頭刀的大漢走出,一刀斬掉了伯夷的腦袋。

南洋軍一共有十幾個大漢,他們手持鬼頭刀,一刀一個,先斬伯夷,再斬西拉曼,然後斬這些伯夷的親信和支持者們,一刀一個,殺得人頭滾滾,絕不留情。

被迫圍觀的百姓看得臉色慘白,害怕不己,連達官貴人們都說殺就殺了,更不用說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了。

一邊砍頭,阿蘇一邊大聲用爪哇語道:“這就是和南洋軍作對的下場!我南洋軍順應天命,一統爪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他這麼殺氣騰騰的威嚇,嚇得百姓們更加不敢言語。

今天一共處決了一百二十八人,全是伯夷母子及其親信,殺完之後,首級被插在槍尖上示衆,有心人看到了,他這些都是男人,沒有什麼老幼婦嬬。

王宮裡有不少漂亮的女人,不漂亮就進不了宮,這些宮女,全部都被南洋軍逮捕,一律的分賞了給有功之士,而那些倒黴蛋們,可就是成了殺雞儆猴的雞了。

一百多人被集中處斬,也給了馬打藍國百姓們以極大的震攝,阿蘇厲聲道:“馬打藍國觸怒真主神靈,失去國家,今日南洋軍順應天命,一統爪哇,有誰不服,儘管站出來。”

這貨一口氣就斬了上百人,無頭屍體堆了一堆,血流了一地,血腥味沖天,誰人還敢站出來,和南洋軍對着幹?

這時一個長袍小帽的阿訇手持《可蘭經》站了出來。這是當地著名的伊瑪目,叫賈巴尼伊瑪目,有衆多的信衆,是知名的宗教領袖。

阿蘇冷冷道:“你有什麼意見?準備爲伯夷鳴不平嗎?”

賈巴尼道:“聽說南洋軍所到之處,摧毀清真寺,焚燒可蘭經,迫令***改信佛教,可有其事?”

阿蘇道:“絕無其事,南洋軍最高統帥米柱大人的三夫人阿依莎公主就是一個虔誠的***,在南洋軍統治的地方,任何一種宗教可以自由傳播,人們有信仰自由。”

阿蘇這麼一說,賈巴尼點了點頭,退了回去。

這時湯正走出來說道:“在南洋軍統治地區,人們有信仰自由,但是本司令官在此申明,我們允許崇拜神靈,聽從真主教誨,兄弟姐妹,親愛互助,這是允許的,但是有人利用宗教鬧事,針對南洋軍,騙財騙色,謀取富貴,可別怪本司令官手下無情。”

阿蘇再次用爪哇話進行了翻譯。

因爲前面殺了這麼多的人,造成了極大的震攝,他這麼一說,暫時也沒有異議,畢竟王室一家剛剛全部被殺,血淋淋的教訓就在眼前,誰人敢亂來?

阿蘇又道:“好!既然沒有人懷念前朝,這很好!現在大家跟着我,一起向南洋軍宣誓效忠,每五十個人一組,向南洋軍軍旗宣誓效忠,當場宣誓的,可以獲得五十斤大米的獎勵,如果不宣誓,也沒有問題,不過他不會得到南洋軍的保護,有什麼事,被人欺侮和搶劫了,也不要向南洋軍求救。”

他這是擺明了,你們不宣誓,就不是南洋軍的人,不會被南洋軍保護,並且會可能讓他阿蘇派人去搞。

百姓們無奈,又聽說有米分,只好宣誓效忠了。

馬打藍國滅亡,己成定局,王室血脈盡絕,無再起之可能,伯夷在當蘇丹期間,剝削得厲害,百姓負擔極重,大多百姓,連飯都吃不飽,王都中的百姓,紛紛向外逃荒,十成走了五成,在城外荒野,都有大把的東西吃,現在住進城裡,反而忍飢挨餓。

他們在南洋軍軍事人員的安排之下,一隊隊的進行了宣誓。

“我完全放棄我對以前所屬任何外國親王、君主、國家或主權之公民資格及忠誠,我將支持及護衛南洋軍法律,對抗國內和國外所有的敵人。我將真誠地效忠南洋軍。當法律要求時,我願爲保衛南洋軍拿起武器,當法律要求時,我會爲南洋軍做非戰鬥性之軍事服務,當法律要求時,我會在政府官員指揮下爲南洋軍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絕無任何心智障礙、藉口或保留,請(真主、上帝、佛祖、神)保佑我。”

這宣誓不是你想宣就宣的,而是有人先登記好姓名、住址、信仰,然後向他們信仰的神宣誓,一開始有許多人爲之牴觸,但是在先宣誓的拿到了米,高高興興的離開,後面的人就大爲熱心了,十分的上道了。

爪哇島原始居民是泛神靈的,只要是神靈,這都信,後來佛教、綠教先後傳入,也有不少的人信,天主教也有,主要是西洋人。

不管是誰,在南洋軍轄區之內的,一律必須宣誓,才能成爲南洋軍的臣民,獲得南洋軍的保護,拒不宣誓的,會被他們打擊排擠,或者驅逐出境。

這一手是米柱折騰出來的,不用懷疑,就是照抄加入米國國籍時的誓詞,基本不怎麼改,就是米國改成了南洋軍。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信仰,讓他們以自己信仰的神發下的誓言,還是有極大約束力的,誰人不怕神靈發怒和報復?

至於南洋軍人,則是向南洋軍軍旗宣誓:“

我向南洋軍軍旗及其所代表的最高統帥部宣誓效忠,祈求這一天地神靈所庇護的國度神聖不可分割,民衆享有自由和公正。”

通過這些儀式感極強的東西,他們加強了南洋軍的凝聚力,讓他們有自豪感和榮耀感,爲作爲南洋軍一員而自豪不己。

米柱則是最高統帥,每一個軍政官員的升遷轉秩都必須向他宣誓效忠,這確保軍官們的忠誠度。

南洋軍攻佔了馬打藍國王都,第一件事就是斬了蘇丹伯夷,絕了反抗軍和臣民的念想,然後迫令臣民,宣誓效忠,如他們宣誓效忠的,一律視作良民,向他們發了五十斤大米,出了事也向他們報警,獲得他們的保護。

對於那些不願意發誓的,一律的列入了黑名單,不是敵對的前朝餘孽就是敵對分子,對於這些人,他們一律驅逐出境,所謂的驅逐出境,指的是裝上船,放逐在海上,然後是生死不過問。

南洋軍完全的接管了蘇拉卡爾達,這城市乃馬打藍國王都,位於爪哇中部梭羅河畔,城市周邊爲大片沃野,馬打藍國崛起於日惹地區,作爲一個陸上強國,他們認爲沿海的日惹,並不適合作爲王都,所以向內陸遷徙,他們強大的是陸軍,他們的大陸軍可以給任何一個深入爪哇的敵人以致命的打擊。

但是作爲海上強權,南洋軍擁有東方最強的艦隊,足以保護所有沿海城市的安全,蘇拉卡爾達並不適合作爲爪哇省的省會。

南洋軍在攻佔了蘇拉卡爾達之後,宣佈改後爪哇市,由阿蘇擔任市長。

另外南洋軍宣佈成立爪哇省,歸屬蕃理院之下,由科恩擔任高官,省會城市爲椰城,即以前的雅加達、巴達維亞,軍區司令湯正,歸最高統帥部管理,他們在爪哇成立了武裝警衛部隊,負責爪哇地區的治安防衛,計劃三萬人,以辛格師的基礎上進行了擴編。

辛格乃印度人,一向在中南半島活動,乃是金牌的僱傭兵,因爲人仗義疏財,信譽良好,在中南半島之上大大有名,曾爲馬六甲城的葡萄牙人效力,擔任僱傭兵指揮官,人稱三哥。

當日南洋軍攻打馬六甲城,三哥辛格就指揮部隊來投,其後參加了多次戰鬥,包括了滅柔佛之戰、北暹羅之戰,也率部入侵爪哇,攻入了泗水,他爲南洋軍七大師正之一,這一次奉命組建爪哇武裝警衛部隊,與湯正平分爪哇軍權,稱得上是深受信任,春風得意。

三哥的僱傭兵團頗有特色,專門招聘南洋當地人,等他們經過戰鬥,獲得信任後,才轉往其它部隊。

爪哇是南洋軍進入澳洲的中轉站,前進基地,米柱同時派出了湯正和辛格坐鎮,足見對他的看重。

另外讓科恩任高官,也是另有深意,澳洲只有土人,未經開發,即使他們進入了澳洲,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們都會缺乏糧食,他們在爪哇建立超級糧倉,一方面供應澳洲,一方面供應大明,可以在他的計劃之中,發出非常重的作用。

第935章爲難第942章面對敵人第565章進退第283章皇帝家事第987章窮途末路第35章封賞第340章又來了第309章廠衛雜事第333章火燒建奴第419章重奪重鎮第433章出兵第722章反擊第853章戰略安全第904章窮途末路第834章反擊戰略第313章處理第38章東廠老大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413章初次交手第217章爲難第129章魔爪伸至第636章南洋大臣第8章計策第1033章伏誅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735章外來人第721章歐洲大勢第57章鬱悶第975章和親之議第217章爲難第478章家事第509章形勢難明第571章新職務第257章拉人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638章勢成第518章屈服第815章拉人下水第811章暗算第971章應對策略第95章試探第71章盟友第76章經略遼東第275章志向第563章魂歸大明第516章整合第6章伴讀第892章卑鄙追捕第587章天下正中第157章入獄第589章威攝敵手第190章道德君子第34章登基第722章反擊第695章裝備第861章發展第959章錯誤決定第196章成親第779章後悔第207章海洋構想第939章內外交困第901章措手不及第623章安排第701章推薦第409章新計劃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364章西南有變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680章適應第628章婚事第973章態度第602章呂宋攻防戰下第261章機關槍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373章事態擴大第373章事態擴大第600章呂宋攻防戰上第774章死訊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957章亂成一團第463章名帥第750章上帝之鞭第497章大宴羣臣第213章呂宋第40章整頓東廠第568章偏激第875章皇帝不輕鬆第186章新三巨頭第393章城破第151章闖禍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476章吃飯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390章攻敵第185章獻俘流程第824章突圍血戰無題第506章提督出征第972章霸業己成第439章籌備新府
第935章爲難第942章面對敵人第565章進退第283章皇帝家事第987章窮途末路第35章封賞第340章又來了第309章廠衛雜事第333章火燒建奴第419章重奪重鎮第433章出兵第722章反擊第853章戰略安全第904章窮途末路第834章反擊戰略第313章處理第38章東廠老大第1025章樹立傳統第413章初次交手第217章爲難第129章魔爪伸至第636章南洋大臣第8章計策第1033章伏誅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735章外來人第721章歐洲大勢第57章鬱悶第975章和親之議第217章爲難第478章家事第509章形勢難明第571章新職務第257章拉人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638章勢成第518章屈服第815章拉人下水第811章暗算第971章應對策略第95章試探第71章盟友第76章經略遼東第275章志向第563章魂歸大明第516章整合第6章伴讀第892章卑鄙追捕第587章天下正中第157章入獄第589章威攝敵手第190章道德君子第34章登基第722章反擊第695章裝備第861章發展第959章錯誤決定第196章成親第779章後悔第207章海洋構想第939章內外交困第901章措手不及第623章安排第701章推薦第409章新計劃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364章西南有變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680章適應第628章婚事第973章態度第602章呂宋攻防戰下第261章機關槍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373章事態擴大第373章事態擴大第600章呂宋攻防戰上第774章死訊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957章亂成一團第463章名帥第750章上帝之鞭第497章大宴羣臣第213章呂宋第40章整頓東廠第568章偏激第875章皇帝不輕鬆第186章新三巨頭第393章城破第151章闖禍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476章吃飯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390章攻敵第185章獻俘流程第824章突圍血戰無題第506章提督出征第972章霸業己成第439章籌備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