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獻俘流程

《大明日報》寄予了他太多的希望,也是他未來勝負的關鍵,米柱讓汪文言負責。

讓汪文言負責這《大明日報》,他這是頗爲躊躇的?他自命不凡,應該獲得重視的,但米柱卻讓他負責一個不明所以的部門,偏偏他又是米柱的助理,唯一的助理,在東廠和錦衣衛體系之內,他只需要聽米柱的話,餘者不用聽。

米柱也對他說,這將是他的一大利器,但這真的是利器,這利器應該怎麼用,令他頗爲頭痛了,米柱只是讓他請了幾位落第秀才作爲書手,然後就要求他全力吹捧,炒作這遼東軍獻俘太廟一件事。

米柱在對這件事看得極重,他當然看得重,在獻俘之後皇帝將會封他爲澳州伯,封熊廷弼爲江夏伯,袁應泰爲鳳翔伯,後兩者是以家鄉之地而封,極爲風光和榮耀,米柱這澳州伯則是奇怪了,朝中飽學之士極多,也不乏大有見識的人,沒有人知這澳洲在那裡,最後一打聽,才知是傳聞之中天邊的羅娑斯,在極南極南之地,還在爪哇國、三佛齊之南,如果不是米柱主動求封,許多人會認爲他失去聖眷了,那是三寶太監也不曾到過的極南之地,己是天之邊,地一角了。

獻俘太廟定在十二月五日,在十二月三日四日,東廠和錦衣衛幹員齊出,他們在大力的整治京城各坊各區的衛生,組織人力將街道打掃得乾乾淨淨,清掃積雪,雖然沒有黃土鋪路,清水灑地,但也是相當重視。

酉時中初(六點正),遼東軍受檢閱的部隊飽食一頓,換上嶄新的軍服,然後全副或裝列隊,將軍軍們則披甲,將皮靴擦得光亮,他們列隊完畢,然後在熊廷弼等大將的率領之下兵出豐臺大營,由正陽門進入,沿着前門大街的御道,直趨午門。

前門大街兩旁,站滿了前來看熱鬧的百姓們,遼東軍高唱着精忠報國,如林般推進。

他們都是高大強壯的小夥子,身披重甲,領頭的是三千名騎兵,他們騎着高頭大馬,緩步而進,他們的馬統一棕色,個頭高大,他們神情肅穆冷靜,京城的百姓是見過世面的,什麼威武之師不見過?但是遼東軍卻展示出一股與衆不同的丰采,他們擁有強大的自信心,並透出一股冷森森的殺氣,這種鋒銳無雙的殺氣,只有上過戰場的百戰雄師纔有。

後面跟進的步兵們則是衣甲鮮明,步伐一致統一,七千人的動作好像是一樣的,整齊的踏踏聲,給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美感,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們沖天的殺氣,這些士兵們是槓着火銃,沒有像刀劍一樣寒光閃閃,充滿了視覺衝擊力,但是這殺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鋒銳無雙的殺氣,令三軍辟易,百姓居然被浪潮般涌來的殺氣迫退幾步。

有一個老者驚歎道:“當年戚少保的薊鎮精兵也沒有如此的殺氣呀!”

如此軍威,百姓們紛紛叫好!有如此雄師震守邊關,還用害怕建奴和蒙古人?

遼鎮大軍過後,是兵部將校押的俘虜和戰利品,三千名俘虜被繩子綁住,垂頭喪氣,低着頭,不敢張望,百姓們苦建奴久了,紛紛叫罵,有不少人不顧銜上維持治安的將校的制止,投擲石塊和臭雞蛋。

俘虜過後是各式的戰利品,戰利品中的重頭戲一萬二千個人頭己送往太廟前,擺成三個巨大的京觀,炫耀武力。

現在的戰利品主要是各式軍旗、盔甲,各種武器,如大刀、巨斧、鐵錘等建奴喜用的武器。建奴的盔甲還是相當不錯的,防護能力不在大明各式戰甲之下,如果是以前,將軍們會搶着要,那裡肯上交?一個建奴人頭,才值四十兩,一副好甲,可是值二百兩,大明允許民間擁有刀劍槍弓箭,但如果是私藏弓弩盔甲,就是死罪。

這些戰利品也會上獻於太廟,作爲炫耀武力的一種方式。

上萬大軍徐徐開進午門廣場,排成了四個巨大的方陣,他們齊齊跪在午門前,齊聲大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一身龍袍,率領文武百官,站在午門城樓,檢閱他的大軍,接受軍隊的朝拜。

兵朱由校看着這縱橫遼東的天下雄師,跪伏在他的面前,豪氣大發,說道:“免禮!平身。”

“謝皇上!”上萬名將士齊聲大吼,然後站了起來。

兵部的將校押着俘虜從長安右門、天安右門入,跪於端門前院中,太廟街門外。王公大臣在太廟、社稷壇行禮畢,押俘虜由原路返回。

獻俘時,工部在午門樓上正中設御座。全體內大臣着禮服率侍衛立於午門兩觀樓上;大漢將軍佩刀環立於兩觀樓下。武備院在樓上張黃蓋;大漢將軍在闕下、午門前設法駕鹵簿,鹵簿前東設金鼓,西陳鐃歌。王公與文武百官分班序立,順序與大朝禮同。俘虜用白繩縛系,由兵部官校押在金鼓南邊候立。刑部官員站兵部官員下首。

一切就緒後,禮部堂官到乾清宮請駕,午門鳴鐘,皇帝龍袍袞服,由前導後扈儀仗護衛乘輿出宮。皇帝乘輿抵太和門,午門前奏金鼓鐃歌,皇帝在午門降輿升座,樂止。鴻臚寺官宣佈排班,兵部官校將俘虜押至御路西朝北立。兵部將校上前行三跪九叩禮,禮畢將俘虜帶至金鼓前跪。

兵部尚書跪奏:“遼東軍瀋陽衛大捷,獲俘虜囚徒等獻於闕下”。

宣旨大臣按規定宣佈“將所獻俘虜交刑部”,刑部官員跪下領旨。

兵部官員引俘虜退到金鼓之外,交於刑部官。

刑部官給俘虜換上刑具,戴上枷,押出行刑。

如果皇帝下旨赦免俘虜,宣旨大臣則宣佈釋俘,俘虜叩頭謝恩後,由原班將校押解從原路退出。最後丹陛大樂奏樂,王公百官就拜位行三跪九叩禮,樂止,禮成。皇帝在金鼓鐃歌的鼓樂聲中乘輿回宮。

這一批三千名戰俘,都是桀驁不馴之徒,殺之有損名聲,放了也不現實,朱由校下旨,交由東廠處治,這是事先商量好的,東廠在明年的京城貧民窟改建,西山的兵工廠,需要用到很多的人手,這些人正好派上用場,殺俘不祥,這便用來廢物利用了。

禮成後,遼東軍原路返回豐臺大營,百戶以上的軍官則留下,皇帝朱由校在皇極殿賜宴。

歷代皇帝都會在皇極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文臣們不滿意的地方是,新科進士的傳鱸宴都不在此舉行,卻在此賜宴一羣武人,這是有失斯文,重武輕文,本未倒置,纔會有禮部只拔銀三千的事,趙秉忠的意思也是賴上了內帑,這錢得內帑出。

在內帑出錢後,他也再也沒有爲難,而是讓光祿寺專心的做好,畢競這是國宴,辦砸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而且東廠入駐督辦,他一個將退之人,沒有必要爲了一些小事,而得罪東廠,這是十分不智的。

在國宴之前,聖旨下,封熊廷弼爲江夏伯,由遼東經略轉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袁應泰爲鳳翔伯,由遼東巡撫轉都察院左都御史;米駐封澳州伯,另外的一些將軍們也有封賞,在封賞後,衆將領入殿赴宴。

這是國宴,有皇帝陛下及文武百官,朝中勳貴作陪,大殿中擺了許多的桌子,上面放滿了珍饈美食,宮女太監們正魚貫上菜,兩旁的樂師正在奏樂。

現在這裡也是按文武分,左邊是以方從哲和葉向高等爲首的文臣,右邊纔是文武官員們,武官中又以英國公張惟賢爲首,成祖時代的五大國公,傳至現在,只有四大國公,都是世襲罔替,尊貴無比的勳貴。

然後纔是熊廷弼、袁應泰、五軍都督等朝中高級將領,還有就是遼東軍的將官們。

熊廷弼和袁應泰是有有尷尬,他們都是進士出身,鐵牌子的文官,現在以軍功封爵之後,擔任的也是兵部尚書和左都御史,這也是文臣呀!但是禮部卻將他們安排在武官這一邊,這是有意排斥他們了。

這讓愛以志同道合(形態意識)區分人羣的東林黨看到,這是肯定會將他們視作異類,加以排斥。

這年代文貴武賤,三四品將軍和指揮使向五六品兵備道下跪磕頭是常事。兵部職方主事不過六品,但是這些二品總兵來辦理任職,都必須下跪磕頭,否則就變着法兒折騰你。

米柱這是暗笑,這些腦袋被驢踢的,還怕咱們拉攏不到這幾位大神,主動往門外推,咱得再加一把火,讓他們玩得更嗨,這兩位大神就是咱們陣營的了。

米柱在猜測,這多半是妒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相輕,出於妒忌之心,就會將他們排拆,這還不是黨派間的排斥,而是直接的將他們打爲異類。

第534章大破敵軍第507章換將第380章打主意第14章漸入佳境第996章亞盟第388章成都被圍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488章關係第172章分蛋糕第441章攻下其城第583章國宴第249章真禁海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750章上帝之鞭第747章轉變第763章回家無題第16章戰鬥帝第582章閱兵式第499章金殿作詞第16章戰鬥帝第82章金花教主第310章遊子歸鄉第386章大膽計劃第224章布西南局第511章教化第48章色膽包天第392章折辱無題第223章土司第842章開國大典第621章新家坡第393章城破第879章新任司令第986章朝廷矛盾第761章波斯大帝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49章帝國黃昏第376章不擴大化第614章勝利第413章初次交手第682章改變第746章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234章犟驢脾氣第106章會戰第619章變亂第269章救援第702章遠航艦隊第192章蒐證第722章反擊第362章財政第212章女戰神第904章窮途末路第196章成親第166章順天府尹第945章接觸第292章鑽空子第906章落入虎口第846章風光時刻第780章南洋之變第153章布衣謀臣第500章朝廷爭鬥第857章新的危機第990章威迫利誘第854章激怒第869章交易第838章因勢導利第788章哀鴻遍野弟663章戰略調整第497章大宴羣臣第155章詔獄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226章南洋方略第146章圖謀第694章舊裝備第375章新的目標第250章激烈對抗第842章開國大典第732章東窗事發第575章兵行險着第59章楚黨入夥第949章核心地區第305章幕後國士第986章包圍皇宮第146章圖謀第861章發展第572章逆麟第596章動手弟663章戰略調整第506章提督出征第630章懷疑第210章攻擊第575章兵行險着第788章哀鴻遍野第19章勸諫第733章野心第818章果阿叛亂第434斬首戰術第580章大典
第534章大破敵軍第507章換將第380章打主意第14章漸入佳境第996章亞盟第388章成都被圍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488章關係第172章分蛋糕第441章攻下其城第583章國宴第249章真禁海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750章上帝之鞭第747章轉變第763章回家無題第16章戰鬥帝第582章閱兵式第499章金殿作詞第16章戰鬥帝第82章金花教主第310章遊子歸鄉第386章大膽計劃第224章布西南局第511章教化第48章色膽包天第392章折辱無題第223章土司第842章開國大典第621章新家坡第393章城破第879章新任司令第986章朝廷矛盾第761章波斯大帝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49章帝國黃昏第376章不擴大化第614章勝利第413章初次交手第682章改變第746章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234章犟驢脾氣第106章會戰第619章變亂第269章救援第702章遠航艦隊第192章蒐證第722章反擊第362章財政第212章女戰神第904章窮途末路第196章成親第166章順天府尹第945章接觸第292章鑽空子第906章落入虎口第846章風光時刻第780章南洋之變第153章布衣謀臣第500章朝廷爭鬥第857章新的危機第990章威迫利誘第854章激怒第869章交易第838章因勢導利第788章哀鴻遍野弟663章戰略調整第497章大宴羣臣第155章詔獄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226章南洋方略第146章圖謀第694章舊裝備第375章新的目標第250章激烈對抗第842章開國大典第732章東窗事發第575章兵行險着第59章楚黨入夥第949章核心地區第305章幕後國士第986章包圍皇宮第146章圖謀第861章發展第572章逆麟第596章動手弟663章戰略調整第506章提督出征第630章懷疑第210章攻擊第575章兵行險着第788章哀鴻遍野第19章勸諫第733章野心第818章果阿叛亂第434斬首戰術第580章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