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魔爪伸至

米柱是十分卑視這貨的爲人,這貨一開始開官,還是不錯的,除嵩縣縣令。發奸摘伏,數昭雪大獄,所全活甚衆。但後來是腐化了,想想這一百多妻妾,這是何等聲勢。

這米柱未婚妻身形高大,被人譏之爲楊大腳,這只是時人審美觀不同,在米柱那裡,這是超級名模的身材,但張續我所娶的魏良卿女兒,擱現在是醜陋,四百年後依舊是醜陋,但這貨是無妨,反正娶一百多人,這幾乎與滿朝百官扯上關係,時人譏之爲朝親國戚。

作爲魏忠賢系一號大將,這張續我對米柱是十分的巴結奉迎,送上禮物若干,口稱表妹婿。

米柱是東廠提督三品,而這貨是河南巡撫加右僉都御史銜,從二品,既是實權在握的封疆大吏,又是比米柱父子歲數加起來還大的老人,他卻是以下官自居,見面還作揖,米柱還真不習慣與一個六十歲的老傢伙稱兄道弟,這亓詩教是醉心於功名和權鬥,但是這個人品格不錯,說話詼諧,不卑不亢,與米柱詩詞酬答,相當自得。

生活的坎坷和家庭的貧困,從小磨鍊了亓詩教剛強不阿的性格,他中年得第(四十一),十分珍惜那遲來的榮譽,他比起那些少年得志、考取進士的富貴子弟來講,處理機務,料理朝廷事務顯得穩重老練,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這亓詩教從小便是一位倔強、好強之人,雖家境貧寒、缺衣少食,但他一點也不服窮,而且很喜歡開玩笑。亓詩教年少時,一次,有人問他吃的什麼飯,他沉思片刻,隨即答道:“喝了一碗粥,吃了一個餅。”原來,他吃的是一碗玉米麪糊糊。由於喝時漸涼,上面結了薄薄一層“面油”,他便把此稱之爲餅,揭起吃了。剩下的自然成了粥,不知道的還真以爲他吃的是兩樣飯。

那時,兵荒馬亂,窮人的日子更不好過,人們只能靠吃糠咽菜維持生活。年關剛過,有人問亓詩教過年吃得什麼,亓詩教笑呵呵地說:“吃得不錯,一天三個雞(飢),頓頓八(扒)碗菜。”衆人羨慕。其實,他是一天三個吃不飽,頓頓只能扒碗野菜。

就是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朝廷大官,齊黨領袖,他堅毅好鬥,但其它方面是相當不錯,而這個張大人,父親乃前刑部尚書,死後追封太子太保,出身於如此權貴之家,又是二十歲中進士,比亓詩教早了二十一年,但這爲官圓滑,爲人軟弱,確是讓人不恥,典型的官僚,不過他混得確是不錯,至少在這官場上是如魚得水,稱得上是人生贏家。

米柱道:“豫省處天下之中,承東啓西,爲天下之樞,張大人撫豫己有兩月,有何感想?”

張續我道:“本官撫豫,主要有三個方面:撫循地方、考察屬吏、提督軍務。

然治豫者,福王問題是其衝,福王地近位尊,朝廷尊之以禮。卻終日閉閣酌飲醇酒,所愛唯有婦女、歌舞。秦中流賊四起,河南也遭大旱、蝗災,人們互相殘食,民間一片雜亂,都說先帝耗天之財以肥福王,洛陽富於皇宮。中州腴土盡爲福王所有,鄰省山東、湖廣腴土多爲其有,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雜稅,並四川鹽井榷茶銀以自益。伴讀、承奉諸官,假履畝爲名,乘傳出入河南北、齊、楚間,所至騷動。又請淮鹽千三百引,設店洛陽與民市。中使至淮、揚支鹽,乾沒要求輙數倍。而中州舊食河東鹽,以改食淮鹽故,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東引遏不行,邊餉由此絀,豫省最大之問題在於福王勢大,傾壓一省耳。”

這貨在叩見是“叔公魏忠賢”時,就己知道這個上面對福王不渝,所以盡挑這個米柱想聽的。

這個米柱卻問:“大人提督豫省軍務,八府十七衛中,如有不忠於王事,玩忽職守,不敢戰能戰者,一律交由東廠法辦。”這將張續我佈署至河南,是最重要的一環,控制了軍隊纔敢操殺豬盤。”

這個張續我心神領會,說道:“謝大人。”

這是米柱他們的一貫手法,想在地方玩一盤大的,就必先在地方控制軍隊,再玩大局,現在佈局己差不多,就差藥引子了。

將這個張續我打發走,米柱又被這個魏忠賢緊急召見,米柱來到了司禮監,向魏忠賢行禮後問道:“公公召下官前來,所因何事?”

魏忠賢道:“維新最近在忙些什麼?”

米柱道:“爲東廠招標、接手經廠、制訂出版律而忙,計劃三天後去一趟這個河東,擺平那裡的事。”

米柱爲什麼敢說擺平二字?那裡可是在打仗,土默特汗卜力兔臺吉率六萬大軍寇邊,邊關烽火四起,這是這十年內最嚴重的事件。

但自這個瀋陽衛戰事結果傳至山西,卜力兔臺吉的大軍連夜撤退,邊烽遂停,兵部還派出特使,令各地援軍返回駐地。

建奴一部打得林丹汗找不着北,林丹汗一部打得這卜力兔臺吉找不着北,大明陣斬建奴二萬人,這個卜力兔臺吉不跑,等大明遼東鐵騎一至,他們便跑不了啦。

這一次土默特部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這日子更加難過了。

河東的局是時候收局了,魏忠賢是此事的參與者之一,當然知道大局己成,就等這個收網捕魚,他說道:“此事不忙,現在皇上對駱思恭非常不滿,準備拿下他,此事由東廠去辦。”

此事意料之中,這個駱思恭不得歡心,遲早被換,米柱道:“皇上可有人選?”錦衣衛指揮使是重要位置,非這個能力出衆,又深受皇帝信任者,不能擔任。

魏忠賢不好意思道:“皇上的意思是,想讓奶兄錦衣衛指揮僉事侯國興擔任指揮使。”

這個侯國興是客氏之子,客氏封奉聖夫人之後,這個侯國興爲錦衣衛千戶,未及兩月,升爲指揮僉事,這客氏開始展示其強大的力量了,這堂堂錦衣衛,三品大官,她看上了,就是她的了,她的男人就會爲她弄來。

升官之快,只有米柱可以相比,米柱全憑實打實的功勞,而這個侯國興,則是因爲是奉聖夫人客氏之子。

侯國興年方二十,父侯二,己故,這貨只是京城一個鬥雞走狗的惡少,因母親權勢,驟獲封賞,但是這傢伙不學無術,目不識丁,一向是吃喝嫖賭,打架鬧事,這個錦衣衛千戶和僉事,只是按時領俸,至於其它的,連點卯都沒有過夠十次,這傢伙爲什麼突然想當指揮使呢?

米柱在暗歎,多災多難的大明,這個皇帝算半文盲,魏忠賢、客氏這些掌握大權的是真正的睜眼瞎,偌大的大明帝國,居然由文盲們掌管,真是對一個科舉國家巨大的諷刺,難怪這士大夫集團對對他們充滿了敵意。

米柱卻不上當,說道:“駱指揮在庚辰宮變中有擁立之功,如果由東廠下手,難免會讓天下人說君皇刻薄,不念舊情,何不派人讓之自請引退,這樣君臣相得,面面俱到,豈不是好。”

魏忠賢道:“也罷!這個人應該是誰呢?”

米柱道:“最好是錦衣衛內的人,許顯純在遼東,李天華在家養病,唯有田爾耕了,他作爲南鎮撫使,最合適不過。”

合適個屁!無論是誰去幹,都是把人往死裡得罪的活計,當然,如果讓東廠出馬,這是撕破臉皮,無退路可選了。

這個魏忠賢想讓米柱辦這件事,也不是有意刁難他,而是覺得手下辦事者,唯有米柱辦事快、狠、準,不留後患。

這件事倒是讓米柱注意到客氏這個人了,客氏這一個奶孃,正在發揮着誰也想不到的作用,當代最有權力的一個半男人,都爲她顛倒,這朱由校算一個,魏忠賢算半個。

據傳這個這朱由校一來到世上就不順——生母王選侍沒有奶水。消息傳出,宮牆內**府的奶媽們個個爭前恐後,迅速趕來。

可是奇怪,不知是氣味不對,還是鹹淡不合,雖然奶媽們輪番上陣,這朱由校就是一個也不認,只顧撕心裂肺的乾哭。

內府無奈,只好尋找乳母的範圍擴大到了宮牆外。

大明朝皇宮選奶口的標準並不太嚴,只要年齡十五至二十歲,青春貌美,身體健康,正值哺乳期,階層出身均不限。

那時京師周邊的民間婦女都以入選皇家做奶媽爲榮耀。因爲,要是做了皇子皇孫的奶媽,就是爲未來的皇帝哺乳,就可以終身享受榮華富貴,還有豐厚的俸祿,將來還可以厚葬,一家人也可跟着沾光。所以雖然別夫棄子入宮,甚至終身不能再出,多少女人還是求之不得。

這保定府定興縣農村有一客姓女子,年方十八歲,相貌漂亮,膚色白裡泛紅,生得豐滿標緻,剛剛生過一子,現乳水正盛,因家境貧窮,也報名參選。

第480章前朝秘聞第529章昏庸無能無題第992章相互扯皮第727章前線堡壘第990章徐徐圖之第289章赴宴第313章處理第393章城破第503章新戰法第968章傳承第73章平衡各方第681章新戰略第741章肆虐第289章赴宴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701章推薦第912章分化第625章鄭和海圖第514章計劃第192章蒐證第99章官不聊生第821章引蛇出洞第469章戰場有變第709章滅國第778章劫收大員第316章天作之合下第231章新年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368以攻對攻第419章重奪重鎮第98章官場老手第589章威攝敵手第624章南洋號第343章計中計第493章鞏固內部第300章是非成敗第351章地官計相第900章局面棘手第235章拒絕第371章朝廷應對第936章認錢不認人第660章立足第460章優柔寡斷第235章不甘屈服475章喜得貴子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981章大明現狀第887章內部憂化第450章攻擊靶子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211章攻下其城第77章招攬大將第846章風光時刻第837章制度第151章闖禍第885章新的形勢第156章拿人第787章跳坑第35章封賞第728章老舊帝國第589章威攝敵手第467章準備開打第325章反攻第995章新的佈局第191章大官僚第729章帝國危機第278章坐鎮第761章波斯大帝第72章欽差入城第454章拿下第632章展望第647章巨大斬獲第217章爲難第327章進攻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573章資本主義第918章營救第381章圖謀市舶司第624章南洋號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230章朝儀下第213章呂宋第777章針鋒相對第576章丁憂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60章蒼天饒過誰?第352章廠督威風第114章流浪的人第630章懷疑第748章合作第495章南洋大勢第37章解決第677章政治聯姻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746章第889章損失慘重第515章收編蒙古軍
第480章前朝秘聞第529章昏庸無能無題第992章相互扯皮第727章前線堡壘第990章徐徐圖之第289章赴宴第313章處理第393章城破第503章新戰法第968章傳承第73章平衡各方第681章新戰略第741章肆虐第289章赴宴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701章推薦第912章分化第625章鄭和海圖第514章計劃第192章蒐證第99章官不聊生第821章引蛇出洞第469章戰場有變第709章滅國第778章劫收大員第316章天作之合下第231章新年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368以攻對攻第419章重奪重鎮第98章官場老手第589章威攝敵手第624章南洋號第343章計中計第493章鞏固內部第300章是非成敗第351章地官計相第900章局面棘手第235章拒絕第371章朝廷應對第936章認錢不認人第660章立足第460章優柔寡斷第235章不甘屈服475章喜得貴子第655章掠奪計劃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981章大明現狀第887章內部憂化第450章攻擊靶子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211章攻下其城第77章招攬大將第846章風光時刻第837章制度第151章闖禍第885章新的形勢第156章拿人第787章跳坑第35章封賞第728章老舊帝國第589章威攝敵手第467章準備開打第325章反攻第995章新的佈局第191章大官僚第729章帝國危機第278章坐鎮第761章波斯大帝第72章欽差入城第454章拿下第632章展望第647章巨大斬獲第217章爲難第327章進攻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573章資本主義第918章營救第381章圖謀市舶司第624章南洋號第1020章解決方法第230章朝儀下第213章呂宋第777章針鋒相對第576章丁憂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60章蒼天饒過誰?第352章廠督威風第114章流浪的人第630章懷疑第748章合作第495章南洋大勢第37章解決第677章政治聯姻第703章爪哇新局面第746章第889章損失慘重第515章收編蒙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