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態度

米柱擔任印度皇帝,這絕對是轟動天下的大事,毫無疑問的,這就是它改變了地區的勢力格局。

南洋帝國他開始崛起的時候就是非常的強勢,現在就咄咄的逼人,佔領了許多國家,控制的世界級的戰略要地馬六甲海峽,他們是出兵控制了傳聞中的南方大陸。

控制了傳聞中的南方大陸,這已經是遭人恨了,想不到男人帝國還可以撿這麼一個超級的大漏。

因爲南方大陸周邊的島嶼和戰略要地都在南洋帝國的控制之內,其他的國家和勢力他們想染指這一部分,也都沒有辦法,沒有可能。

因爲你根本就沒有進攻這裡的橋頭堡和前進基地,想碰到這裡根本就是不太可能。

.ttκā n .¢o

現在好了,南洋帝國不單止控制了這麼一塊超級的島嶼,而且還是出動了大軍,佔領了開發已經成功中的印度大陸,這是真正的招人恨了。

要知道南洋帝國獨吞南方大陸澳洲,大家也都攆着鼻子認了,就是因爲澳洲畢竟是沒經開發的一個地方,據說上面除了土人什麼都沒有,土人們只能造獨木舟,蓋不了超過兩層的建築物,連火槍都製造不了,只能打造一些簡單的兵器。

但是但是印度就不同了,印度可是一個超級富裕的國家,擁有數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世界級的富裕之地。

西方人東來就是爲了奪取印度,就算是奧斯曼帝國他對於印度也是懷有野心,印度就像一片大肥肉,誰人都想插上一腿,分上一筆。

但是現在卻讓南洋帝國被窩裡面放屁--獨吞了,這是非常招人記恨的。

就連奧斯曼帝國方面他的心態也有所轉變,以前他們是鐵哥們,一起共同對抗西方人,但是現在奧斯曼帝國他卻在想我們在全力以赴的對抗西方人,南洋帝國卻是在背後趁機奪取了印度,控制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他們算是被南洋帝國當槍使的。

更加坑死人的,就是南洋帝國對他們抱有戒心,爲什麼這樣說呢?奧斯曼帝國方面對他們提出和親,他們居然都不同意,可見他們南洋帝國對於奧斯曼帝國是懷有異心的。

所以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他就立下了一條紅線,如果南洋帝國敢往波斯方面進軍,就意味着他有心對奧斯曼帝國進行挑釁,同時也都下令減緩了對南洋帝國方面的軍事依賴,無論是物資的支出還是生意往來,都大大的減少了。

奧斯曼蘇丹他這條命令,其實是令他國內的臣民和百姓們怨聲載道的,因爲南洋帝國已經成爲了他們最重要的貿易伙伴。

帝國現在之所以大掙特掙,是因爲他們獲得了東方的貿易專營權,西方人想要東方的特產,只能通過奧斯曼人獲得,但是奧斯曼人他也並不產這些東西,他們是從南洋帝國方面獲得的,雖然南洋帝國方面的開價不菲,但是因爲這些東西獨一無二,所以他們可以高價高賣,西方人想獲得香料,只能通過他們高價的獲得。

所以他們是掙了不少的錢的,還有那就是他們購買了大量的軍火,這些軍火對南洋帝國是有很大的依賴性。

如果脫離了南洋帝國,他們這些武器原配件的配發都是個問題,他們的火槍和機關槍都是如此,更加不用說大型的軍艦和火炮了。

奧斯曼帝國它一直都有一種想擺脫南洋帝國的依賴的想法,但是他們的軍事武器纔剛剛換裝完成,對於南洋帝國那是高度的依賴,他們也曾自己仿造製作這些武器,但是他們自己仿造自己製作的東西更加的貴。

沒有任何一個將軍和貴族會願意花更多的錢買更差的東西。

南洋帝國的武器質量非常的有保障,他們自己買這些武器完全可以走私往歐洲或者是中亞地區,去獲得多倍的利潤,說擺脫南洋帝國的依賴,禁止跟南洋帝國進行貿易,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少年的蘇丹可是一個非常心狠手辣的人物,如果不聽從他的命令,他就會勃然大怒,他就會想方設法的把你剷除給殺死,所以奧斯曼的貴族們,大家都是叫苦連天,大家都想跟南洋帝國做生意,現在在奧斯曼帝國境內,只要跟南洋帝國做生意的都能獲得高額的利潤,都發財了,放棄了這麼一個大財主,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損失。

特別是那些從事軍事工業和重工業的,他們更加的慘,如果不能與帝國做生意,等於把他們的盤子全盤的砸開。

這令這些貴族們非常的憤怒,但是這是國家的政策,這是他們蘇丹的政策,誰也都沒有辦法進行阻止,他們只好求助於阿里親王,希望他能出來給一個說法。

阿里親王他是穿針引線,達成了南洋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盟約,現在大家出了這麼大的問題,他有義務和責任必須解決這問題,如果讓大家都沒錢掙了,飯碗都砸了,大家都是死路一條。

阿里親王知道現在的少年蘇丹,大權在握,他正磨刀霍霍地準備對付那些反對他的人,正在迅速的收權,這一位少年蘇丹,他可是非常的心狠手辣,手段鐵血,很有國朝之初明君的風采,對於敢反對他的人和質疑他的人,那是毫不猶豫的除掉,比如說扶持他上位的那幾位大臣們,以爲擁立有功,就可以在他面前爲所欲爲,呼風喚雨,這就錯了,這些大臣們都紛紛的被處死了,紛紛的被幹掉了。

反而他沒有什麼功勞,沒做有什麼大事的阿里親王反而獲得了重用。

阿里親王他作爲蘇丹的王叔,其實是非常邊緣化的,在他擁立的過程中也沒有什麼功勞,但是蘇丹就是看中他,就是讓他擔任的重要的職務。

但是阿里他並沒有因爲蘇丹重用他而驕傲,如果因爲自己是王叔的身份和身上擔任的重要職務,就敢對蘇丹指手畫腳,那絕對是死路一條的。

但是如果他毫無作爲,估計他也是被當場弄死的下場,要知道這些大臣們,可是在他的勸導之下,可是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大家都希望在這一方面掙了大錢,突然間就說不做南洋帝國的生意的,估計這些大臣們不敢對皇帝張牙裂嘴,但是要滅掉他阿里親王還是沒有問題的。

阿里親王他是愁白了頭,他就在想,就不知道米柱他是怎麼想的,他就不知道我們偉大的蘇丹其實就是一個偏執狂嗎?他認定的事情你就必須去做,你做了他就會高興,凡事都必須順着他的意思去才行。

阿里親王就是順着蘇丹的意跟南洋帝國達成了協議,這一切也都是在蘇丹的意志之下完成的,有了功勞,他分上了一份,但是有了錯的時候,他肯定也有一份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阿里親王他在想,只要米柱答應跟奧斯曼帝國人和親,雙方的關係馬上就變得好轉,但是就不明白米柱爲什麼這麼一根筋,這麼的犟,就是不肯跟南洋帝國結盟。

要知道那一個皇帝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娶一個老婆往往取決於政治上的因素,你完全可以不愛她,娶她回來以後,放在後宮裡面養她幾十年又何妨,看不順眼的,就算是弄死也何妨?但是他就連這些表面上的功夫都不肯做,這也難怪蘇丹他會多想。

阿里親王他現在是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都不知道怎麼做纔好,所以他迫不得已只好再次的前往了印度,前去進見南洋帝國印度皇帝米柱,希望能夠說服他。

阿里親王也是這一次米柱登上了印度皇帝的見證者之一,他首先就表示了熱烈的祝賀,然後就舊話重提,希望米柱能夠拉他一把。

米柱還是相當禮遇阿里親王的,畢竟當年阿里親王就是被他忽悠下水,然後雙方就達成了聯盟,南洋帝國可是從奧斯曼帝國那裡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說他們獲得了大量的優質奴隸,獲得了大量的優質戰馬,這讓他們組成了龐大的騎兵軍團。

南洋帝國的騎兵軍團一直都是缺碼,直到跟奧斯曼帝國結成了聯盟以後,他們才正式的不再缺馬,然後他們才組成了龐大的騎兵軍團,也就也就是因爲他們擁有了龐大的騎兵軍團,纔在這一次深入遠征德里的戰役之中,擁有大量的機動力量,如果沒有這麼多的馬,沒有這麼龐大的機動力量,他們是沒法執行這一戰略的。

所以米柱他看見了阿里親王,他還是非常的高興,非常的禮遇,對於對方的求見,第一時間就接見了,但是對於他的請求,米柱他就表示爲難了。

米柱還是那句話,他都是幾個孩子的爹,四個女人的老公,如果再搞這些事情的話,實在是對不住很多人,對不住深愛他的人,對不住在乎他的人,所以他是不可能再這樣子搞了。

第562章改變策略第662章威迫利誘第295章處理意見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162章搶先告狀第220小冰河期第921章獎勵第496章捷報第800章無可耐何第756章帝國崩潰無題第503章新戰法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838章因勢導利第558章招納第991章無耐之舉第559章英雄末路第801章豬隊友第452章察哈爾部第576章丁憂第900章局面棘手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945章接觸第58章準備第958章不堪一擊第881章艦隊東來第148章鑽營第5章面試第852章大宗軍購第868章印地安人第57章鬱悶第950章奇襲重鎮第498章皇城夜宴第954章亳不留情第109章大慘敗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432章大殺招第412章一夜變天第828章西洋聯盟第768章併購?第719章炮擊果阿第837章制度第554章兩難第385聞風而逃第568章偏激第440章最後的土司城第122章回家第909章身陷困境第290章文青第555章戰略第465章大軍雲集第626章準備功夫第816章真正意圖第375章土司難題第21章謠言第543章邊城大戰四弟663章戰略調整第562章改變策略第508章勇將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935章爲難第69章說客第463章名帥第657章勢力範圍第714章艦隊歸來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446章真龍天子第430章秦良玉第674章洗劫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129章魔爪伸至第986章朝廷矛盾第592章擊垮第715章第375章土司難題第833章嫁禍第716章滅國之戰第561章歡天喜地第704章獨立政體第933章無奈南下第623章安排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955章形勢逆轉第121章受歡迎第666章文萊加盟弟402章巨族末路第211章攻下其城第718章家與天下第783章反擊第714章艦隊歸來第635章揚帆南洋第433章出兵第968章臨危傳位第372章迅速應對第702章遠航艦隊第567章重文輕武第280章直取將首第560章輝煌勝利第741章肆虐第978章領先優勢
第562章改變策略第662章威迫利誘第295章處理意見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162章搶先告狀第220小冰河期第921章獎勵第496章捷報第800章無可耐何第756章帝國崩潰無題第503章新戰法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838章因勢導利第558章招納第991章無耐之舉第559章英雄末路第801章豬隊友第452章察哈爾部第576章丁憂第900章局面棘手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945章接觸第58章準備第958章不堪一擊第881章艦隊東來第148章鑽營第5章面試第852章大宗軍購第868章印地安人第57章鬱悶第950章奇襲重鎮第498章皇城夜宴第954章亳不留情第109章大慘敗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432章大殺招第412章一夜變天第828章西洋聯盟第768章併購?第719章炮擊果阿第837章制度第554章兩難第385聞風而逃第568章偏激第440章最後的土司城第122章回家第909章身陷困境第290章文青第555章戰略第465章大軍雲集第626章準備功夫第816章真正意圖第375章土司難題第21章謠言第543章邊城大戰四弟663章戰略調整第562章改變策略第508章勇將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935章爲難第69章說客第463章名帥第657章勢力範圍第714章艦隊歸來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446章真龍天子第430章秦良玉第674章洗劫第597章東印度公司第129章魔爪伸至第986章朝廷矛盾第592章擊垮第715章第375章土司難題第833章嫁禍第716章滅國之戰第561章歡天喜地第704章獨立政體第933章無奈南下第623章安排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955章形勢逆轉第121章受歡迎第666章文萊加盟弟402章巨族末路第211章攻下其城第718章家與天下第783章反擊第714章艦隊歸來第635章揚帆南洋第433章出兵第968章臨危傳位第372章迅速應對第702章遠航艦隊第567章重文輕武第280章直取將首第560章輝煌勝利第741章肆虐第978章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