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魂歸大明

這是米柱的惡趣味,米奇有什麼不好?米老鼠好得很,這名字在後世,大名鼎鼎,如雷貫耳,還老有錢了。

米柱道:“岳父在外多日,家裡甚是掛念,這便回家去吧。”

楊錦鶴不好意思的道:“弘吉刺部乃我外家,他們遭了聯軍偷襲,什麼都沒有了,幾千口人正在等吃飯呢?這米還沒有着落。”

米柱冷冷道:“這事不歸本官管,大明都還有許多人捱餓過冬呢?找洪大人去,他將巡撫蒙古,這是他的事,還有,你外家姓魏。”

楊錦鶴訕訕一笑,只好拱了拱手,拜別而去,米柱一向不太鳥他,以前還將他拿了去糞廠幹活,女兒成親了,才允許回來,他只好去找洪承壽代爲說項了。

幸好洪承壽相當賣他面子,笑道:“楊公!快上熱茶,瞧這天冷的,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如此禮遇,讓楊錦鶴受寵若驚,他說明了來意,有些忐忑不安的望着對方。

誰知洪承壽立即拍胸口的道:“楊公的事,就是咱的事,先劃一萬石頂着,後續再劃一些,衝着您的面子,十萬八萬石就一句話的事。”

楊錦鶴這才把心放回肚子裡,他臉上大大有光,說道:“洪大人,這太給面子了,回到京裡,得請你喝老酒。”

洪承壽道:“自己人,何必客氣呢!”

離開了洪承壽的帳篷,巴布道:“到底是米大人是你女婿還是洪大人是?”

楊錦鶴道:“什麼屁話?當然是米大人是?他什麼身份?當朝伯爵,廠衛提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他能和你說兩句話,就是擡舉你了,沒有那句去找洪大人,洪大人會這麼給面子,你想都不用想。”

巴布道:“受教了,有了這些糧食,部裡就不用餓死人了,還可以招一些人呢?“

楊錦鶴道:“大哥!現在世道變了,你也得換換腦子,不要搞那些小動作了,跟着大明混,吃香的,喝辣的,還成了大明民族,這不比當蒙古土夷好?”

其實,巴布比楊錦鶴還小了十歲,這一聲大哥,叫得實委羞口,但是看在娶了人家千嬌百媚的妹妹份上,帳中性福無限,這一聲羞口大哥叫了是有回報的,值得的。

巴布道:“這個自然,還請妹夫介紹一些貴人認識,以後日子也好過些。”

楊錦鶴道:“還要認識誰?這洪承壽大人就是蒙古巡撫,這兒歸他管,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沒有更大的了,抱着這大腿,聽他的話,好處大大的有。”

巴布道:“這感情好。”

楊錦鶴也知道自己該回家了,出了這麼久,家裡應該挺擔心的,現在又納了一門小的,家裡只怕是雞飛狗跳了,米柱對他冷淡,就讓他覺得,未來的日子不會好過呀!都不知外父魏忠賢和那尖酸刻薄的客氏怎麼鬧呢?你一個太監都要娶老婆,咱一個精壯漢子,娶三個老婆有什麼問題,又不是應付不了?眼前只好見一步走一步了。

米柱隊來了三千騎兵,會同他的衛隊,找來了許多大車,將戰士的遺體放上大車,除了軍官們有一口薄木棺材,這些普通士兵,只有一身衣服和一塊寫明身份的牌子。

這個時代的人,鬼神之說,深入人心,幾乎每個人都認爲,死後會成鬼,壞人生活在地獄,好人則生活在天堂,入土才能爲安,火化是沒有靈魂的,想做鬼都難,所以不到萬不得己,絕不火化,另有條件的,輾轉千里,耗費極多,也要運回家去,這叫落葉歸根。

這麼多士兵戰死,是做不到落葉歸根了,米柱安排葬在八寶山公墓之中,讓和他們和戰友在一起,忠魂繼續守護大明,其個人遺物和撫卹金則會寄回家鄉,給他們的家人。

八寶山公墓在護國寺附近,位於石景山八寶山東部,長安街延長線盡頭。

這裡因爲這附近出產耐火土、白土以及灰石等八種建築材料,所以被命名爲八寶山,早在本朝初期,在這裡葬了一位太監,之後又建立護國寺和靈福寺,之後便成了太監出宮之後的棲身之地,許多無家可歸的老太監就在這是養老等死,因爲護國寺是太監建立的,面積也七十畝左右,寺中供奉有不少知名太監,所以不少太監晚年基本上都在這裡度過,死後也多數埋在這裡,附近的老百姓死後也埋在這裡,其實附近就是亂墳崗,一直沒有人去管理。

米柱看中了這裡的風水和寬闊場地,徵收了大片用地,改建成大明最大的烈士公墓,這裡環境優美,佔地極大,將這裡建造成園林式公墓,莊嚴肅穆,只有戰死沙場的烈士,纔有資格葬在這裡。

現在米柱是安排人手,將遺體運回去,然後安排吉日下葬。

在以前的軍隊,士兵本來就是消耗品,死了打發一些燒埋銀便了,現在米柱這麼幹,因爲他深信,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

當知米總督早己建有公墓,並親自護送戰士遺體回去,許多的官兵紛紛前來幫忙,他們就是請假離隊,也要護着兄弟袍澤的遺體回去,日後也知在何處祭拜。

其實作爲一個士兵,他們是心裡欣慰的,異日如果自己戰死了,也會有人收斂遺體,護着前去公墓,選一佳穴,入土爲安,供後人憑弔,這很讓人暖心。

有一士兵道:“當米帥的兵就是省事,安心賣命便了。”

米柱後爲領隊,由六百名衛隊成員開路,他們舉着白幡,臂戴黑紗,唱着《精忠報國》,一路前行,後面緊跟着的,是成千上萬的白色馬車,每一輛馬車上只放一具遺體。

米柱是做不到車子裡像是堆貨物一樣堆滿放滿,別人一車可以塞十具,而他只是放了一具,因爲他認爲,車不夠,可以多跑幾次,像是塞貨一樣塞人,這是對烈士遺體的一種侮辱,不可以這樣。

他們由後營而出,直線穿過中軍大營,進入喜峰口關城,本來中軍大營正在整訓軍隊,米禮義副官錢伯謙是希望他們繞道,不過讓米柱用冷冰冰的眼神一望,他就不敢吭聲了。

靈車所過之處,士兵們紛紛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立正行軍禮,目送他們離去,就連總司令米禮義也趕了過來,行着軍禮,目送運載戰士遺體的靈車離開。

他們的車隊穿過喜峰口關城,進入直通京城的官道,馬祥麟大聲叫道:“兄弟們,咱回家了!”

在外面,叫客死異域,在這裡則是歸於大明,這對於地域觀念很重的國人來說,這很重要,葬在大明的土地之上,更有歸屬感。

米柱衛隊開道,打的是薊遼總智、廠衛提督的旗號,一路之上遇到人馬車隊,一律的避讓,他們看見米柱親至,誰敢擋駕?

另有衛隊先行打點,持米柱名刺通報,讓一路所有的城鎮關卡,免檢放行,他們的車隊長驅直入,直趨八寶山。

一路有百姓聽聞大軍護送殉國將士遺體歸來,他們紛紛來到經過的路邊,擺下香燭紙蜡祭拜,許多人是痛哭出聲。

其實他們這一次,是空前的大勝利,一舉打滅了蒙古帝國,完成了歷代帝王都沒有完成的偉業,他們目前在統計傷亡,只是上報三至四萬,幾乎是所有的大佬拿過來一看,就放出一邊,這是空前的大勝利呀,自己傷亡三至四萬,陣斬十四萬,俘虜近十八萬,這是超級大勝呀,非常漂亮秀逸的數字。

幾乎所有看到戰報的人,都擊節讚賞,打得漂亮,米大帥威武,大明威武,四萬的傷亡對敵人三十萬的損失,即使是再苛刻的人,也不會說半個不是,四萬的傷亡,那裡有打仗不死人的?多給一些撫卹和燒埋銀就是了,作爲大佬,慈不掌兵。

米柱望着一望無邊的長龍車隊,前方己然抵達,後方源源不斷的趕來,慈不掌兵,這是因爲當兵的不是他們的兒子,死的是別人的兒子,誰會爲此而傷心落淚?

只有那些收到陣亡通知單的家庭,纔會發出撕心裂肺的哭聲,米柱曾經隨行送過陣亡通知單,他再也受不了那傷心欲絕的的神情,所以再不去。

別人飽受朝中官員批評,說他慷朝廷之慨,重重撫卹收買人心,米柱冷冷的毫不留情的反駁道:“把你兒子送去當兵,上陣撕殺,再討論撫卹重薄?”

這些士大丈權貴之家,那裡會讓自己兒子上戰場,他們只會讓別人的兒子上戰場,送別人去死,還美其名曰:慈不掌兵。

再多的撫卹也彌補不了失去親人的傷痛,但可以令死者欣慰,讓他們認爲犧牲是值得的。

大明皇家軍,首抓軍紀,嚴厲苛刻之極,將士奮勇向前,悍不畏死,這是因爲他們知道,當皇帝的兵,只要拼命打仗就是,如果戰死沙場,部隊會照顧他們的家人,無後顧之憂,所以士氣纔會這麼高,冒着槍林彈雨,死戰不退。

第989章扶持印奸第657章勢力範圍第608章雞肋之地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763章回家第655章掠奪計劃第446章真龍天子第960章拉攏戰俘第427章交易第722章反擊第533章交鋒第482章進度如期第453章王宮激戰第145章政客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727章前線堡壘第674章洗劫第858章償還第158章營救第1027章與衆不同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985章別無他法第600章呂宋攻防戰上第94章朝廷之上第949章核心地區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85聞風而逃第412章一夜變天第323章立後大典第345章慘敗第934章腰挾第311章捉拿無題第382章慘勝第241章力量壯大第945章接觸第937章佔據第447章驚世大勝第638章勢成第233章抵達第773章謀取第425章曹隨歸來第403章頭銜第35章封賞第859章皆大歡喜第979章昏招連出第224章布西南局第722章反擊第941章重新奪回第798章他鄉故知第161章出大事了第191章大官僚第828章西洋聯盟第997章結盟不成第511章教化第467章準備開打第841章利益構成第157章入獄第144章老臣第560章輝煌勝利第371章朝廷應對第855章狡猾第511章教化第441章攻下其城第879章新任司令第299章驅逐第11章大才第800章無可耐何第553章前無去路第669章南洋民族第354章爆發第284章選秀第129章魔爪伸至第832章重鎮遇襲第76章經略遼東第408章守護神第856章善泳者溺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66章籌備第689章爪哇往事第962章重鎮歸降第461章草原風雲第50章陽謀第132章暴利工具第942章面對敵人第954章亳不留情第397章戰後第228章出頭第31章宮廷政變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856章善泳者溺第499章金殿作詞第707章策反第957章亂成一團第546章大軍困境第506章提督出征第996章亞盟第828章西洋聯盟第934章新局通第638章勢成
第989章扶持印奸第657章勢力範圍第608章雞肋之地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763章回家第655章掠奪計劃第446章真龍天子第960章拉攏戰俘第427章交易第722章反擊第533章交鋒第482章進度如期第453章王宮激戰第145章政客第27章暴風雨前的冷靜第727章前線堡壘第674章洗劫第858章償還第158章營救第1027章與衆不同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985章別無他法第600章呂宋攻防戰上第94章朝廷之上第949章核心地區第1022章父母苦心第385聞風而逃第412章一夜變天第323章立後大典第345章慘敗第934章腰挾第311章捉拿無題第382章慘勝第241章力量壯大第945章接觸第937章佔據第447章驚世大勝第638章勢成第233章抵達第773章謀取第425章曹隨歸來第403章頭銜第35章封賞第859章皆大歡喜第979章昏招連出第224章布西南局第722章反擊第941章重新奪回第798章他鄉故知第161章出大事了第191章大官僚第828章西洋聯盟第997章結盟不成第511章教化第467章準備開打第841章利益構成第157章入獄第144章老臣第560章輝煌勝利第371章朝廷應對第855章狡猾第511章教化第441章攻下其城第879章新任司令第299章驅逐第11章大才第800章無可耐何第553章前無去路第669章南洋民族第354章爆發第284章選秀第129章魔爪伸至第832章重鎮遇襲第76章經略遼東第408章守護神第856章善泳者溺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66章籌備第689章爪哇往事第962章重鎮歸降第461章草原風雲第50章陽謀第132章暴利工具第942章面對敵人第954章亳不留情第397章戰後第228章出頭第31章宮廷政變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856章善泳者溺第499章金殿作詞第707章策反第957章亂成一團第546章大軍困境第506章提督出征第996章亞盟第828章西洋聯盟第934章新局通第638章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