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扒電車公司的黑底

“聽廣播嘍!”

“聽廣播嘍!”

民國時期的老百姓,晚飯吃得很早,不等天色黑盡就已經吃完了。原因很簡單,天黑了需要點燈,要麼費電、要麼費油,早點吃飯能夠省下一筆可觀的支出。

每當到了天黑之際,天津的底層百姓就端着小板凳外出,來到附近的店鋪聽廣播。這是他們難得的休閒娛樂時光,帶着勞累一天的疲憊,聽幾段相聲、聽幾段京劇、聽幾首流行歌,就彷彿是享受了神仙日子。

袁三兒帶着去年剛娶的小媳婦,樂呵呵來到巷口的雜貨鋪,這裡門口坐滿了人,從臺階一直延伸到街邊。兩邊則是賣麻花、糖堆兒、瓜子、糖水的攤位,經常有人買上些吃食,小攤生意還算不錯。

自從日本在天津挑動暴亂,天津的經濟大受打擊,底層百姓的生活更加艱難。袁三兒雖然捨不得花錢,但還是對老婆說:“鮮兒,你要吃瓜子兒還是麻花兒?”

鮮兒瞅着零食攤嚥了咽口水,笑道:“費那個錢幹啥,聽聽廣播就得了。我現在懷着孕,留着錢給咱們的孩子,以後供他讀書不是更好?”

“就是懷孕了纔要多補補,”袁三兒不等妻子反對,就走到瓜子攤前,掏出兩枚銅板說,“稱些瓜子兒。”

“好嘞!”

攤主也不嫌錢少,抓了一小把瓜子放在秤盤裡,挑挑揀揀,揚着秤桿說:“秤旺着呢!”

袁三兒連忙託着衣襬接瓜子,獻寶似的捧回去給媳婦兒:“鮮兒,快嚐嚐,這瓜子兒可好吃了。”

“嗯。三哥,你也吃。”鮮兒的俏臉笑開了花。

小市民有小市民的生活,一段廣播、一把瓜子,就足以讓他們對生活感到滿足。

“久大精鹽,中國馳名品牌,遠銷南洋的國貨驕傲!”

“一碗喉溫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程裕新茶號天津店隆重開業,正宗徽茶老字號,胡適先生喝了都說好。”

“……”

廣告足足播了三分鐘,有人抱怨道:“現在這廣播,廣告真是越來越多了!”

旁邊立即有人反駁:“人家周先生開廣播公司,免費給你聽曲兒聽相聲,還不許別人打廣告?”

“就是,這廣告多點纔好。要是接不到廣告,廣播公司關門歇業了,大家夥兒上哪兒聽節目去!”衆人紛紛附和。

如今天津的廣播公司主要有兩家,除了周赫煊的中華廣播外,上海那邊也來天津開了分公司。但老百姓還是更愛聽中華廣播,一來大家念舊,二來中華廣播的節目更有意思。

廣告結束後是一段京劇選段,袁三兒樂呵呵聽着,不時看看身邊的媳婦兒,感覺生活充滿了滋味。

突然,廣播裡傳來陌生而熟悉的聲音:“聽衆朋友們,大家好,現在是《晚七點閒話》時間,我是主持人周赫煊……”

“譁!”

店鋪前的人轟動起來,他們雖然只是小老百姓,卻也久仰周赫煊的大名。辦廣播且不說了,去年周赫煊運了好幾船的糧食來天津,發往北方的各大災區,那可是引起了大轟動,人人都說周先生是活菩薩。

“這回值了,周先生親自做廣播!”

“人家可是大學者、大人物,居然還來給咱們這些湊悶子。”

“周先生大善人啊,我聽山東的親戚說,那邊已經有人給周先生立長生牌位了。”

“衚衕口算命的劉瞎子說,周先生是文曲星轉世,那可了不得!”

“我侄子還在周先生的希望小學唸書,每天中午有糙面饅頭吃。那小子不僅長得壯了,學問也見長,報紙上的字兒都認得。”

“……”

只聽周赫煊的聲音繼續從收音機裡傳出:“從一月份開始,天津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無疑就是電車漲價的事情。今天我們專門請到幾位嘉賓,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清華法學院長陳岱蓀先生,歡迎陳博士來中華電臺做客!”

陳岱蓀說道:“大家好,我是陳岱蓀。”

周赫煊又說:“還有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國際知名社會學家陶孟和先生,歡迎陶先生。【△網.】”

陶孟和笑道:“聽衆朋友們好,我是陶孟和。”

周赫煊繼續說道:“最後一位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清華政治學系教授張奚若先生。張先生你好!”

張奚若說:“周先生好,大家好,我是張奚若。”

三位嘉賓介紹完畢,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白領中產階級,都對這個節目肅然起敬。全是西方知名大學的博士、碩士啊,平時很難見到的,能聽他們聊天也是件幸事。

周赫煊開始說到正題:“張教授,你對天津電車漲價風波怎麼看?”

張奚若道:“這漲價漲得毫無道理,我長期研究中國社會問題。以天津普通人的經濟收入,跟電車公司漲價之後的票價,是完全不相符的。事實上,天津的電車票價,這十年來連續上漲好幾次,已經比北平的票價都搞出12%。”

周赫煊又問陳岱蓀:“天津電車公司這次漲價的理由,是說自身虧損嚴重,只有漲價才能維持運營。陳博士,你是研究經濟、金融和財政的專家,你來說說詳細情況吧。”

陳岱蓀侃侃而談:“天津電車公司成立於1904年,也就是28年前,電車在1906年正式運營。電車公司每年收益穩定,早在1912年就已經收回全部投資,剩下這30年的收入都屬於純利潤。到去年爲止,天津電車電燈公司的毛利潤已經接近400萬元,他們不可能會虧本。”

周赫煊問道:“400萬元的毛利,那很多啊!這些錢都進了電車公司的口袋嗎?有沒有給天津政府上稅?”

陳岱蓀解釋道:“電車電燈公司繳納給天津市政府的錢,不叫稅,而叫報效費,去年的實際報效數大概爲12萬元。但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電車經過租界時,需要支付給各租界一筆‘通過費’。單是去年支付給法租界的‘通過費’,就高達74萬元!”

周赫煊總結道:“也即是說,比利時人在天津開電車公司,只給天津市政府上稅12萬元,卻給法租界繳了74萬元的過路費?”

“是的,就是這樣,”陳岱蓀說,“電車公司交給各租界的過路費,加起來每年大概有160萬左右,但給天津市政府的報效費卻只有12萬元。”

周赫煊問張奚若:“張先生,這符合常理嗎?”

張奚若心直口快不怕得罪人,惱怒道:“這完全是不講道理的做法!電車屬於公共事業,電車佔用了大量的街道空間,這些空間都是屬於全體天津市民的。不僅如此,電車還經常撞傷撞死百姓,給老百姓的出行帶來了人身危險。因此,電車公司作爲補償,不能收取過高的票價,同時還應該給政府納稅,用來改善市政環境和市民生活。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憑什麼在中國的土地上開公司,正常繳稅只有12萬元,卻給各國租界上交160萬元的過路費?純粹是欺負人!”

以前老百姓只覺得電車漲價不合理,但究竟怎麼不合理,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現在聽幾位學者教授講道理,瞬間明白其中的內情,一個個氣得破口大罵。

“太埋汰人了,哪有這樣的?”

“洋鬼子就不是人!”

“以後堅決不坐電車。”

“誰說不坐,老子就要坐,坐了還不給他們錢!”

“漲價,漲價,天天漲價。自打我記事起,電車公司已經漲了五回票價了。”

“……”

只聽周赫煊繼續說道:“難怪天津的各國領事,都支持電車公司漲價,原來他們是一夥的。電車公司漲價越兇,各國租界的收入就越多,這是合起夥來欺負天津老百姓。”

“可不是嗎?”張奚若道,“否則日法意三國領事,又怎麼會急衝衝地給政府發外交照會,都是利益使然。”

陳岱蓀還說:“我必須先講清楚一件事。當初清政府和電車公司簽訂的合同,確立了電車公司的經營範圍,電車公司只能在以鼓樓爲中心6華里範圍內運行,剩下的電車路段都屬於非法經營。據我所知,後來擴建的電車路段,並沒有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也正因爲如此,電車公司繳納給天津市政府的報效費纔會那麼少。”

“呵呵,原來是非法運營的啊,”周赫煊笑道,“我聽說電車公司幹這種違法的事,還不止這一出。”

張奚若說:“是的,由於乘坐電車必須用銅元買票,這就是電車公司成爲天津最大的銅元兌換商和週轉商。由於大量銅元囤積,他們從1920年開始,就把這些銅元高價出售給日本三井洋行和三菱洋行,私運到日本製造軍火武器。”

周赫煊氣道:“也就是說,日本關東軍侵略東北所用的槍炮,很可能也有天津人使用的銅元製造的?”

陳岱蓀說:“確實如此。電車公司這種做法,不但在實質上支持了日本侵略中國,還致使大量銅元外流,擾亂了中國的金融市場。天津市政府雖然一再嚴禁銅元出口,但電車公司和日本洋行的交易卻沒停止,銅元走私一直在悄悄進行。”

說到這裡,正在聽廣播的天津百姓都氣炸了。

“原來電車公司這麼壞,跟日本人勾結在一起。”

“以後千萬不要坐電車,咱們投的每一枚銅元,都是在給日本製造槍炮啊。”

“再坐電車就是賣國賊!”

“咱們去把鼓樓周圍6裡以外的電車軌道都扒了,那是非法建造的,沒有給政府上稅!”

“對,馬路是大家的,憑啥給電車公司用了還不交稅?”

“打倒電車公司,打倒賣國賊!”

“……”

天津的電車漲價風波,瞬間就提升到救國的高度。

當南京政府派來的專員抵達天津時,他面臨的是天津全行業罷工罷市,市民和學生紛紛走上街頭遊行,各大報紙把電車公司的黑底子抖得乾乾淨淨,老城區以鼓樓爲中心6華里外的電車軌道全部被扒除。

此事件,史稱“反電車救國運動”,或者叫“四四愛國風潮”、“四四天津大罷工”。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645 滿地撿錢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777 大資本家111 死心758 元首的晚餐480 薇薇安568 評論文章127 搞個大新聞748 基建狂魔624 抵達舊金山443 看破紅塵的張二公子065 再見396 中國報業協會004 射鵰英雄傳1024 貪腐338 邀請973 周神仙駕到851 國際友人530 敵後抗戰640 貪婪的英國人579 太虛大和尚238 大水衝了龍王廟416 巴蜀王040 神魔亂舞的大帥府992 八門拳020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455 好消息435 危局126 剪髮潮407 寧粵之爭216 借兵623 失意的老宋366 戰爭與貧困128 文妖周赫煊632 陰險的瘸子371 緣分852 揭露者608 官司451 閒談258 非主流課程1014 拜師904 張樂平362 我愛這土地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713 又是個特務頭子341 強勢878 又喜又憂的周至柔844 空戰421 東華帝君506 駁斥272 考古656 我的祖國746 訪客盈門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305 靈均374 名人字畫收割者785 走爲上259 惱騷896 惱羞成怒764 夾道歡迎728 叫人700 回程866 聖誕節683 刺殺後記 二018 沙龍赴約730 輩分亂了707 先知周赫煊111 死心421 東華帝君727 六親不認760 背水一戰063 名傳四方909 老馮謀官060 抵達清華082 打一頓就好了667 拜訪795 商業計劃284 年鑑學派創始人264 一猜就中1053 日本投降042 養望416 巴蜀王885 聞一多VS劉文典——真人PK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550 砸了好多錢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602 開山祖師113 畫畫256 狗皮膏藥校長202 迫不及待507 中國也有大師274 湯因比109 砸玻璃129 狂士837 任教096 北大復課325 哥大邀請152 狗官
645 滿地撿錢390 北方教育界的破事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777 大資本家111 死心758 元首的晚餐480 薇薇安568 評論文章127 搞個大新聞748 基建狂魔624 抵達舊金山443 看破紅塵的張二公子065 再見396 中國報業協會004 射鵰英雄傳1024 貪腐338 邀請973 周神仙駕到851 國際友人530 敵後抗戰640 貪婪的英國人579 太虛大和尚238 大水衝了龍王廟416 巴蜀王040 神魔亂舞的大帥府992 八門拳020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455 好消息435 危局126 剪髮潮407 寧粵之爭216 借兵623 失意的老宋366 戰爭與貧困128 文妖周赫煊632 陰險的瘸子371 緣分852 揭露者608 官司451 閒談258 非主流課程1014 拜師904 張樂平362 我愛這土地383 法國總領事也是書迷713 又是個特務頭子341 強勢878 又喜又憂的周至柔844 空戰421 東華帝君506 駁斥272 考古656 我的祖國746 訪客盈門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305 靈均374 名人字畫收割者785 走爲上259 惱騷896 惱羞成怒764 夾道歡迎728 叫人700 回程866 聖誕節683 刺殺後記 二018 沙龍赴約730 輩分亂了707 先知周赫煊111 死心421 東華帝君727 六親不認760 背水一戰063 名傳四方909 老馮謀官060 抵達清華082 打一頓就好了667 拜訪795 商業計劃284 年鑑學派創始人264 一猜就中1053 日本投降042 養望416 巴蜀王885 聞一多VS劉文典——真人PK155 畫家和文物販子550 砸了好多錢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602 開山祖師113 畫畫256 狗皮膏藥校長202 迫不及待507 中國也有大師274 湯因比109 砸玻璃129 狂士837 任教096 北大復課325 哥大邀請152 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