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美國腦殘粉

bookmark

周赫煊最近事情太多,《大衆》副刊需要他操心,廣播電臺需要他兼顧。甚至連北大那邊,都發來電報說:“現在都國民政府了,校長你快去要銀子吧,老師們還等着發工資呢。”

諸事纏身,以至於周赫煊搬家的時間都沒有。

張樂怡如今管理着廣播電臺,廖雅泉基本接任秘書職務,她拿着電報紙進來:“周大哥,國民政府大學院發來電報,邀請你下月底去南京參加會議。”

南京國民政府在北伐期間,仿照法國制度,沒有設立教育部,而是叫做大學院。

大學院長相當於教育部長,下設教育行政委員會(9人),委員們共同商討國家教育事務。

如今的大學院長正是蔡元培,他之所以邀請周赫煊開會,是因爲周赫煊乃北洋教育部參事,同時還是北大校長。

周赫煊這個破校長,他是不準備繼續當的,煩心事太多,乾脆還給蔣夢麟算了。

上午十點。

周赫煊正在審閱《大衆》副刊稿件,哈雷特·阿班突然前來拜訪。

“周,你猜得太準了!”阿班見面驚歎道。

“什麼猜得準?”周赫煊問。

哈雷特·阿班佩服地說:“你在山東時說,日本人會暗殺張作霖,而且就是在他退回東北的途中。居然真被你猜中了!”

周赫煊道:“這不難猜,從濟南事件,就能看到日本人真實意圖。”

“不不不,這個非常困難,”哈雷特·阿班問,“你那本《菊與刀》寫完了嗎?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後面的內容。”

周赫煊好笑道:“你這次來天津,就是專門找我要書稿的?”

“當然不是,”哈雷特·阿班笑道,“常凱申、李宗仁、馮玉祥等高級將領,馬上就要來天津了,我在這裡等着採訪他們。”

(注:馮玉祥並未隨行,7月份纔會動身北上。)

“哦,那正好,我也有事想找常校長談談。”周赫煊說。

“到時候一起去吧,”哈雷特·阿班道,“對了,你的《菊與刀》呢,到底寫完沒有?”

周赫煊從抽屜裡拿出一本書,遞給阿班說:“這是《菊與刀》的樣書,正式出版還得等下個月。”

“噢,太棒了!”

哈雷特·阿班翹着二郎腿,坐在周赫煊辦公室就讀起來,還說道:“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周赫煊無奈地笑了笑,繼續審閱稿子。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這天的《紐約時報》頭版,卻是做的張作霖專題。大題目叫《一位中國地方實力派被暗殺——關於日本人的野心》,下面還細分了各種小標題,將張作霖遇害的前因後果都詳細講述,最後的內容居然跟周赫煊有關。

哈雷特·阿班在報道的最後寫道:

“我在中國的山東,遇到了一位東方著名學者,他叫周赫煊。相信喜歡研究歷史的美國人,應該對這位周先生很熟悉,他就是《大國崛起》的作者。周最近還寫了兩本書,一本叫《槍炮、細菌與鋼鐵》,是關於人類歷史學的;另一本叫《菊與刀》,是日本民族性研究書籍。

我跟周在山東有過一番交談,他從濟南事件得出驚人的結論,說只要張作霖退回東北,途中必然遭遇日本人的暗殺。當時我不以爲然,可就在前些天,張作霖的死訊讓我驚呆了……周先生不僅是爲學者,更是個預言家。他的預言並非基於神秘學,而是經過科學的研究和分析。他在《大國崛起》中還預言美國即將爆發經濟危機,但願他這次會出錯吧。關於周的詳細實際,請下轉第六版……”

《紐約時報》的第六版,有半個版面都是周赫煊專題。

一份美國報紙,如此濃墨重彩地報道中國新聞,也只有哈雷特·阿班有這個能耐了。

周赫煊專題的大標題叫《辜鴻銘第二》,好吧,或許是因爲美國人更熟悉辜鴻銘,阿班在報道新聞時,居然將周赫煊比喻爲“第二個辜鴻銘”。

新聞分別講述了周赫煊的身世經歷,又詳細闡述了他的學術和文學成就,最後把周赫煊在天津和山東賑濟災民的善舉講出來,對他進行了高度的讚揚和評價。

《紐約時報》此時的銷量,高達35萬份,就連美國高層政客都每日必讀。

這篇新聞專題一發出來,再度讓周赫煊揚名,許多美國人都對他有了良好印象。

在美國賣得不好的《神女》,也被出版商趁機弄出來炒作,可惜反響還是不怎麼熱烈。

事實上,自從《大國崛起》在美國獲得小範圍轟動後,出版商就順勢推出了《神女》。結果很糟糕,4個月累計銷量不足1萬,算上校對、編輯、印刷、運輸和宣傳等費用,這本書其實是有點小虧本的。

如今接着《紐約時報》的新聞一炒,《神女》銷量總算小範圍提升,累計起來快突破1萬2千冊了。

沒辦法,《神女》的背景是東方式的,神話也是中國獨有的,再加上敘事結構和寫作手法太過詭異,普通美國讀者特別難以接受。

當然也有個別文學愛好者喜歡,而且喜歡到腦殘粉的程度。

今年普利策獎的獲得者、未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民族戲劇奠基人尤金·奧尼爾,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公開表示:

“中國的周赫煊,是繼卡夫卡後最偉大的現代派文學家。他們的作品,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極強。這或許就是《神女》在美國不受歡迎的原因,因爲普通讀者很難理解其中的寓意。但只要你堅持讀下去,就會領略到其中的美妙,那深刻的批判、讀到的見解,以及入木三分的刻畫,將帶你進入一個夢幻離奇的世界。在讀完《神女》後,我又專門找了許多關於中國社會狀況的書籍研究,然後再來讀這本書,體會就更加深刻了……這是一部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我強烈推薦閱讀。”

972 吃人事件743 苜蓿園964 搖滾鼻祖352 才女330 華工653 前往武昌461 大地頭蛇540 非攻561 元宵節與新生活099 談文學創作326 戰爭與和平684 混亂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975 散財962 音樂無國界109 砸玻璃214 押解823 周赫煊能做的760 背水一戰464 簽名遊戲771 霜刃未曾試600 讚美991 吹牛皮942 一切就緒426 宣傳349 留學基金958 離英041 利益使然827 與子同袍524 新年的夢想038 少帥518 嚴峻的問題912 青年411 搪瓷流水線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030 摩登伽女531 陣痛064 雅事474 非戰會議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200 訪談節目347 瑰寶613 人脈很重要439 國恥879 周委員長1009 新的代表作241 理想與現實866 聖誕節234 再到上海093 當官了066 褚二爺706 原來是小說迷848 貿易和戰爭857 八女投江709 中國運動員到來776 真正的土豪527 北平分會成立060 抵達清華583 徐志摩失蹤記189 告別480 薇薇安978 周公館的牌局654 負心漢062 人情最大794 袍哥救國會032 二等二級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609 救人442 東北民衆抗日救國會613 人脈很重要501 丘吉爾925 大智若愚047 刀妃革命1005 聖雄甘地148 坦白114 廝磨670 張恨水768 助人助己760 背水一戰1008 文學論戰532 羅斯福的圈套985 得講法律281 開飛機賀喜343 再會671 合作468 孫子793 做客556 小人暗算120 毛妹668 不是摹本,是祖本762 載譽而歸035 發酵378 都不靠譜301 採訪526 文物南遷777 大資本家733 交鋒520 各有所思413 新出爐的教科書568 評論文章615 賭徒
972 吃人事件743 苜蓿園964 搖滾鼻祖352 才女330 華工653 前往武昌461 大地頭蛇540 非攻561 元宵節與新生活099 談文學創作326 戰爭與和平684 混亂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975 散財962 音樂無國界109 砸玻璃214 押解823 周赫煊能做的760 背水一戰464 簽名遊戲771 霜刃未曾試600 讚美991 吹牛皮942 一切就緒426 宣傳349 留學基金958 離英041 利益使然827 與子同袍524 新年的夢想038 少帥518 嚴峻的問題912 青年411 搪瓷流水線086 空前絕後的證婚詞030 摩登伽女531 陣痛064 雅事474 非戰會議328 中國文壇第一人200 訪談節目347 瑰寶613 人脈很重要439 國恥879 周委員長1009 新的代表作241 理想與現實866 聖誕節234 再到上海093 當官了066 褚二爺706 原來是小說迷848 貿易和戰爭857 八女投江709 中國運動員到來776 真正的土豪527 北平分會成立060 抵達清華583 徐志摩失蹤記189 告別480 薇薇安978 周公館的牌局654 負心漢062 人情最大794 袍哥救國會032 二等二級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609 救人442 東北民衆抗日救國會613 人脈很重要501 丘吉爾925 大智若愚047 刀妃革命1005 聖雄甘地148 坦白114 廝磨670 張恨水768 助人助己760 背水一戰1008 文學論戰532 羅斯福的圈套985 得講法律281 開飛機賀喜343 再會671 合作468 孫子793 做客556 小人暗算120 毛妹668 不是摹本,是祖本762 載譽而歸035 發酵378 都不靠譜301 採訪526 文物南遷777 大資本家733 交鋒520 各有所思413 新出爐的教科書568 評論文章615 賭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