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

“啦啦啦啦啦……”

費雯麗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兒,手裡捧着幾本雜誌,腳步情況地跑回學校宿舍。

“什麼事情那麼高興?”丹妮笑問。

在聽說費雯麗成爲周赫煊的女友,並且還參加了王室舞會後,閨蜜丹妮就跟她和好了,經常打聽一些關於貴族的事情。特別是艾伯特王子居然口吃,把丹妮驚得連連怪叫,哀求費雯麗下次參加貴族舞會一定要叫上自己。

費雯麗把手裡的雜誌排列整齊,放在普遍上,甜蜜地笑道:“都是關於煊的文章。”

丹妮心頭酸溜溜的,卻露出一張燦爛的笑臉,隨便翻開一本雜誌便讀起來,只見文章寫道:

“來自遠東的文學家周赫煊先生,近日對莎士比亞戲劇做了新的解讀。周先生認爲,隱喻對戲劇情感的體現,依賴於隱喻的概念化,隱喻是我們對抽象範疇進行概念化的認知工具,是理解人類認知能力的重要方法,它讓認知主體在對命題或概念結構的判斷、推理的過程中,獲得意義並體驗戲劇情感……

數百年來,莎士比亞戲劇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各種版本很難保留原汁原味。周先生認爲,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就是翻譯代表着文藝復興整個歐洲的文明成果的一部百科全書,是再現那個時代的歷史、社會、宗教和文化方面的大背景,也再現了當時的人們衝破中世紀束縛、超越抽象的存在,以及對現實人類生活、興趣、價值、才能、尊嚴和成就的推崇。

莎士比亞戲劇通過隱喻所反映的一些意象圖式,來表達當時人們對於時代的體驗和經驗,比如《哈姆雷特》代表悲劇主題的疾病意向圖式,以及代表仇恨主題的狩獵意向圖式。

莎士比亞戲劇的認知過程,實際上就是對莎士比亞戲劇的隱喻概念重構的心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莎士比亞戲劇不同的主題意象呈現,需要從以下幾個步驟來分析劇本意義和情感的再現……周赫煊先生對於莎士比亞戲劇的隱喻的重新解讀,無疑是最近來戲劇研究的重大突破,他給戲劇研究界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丹妮迷迷糊糊的把這篇文章讀完,滿頭霧水道:“我好像還是沒有讀懂。”

費雯麗笑道:“我也沒有怎麼讀懂,但只要知道煊很厲害就是了。”

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隱喻,是一直存在的,也經常有人對此展開研究。但近百年來,“莎學界”因爲對悲劇的模仿功能存在與否有爭論,導致對莎士比亞意象和英語的不同見解。

意象—語義學派認爲,意象是帶有詩歌特質的悲劇的生命觀法則。克勒曼強調意象形式與內容對劇情發展的關係,幽爾曼把意象看作直觀語言的本質,主張通過媒介來表達思想。

至於牛津學派,一貫認爲隱喻沒啥屁用,更覺得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隱喻都是囉嗦的多餘句式。

周赫煊現在提出認知語言學概念,並從認知角度來理解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隱喻,瞬間就引起整個英國戲劇界的轟動。

很多人支持周赫煊的這種研究思路,也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認爲周赫煊的那一套屬於歪理邪說。

牛津學派的加塞特就寫文章反駁說:“隱喻是毫無用處的修辭格,它淹沒並消解主題,除了騙稿費實在沒有別的作用。在戲劇創作的時候,應該用直白的語言,直接的表達思想和主旨。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隱喻,沒有周赫煊先生分析的那麼複雜,它僅僅是一種普通的創作手段,我們不應該對此進行過度解讀。”

短短几天時間,英國的文化界、戲劇界就吵起來,一派支持周赫煊的觀點,並就此進行深入研究,另一派嘲笑周赫煊的解讀純屬多餘,屬於戲劇創作理念的倒退式研究。

與此同時,英國的語言學界,也開始關注周赫煊提出的認知語言學。甚至有語言學家給出版社寫信,向周赫煊請教認知語言學的詳細內容。

周赫煊非常大方地回信,把認知語言學從頭講述。

比如隱喻理論,在認知語言學中就分爲三種,即本體隱喻、結構隱喻和取向隱喻——隱喻並非只存在於文學作品當中,我們平時說話也經常用到,比如罵人說“你這頭豬”。這就是隱喻,人非豬,但可以跟豬一樣笨。

在回信以後,周赫煊乾脆寫了一篇關於認知語言學的論文,發表在英國的學術期刊上。

如今西方正在興起一種“結構語言學”,常常以城市來命名,比如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像布拉格學派,就是專門研究“功能語言學”這一分支,美國那邊還有美國結構主義學派。

周赫煊提出的“認知語言學”,既不同於當下主流的傳統語言學,又不同於新興的“結構語言學”,立即引起英國諸多語言學家的興趣,竟然在30年代中期形成一個“倫敦學派”,接着傳播到美國和法國形成“巴黎學派”、“紐約學派”。

周赫煊關於莎士比亞戲劇的全新解釋,在英國一直沒有定論,擁護者衆多,反對者也不少。反而是他提出的“認知語言學”,飛快地在英國傳播開來,並開花結果醞釀出多個分支。

至40年代初,“認知語言學”和“結構語言學”,已經成爲世界兩大新興語言學流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周赫煊的“認知語言學”,甚至被歐洲一些學者做爲反法西斯的武器使用。因爲這種語言學的理論,充分注意到不同民族的認知特點,以及對語言表達的影響,各國學者的研究結果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周赫煊也被公認爲“認知語言學”的創始人,在語言學界的地位舉足輕重。事實上,周赫煊只寫過一篇論文而已,大致闡述了“認知語言學”的基礎理論,剩下的內容都要靠後來的研究者去補充。

但不管如何,後世在提起周赫煊的時候,“語言學家”這個頭銜是摘不掉的。也沒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甚至一些周赫煊的研究者,信誓旦旦地聲稱周先生會說20多種語言和方言。

還有好事者編撰着花邊故事,比如周先生初到某國時語言不通,跟一位當地的姑娘相愛同居並學會了那裡的語言。這種扯淡的愛情傳說,居然還被拍成了電影,結果被周赫煊的後人告上法庭。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970 顧問828 內情489 大忽悠645 滿地撿錢999 去印度251 懸乎205 退股周赫煊百科資料998 歷史事件757 追趕837 任教039 調職450 文章598 祥符文會之二630 一鍋粥128 文妖周赫煊790 扒皮食肉508 論文明與法598 祥符文會之二776 真正的土豪262 科幻小說960 黑哥們兒415 範哈兒865 一個大漢奸的誕生015 屠刀872 心靈雞湯之父552 商業運作274 湯因比604 禁歌892 兩個逗比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978 周公館的牌局984 雞同鴨講196 人類歷史學312 科幻小說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207 赴魯賑災223 美國腦殘粉周赫煊百科資料258 非主流課程292 一鍋端290 一個時代結束379 一場爛仗176 一條好狗421 東華帝君993 大忽悠117 輕啄759 刷獎牌264 文學少女209 歪曲報道832 釣魚城後記 四161 作大死897 七月009 大帥有請352 才女513 神女上映939 採訪與演講544 喂狗537 羅素伯爵276 論宗教618 變色龍805 委員長的憤怒809 詩歌朗誦255 迎回周校長011 裝逼過頭322 羅斯福170 明白人557 不要跟哲學家聊天599 創作674 國際宣傳697 領獎致辭1016 向背105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923 菩薩道248 情敵510 策問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929 抓壯丁1031 新作問世079 滅口734 周先生請174 菊花般的愛情929 抓壯丁790 扒皮食肉001 初到津門524 新年的夢想728 叫人227 內外妥協634 真正的食腐禿鷲463 國難?266 天真922 三昧真火688 歡慶167 賺錢方案681 變態的民族532 二十九軍342 表情包548 悲哀的體育事業
970 顧問828 內情489 大忽悠645 滿地撿錢999 去印度251 懸乎205 退股周赫煊百科資料998 歷史事件757 追趕837 任教039 調職450 文章598 祥符文會之二630 一鍋粥128 文妖周赫煊790 扒皮食肉508 論文明與法598 祥符文會之二776 真正的土豪262 科幻小說960 黑哥們兒415 範哈兒865 一個大漢奸的誕生015 屠刀872 心靈雞湯之父552 商業運作274 湯因比604 禁歌892 兩個逗比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978 周公館的牌局984 雞同鴨講196 人類歷史學312 科幻小說910 被架空的馮玉祥207 赴魯賑災223 美國腦殘粉周赫煊百科資料258 非主流課程292 一鍋端290 一個時代結束379 一場爛仗176 一條好狗421 東華帝君993 大忽悠117 輕啄759 刷獎牌264 文學少女209 歪曲報道832 釣魚城後記 四161 作大死897 七月009 大帥有請352 才女513 神女上映939 採訪與演講544 喂狗537 羅素伯爵276 論宗教618 變色龍805 委員長的憤怒809 詩歌朗誦255 迎回周校長011 裝逼過頭322 羅斯福170 明白人557 不要跟哲學家聊天599 創作674 國際宣傳697 領獎致辭1016 向背105755 天下烏鴉一般黑923 菩薩道248 情敵510 策問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929 抓壯丁1031 新作問世079 滅口734 周先生請174 菊花般的愛情929 抓壯丁790 扒皮食肉001 初到津門524 新年的夢想728 叫人227 內外妥協634 真正的食腐禿鷲463 國難?266 天真922 三昧真火688 歡慶167 賺錢方案681 變態的民族532 二十九軍342 表情包548 悲哀的體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