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朝貢

正當孫露大刀闊斧的推行着一系列新政時。一件由她親自策劃卻又大大出乎她意料的事件使得隆武元年的年底變得熱鬧非凡。隆武元年農曆十一月初七。來自新加坡的大型朝貢船隊浩浩蕩蕩的駛進了長江口。這支船隊擁有30多艘商船,掛着各色的旌旗。其中20多艘船是新加坡來的華人商船。另外多10艘船則是由琉球、大越、萬象、逞羅、末羅汗、萬丹、亞齊等東南亞國家派來的使節。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公司的商船。不過爲了安全起見這幾個歐洲國家的商船總共只有四艘。且事先都要接受義勇軍的嚴格搜查以防他們帶有武器毒品等“違禁品”。於是在義勇軍艦隊的護送下船隊一路敲鑼打鼓着沿長江逆流而上。引得沿途的百姓好奇萬分。要知道自從嘉靖朝之後明朝就再也沒有過一次象樣的朝貢。更別說如此大的規模了。來自各國的使節帶來了各地豐厚的商品。大越的蔗糖紙張、染料、燈油、檳榔子、藥材、銅、鉛、鋅;逞羅的玉石、象牙、粗黃糖、翡翠、按椰子、菸草;蘇門答臘的丁香、豆蕩、豆榮衣、胡椒、大米;歐洲各國從印度非洲販運來的印度布、毛毯、寶石、藍靛、蔗糖、棉花等商品。這些都向國人揭示着海的那一頭蘊藏着的財富。

對於來朝貢的國家身爲新加坡總督的陳家明可是經過認真篩選的。凡是連名字都說不清楚的窮得叮噹響的彈丸小國刪;滿心想來佔便宜騙賞賜的刪;已經淪爲歐洲國家殖民地的刪。反正荷蘭等國會派代表來,那麼二鬼子就不用來了。至於這次倭國的商船由於隆武政府明確規定除非德川幕府派正規使節來,否則倭國商船一律不接待。借於明朝同倭國一直不冷不熱有時還交惡的關係德川幕府最後還是沒派人來。因此船隊裡也就沒了倭國商船的席位。

若說對這次朝貢最爲起勁的國家那就當屬於荷蘭等歐洲國家了。雖然說義勇軍防他們就象防賊一樣。但在此之前他們從未有機會真正進入過長江。再加上所謂的“互市”其實就是一種免稅的私貨交易。其中的暴利當然是不言而喻的。沿途船隊停泊休息的城市和港口的繁華與富庶都讓這些歐洲人打開眼界。杭州、揚州、鎮江等城市雖然歷經戰亂、饑荒、蕭條但比起歐洲的那些城市來簡直一個是天一個是地。特別是揚州。由於揚州一直就是義勇軍在江北的基地因此防禦工事修築的十分完善。再加上其本身的繁華。當船隊停靠揚州時不少歐洲商人還以爲已經到達南京了呢。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代表更是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記錄道:“你很難想象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內陸城市。中國用人工的運河將數條大河連接起來就象棋盤一般。而那些城市則象棋盤上的一個個棋子。貨物能夠便捷的運輸到各個城市。這裡的商人比沿海的商人更渴望貿易。若不是還要到他們的國都去獻上貢品。估計我們這次帶來的貨物早就被搶購一空了。這些城市各個都那麼的繁華。不過戒備也很森嚴。據說是爲了防範北邊的野蠻人。”

在長江沿岸的城市給朝貢的使節帶來欣喜的同時。這些個商船同樣也給中國當地的商人帶來了巨大驚喜。這次免稅的貿易極大的刺激了當地經濟的復甦。朝貢路線上所停泊的港口和城市都是經過孫露精心挑選的。這些城市大多都沒怎麼遭受戰火的影響且都有巨大的市場。這是一次機會,一次讓國人同外界接觸的機會。龐大的商隊也是在向沿途的百姓展示朝廷的實力和威嚴。更是爲了讓江南各地的商賈見識見識海外龐大的市場。爲朝廷日後的一系列政策做鋪墊。

於是在經過二十天的作秀後這支朝貢的商隊終於抵達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南京。此刻陪同隆武帝站在承天門觀看朝貢隊伍的孫露心情異常的輕鬆。從新加坡運來的那1400萬兩白銀和200萬兩的黃金則已經從另一條水路秘密的抵達了南京。現在正安安穩穩的躺在國庫裡。畢竟那麼多的金銀在海上晃悠總是讓人提心吊膽的。眼前百姓們歡呼雀躍的氣氛也感染這承天門上的所有人。孫露能清楚的感受到史可法,錢歉益等人激動的表情。如此大的排場無疑是長了朝廷的面子。一想起當初錢歉益小心翼翼的問自己這次朝貢的規模是否太大了時的樣子。想起自己斬釘截鐵的保證這次朝廷不必想以前那樣搞什麼賞賜活動時錢歉益長長的舒了口氣的樣子。孫露的臉上不禁掛起了一絲微笑。

這次的朝貢應該說是“朝貢互市”更爲恰當。且以“互市”爲主。現在的隆武朝當然沒有成祖一朝的實力來搞什麼封賞。孫露也不會去搞這種賠本的買賣。這次的朝貢是一次以貿易爲目的的商品博覽會。而荷蘭等國商船的到來主要是爲了同香江商業協會商談停火的事。因此頗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味道。至於“賞賜”嘛。以香江商業協會在東南亞的實力估計沒人敢開口要什麼“賞賜”。在孫露看來能“以德服人”固然好,但靠着不斷給那些“白眼狼”賞賜以換取所謂“天朝上國”的頭銜也沒意義。那些藩屬國都是羣養不熟的“白眼狼”。能拿着你送的大米做軍事工事的“白眼狼”。各種例子身爲21世紀的中國人看得太多了。就是在這個時代也沒有什麼宗主與藩屬的關係。只有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因此孫露和香江商業協會決不會滿足於禮節上的承認。中國的商船千辛萬苦的遠航是爲了搜尋自己缺少的東西。而不是千里迢迢的去做什麼“和事老”的。

忽然城門下的如潮水般歡呼聲打斷了孫露的思緒。原來是朝貢的遊行隊伍來了。放眼望去只見長街上老百姓夾道歡迎着遠道而來的客人。關於這點孫露倒沒有故意去組織。這種壯觀場面完全出自於國人的好奇與熱情。不過陳家明組織的朝貢隊伍也確實沒讓老百姓失望。姑且不論那些膚色各異的模樣奇特的異國使節以及那些個玩雜耍的。光是隊伍中幾頭奇獸異禽就讓底下的百姓欣喜若狂。雖然陳家明對這些動物進行了一番誇張的裝飾,但孫露還是一眼認出了它們的本來面目。若是她沒猜錯的話應該是一頭長頸鹿、一頭犀牛、還有兩隻金剛鸚鵡。據說相當年王莽在位時整個長安城曾經爲了一頭活犀牛而喪失理智。如今陳家明帶來這麼些東西估計這一路上沒少讓國人瘋狂。真是的,家明那小子在想什麼呢。好好的朝貢搞得象嘉年華似的。孫露回頭看了看隆武帝和其他的大臣發現他們表情同下面的百姓也沒多大區別。

遊行隊伍很快就到達了承天門下。按照禮部的安排各國的使節將在這裡逐一向隆武帝行禮獻供。這當然也是孫露的決定。一方面在承天門舉行典禮能讓周圍的百姓一起觀摩;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這些使節中真正的外交官並沒幾個。荷蘭等國來的只不過是各國公司的代表。在皇城接見的話就太擡舉他們了。於是隨着鴻臚寺官員以一種陰陽頓挫的語調宣讀各國使節的國籍,姓名,所獻供品。那些使節也象走馬燈似的從承天門下一一行禮走過。由於現場氣氛熱烈因而沒人在意這些使節在叩見皇帝時有沒有行三跪九叩的禮。也沒人注意有些使者只是單膝跪地。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種自我滿足的狀態中。當然也包括我們的隆武皇帝朱聿鍵。坐在龍椅上的朱聿鍵顯得紅光滿面。一心想有建樹的他此刻覺得自己就是一代名主接受着萬邦來朝。畢竟這樣的盛景只有在永樂朝纔出現過。自己當着臣民面接受供品這是多麼無上的光榮。忽然底下的百姓又是一片的譁然。原來是那幾頭奇獸異禽被牽來了。

“諸位愛卿,這些是何物啊?我中原好象沒有如此怪異的鳥獸啊?”大概是太興奮的原因吧。一向沉穩的朱聿鍵此刻語調也有些輕佻了。

“回陛下,此乃我朝以西非洲的動物。那長脖子的是長頸鹿。那帶獨角的是犀牛。那兩隻體形碩大毛色鮮豔的是金剛鸚鵡。”孫露指着幾個動物一一介紹道。只見朱聿鍵起身饒有興趣的看着那兩隻金剛鸚鵡道:“孫愛卿還真是見多識廣啊。”

“陛下過獎了,臣只是多跑了幾個地方,多看了幾個東西罷了。”孫露謙遜的回答道。她可不想讓人把這幾樣東西當作什麼神獸神鳥。

此時一旁的沈猶龍想了一下恭敬的開口道:“啓稟陛下,這長頸鹿其實在永樂時由榜葛剌國進貢過一隻。當時可是引得京城一片轟動啊。由於此獸貌似麒麟當時翰林院還專門寫過一片頌文以稱頌成祖的英明賢能。”

“是啊,臣還記得那篇賦文呢。如今麒麟重現我朝。又相拌着神鳥降臨。此乃我朝德化流行,協和萬邦之功。臣聽聞聖人有至仁之德,通乎幽明,則麒麟出。如今陛下與天同德,恩澤廣被。故和氣融結,降生麒麟。”只聽吏部左侍郎龔芝麓極度獻媚的說道。惹得一旁的官員紛紛附和稱頌起來。

孫露的心中對這樣的稱頌充滿着鄙視。什麼天降麒麟啊;什麼德化流行啊;還神鳥降臨呢。這些士大夫啊,絕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可以宣揚德政的機會。在這些眼裡人眼中世界上的珍奇物品,只能成爲中國德政的象徵。但孫露的臉上並沒有顯出多大的異樣不過她還是決定當面駁斥一下這種愚昧的論調。可正當她要開口時,不知哪個大臣朝着城樓底下大喊了一聲:“天降麒麟,於賀聖皇!”

頓時城樓底下的百姓們刷的全跪了下來齊聲狂熱的叫喊道:“天降麒麟,於賀聖皇!天降麒麟,於賀聖皇!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數孫露一下子楞住了。此刻的她能深切的感受到底下民衆喊人心扉的吶喊。這種吶喊中夾雜着興奮、狂熱與希望。除了那次登基大典外孫露還從未見過民衆如此萬衆一心。自從天啓朝之後饑荒、動亂以及外族的入侵不斷的在這片大地上反覆上演着。帝國原本標榜的“德政”秩序已然崩潰。雖然義勇軍阻止了清軍南下。但這並不能改變明朝現在偏安南方的事實。南宋的結局以及北方那個民族的淵源都是人們心中抹不去的陰影。對亡國滅種的恐懼以及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苦難使人們急需一個精神上的撫慰劑。“天降麒麟”的說法無疑讓老百姓覺得老天爺沒有放棄他們。於是希望夾雜着興奮帶來的是難以言喻的狂熱。

就在這一瞬間千萬個念頭在孫露腦中閃過,無數個聲音在她耳邊響起。是就此大聲呵斥那愚蠢的理論,當面打碎老百姓心目中的新偶像?做個那個揭穿皇帝新衣的孩童。還是順勢騎驢下坡的接受這個事實?可這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嗎?孫露發現自己所面對的是一個很難選擇的選擇題。正當她還在猶豫時,一旁的沈猶龍率先跪地對着隆武帝大聲歡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些大臣見狀立刻也跟着下跪齊聲高呼“萬歲!”別無選擇的孫露只好跟着一起下跪口呼:“萬歲!”在她單膝着地的那一瞬間孫露第一次感到有種力量正迫使着自己不得不低頭。

於是承天門內外“萬歲”的歡呼聲響撤天際。幾乎沒個人的臉上都帶有着一種異樣的虔誠。而在周圍的歐洲使節則驚奇的看着這些中國人爲了一頭長頸鹿高呼萬歲。在他們眼中爲了一頭“長頸鹿”便山呼萬歲,自我慶祝是一件很愚昧的事。但他們並不明白這不但但只是一頭“長頸鹿”。對在場的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劑“興奮劑”。一劑精神上的“興奮劑”。

【……】@!!

()

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十七節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3節 賜名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四十一節第12節 首相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9節 朝貢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6節 結束與開始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十四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5節 山西烽火(一)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三十六節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十八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節 求援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37節 理想與野心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29節 隆武皇帝(上)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11節 海盜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三十一節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7節 銅錢第11節 驚變(二)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0節 湯若望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4節 公試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31節 宗族會議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10節 生死界第15節 本相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二節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二十三節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二十六節第一節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5節 孟津渡口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
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十七節24 中式國會政法熔權申明亭前大選開鑼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3節 賜名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四十一節第12節 首相第225節 本州島叛軍大撤退 流水宴馮貴指明路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129 開眼界男爵慕龍艦爲謀權達賴尊天朝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9節 朝貢第29節 南夷與胡虜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6節 結束與開始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第十四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25節 山西烽火(一)138 受重託鄭森押黃金苦守關完淳終升遷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03 輸官司縣衙門道歉鳴不平懵書生抗議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三十六節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十八節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48節 開封之戰(二)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節 求援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37節 理想與野心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36節 洛陽之戰(一)第29節 隆武皇帝(上)157 紅海畔蘇萊曼起事南京城弘武皇定策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11節 海盜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三十一節26 浦江畔十六行林立漕鹽弄勞工安身家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7節 銅錢第11節 驚變(二)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20節 湯若望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4節 歷史的界線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4節 公試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31節 宗族會議第214節 接玉牌成功受重託 拜王府志寧尋證據第10節 生死界第15節 本相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二節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第二十三節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二十六節第一節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第25節 孟津渡口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