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驚變(二)

“提督,屬下倒有一個建議想請各位大人過目!”

鄭森的話音剛落在場的衆人便將目光都投向到了眼前這個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身上。被衆人這麼一瞧鄭森也覺得自己剛纔鹵莽了一些。畢竟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上尉。當着這麼多高官的面插嘴確實不妥。當下連忙將頭低了下去。卻見李海摸了摸下巴示意道:“行,上尉。你就說說你的想法吧。”

鄭森一聽李海給了自己機會心中不由一陣興奮。只見他整了整情緒後從容的開口道:“各位大人。根據我們先前得到的消息顯示現在的幕府正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姑且不論這次德川家光病重會給幕府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光是朝鮮進攻九州對我們來說就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因此依屬下看來我們現在應該放棄逼迫德川幕府‘開國通商’的計劃!”

鄭森的一席話語可謂是語出驚人。無論是朱舜水還是龔紫軒都皺起了眉頭。不同的是朱舜水也認爲該放棄“開國通商”的條件。但一想到這是首相大人親自下達的命令。若是完不成的話恐難回去覆命。而龔紫軒則認爲放棄“開國通商”的計劃勢必不能滿足商業協會在倭國追求的利益。要知道商業協會之所以會全力支持海軍的這次行動完全是垂涎於倭國開國後巨大的市場份額以及經濟利益。包括目前各個財閥向國家購買的“國債”也是直接同其在倭國的優惠待遇掛鉤的。對於龔紫軒來說若是不能逼迫幕府“開國通商”不但難以向孫露交代。更難向香江商業協會的大股東們交代。唯有李海依然不動聲色的看着自己的下屬,等待着這個年輕人發表他接下來的高論。

卻見鄭森停頓了一下後指着地圖上的一點堅定的說道:“而是該趁着眼前的大好機會向德川幕府討要對馬島!”

“什麼!向德川幕府討要對馬島!”朱舜水瞪大着眼睛驚訝道。剛纔他還覺得這年輕人穩重有頭腦。可沒想到轉眼間他竟會說出如此荒謬的想法。於是朱舜水冷哼一聲斥責道:“荒唐!我等臣下還是該按照朝廷原來的計劃完成任務早日回中原覆命纔對。鄭大副你還是做好你該做的事情吧!”

“就是。逼迫幕府‘開國通商’是我們這次行動的最終目標。因此鄭大副你的提議朱大人和我是不會考慮的。”龔紫軒也跟着附和道。

然而此時李海卻饒有興趣的開口道:“兩位大人彆着急嘛。讓上尉說下去。他還沒解釋他的計劃呢。”

被正、副兩位大使同時駁斥讓鄭森的心咯噔了一下。他也知道自己的計劃聽上去瘋狂了些。不過幸好李提督還是相信自己的。在心中給自己打了打氣後鄭森鼓足勇氣繼續說道:“不錯,就象兩位大人所說。首相大人交付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完成。但兩位也不可否認真要讓幕府同意‘開國通商’確實困難。德川家光也沒權利簽署這樣的條約。就算他同意了其他大名也不會因此就範。因此依屬下看我們可以迴避‘開國通商’、‘駐軍’之類敏感的詞語。並同意在一年後再與幕府商討‘開國’之事。而在此基礎上我們仍可以在‘通商’的條款上附加租借港口、設立商務館或使館。此外還可以保護使館爲由要求在使館駐紮軍隊。總之不求‘開國’之名但求‘開國’之實。”

鄭森的一句“不求開國之名但求開國之實”着實的說到了龔紫軒心坎上。他和商業協會並不介意政治上的虛名。商業協會所追求的是實際的經濟利益。至於倭國開不開國,承不承認他們是明的藩屬國財閥們都不介意。於是一下子來了興趣的龔紫軒不由換了坐姿好奇的問道:“這對馬島只不過是一個偏遠小島。與其要它還不如讓幕府多開放幾個港口來得實在呢?”

“龔大人此言差異。對馬島對大明來說絕對會是個重要的海上據點。”鄭森說着指着地圖解釋道:“諸位請看。對馬島地處朝鮮海峽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恰好可以作爲我軍艦隊在北方海域的一個理想補給點。我軍可效仿琉球大島上的軍事基地也在對馬島上建立相應的海軍基地。負責補給,建造艦船,訓練軍隊。一旦時機成熟艦隊就可以直接從對馬島出擊滿清的老巢遼東!”

“恩,對馬島確實是個不錯的海上據點。不過作爲進攻遼東的橋頭堡來說朝鮮的島嶼更合適一些。象是普濟島就是個十分理想的選擇。”李海摸着下巴點頭道。對於鄭森的分析他還是比較贊成的。其實關於北方海上基地的問題海軍內部做過些討論。正如李海所說大多數將領更傾向於朝鮮的島嶼。

“可惜啊,朝鮮現在已是滿清的藩屬國了。就算朝鮮王有心偏向我朝。但它終還是受着滿清的控制。相比之下現在奪取對馬島的機會更大些。而且我們一旦在對馬島上有了軍事基地對於朝鮮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軍事存在。首相大人之所以急切的想駐軍長崎港想必也是有此打算吧。”鄭森進一步分析道。

“鄭大副,倭人連開放港口通商之類的要求都推三阻四的。我們又如何能讓倭國輕易的割讓出對馬島呢?”這次開口的是朱舜水。鄭森的一席分析讓朱舜水不得不對眼前這個南安公世子刮目相看。但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可是割地啊!有哪個國家會允許如此屈辱的條件。僅憑這二十戰艦和幾千人馬想要逼迫一個國家割地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回朱大人,不是割讓而是租借。對馬島地處偏遠隸屬於長州藩。如今又被朝鮮人佔去了。試問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的德川幕府又怎會爲了長州藩的一個小島大動干戈呢?”鄭森微笑着反問道。

“所以說幕府很有可能輕易的就會答應我們租借對馬島的提議。一來,可藉助我大明的艦隊趕走朝鮮人。而使對馬島在名義上仍隸屬於倭國。二來,倭人也樂得見我們與朝鮮人鷸蚌相爭。”龔紫軒不假思索的接口道。

“朝廷可先向朝鮮王發出詔書要求其歸還對馬島。並從朝鮮王的反應上得出朝鮮現在對我朝的真實態度。看那朝鮮究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呢?還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滿清走。亦或是它另有企圖。”朱舜水撫着鬍鬚點頭道。

“就算朝鮮王不接受我們的調解。我軍也可直接攻取對馬島趕走朝鮮人。一旦我軍在對馬島上設立了軍事基地就能同時對倭國和朝鮮兩國進行軍事壓制。並可鞏固我軍在東亞北方海域的軍事控制。”李海敲擊着地圖說道。

夜色一艘小船正神不知鬼不覺地悄悄嚮明軍艦隊駛來。船上除了一個划槳的船伕外還端坐着兩個身黑色斗篷的男子。其中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赫然就是酒井忠勝。只見他正神色凝重的望着漸漸清晰的明軍艦隊。而在他的身後則是黯淡無光的江戶城。本該待在江戶城中的酒井忠勝怎麼會突然出現在江戶川外的海灣之中呢?

原來在德川家光突然暈倒後病情卻急轉直下。按照太醫的說法德川家光是很難熬過今晚。然而迄今爲止德川家光都沒立下過遺囑。在繼承人問題上家光雖然傾向於三男家綱。可始終沒有正式表過態。一旦家光真的就此撒手人寰那幕府就必須在最快的時間裡選出新的繼承人來。於是整個江戶城頓時暗潮洶涌起來。作爲幕府元老級人物的酒井忠勝傾向於讓家綱繼承家業。而阿部忠秋等人顯然更傾向於四男綱吉。無論是家綱還是綱吉兩人都不過是未滿10歲的孩童。誰上臺都將成爲受人擺佈的傀儡。繼承人之爭也轉化成了以酒井忠勝、土井利勝等元老與阿部忠秋等新寵之間的權利爭奪。

讓酒井忠勝處於下風的是他此刻手中並未掌有兵權。爲了對付明軍德川家光在出事前將江戶城的防務交於了阿部忠秋。這使得阿部忠秋等人可以名正言順的調集軍隊封鎖江戶城。估計只要家光一嚥氣那阿部忠秋便會立刻擁立綱吉爲新的幕府將軍。至於酒井忠勝等老臣也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是酒井忠勝絕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而他也絕對不是那種坐以待斃的人。在同自己的家臣商討過後酒井忠勝將目光投到了江戶川外的艦隊上。這是他現在唯一可以依靠的軍事力量。當然酒井忠勝清楚的知道明軍也不是什麼好貨色。但對他來說時間實在太緊迫了。或許這一夜的差別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死。爲此他不得不做出了兵行險招的決定。希望能在天亮前說服明使出兵支持家綱繼承將軍之職。至少也要拖到保科正之和酒井忠清的人馬趕到江戶城才行。

小船在漆黑的海面上慢慢的搖擺着。爲了不引起對岸江戶城的注意船上的人並沒有點燈。待到快要接近明軍艦隊時酒井忠勝示意一旁的隨從點燃了油燈對着艦隊發出信號來。燈光穿過深沉的夜色找到了對面的艦船上。許久之後方也用燈火做出了迴應。小船這纔敢就此接近戰艦。此時的戰艦上已經亮起了數盞燈籠將附近的海面照得一片透亮。酒井忠勝等人擡頭一看只見百十條火槍正冷冷的指着他們。小船上的衆人見此架勢當然是不敢有任何的輕舉妄動。生怕稍有閃失會被立刻掃成篩子。卻聽那戰艦上有人操着生硬的倭語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我是酒井忠勝求見你們的朱大人和李將軍。”酒井忠勝立刻用熟練的漢語回答道。或許是酒井忠勝說了漢語的原因他和他的隨從很快就被允許上了船。雖然已是深夜但戰艦上的士兵依然保持着應有的警惕堅守着自己的崗位。站在甲板上吹風的酒井忠勝也不得不感嘆這些士兵優良的素質。約莫過了一刻鐘左右的時間一個年輕的軍官來到了酒井忠勝面前禮貌的敬了個軍禮道:“酒井大人請隨我來。”

“那就拜託了。”酒井忠勝說罷便隨着那年輕軍官來到了船長室。此時李海和朱舜水等人早就端坐在了船艙之中。眼見酒井忠勝跨進了船艙李海爽朗的一笑起身相迎道:“歡迎酒井大人再次光臨。大人可真是稀客啊。”

шшш _ttκa n _¢Ο

“深夜唐突來訪真是給將軍添麻煩了。”酒井忠勝鞠了個躬客氣的寒暄道。朱舜水則禮貌的回禮道:“那裡,酒井大人先坐下說話。大人深夜來訪想必是有要事吧?”

“謝朱大人,”酒井忠勝點頭哈腰着坐了下來。一旁的勤務兵也適時的端來了茶水。只見他左顧右盼了一番後卻並沒有直接開口回答朱舜水的問題。李海見狀立刻示意周圍侍衛退出船艙。船長室裡頓時只剩下了李海、朱舜水、龔紫軒、鄭森、酒井忠勝和他的一個侍從。於是李海指着周圍衆人道:“酒井大人這裡都是自己人。有什麼話儘管說吧。”

卻聽酒井忠勝突然帶着哭腔說道:“不瞞各位大人德川將軍突然犯病生命垂危。幕府上下正亂作一團。我等做臣下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啊。”

面對酒井忠勝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訴。在場的李海朱舜水等人一下子就楞住了。但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按照酒井目前的表現來看這德川家光怕是凶多吉少了。酒井現在前來自報危機又有何企圖呢。想到這兒朱舜水連忙安撫道:“酒井大人末急。或許德川將軍還有救呢。我們船上也有幾個醫術高明的軍醫。就讓他們隨酒井大人回江戶城看看德川將軍的病情吧。”

“酒井代將軍感謝朱大人的關心。不過事實難料將軍的公子都還年幼。萬一有人藉機欺負公子年幼那可如何是好。”酒井忠勝說到這兒哽咽了一下起身一個深鞠躬道:“大明乃是中原的天朝上國。若是德川將軍真有個三長兩短。還請天朝能出面爲我東瀛藩邦主持公道!”

【……】@!!

()

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4節 橘子與枳子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9節 新安財閥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三十二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0節 尾聲第34節 戰敗者第20節 湯若望第一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12節 太后的決斷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六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41節 桑稻之爭(一)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二十四節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7節 暗戰(三)第4節 公試第15節 暗戰(一)第9節 朝貢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9節 盛宴(四)第6節 五月內閣第19節 審判夜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六節第11節 大同義軍(上)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6節 分歧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二十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1節 支援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45節 受降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二十一節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三十五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
第14節 歷史的界線第4節 橘子與枳子192 回京路女皇賞楓葉乘御輦皇夫進納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第9節 新安財閥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356節 進書房黃首相坐鎮 訪相府陳會長求援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三十二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20節 尾聲第34節 戰敗者第20節 湯若望第一節第343節 呈計劃張家玉面聖 調部署李定國回京第364節 訪英國宗羲薦鄭森 清欠款英主達心願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47 狹相逢二王心相惜爲自由名將怒起兵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12節 太后的決斷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351節 候聖駕兩臣懷心事 建央行政商起爭執第六節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0節 歐洲之行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1節 染血的臺階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2節 貿易與私掠第41節 桑稻之爭(一)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170 尼羅河上公爵納言君士坦丁英使告密第二十四節第336節 會奧帥法使得答覆 奉皇命欽差下江南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12節 大魚吃小魚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7節 暗戰(三)第4節 公試第15節 暗戰(一)第9節 朝貢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9節 盛宴(四)第6節 五月內閣第19節 審判夜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198 弘武帝京城送夫君顧寧人草廬祭好友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六節第11節 大同義軍(上)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27 推當家長輩行代議和爲貴可明讓議席第297節 欲效華博士進直言 析戰局王室圖雙贏第328節 遭遇戰英軍失先機 中華軍卡奇灣再戰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6節 分歧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二十節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06節 奉皇命俄使抵託城 爲領土兩使起爭執第21節 支援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45節 受降第269節 施將軍領命徵朝鮮 大維其召見中華使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二十一節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三十五節第20節 寧古塔將軍101 擺鹿鳴女皇會才峻設鷹揚皇子首閱兵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