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求援

當孫露與多爾袞對峙於陳橋、封丘之時,遠在山東的濟南城正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猶如狂風暴雨般的進攻。時值元月初九,再過六日就是農曆的元宵節了。然而與封丘不同的是此刻濟南城上下卻是一片愁雲慘淡絲毫沒有過節慶祝的喜慶味道。畢竟在數十門大炮氣勢洶洶的注視下,無論是誰都不會有心思過節的。

“一個月內要攻陷濟南城。”這是王興兵指濟南後下達的戰鬥目標。可如今都快兩個月了,濟南城卻依舊大搖大擺着橫在了自己的面前。由於之前明軍在威海的成功登陸,清軍在山東的戰略目標轉爲了徹底的守勢。加之後來多爾袞又將碩塞部調去了陳橋與孫露對峙,整個山東便只剩下了多鐸部這根硬骨頭死撐在濟南城。對於王興的第一軍團來說盡快消滅多鐸部,佔領山東,與其他友軍完成對多爾袞的合圍是他們目前最爲緊迫的任務。爲此王興一直以來都未曾放鬆過對濟南的進攻。而隨着沈永忠部的投降,明軍也完成了最終的合圍,將整個濟南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原本以爲勝利就在眼前的王興卻在之後的攻城戰中卻一再地吃癟。多鐸部的頑強遠超出了明軍事先的預計。這也難怪濟南城不是泰安,也不是趙官鎮。城內的守軍乃是多鐸麾下的正白旗精銳。無論是在戰鬥力上還是在士氣上都不是漢奸僞軍可以比擬的。

面對城進度的一再受挫王興這個春節過得異常鬱悶。在形式上匆匆地做完了新年的儀式、並賜給了全軍水酒之後,他便早早的結束了節慶,再次在城外橫兵厲秣起來。從大年初一到初二,明、清雙方都在抓緊架築修整炮臺,並尋找各類辦法摧毀對方的炮臺。濟南城的要塞炮無論是在位置上、還是在口徑上都要優於明軍。爲了佔取更有利的制高點明軍嘗試過用比較堅固的柏木搭成炮臺,再壓上沙袋。但實際效果卻並不理想,這種炮臺受不了大炮的轟擊,還沒有發揮威力,就被打毀,死傷了不少人。而濟南城的清軍也因城中彈藥短缺,不得不盡量避免與明軍展開大規模炮戰。因此在雙方在春節過後都不再利用高炮臺了。而是老老實實地又恢復到了原來的火炮佈置上。但城池內外的零星炮戰仍然在斷斷續續地進行着。

另一邊,明軍的掘城工作也至始至終沒有停止過。清軍雖事先在濟南城外佈置了層層壕溝,並引水環城作爲防禦工事。但明軍卻並沒因此就放棄掘城工作。充滿耐心的明軍工兵一邊破壞水關抽乾河水,一邊則日以繼夜的挖掘壕溝。此刻立馬巡查的王興正神色凝重地望着眼前數百名工兵就象土撥鼠一樣向濟南城城牆一步步地靠近。卻見他一扯繮繩,指着遠處忙碌的工兵,回頭向自己的部將問道:“林營長,你們營還需要幾日能挖到城牆?”

“回軍長,按照現在的速度三天後,工兵就能挖到城牆下,並將城洞一一挖好,埋上炸藥。”一旁的工兵營長自信的回答道。

“三天不行,太慢了。我只給你兩天的時間。總之兩天後全軍就發起總攻,槍炮齊放。到那時侯城牆下的炸藥若是沒轟塌城牆,老子拿你是問!”王興指着對面的濟南城頭,不容質疑地命令道。

一聽工期要縮短一天工兵營長的臉上立刻就露出了爲難之色。不過一想到他們的王軍長向來是說一不二的。在心中計算一番後那個工兵營長終於一咬牙敬禮道:“是,軍長!我們工兵營保證完成任務。”

王興聽罷回頭望了望那個工兵營長滿意地點了點頭,繼而又向李本深命令道:“李師長,這裡是你們十師的陣地。你再派一個營配合工兵營一同挖掘吧。”

“是,軍長。”李本深毫不猶豫地領命後,連忙回頭向自己的屬下嘀咕了幾句。那軍官敬了個禮立刻就隨着工兵營長匆匆向後方營地跑去了。眼看着命令已經下達李本深又換了一副嘴臉,躍躍欲試地向王興請戰道:“軍長,既然我們師正對主攻方向,那這次總攻也該輪到我們師打頭陣了吧。”

“怎麼?你小子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吧。忘記上次多鐸打得找不到北的事了?”王興不以爲然的反問道。

原來在除夕之前十二月二十六日到二十七日,明軍曾發動過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持續了兩天兩夜的血戰使明軍一度攻上濟南城的城頭。然而,最終還是被清軍頑強地擋了回去。此戰雙方都互有損傷,其中明軍傷亡最慘重的當屬李本深的十師。一想到那日自己狼狽的模樣李本深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卻見他一個抱拳大聲說道:“屬下當然記得那日在濟南城下的一箭之仇。所以屬下懇請軍長再給我們師一次機會。這次若不抓住多鐸那小子點天燈,我李本深誓不爲人!”咬牙切齒着的李本深話音剛落,卻見一旁的監軍劉福生正朝着他瞪眼睛。有些心虛的他連忙將最後一句話改爲:“屬下以項上人頭保證這次一定拿下濟南城,活捉主帥多鐸!”

不過王興本人並不在乎李本深用什麼措辭。他此刻的心思全放在了眼前的濟南城上。同李本深一樣,王興對那次的失敗也一直耿耿於懷。但他同樣也意識到了清軍的筋疲力盡。經過數天了休整后王興自信自己這次一定能一舉拿下濟南城。於是他收起笑容,正色道:“李師長,你放心這一天不會遠了。首相大人還在陳橋等着我們呢。”

與王興的自信不同,此時此刻同樣站在城頭觀察底下明軍工兵動向的多鐸心中卻充滿了不安與焦慮。雖然他臉上的表情依然鎮定而又從容,但他身後的部將都清楚王興正在準備下一次猛烈進攻,時間就在這幾天之內。而濟南城下重新佈置的數門火炮也在向城中守軍揭示明軍下次的攻城將比前幾次猛烈數倍。現在濟南城內的糧食和武器尚不算短缺,然而不滿六千人的八旗將士卻早已經身心俱疲了。濟南城被圍困至今已將近兩個月,和具有無限回覆力的敵人不同,濟南城內的清軍已沒有人力可以交替。至於城中的漢族百姓對於多鐸來說簡直就是一顆顆不知什麼時候會爆炸的炸彈。這事雖在多鐸的預期之中,而他也已讓八旗的非戰鬥人員完全退避。但不可否認濟南城清軍的戰鬥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城外的王興大概也已經嗅到了濟南城疲憊的氣息,所以一過完年就馬不停蹄地準備再次圍攻濟南。

“王蠻子可真是個急性子。一點喘息的時間都不給人啊。”望着城外猶如工蟻一般忙忙碌碌的明軍,多鐸雙手抱臂長嘆道。

“是啊,將軍。看來王蠻子這幾日就要發動攻勢了。”同樣憂心忡忡的清大學士剛林也跟着點頭道。

不過一旁的伊爾德可就沒那麼多的感慨。只見他皺着眉頭看着底下正在挖掘壕溝的明軍。一臉厭惡的他忍不住朝身邊的鄂碩大聲嚷嚷道:“真是太討厭了。喂,鄂碩難道就沒辦法阻止那些土耗子嗎?要不放兩炮也行啊。”

“沒用的伊爾德,那些漢人躲在壕溝裡炮彈打上去並不能給他們造成多大的損傷。這麼做反而是在浪費我們的彈藥。”鄂碩連忙搖頭否定了伊爾德的提議。

“那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他們一路挖到城腳,再埋上炸藥嗎?”伊爾德不服氣的躍躍欲試道:“咱們可不能就這樣束手待命啊。要不我帶一隊人馬出城教訓那些土耗子去。”

“伊爾德,你給我安靜點。沒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許擅自出城。”多鐸回頭瞪了一眼伊爾德厲聲警告道。眼見王爺發了怒,伊爾德也只好耷拉着腦袋,抱拳道:“喳,王爺。”

不過一旁的剛林卻跟着湊到了多鐸面前進言道:“王爺請息怒。其實伊爾德說的也有道理。如今明軍已將濟南城圍了個水泄不通。我等雖知王上正與孫賊對峙於陳橋,卻不知陳橋現在的狀況究竟如何。同樣的王上也不知道濟南城現在的狀況。王爺,依奴才看是否該派人同王上聯繫一下啊。”

被剛林這麼一提醒多鐸不禁點了點頭。經過一個冬天的鏖戰,濟南城守軍的士氣大不如前了。不斷增加的傷患,與不斷減少的糧食,均讓多鐸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他不能肯定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援軍究竟何時能到。此刻讓多爾袞得知這裡的情況就變得越發重要起來。於是,多鐸即可首肯道:“剛林所言及是。我們必須要派人出去聯繫攝政王才行。至於派誰去……”

“王爺,派我去吧!”未等多鐸說完,年輕氣盛的伊爾德就自高奮勇敢地請命道。

“王爺,還是派我去吧。伊爾德的漢語太過生疏。從濟南到陳橋路途遙遠,又要穿越明軍的陣營。那裡的路我熟悉,還是派我去吧。”統領努山跟着一個抱拳請命道。

“努山,我的漢語什麼時候比你差了。去陳橋的路我也熟悉,憑什麼不讓我去!”伊爾德不滿地改用漢語抗議道。

多鐸回頭看了看勇猛穩重的努山,又看了看稚氣未脫的伊爾德。心頭不由一沉的他沉默了半晌,終於象是下定了決心似地命令道:“這事你們幾個就別爭了。本王自有打算。”

濟南城的東門發生騷動是三更時的事了。突然打開的城門自然是引起了城外明軍的注意。還未等明軍搞清楚情況,努山便率領五百騎兵左右衝出。明軍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在發現有人強行突圍後,立即集結了隊伍趕去阻擊。然而在經過一陣擾壤之後,清軍人馬又突然收了回去。難道是在聲東擊西!?那麼說來,敵人的目標應該是對側的西門纔對。意識到這點的明軍立刻又掉轉了方向朝西門衝殺而去。一時間整個濟南城東、西門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遠遠望去遊竄的燈火順着城壁來來往往,彷彿要將整座濟南城化做火焰牢獄一般。

然而,就在這重重的警戒之下,伊爾德卻早已從城中逃出了。他是通過北面城壁上用大的纜繩吊下竹筏,直接到了護城河水面的。不過由於明軍連日來不斷抽水,護城河中的河水以不多了。眼見竹筏難以行進的伊爾德當下便果斷地放棄竹筏,跳入河中向着小清河方向奮力游去。此刻的伊爾德腦中就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順着黑暗的河水一路向東游去。希望能借此逃出明軍的包圍圈。一月的河水不但冰冷刺骨,而且湍急異常。伊爾德甚至一度差點兒就沉入了水中。在好不容易踢水浮上後,伊爾德奮力地往岸上游去。很快地在他面前漸漸露出了一片黑壓壓的影子,那是河岸灘塗上的蘆葦叢。眼見河岸越來越近的伊爾德頓時好象又充滿了力量似的。忘記了疲倦的他拼命地朝着那片蘆葦叢游去。

經過一番努力,不容易踏上岸的伊爾德大口大口地喘着氣。卻見他一邊調整着呼吸來,一邊不由自主地回頭望了望身後的濟南城。此刻的濟南在伊爾德的眼中變成了一個閃着火光的小點兒。而一旁同樣燈火閃爍的明軍營地則象覬覦着城池的之怪獸一般閃着兇光。伊爾德不禁摸了一把臉上的河水,暗自在心中保證道:“王爺,一定要等我回來啊。”

就在伊爾德順利出逃的同時,多鐸也帶着部將來到了濟南城城頭。剛纔還在東門製造麻煩的努山此刻已經站在了多鐸的身邊。卻見他關切地望着伊爾德出逃的方向,擔心地向多鐸問道:“王爺,您說伊爾德這次真的能將密報傳到攝政王手中,並帶援軍過來救我們嗎?”

聽努山這麼一問,其他人也忍不住將目光投在了多鐸的身上。起先衆人都認爲多鐸會選擇努山前去搬救兵。然而出乎衆人意料的是,多鐸最後卻挑選了年幼的伊爾德去完成這樁艱鉅的任務。這樣的一個分配讓濟南城的清軍將領們多多少少心中都有些七上八下的。這倒不是伊爾德本身的能力有什麼問題,也不是大家對他不信任。畢竟此次的任務將關係到整個濟南清軍的生死存亡。

卻見多鐸仰面望了望星空,舒了口氣說道:“其實,伊爾德能不能帶回援軍並不重要。只要他能突圍出去回老營就足夠了。畢竟他還是個孩子。”

多鐸本人的回答好象處乎了衆人意料,卻又似在情理之中。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營寨,在場的所有人心裡都明白就算伊爾德能順利找到攝政王。在援軍到來之前,濟南城頭也可能已經換了主任人了。不過衆人依然期盼地望着城外,無論希望多麼渺茫,都希望能出現奇蹟。

【……】@!!

()

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三十三節第8節 路(三)第19節 國會(三)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10節 江左諸府第39節 金融革命第十節第7節 路(二)第22節 燕京騷亂第5節 溼牛皮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12節 首相第22節 燕京騷亂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17節 暗戰(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44節 蕙露軒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三十一節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1節 范文程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7節 銅錢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三十二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1節 海盜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十節第三節第44節 蕙露軒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29節 促膝談心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十一節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5節 決戰牧野(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二十四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12節 太后的決斷楔子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四十六節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44節 蕙露軒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10節 《乙酉憲誥》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8節 銀圓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三十五節
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第28節 影子戰場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第270節 對列強父子齊護國 設總督秦津忙漢化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130 成正果國會終落幕互試探草原盛會起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三十三節第8節 路(三)第19節 國會(三)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第264節 鎮海公書房圖運河 楊夫人府邸宴貴客第338節 聞騙局馮貴訪陳府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第10節 江左諸府第39節 金融革命第十節第7節 路(二)第22節 燕京騷亂第5節 溼牛皮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113 易新主準葛爾崛起擒西疆孫女皇故縱第12節 首相第22節 燕京騷亂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17節 暗戰(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44節 蕙露軒第12節 湄公河畔天朝揚威新月城下諸侯臣服第三十一節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1節 范文程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第318節 窺會議瑞使生歹意 販軍火中華髮橫財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31節 蜀中大西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7節 銅錢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三十二節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33節 民惟邦本第11節 海盜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節 議會與申明亭第十節第三節第44節 蕙露軒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第29節 促膝談心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十一節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5節 決戰牧野(一)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2節 我們不會死的!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二十四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12節 太后的決斷楔子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四十六節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44節 蕙露軒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313節 聞變局華軍擬計劃 追敵艦奧軍急行軍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10節 《乙酉憲誥》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295節 爲求援英使表忠心 牽歐洲女皇扶島國第1節 百萬民舉家闖關東 夏存古初踏遼東土第8節 銀圓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三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