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

鄭森那裡知曉董志寧可不止是在爲他弟弟一人辯護。依照中華帝國的律法任何一樁刑事案件都必須要有訟師爲被告做辯護。就算是此次的刺殺皇室一案也不例外。可正如鄭森所對其弟弟的看法一樣,在許多人看來這都是一樁毫無懸念,不需要做任何辯護的案件。甚至在有些人看來爲殺人犯、叛國者辯護的訟師就是在助紂爲虐。這一點身爲帝國資深訟師的董志寧可謂是深有感觸。當年的神策門一案以及後來的劉富春一案讓他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書生成爲了名滿中原的大訟師。其中劉富春一案的勝訴以及那十萬元的官方賠款,更是讓不少百姓將董志寧奉若爲百姓討公道、鬥貪官的俠義之士。然而這一次董志寧在接手刺殺皇室案後,社會輿論對他的評價卻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些許變化。有人譏諷他譁衆取寵,有人責難他爲虎作倀,亦有人揣測他

不過面對來自社會輿論的質疑與不解,董志寧本人倒是顯得心平氣和。事實上他從不覺得自己是什麼“俠士”、“青天”,也不認爲自己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播弄是非之徒。在董志寧看來既然朝廷的律法規定了每個人都享有受辯護的權利,那他所從事的職業便與朝廷的司法官員一樣不分貴賤。刺殺皇室一案的被告無論有罪無罪,罪重罪輕也都理應擁有訟師爲其辯護。因爲這是朝廷召告天下定下的司法程序,而他董志寧就是執行這一程序的人。正是這種神聖的使命感讓董志寧和另外四個訟師聯手接下了這樁看似毫無爭議的案件。

卻說那日董志寧在南安王府詳細調查了一番田川次郎的身世背景。第二天他便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督察司衙門調閱刺殺皇室一案的詳細卷宗。由於從五月督察司提起公訴到八月大理寺開庭審理中間只有三個月的時間。而董志寧等人接手此案時卻已是六月中旬了。因此對於一干訟師來說目前最爲稀缺的莫過於時間。雖然在接手此案之前董志寧等人一直都在密切關注着案件的調查進展。他們的手頭上也掌握了一些資料。但光憑這些資料是遠遠不夠打這場官司。因此存放在督察司的卷宗便顯得尤爲重要。畢竟從皇夫遇刺身亡到督察司對嫌疑人提起公訴,中間整整隔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期間聯合調查組有足夠的時間對整樁案件進行地毯似地調查。因而此刻沒有哪兒一塊地方能比督察司所掌握的資料更爲充分。

相比去當事人家裡調查情況,來督察司調閱卷宗可就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須知董志寧一無官職,二無爵位,只是一介小小的訟師。若非其手中持有司法院發的文書,恐怕連督察司的大門都進不了,更別說調閱卷宗了。此外訟師自古以來都被官府衙門視爲挑詞架訟的惡棍,是歷代王朝嚴厲打擊的對象。《唐律※#8226;鬥訟》中就規定:“諸爲人作辭蝶,加增其狀,不如所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減誣告一等。”到了宋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衙門結案之前,幾乎必先嚴辦訟師。因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權力具有至上性。統治者與官方是向來不承認權力與權利之間有衝突、有矛盾,而是將權力意識完全取代了權利意識。在這種絕對服從的背景下統治者向人們灌輸的是“非訟、無訟”的意識。官方即不會承認現實中爲權力與權利之間進行職業說理的訟師的合法地位,更不可能產生專門爲解決這種矛盾提供平臺的精湛的法律程序。

雖然而今的中華朝正在努力擺脫以前的頑疾,構建解決司法上權力與權利之間矛盾的法律程序,也早已給予了訟師合法的地位。但在傳統思維意識的影響下,官僚們在下意識裡依舊會視訟師爲品質低下的刁民。言談舉止之間輕蔑之情溢於言表。而董志寧亦受儒家德禮之治思想的影響,對於督察司官員所表現出的傲慢與不屑也並沒有怎麼放在心上。

不過望着眼前薄薄幾本少得可憐的卷宗,饒是董志寧涵養再好,此刻也忍不住面露溫色地向掌管資料的官員開口質疑道:“這位官爺,刺殺皇室一案卷宗難道只有這些嗎?”

“董先生,您手持衙門的文書。我等怎敢怠慢啊。您瞧,這供詞、屍檢、目擊證詞,整個一套可全齊了。”那官員陰陽怪氣地將那幾本卷宗當着董志寧等人的面一一攤開道。

正如那官員所言,眼前的這些卷宗乍一看起來確實類別完整。但董志寧等人心知這只是一些綱要罷了。比之他們自己所掌握的資料恐怕還要簡略一些。眼見對方存心刁難自己一旁與董志寧一同前來的另一位訟師何夢吉當下便將白扇一展冷言相對道:“哦,原來督察院查了半年就搞出了這麼幾片紙啊。”

給何夢吉如此一激,剛纔還旨高氣昂的官員臉上當下就掛不住了。卻見他瞪大了眼睛嚷嚷道:“大膽!小小刁民竟敢如此詆譭衙門。”

“大人這麼說,可就冤煞小民咯。您瞧,這桌上擺的冊子不過十來本,每本看上去不過百來頁厚。而大人您自己剛纔也說全套都在這兒了,不是嗎?”何夢吉搖着紙扇悠然自得的反問道。

“哼,好一張捏詞辨飾的厲嘴。”有些詞窮的官員冷笑一聲道:“衙門所存的卷宗確實不止這些。不過那都是屬於衙門的密件。爾等小民就算有司法院的文書恐怕也沒有這個資格查閱。”

“那就請官爺拿出清單,讓我等覈對。若是密件的我等絕對不向衙門所要,若是普通卷宗還請衙門借我等一閱。”董志寧心平氣和的建議道。

一聽董志寧要求看清單,那官員跟着便耍起無賴道:“要清單可以,不過得明天來。今天管事的出去辦公務了。不在!”

“明日?要是我們明日來衙門他再有事。又當如何?難道一張小小的清單還非得經過管事的同意我等才能查閱嗎?”何夢吉不服氣的責問道。

“沒錯。你們明天再來吧。”那官員說着便粗魯地將面前的卷宗一股腦兒地都收了起來。眼見對方如此蠻橫年紀稍輕的何夢吉當即就要上前阻攔。卻不想身後突然傳來了一個嚴肅的聲音道:“出什麼事了?何人在此喧譁啊?”

“回符大人,這兩個訟師來查閱卷宗。下官按規定給他們拿來了卷宗。他們卻在此橫加刁難,妨礙下官等做事。”那官員趕忙歉身向剛剛走進門的符曉秦告狀道。

一聽對方是訟師,站在符曉秦身後的另一位檢察官傅以漸立刻就露出了厭惡的神色。可正當他想開口叫人轟走董志寧等人之時,卻見符曉秦客氣地上前拱手道:“董先生好久不見了。”

“董志寧見過符專員。”董志寧一見來者是符曉秦當即恭敬的行禮道。

“董先生不必多禮。本官已不是廉正專員了,目前出任督察司檢察長。聽說董先生你這次接下了行刺皇室一案。可是來此查閱卷宗的?”符曉秦和善的詢問道。依照帝國廉正司的規定廉正專員的任期爲十年。符曉秦於去年滿任期,被調到了督察司出任檢察長。雖然沒有了原先在廉正司中所掌握的種種特權,但將近十年的廉正專員生涯還是讓符曉秦博得了比同屆官僚更高的品級與待遇。此次又恰逢督察司與廉正司聯合調查刺殺皇室一案。廉正司出身的符檢察長便順理成章地被指派負責這次的案件。眼看開庭日期日漸臨近,符曉秦今日特地帶人前來調閱一些資料。卻不想竟會在此遇見董志寧。

其實符曉秦與董志寧也並沒什麼交情。兩人只在劉富春一案上有過幾面之緣。不過這點交情對董志寧來說已經足夠了。卻見他當即取出了懷裡的文書遞給符曉秦道:“是的,大人。在下受命爲刺殺皇室一案五十七名被告人做辯護。今日特來督察司衙門查閱相關卷宗。這是司法院開的文書,請大人驗證。”

“恩。”符曉秦接過文書看了一遍後,回頭向那負責資料管理的官員質問道:“董先生既有司法院的文書,爲何不給他查閱卷宗?”

“回大人,下官把卷宗給他們了。只不過這兩位先生嫌給的資料太少,不肯罷休,嚷嚷着要看衙門裡的密件。”那官員見董志寧認識檢察長,口氣立即軟了不少。

見此情形,一旁的何夢吉趕忙上前向符曉秦解釋道:“大人,我等並非無理取鬧之輩。只不過這位大人取來的卷宗實在是少得可憐。我等請其取來清單進行覈對。卻又遭到推搪,無奈之下我等才與這位大人起了爭執。還請大人您明鑑。”

“有這事?清單呢?拿清單出來。”符曉秦聽罷回頭命令道。

耳聽符曉秦如此下令,管理資料的官員立刻露出了爲難之色。原來他先前得到了上頭的暗示,要其故意爲難一下董志寧等人。卻不想橫空冒出來個符大人偏偏與這個“董訟棍”還有那麼點交情。這下可難煞了他這個尋常小吏。若是現在去拿清單,事情勢必會穿幫,自己難免會受到處罰。若是不去拿,那符檢察長當場就會要自己好看。想到這裡,他不由地暗自朝傅以漸使了個眼色。希望對方能給他一個提示,告訴他該怎麼做。然而,傅以漸卻像是什麼都沒看見似的理都不理他。正當他左右爲難之際,董志寧卻極爲識相地給了他一個臺階下道:“大人,刺殺皇室一案資料繁多,恐怕一、兩日也看不完。我等今天還是先借一部分閱覽好了。”

“也好。如果有什麼需要的話,董先生儘管來督察院查好了。畢竟我等都是爲辦好這樁案子。”符曉秦順勢答應道。

眼看不用立即去取清單,那管理資料的官員感激地望了董志寧一眼,隨即如釋重負的應和道:“董先生需要什麼資料儘管吩咐,下官儘量爲您查找。”

“那就有勞大人您了。”董志寧恭順地作了個揖道。

眼見一場干戈化爲玉帛,符曉秦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本官還有公務在身,不便相陪。董先生你請自便吧。”

“大人您走好。”董志寧與何夢吉雙雙行禮恭送符曉秦道。

“督察司的資料不便外帶,還請兩位多多見諒。”緊跟在符曉秦身後的傅以漸卻向兩人嚴肅地提醒了一句道。

董志寧聽罷擡頭望了望傅以漸,隨即順從地高聲應道:“遵命大人。”

傅以漸見狀冷哼了一聲便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卻見他一出大門便三步並做兩步地跟上符曉秦低聲進言道:“大人,讓董志寧查閱我們的資料恐有不便吧。”

“怎麼?傅大人認爲不應該讓董志寧接觸司裡的卷宗嗎?”符曉秦漫不經心的隨口問道。

“這倒不是。正如大人您所言,那董志寧有司法院的文書,我等當然不能拒絕他。但在資料的甄選上還是可以下些工夫的。”傅以漸小心翼翼的暗示道。

可符曉秦卻不爲所動地直接點穿道:“所以你們剛纔故意讓人存心刁難董志寧等人?”

“回大人。屬下等這麼做也是爲了朝廷着想。那董志寧是個人盡皆知的‘訟棍’。其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詞的本事堪比戰國的鄧析。劉富春一案,他更是仗其辯術超羣,訛了朝廷十萬銀圓。這次他又冒天下之大不惟爲刺殺賢親王殿下的兇手辯護。萬一我們手上所掌握的證據落到他手裡,不知這‘訟棍’到時候又會搬弄出什麼是非來。屬下等以爲對此善於顛倒是非之徒朝廷萬不可大意爲之啊。”傅以漸苦口婆心地解釋道。

“你們是怕萬一在大理寺輸了官司給他面子上掛不住吧。”符曉秦突然停下腳步回頭問道。此時兩人已經走到了庭院的深處。眼看四下裡無人傅以漸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只是站在原地朝符曉秦做了個揖道:“請大人明察。”

“明察什麼?明察你們利用職權在背後給人使絆子嗎?”符曉秦目不轉睛地望着下屬厲聲責問道:“混帳!如此小人行徑簡直丟盡了督察司的臉面。說人家搬弄是非,依我看現在搬弄是非的是你們這幫人才對!有什麼本事都給我使到大理寺的公堂上去,少在這裡做些偷雞摸狗、丟人現眼的事!”

【……215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 文字更新最快……】@!!

()

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三十八節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19節 審判夜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四十二節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3節 巾幗英雄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1節 殿前論戰第11節 海盜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7節 路(二)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3節 休整第11節 驚變(二)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0節 《乙酉憲誥》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18節 再戰松山(中)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8節 稅制第21節 支援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12節 大同義軍(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8節 騎鶴遊揚州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15節 本相第31節 百家爭鳴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三十九節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十二節第15節 結社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4節 蜀中攻略(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15節 結社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31節 皇宮深院第7節 路(二)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
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三十八節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71 五世達賴應邀入京中華女皇賜賞屏風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19節 審判夜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第265節 聞讒言家明訓驕妻 議開戰女皇粗算帳第四十二節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13節 巾幗英雄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59 齊會師使團盤收穫意偏科親王籌大學第11節 殿前論戰第11節 海盜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70 俄使獻寶弄巧成拙王子求情居心叵測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232節 御書房女皇教皇子 爲草案諸臣齊進言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62 黃太沖怒駁僞科學北諸府籌備開棧道第7節 路(二)第12節 北方使者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252節 更血液內閣迎新主 軒轅元議會起爭執第23節 休整第11節 驚變(二)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第10節 《乙酉憲誥》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374節 剿匪幫官軍平東北 升少將夏完淳面聖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16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212節 懲藩屬中華改方針 印度洋華商遇封港第18節 再戰松山(中)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15節 關中日落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8節 稅制第21節 支援49 共和君主難斷優劣惡狼入室巴黎遭劫67 臻盛世奧斯曼稱雄中西使共遊蘇伊士184 爲峰會羅威細進言債臺築英倫局勢亂第314節 中奧軍卡奇灣決戰 牽敵軍施琅下伏筆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12節 大同義軍(下)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第216節 司法院新制愁百官 道法之說重現中原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89 蛟龍出水驚煞四鄰半島生亂烽火驟起第8節 騎鶴遊揚州86 刁民小報逼煞官爺法治人治女皇明志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8節 盛京之戰(二)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15節 本相第31節 百家爭鳴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三十九節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十二節第15節 結社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24節 蜀中攻略(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15節 結社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00節 襲亞丁海軍惹衆怒 議政廳彈劾遭否決44 驅紅夷南洋終歸順諾千金中軍護商隊第31節 皇宮深院第7節 路(二)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