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

弘武八年(西曆1657年),當李定國兵臨葉爾羌城下之時,另一路的吳三桂則率部以破竹之勢於當年七月初八攻破西域重鎮雅爾。並於十五日,渡黑額爾齊斯河長驅直入阿爾泰山地區進剿準葛爾部。相比一直以來都在爲糧草補給問題頭痛的李定國,吳三桂的在這方面的壓力明顯就小了許多。他所率的北路軍團僅兩個旅6000餘人而已。且以輕騎兵爲主,並沒有過多的重型火炮的拖累。輕裝上陣的北路軍在速度上與補給上自然是比裝備充分的西路軍佔了不少優勢。加之黑額爾齊斯河流域本就沒有什麼象樣的城池堡壘。於是憑藉着部隊攜帶的少量輕型火炮,從這一年的七月至九月北路軍幾乎如入無人之境地橫掃了整個伊犁河及黑額爾齊斯河下游流域。

時值農曆十月,漠北的天氣一天寒過一天。特別是阿爾泰山山麓,山嶺峻拔高聳,峰頂海拔高達4000米。對於從中原來的帝國官軍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艱苦的挑戰。眼看着當地的氣候越來越惡劣,吳三桂最終決定放緩進攻的腳步。由於在阿爾泰山地區沒能找到足夠大的城池來容納部隊,北路軍便入鄉隨俗地在黑額爾齊斯河畔紮下了營寨。安營紮寨之後,吳三桂也沒有就此閒着,他一邊忙着派出偵察部隊打探黑額爾齊斯河上游及烏倫古河、葉密立河流域準軍的動向。一邊則向周圍的遊牧部落擺起了天朝上國的架勢。而周遍的一些弱小部落早已被帝**團的架勢給震懾得無不聞風喪膽。再給吳三桂輕輕一施壓,自然是紛紛在其頭人的帶領下帶着牛羊、毛皮等禮物跑來向新來的主人適好稱臣了。

這一日,吳三桂正在大帳之中研究作戰計劃之時,北路軍的參軍廖天明突然風風火火地跑來報告道:“將軍,外頭又有人送羊和皮毛來了。”

“像上幾次那樣由你出面接待一下,把東西照單全收了,不就行了。這種小事情用不着來向我通報。”吳三桂頭也沒擡的回答道。

“將軍,屬下的意思是咱們是否該節制一下。此地地處荒涼,咱們這樣三天兩頭的向當地牧民部落索取糧食牛羊,恐怕影響不好啊。”廖參軍想了一下如實回答道。卻見他的話音才一落,剛纔還滿不在乎的吳三桂猛地就擡起了頭,像看怪物一般地看着面前的參軍反問道:“廖參軍,你說什麼影響不好?”

“屬下的意思是。我軍此次乃是爲了解救當地百姓而來的。如此擾民之舉實在是有違陛下是聖意。”廖參軍理直氣壯的說道。

聽完參軍的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吳三桂當場差點兒沒笑破肚皮。他原本以爲這樣的“廢話”只是參軍府用來糊弄普通百姓和那些新兵蛋的。卻不想還真有人跑來給自己扯這一套。不僅如此信誓旦旦的把皇帝都給搬了出來。本來就對參軍府不抱什麼好感的他,此刻自然也不會拿對方的話放在心上。卻見他當即便把筆一擱,一臉壞笑的說道:“參軍大人說得沒錯。咱們確實是來解救當地百姓的。現在我軍已經把他們從準葛爾人的手中解救出來了。也該換他們勞一勞軍了吧。要不怎麼說是軍民魚水情呢。不信,你去問問外頭的那些人,他們送牛羊過來是不是自願的?本將軍有沒有那槍指着他們的腦袋逼着他們把東西送來。”

面對主帥的這番“強詞奪理”,那廖參軍並沒有就此氣餒,而是苦口婆心的繼續向吳三桂勸道:“將軍,屬下的意思不是說不接受周圍部落的送來的物品。只是萬事都得有個度,現在部隊補給充裕完全用不着繼續打擾當地百姓了。可不能爲了一點眼前的利益而失了民心啊。”

“這是哪兒的話。對部隊來說再多的糧草也不嫌多。咱們現在可是在阿爾泰山,而不是在中原。你出去瞧瞧去,周圍除了雪山,草皮和幾棵稀稀拉拉的松樹之外還能找出些什麼來?不從周圍部落打些‘野食’,難道要將士們去啃草根嗎。咱們現在已經深入到了蒙古腹地,往後中原的補給將越來越困難。不自己想點辦法怎麼行。”吳三桂沒好氣的說道。待見參軍還想反駁,他又跟着以強硬的態度打斷道:“至於民心問題,參軍大人大可放心。以本將軍對蒙古番子的瞭解。咱們現在大大方方地收下他們送來的禮物纔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如果我們貿然將禮物退回的話,則會被視作是與他們爲敵的信號。弄不好反倒是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呢。”

“那女人也在糧草範圍之內嗎?”廖參軍一針見血的反問道。據他所知吳三桂不僅收下了周圍部族送來的糧食,還將對方獻上的多名女子也一併收納了下來。這樣一來事情性質就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因爲依照軍規帝**隊之中是絕對不允許出現軍ji的。更不用說是在現在這種行軍打仗的情況下了。

可誰知吳三桂卻滿不在乎的點頭道:“以目前的情況來說,那些女人也算是軍需品。”

“什麼!”

“廖參軍,你放心。我已經讓人查過了。那些女人都十分健康,身上並沒有染病。”吳三桂隨口解釋道。

“將軍,不管那些女子有沒有病,您都不應該將她們留在軍中。這首先是違反了軍紀,再來也影響了軍心。將軍,作爲軍團的參軍,我不允許您作出如此出格的舉動。”廖參軍語氣嚴厲的說道。

“擾亂軍心?不,我只知道我這麼做是在穩定軍心。將士們自武威出發以來,已經連續作戰一年多了。現在更是深入到了如此荒涼的窮山僻壤之間。他們此刻都已經十分疲憊了,現在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放鬆。而那些女人正好能幫助他們放鬆。再說我把那些女人安置在了大營外頭的帳篷裡,又沒讓她們到營裡來。”吳三桂道。吳三桂當然也知道中華帝國的那些個軍規,但向來信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他,同樣不會對自己的這些做法產生動搖。因爲在他看來只要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中間的過程其實並不重要。

眼見自己的上司絲毫沒有悔意,廖參軍不由沉吟了一聲,一個抱拳上前道:“將軍,您應該知道外頭那片草原被當地人稱做‘飢餓草原’吧。可咱們現在在飢餓草原,不僅糧草充裕還有人送女人過來。將軍您不覺得這事有些蹊蹺嗎?”

聽廖參軍這麼一問,吳三桂擡頭瞥了對方一眼後,心想這小子總算是說了一句象樣的話。於是他跟着便臉色一正道:“不錯,我軍現在的所處的處境確實十分詭異。誰都不能保證外頭的那些番子哪兒一個是真心臣服與天朝的,哪兒一個是別有用心的。至於現在大營庫房中的糧草,羊圈中的羊羣,以及外頭的那些女人,也極有可能是卓特巴巴圖爾故意留給我們的誘餌。”

“將軍,您既然這麼想。那爲什麼還要收下那些東西呢?”廖參軍不解的問道。在他看來遇到如此尷尬的境地,

“爲什麼不收下。既然是自己送上門來的東西,不收白不收。”吳三桂大大咧咧的說道。

“可是將軍您不是說這可能是準葛爾人故意設下的圈套嗎。”廖參軍跟着提醒道。

“就算是圈套又怎樣。只要他卓特巴巴圖爾肯送過來,我吳三桂就照單全給他收了。本將軍倒要看看,等咱們抄了他在葉密立河的老巢之後,卓特巴巴圖爾那個韃子還能耍出些什麼樣驚人的花招來。”吳三桂說到這裡,臉上隱約間便顯現出了一股子的殺氣。在從伊犁出發之前他便已經聽說了卓特巴巴圖爾在庫侖大勝喀爾喀部的事情。不可否認,準葛爾人這次在漠北蒙古打得十分漂亮。相比之下,吳三桂之前長途奔襲烏魯木齊的那場戰役明顯就暗淡了許多。甚至可以這麼說。因爲卓特巴巴圖爾在漠北蒙古取得的一系列勝利,差點兒使吳三桂與李定國在天山以南所取得的戰果就此失去意義。再加上這段時間部隊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的進攻。更是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挑釁。面對這一無形的挑釁,吳三桂心中的鬥志隨之被點燃了。

眼看着吳三桂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廖參軍的心頭不由微微顫了一顫。卻聽他跟着放弱了聲調詢問道:“那將軍您的意思是?”

“廖參軍有些事情你不用管得太多。只要安撫好將士們心情,你便是幫了本將軍的大忙了。至於其他的事情嘛。等日後回了南京再說吧。”吳三桂說到這裡便不再理會身旁的廖參軍,而將目光又投向了背後掛着的地圖之上。卻見他揹着手,望着地圖上一個又一個的小圓點,自言自語道:“我們現在進行的是一次耐心的角力,不到最後一刻勝負是不會輕易被決出的。惟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笑到最後。所以咱們不能心急啊,一但失去了正確的判斷,那可比什麼都危險呢。”

農曆十月初六,巴彥卓爾。

秋季的巴彥卓爾草原碧空如洗,相比正處於戰雲籠罩下的漠北蒙古,此地堪稱塞上天堂了。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醉心享受於這醉人的風景。至少在撫北將軍劉宗亮看來,這樣安寧的氣氛並不適合於他現在的身份。作爲一個武人,戰鬥對於劉宗亮來說就像是水對於魚一樣重要。就算是在全國統一,天下太平之後,這位帝國騎兵之父依舊會時不時地在夢中重回戰場。正所謂工夫不負有心人,在了平平穩穩地度過了七年和平生活之後,劉宗亮終於再一次得到了上戰場的機會。雖然這一次是要同蒙古番子一同作戰,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興致。因爲只要有仗可打,劉宗亮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然而,戰事卻並沒有劉宗亮想象當中的那麼轟轟烈烈。掐指算來,部隊出關至今已經三個多月了,原先氣勢洶洶叫嚷着要教訓察哈爾部,要捉拿土謝圖汗的準葛爾人卻突然在這三個月內沉寂了下來。而察哈爾諸部在看到準葛爾人沒了聲響之後,以爲對方是懾於己方的威勢不敢進攻,在觀望了一段時間後便陸續放鬆了戒備。一場看似精彩的大戰還沒有開始就這麼嘎然而止了。這樣的結果自然是讓劉宗亮覺得難以接受。好在朝廷並沒有因爲準葛爾人的沉默而將東路軍調回關內。不肯就此放棄的劉宗亮便就此天天派出大批偵察部隊打探起消息來。

“將軍,您沒事吧?”眼看着主帥又在盯着遠處的草原發呆,身後的參謀袁世澤忍不住關切的問道。

“啊,沒什麼。準葛爾人那裡還沒有消息嗎?”回過神來的劉宗亮頭一句話便問到了準葛爾頭上。

“回將軍,目前爲止還沒有相關的消息傳過來。”雖然知道上司會失望,袁世澤還是如實回答道。

“喔,是這樣啊。”劉宗亮拿出了煙鍋子隨口應了一句道。

“將軍您真的就這麼希望準葛爾人打過來嗎?”袁世澤不禁好奇的問道。

“不是我希望準葛爾打過來。而是準葛爾一定會打過來!”劉宗亮一邊塞着菸絲一邊自信的說道。

“將軍您爲什麼就這麼肯定呢。都已經過去三、四個月了,準葛爾部既沒有向察哈爾部發起進攻,也沒有再向前推進半步。現在就連察哈爾人都認爲準葛爾人很快就會撤兵。李將軍與吳將軍已經在西域連續取得了大捷。後院岌岌可威的準葛爾人應該不可能再在察哈爾多加拖延了吧。”剛剛看完戰報的袁世澤就事論事的分析道。

然而,劉宗亮的態度還一如既往的固執。卻見他順手點燃了菸絲,深深吸了一口後,不屑的說道:“我說會打就會打。別去管那些個察哈爾王公的反應。拿幫傢伙各個肥頭豬腦,膽子比耗子還小,目光比兔子尾巴還短。準葛爾人現在就是在故意拖時間,好讓我們放鬆警惕。我纔不會上那樣的當呢。給我傳令下去,從明天起再加派兩個連進行偵察。我就不信那卓特巴巴圖爾會是水裡的王八,能這麼一直忍下去。”

一聽又要加派部隊進行偵察,袁世澤在心中不由地苦笑了一下。可正當他想要領命之時,忽然從門外傳來了一陣急切的腳步聲。緊接着便有人在外報告道:“啓稟將軍,第二偵察連在陰山附近抓住了兩個準匪斥候。”

“哦,可肯定是他們是準匪?”袁世澤剛想追問求證。一旁的劉宗亮卻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當即熄了煙說道:“這有什麼好多問的。該來的終究是會來的!”

【……152吳三桂進駐阿爾泰 劉宗亮緊咬準葛爾 文字更新最快……】@!!

()

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5節 溼牛皮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30節 編制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4節 東路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3節 登陸旅順第40節 多鐸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一節第9節 蘇州織工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十三節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三十一節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1節 范文程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5節 大投資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8節 騎鶴遊揚州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9節 蘇州織工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8節 盛宴(三)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0節 歐洲之行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4節 狗熊?英雄?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二十一節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24節 君與臣(下)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9節 促膝談心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7章 投命狀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38節 兩京風雲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6節 義塾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四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5節 奇貨可居第5節 溼牛皮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
147 心不甘黑山開聖戰抵武威定國做準備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5節 溼牛皮第247節 中華軍月夜克福岡 陪審團心繫刺皇案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30節 編制131 投無路滿人附蒙古暗較勁土汗大斗法第24節 東路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3節 登陸旅順第40節 多鐸第32節 忙碌的四月第一節第9節 蘇州織工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第27節 山西烽火(三)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十三節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三十一節第352節 兩重臣當廷起爭執 弘武帝獻股組央行第233節 忤聖意勞工法受挫 說聖上陳家明直言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46節 結束與開始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181 北美大陸羣雄逐鹿大西洋上艦隊遭襲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25 韓半瓶攜妻投小舅張村民投票換酒席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14節 農村公社第21節 范文程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5節 大投資第273節 宋時烈死牢探政敵 起爭執朝華做對比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第8節 騎鶴遊揚州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9節 蘇州織工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8節 盛宴(三)第307節 定協約華俄定疆域 復皇命世澤勸好友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30節 歐洲之行43 三大洋米字旗飄揚太平洋金龍旗獨秀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第7節 風口浪尖(二)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4節 狗熊?英雄?第308節 阿曼灣中奧軍對峙 拉克沙中英軍遭遇第二十一節第337節 接風宴百官互試探 攔馬車主事告密情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24節 君與臣(下)45 東印度公司自謀生路女皇特使漫天要價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61節 遇說客黃太沖探底 收殘局閻爾梅佈陣 黑色柳丁189 遵憲誥陳邦彥卸任接新職黃宗羲受教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29節 促膝談心152 吳三桂進駐阿爾泰劉宗亮緊咬準葛爾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231節 受遊說黃宗羲萌計 留遺言護國公長辭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第7章 投命狀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38節 兩京風雲35 湯神甫承接育嬰堂弘武帝修編教材書第6節 義塾84 賞明月粵黨聚瞻園爲案情兩臣起爭執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四節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5節 奇貨可居第5節 溼牛皮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95 使團船隊逆流北上畫家醉心長江美景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