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不素餐(2)

羋姝拭淚道:“我知道,新婚他能夠在我宮中三個月專寵,已經是極爲難得。所以他就算去了別人那兒,我也無話可說,可我這心裡就是難受得很……”待羋月勸了半日,她才略見好,強笑道:“妹妹不必管我,我如今找你來,卻是有一件正事要與妹妹商議。”

羋月問她何事,羋姝才肅然道:“班進來報,說是如今外頭十分熱鬧呢!”

羋月便問:“阿姊說的是什麼事?”

羋姝冷笑:“聽說魏夫人派人向那些擅長遊說的客卿行賄,讓他們去遊說大王和朝中衆臣,支持立公子華爲太子。”

羋月眉頭一皺:“那些遊說之士,憑着三寸不爛之舌,遊走列國攪起風雲無限。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亂邦,若是他們真的遊說成功,讓公子華當上太子,那魏夫人可就橫行宮中了。”

侍立有一邊的玳瑁亦道:“可不是,聽說魏夫人下得最重的禮,就是送給那個最會遊說的客卿,叫張什麼……對,張儀的。”

羋姝眉頭一挑:“咦,張儀,我好象聽說過這名字。”

羋月忙道:“阿姊忘記了,當日我被義渠人抓去,大王就是派他去遊說義渠,用四十車糧食把我贖回來的。”

羋姝卻搖了搖頭:“不對,不是這個……”她忽然雙手一拍,道“我想起來了,就是那次,我們一起躲在章華臺後面,看着那個人胡說八道,把王兄還有王嫂和鄭袖哄得暈頭轉向,那個人是不是就是他啊?”

羋月忙點頭:“阿姊記性真好。”

羋姝嘆道:“我這輩子才見過這一個巧舌如簧到不可思議的人,怎麼會記不住呢。”說到這裡又有些驚道:“若是他的話,那可糟了。這個人要說什麼話,沒有人會不上他的當。怎麼辦呢?大王那樣端方的男子,可不知道這種人翻雲覆雨的心計。”羋月聽了心中腹誹,秦王這般的人,翻雲覆雨的心計卻是遠勝旁人,在羋姝心中,竟還是一個“端方”之人,實是笑話。

玳瑁忙勸道:“小君別急,我們也可以同樣向他行賄啊。”

羋姝道:“對對對,這個人是死要錢,如果我們給他的錢比魏夫人的多,肯定有用。妹妹,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羋月愕然指着自己道:“我?”

羋姝抓住羋月的手熱切地道:“當然是你了,好妹妹,除了你以來,我還有誰可以信任可以託付的呢!”

羋月便想推開道:“只怕我難以勝任啊。”

羋姝嗔道:“不就是送個錢嗎,有什麼難的啊?”

羋月搖頭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張儀這個人看似無德無行,但實際上卻是胸有丘壑,極爲自負,他如果愛財,以他的能力只會自取,卻絕不會爲錢財所驅使。如果單純以金錢賄賂他,只怕會得罪了他,適得其反。”

羋姝急了:“那怎麼辦呢?”

羋月勸道:“阿姊勿急,這個人既然難以爲錢所驅使,只怕魏夫人的錢財,也未必能打動他,還是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

羋姝大喜,忙叫人取來出宮的令符塞到羋月手中道:“妹妹,一切都交給你了。

羋月無奈,只得取了令符,回房梳洗更衣之後,出宮去見張儀。

張儀此時已經有了府第,一應童僕姬妾皆有,羋月到了張儀府前,叫人通傳,過得不久,便有一個侍童出來,引着她入內。

一路上直到了張儀書房前,那童僕推門,羋月一眼望去,卻見張儀科頭跣足,爬在竹簡地圖堆中也不知研看些什麼,當下便笑了:“秋高氣爽時分,正可登高望遠,賞菊品茗。張子倒將自己關在屋裡,可是在研究什麼軍國大事嗎?”

張儀擡起眼,又舉手擋了一下光,仔細看了一看,方點頭笑道:“季羋好久不見,你給我帶來了什麼?”

羋月見了這室中氣息甚濁,皺眉退後一步,揮了揮手,道:“這裡氣悶得緊,你這小豎不會侍人,連待客也不知嗎,趕緊把窗子打開,薜荔,你去院中採幾枝菊花來……”她四周看了看,欲尋一個插花之器,卻無奈張儀這書房中,實是極簡,只得指了指几上一隻四方形的尊器,道:“先將這洗洗,把花就插在這裡吧。”

張儀叫道:“喂喂喂,那是酒尊、酒尊——”

羋月瞪他:“插了你就不用喝酒了,正好。”說着又取了兩隻錦袋來給那侍童道:“這裡一袋是曬乾了的木樨花,給你先生蒸飯烹茶的時候放一點進去,倍增香氣。這一袋是茱萸子,放在荷包裡佩在身上,可以驅邪去惡。好了,把這東西收好,趕緊出去幫薜荔拿花。”

那侍童早被她支使得團團轉,連張儀的叫聲也未聽到,便慌里慌張地連聲應是,跑了出去幫助薜荔剪花了。

張儀叫:“喂喂喂,這是我家,你到支使起我的侍童來了。”

羋月挑了挑眉頭道:“不行嗎?”不知爲何,她一見到張儀,便無法再有淑女之儀了。她對誰都可以溫婉相待,唯有張儀此人,實在叫她覺得不把最惡劣最真實的態度拿出來,便無法與他交談,甚至會被他氣得半死。

張儀搔了搔頭,見了她如此只得讓步道:“行行行。只是你既然拿了茱萸子來,我沒有裝它的荷包,一事不煩二主,季羋若是有空,幫我做一個可好?”

羋月白他一眼:“上次借給你的錢,還沒還我,這次卻又向我要荷包,你又打算怎麼還我?”

張儀索性也不站起,就趴在席上道:“我說過,季羋若要我還錢,我十倍奉上,只是這樣卻顯不出我的誠意來,而且也不是還錢給你的最好時機。”

羋月冷笑:“你就這麼肯定我就有落魄到要你給錢接濟的份上?”

張儀笑道:“人生自有起伏,我也但願季羋一生都不需要我還錢。”

羋月嘆道:“我不需要你還錢,卻需要你指點迷津。”

張儀歪頭看她:“哦,你還需要我來指點迷津嗎?”

羋月索性坐下來,嘆道:“當日在咸陽城外,張子指點我回頭,如今我又遇上事情,卻不曉得如何前行了。”

張儀道:“季羋已經做得很好,何須我來指點。”

羋月詫異地指着自己道:“我?做得很好?”

張儀微微一笑,將自己的銅符節扣在几案上道:“這個!”

羋月已知他明白自己之事,不禁引起傷心事來,轉頭拭淚道:“張子別提這件事了,這是我最失敗的事。”

張儀詫異道:“怎麼會是失敗呢?你有沒有聽說大王賜了一批藍田玉給后妃們作中秋節禮。此次玉質甚好,後宮各位夫人都選了上好美玉呈獻母國國君。”

羋月坐正,驚詫道:“張子的意思是……”

張儀微笑,笑容中似看透一切:“大王自然不會明着讓各宮妃嬪們拿出銅符節來驗證,就算拿不出來的人,也可以藉口剛好派使節送禮物回國,算不得罪名。可是他賜下美玉,大家都送玉獻君,若是有誰此時沒有動作,又或者雖然也裝作送玉歸國,但在過關卡的時候卻沒有驗銅符節的記錄……”

羋月已經明白,驚喜地道:“原來大王是這個用意……”

張儀笑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有時候一時看不到成果,或者甚至是看到相反的成果,都不足作爲最後的定論啊!”

羋月沉默片刻,忽然站起,向張儀行禮道:“多謝張子提醒。”

張儀道:“好說,好說。”

兩人說着話,此時薜荔與那侍童已經摘了花過來,將花便插在酒尊中,又因剛纔開窗開門,驅散氣息,此時再聞菊花清香,方令人精神一振。那侍童又將那桂花拿去,沏了蜜水奉上,兩人才開始說到今日正式的話題。

“張子,聽說最近有人重金拜託張子行遊說之事?”羋月先問道。

張儀點頭:“正是。”

羋月便說:“若我要以重金,讓張子放棄對方的託付,如何?”

張儀看了看羋月,笑着搖頭道:“太虧,太虧。”

羋月笑了:“若是覺得張子太虧,自還有厚禮奉送。”

張儀看着羋月卻搖頭道:“我不是說我太虧,而是說你太虧。”

羋月詫異道:“張子這話怎麼說?”

張儀道:“據我所知,魏夫人可不止託付了我一人,甚至有更位高權重的如大良造公孫衍、以及司馬錯、甘茂等重臣,要我放棄魏夫人的託付容易,可是我放棄了,王后又打算怎麼去說服其他人呢?”

羋月道:“這……”她看到張儀的笑容,忽然明白過來,向張儀行了一禮道:“還請張子教我。”

張儀道:“你所求的是自己之事,還是王后之事?”

羋月道:“是王后之事。”

張儀搖頭:“季羋,人情之事,最忌混雜不清,世間事有多少由恩變怨,就在這混雜不清上。既是王后之事,就應該王后付酬勞。”

羋月不解。

張儀亦不解釋,只斜倚着,拍打着大腿哼唱着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羋月低頭,思品着這首《魏風》,恍悟道:“君子不稼不穡,不狩不獵,卻能夠空手得富貴。就在於君子從來不素餐,張子這是索要酬勞了?”

張儀一拍大腿:“季羋真是聰明。”

羋月問:“不知道張子要多少酬勞。”

張儀反問:“一個太子位值多少酬勞?”

羋月問:“張子的意思是,只要王后付得出足夠的酬勞,張子就能夠解決掉此次風波?甚至包括大良造公孫衍,大將司馬錯、甘茂等重臣?”

張儀微笑點頭:“孺子可教也。”

羋月當下便試探着問:“五百金?”

張儀冷哼:“張儀這輩子沒見過五百金嗎?”

羋月又問:“一千金?”張儀索性也答也不答,只哼哼一聲作罷。

羋月便問:“到底多少?”張儀便伸出一隻手。

羋月失聲道:“五千金!張子這口也太大,心也太狠了吧。”

張儀冷笑:“季羋此言差矣,我若不要足了重金,王后如何能相信我有這樣的能力……”他瞄了羋月一眼,又慢吞吞地道:“又如何知道你季羋出力遊說之不易。”

羋月若有所悟,嘆息:“張子此言,真是至理名言……可惜,我知道,卻做不到。”

張儀嘆道:“季羋……時候未到啊,有些事,非得經歷過,你才能悟。”

張儀的話,讓羋月不禁有些恍惚,直到走到咸陽街頭,依舊有些回不過神來。

第414章 霸業興(2)第161章 無名毒(4)第11章 鷹之惑(3)第209章 諸子封4第106章 王后娠(1)第89章 大婚儀(1)第252章 魑魅行(3)第316章 入咸陽(3)第55章 秦王謀(3)第201章 韓與蜀(3)第326章 太后始(3)第85章 義渠王(2)第174章 昭氏女(2)第410章 人獨行(1)第125章 四方館(1)第280章 蘇秦至(3)第186章 公主恨(3)第152章 情與妒(2)第277章 西市居(4)第22章 南薰臺(2)第165章 龍回丹(4)第203章 風雲起(1)第65章 流言起(3)第327章 太后始(4)第354章 唐八子(2)第101章 謀士策(1)第386章 邊城險(2)第295章 風雲變(1)第52章 思君子(2)第249章 薊城寒(4)第50章 不相識(3)第239章 追遺詔(2)第289章 山中夜(2)第162章 龍回丹(1)第242章 別咸陽(1)第40章 繞樑琴(1)第88章 狼之子(3)第113章 山鬼舞(2)第387章 邊城險(3)第330章 羣狼伺(3)第78章 秦關道(2)第144章 公子稷(2)第226章 賭國運(2)第254章 國相妾(1)第103章 亂象起(1)第137章 故人來(3)第235章 秦王薨(2)第24章 逍遙遊(2)第97章 銅符節(2)第11章 鷹之惑(3)第104章 亂象起(2)第175章 昭氏女(3)第201章 韓與蜀(3)第278章 蘇秦至(1)第1章 前言第105章 亂象起(3)第34章 斷腸別(2)第17章 和氏璧(3)第76章 公主嫁(5)第382章 申包胥(2)第329章 羣狼伺(2)第50章 不相識(3)第397章 殺機現(4)第72章 公主嫁(1)第282章 陰謀施(2)第138章 舊事提(1)第166章 真與僞(1)第395章 殺機現(2)第200章 韓與蜀(2)第210章 探真心1第96章 銅符節(1)第166章 真與僞(1)第217章 慕少艾(4)第310章 歸秦路(2)第40章 繞樑琴(1)第105章 亂象起(3)第239章 追遺詔(2)第335章 退五國(4)第220章 女醫摯(3)第332章 退五國(1)第328章 羣狼伺(1)第7章 垂髫年(1)第380章 伐楚國(4)第11章 鷹之惑(3)第334章 退五國(3)第219章 女醫摯(2)第99章 不素餐(2)第35章 斷腸別(3)第345章 骨肉逢(2)第311章 歸秦路(3)第416章 安國君(1)第387章 邊城險(3)第110章 絕處謀(1)第27章 放鷹臺(2)第344章 骨肉逢(1)第172章 連環計(4)第380章 伐楚國(4)第177章 破心籬(1)第64章 流言起(2)第391章 郢都滅(2)
第414章 霸業興(2)第161章 無名毒(4)第11章 鷹之惑(3)第209章 諸子封4第106章 王后娠(1)第89章 大婚儀(1)第252章 魑魅行(3)第316章 入咸陽(3)第55章 秦王謀(3)第201章 韓與蜀(3)第326章 太后始(3)第85章 義渠王(2)第174章 昭氏女(2)第410章 人獨行(1)第125章 四方館(1)第280章 蘇秦至(3)第186章 公主恨(3)第152章 情與妒(2)第277章 西市居(4)第22章 南薰臺(2)第165章 龍回丹(4)第203章 風雲起(1)第65章 流言起(3)第327章 太后始(4)第354章 唐八子(2)第101章 謀士策(1)第386章 邊城險(2)第295章 風雲變(1)第52章 思君子(2)第249章 薊城寒(4)第50章 不相識(3)第239章 追遺詔(2)第289章 山中夜(2)第162章 龍回丹(1)第242章 別咸陽(1)第40章 繞樑琴(1)第88章 狼之子(3)第113章 山鬼舞(2)第387章 邊城險(3)第330章 羣狼伺(3)第78章 秦關道(2)第144章 公子稷(2)第226章 賭國運(2)第254章 國相妾(1)第103章 亂象起(1)第137章 故人來(3)第235章 秦王薨(2)第24章 逍遙遊(2)第97章 銅符節(2)第11章 鷹之惑(3)第104章 亂象起(2)第175章 昭氏女(3)第201章 韓與蜀(3)第278章 蘇秦至(1)第1章 前言第105章 亂象起(3)第34章 斷腸別(2)第17章 和氏璧(3)第76章 公主嫁(5)第382章 申包胥(2)第329章 羣狼伺(2)第50章 不相識(3)第397章 殺機現(4)第72章 公主嫁(1)第282章 陰謀施(2)第138章 舊事提(1)第166章 真與僞(1)第395章 殺機現(2)第200章 韓與蜀(2)第210章 探真心1第96章 銅符節(1)第166章 真與僞(1)第217章 慕少艾(4)第310章 歸秦路(2)第40章 繞樑琴(1)第105章 亂象起(3)第239章 追遺詔(2)第335章 退五國(4)第220章 女醫摯(3)第332章 退五國(1)第328章 羣狼伺(1)第7章 垂髫年(1)第380章 伐楚國(4)第11章 鷹之惑(3)第334章 退五國(3)第219章 女醫摯(2)第99章 不素餐(2)第35章 斷腸別(3)第345章 骨肉逢(2)第311章 歸秦路(3)第416章 安國君(1)第387章 邊城險(3)第110章 絕處謀(1)第27章 放鷹臺(2)第344章 骨肉逢(1)第172章 連環計(4)第380章 伐楚國(4)第177章 破心籬(1)第64章 流言起(2)第391章 郢都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