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

崇禎皇帝揮手屏退周圍所有的宮女太監,直身坐在案几後的椅子上,望向立於下首位置的楊嗣昌道:“楊卿,見過盧象升了?”

楊嗣昌點了點頭,俯首回道:“陛下,盧九臺雖然沒有明說,但他言語之間流露出強烈的戰意。以屬下看來,想要說服他,會很難。”

崇禎眉頭皺了一下,臉色稍顯難看道:“他打算如何做?”

“他認爲在京畿附近的滿虜不過兩萬,而他此次所率的勤王大軍則有近五萬之衆。我方兵力佔優,而又佔據人和、地利等各種有利因素。他意圖在京郊與滿虜決戰,以圖全殲這支滿虜大軍。”

崇禎不自然的挪動了一下身子,對於是戰是和,他一直心存疑慮。盧象升這個人,他是瞭解的。性情忠直,有統領大軍之才,而又瞭解基層的各項事務,昔日的建言獻策都有不少可取之處。尤爲難得是,他在朝廷之內從不結黨。唯一有點缺憾的是,他性格太直,一旦決定的事情,便絕難改變。聽楊嗣昌如此之說,崇禎倒生出一絲另樣的情緒。不久之前與楊嗣昌定下的主和方案,此刻在心中卻搖擺了起來。

“盧象升忠君愛國之心,朕甚爲感動。雖然朕屬意與滿虜議和,但如若一味避戰,必使滿虜氣焰更爲囂張,對於將來的議和亦並非好事。朕意欲和滿虜大戰一番,讓之知道非我大明不能戰,以免將來滿虜橫生要挾。卿以爲如何?”

楊嗣昌啞然失笑,心中不禁惱怒起盧象升。本來崇禎已經答應與滿虜議和,以謀求時間平定天下流賊。經他這麼一鬧,直接影響到了崇禎的決定。一旦他同意了盧象升的決議,那麼自己之前下的那些功夫不就白費了嗎?他雙手疊起,向崇禎皇帝躬身拜道:“陛下,爲臣以爲萬萬不可。”

看崇禎表情疑惑,楊嗣昌繼續說道:“朝廷大軍欠餉多年,軍紀敗壞,就是盧九臺所能依仗的關寧鐵騎,也是數月之間,沒見一粒軍餉。盧九臺有報國之心,臨戰往往身先士卒,如若我大明將士人人如他,何愁滿虜不破?但現在的情況是,將無死國之志,兵無求戰之心。這種狀況,豈是他帶頭向前,以己鼓舞士氣就可彌補的差距?況且,京畿要地,作此孤注一擲,一旦敗亡,後果將不堪設想。盧九臺爲我大明督師,但他知彼卻而不知己,求虛名而不顧國家安危大計。爲臣實以爲不可取。”

崇禎臉色難看了幾分,向楊嗣昌道:“那卿的意見是?”

“陛下,從古至今,從未有國內內亂不止而能對外取勝者也!欲要攘外,必先安內。滿虜多次入塞,騷擾京郊,所圖不過錢財、人口,讓我大明外患不止,無從安定。如若能夠議和成功,以重利讓其稍延進攻。拖延時日,我們便可以一鼓作氣徹底剿滅關中之賊。接着整軍經武,對滿虜大加撻伐,以雪舊日之恥,永絕邊塞之患。等到那日,何人會覺得今日之讓步有損我大明國威?今日,即使真如盧九臺所言,一舉而勝,大局也不會因此而絲毫改變。但一旦失敗,影響的可是我大明今後的國策,望陛下慎之。”

崇禎沉默了一會,道:“卿之所言,朕亦深以爲然。但盧象升爲我大明督師,掌管天下軍馬,在朝內威信甚高。如若他堅持主戰,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楊嗣昌道:“陛下,盧九臺忠君之心,天下盡知,這個時候也僅有陛下您可以稍稍勸動他一點。您明日可以先不召見他,而派一內侍前往拜會於他。間接告知他您最終的決定,給他一點思考的時間。如果他最終聽出了陛下的話外之音,應該就會重新思量自己的立場。只要能說服他支持議和,朝廷內的那些主戰大臣便沒了主心骨。我們將來所要面臨的阻力就算有,也會很小。”

崇禎帝臉色猶豫道:“盧象升的性格,朕豈能不知?單單幾句話語,怎能說服他完全改變想法?”

楊嗣昌笑了笑道:“是很困難,但在爲臣看來,卻值得一試。”

崇禎沒有說話,揮手示意楊嗣昌繼續說。

“陛下,臣入閣已有年餘,但卻擔着兵部上書一職。請陛下撤下爲臣的兵部尚書一職,改由盧九臺擔任。”

崇禎帝變色道:“楊卿,你這是……”

楊嗣昌躬身拜道:“陛下,盧九臺知人善用,爲國之大器。爲臣以爲由其擔任兵部尚書,肯定能比爲臣做的更好。此時,與滿虜議和爲大明第一要任,但兵事之穩卻是議和的前提。屬下一旦提出議和,必然成爲某些大臣眼中的賣國之賊,實在不宜再擔任此職。陛下明日派內侍前往之時,便可下旨將此事告於盧九臺,這樣便可完全收攏其心。而將兵事委託於他,也是顯示陛下沒有忘記此刻的國仇大恨,以後必會用他來平定滿虜,已減弱他心中的牴觸。爲我大明計,只能如此做。”

崇禎臉色感動,道:“卿的良苦用心,朕知道了。只是,這樣就太委屈你了。”

楊嗣昌俯身拜道:“爲臣的一切都是陛下所給,何談委屈?爲了皇上的中興大明之志,屬下至死方停。”

楊嗣昌出身官宦世家,政治對於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他爲人聰明,做事幹練。對崇禎皇帝的性情十分了解,知道只要自己按照他的思路行事,就可確保無憂。他此刻主動讓出兵部尚書一職,一方面是因爲盧象升爲崇禎信任的大將,而他也確實需要爭取將盧象升拉到自己這邊支持議和;另一方面,卻是他的一點私心,他不願擔下滿虜肆虐京畿的責任。

此次,滿虜出兵四萬,一旦不戰,對於京畿地區的百姓來說,必然是一種災難。自己名聲在朝廷之內雖然已經完全臭了,不在意再擔上這一條。但看着盧象升那種既身處高位,又潔身自好的樣子,心中始終不是滋味。如果此次能拉他下場,也不失一件美事。

崇禎卻不會想這麼多,他只會認爲楊嗣昌高風亮節,主動讓賢。但他心中仍存有一些疑惑,道:“楊卿,如果這點還打不動盧象升,那麼我們接下來又該怎麼做?”

楊嗣昌笑道:“那陛下,我們就只能逐步逼他讓出兵權,讓他沒法再戰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陽大戰4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八十四章 接應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十五章 馬政第950章 出外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四百零四章 英俄爾岱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二十二章 張元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七百七十二章 濟寧驚變2第950章 出外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六章 早課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948章 議和3第946章 議和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五百四十四章 城外來客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陽大戰4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八十四章 接應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十五章 馬政第950章 出外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松山形勢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四百零四章 英俄爾岱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二十二章 張元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七百七十二章 濟寧驚變2第950章 出外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三百章 顧炎武2第六章 早課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948章 議和3第946章 議和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五百四十四章 城外來客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