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

獻出一島作爲皇帝的賀禮,在以前沒有這個先例,而且不是蔡錦一個小小的正議大夫所能決定的。但蔡錦的做法卻出乎了周顯的意料,而且說實話,有點慷別人的慨的意思。

一個月後,蔡錦在崇禎帝的誕辰上宣告將德之島獻給大明以作賀禮。這個島嶼位於琉球列島的北端,是奄美羣島的第二大島。是在百年前,琉球尚氏王朝最強大的時候,由尚清王出兵奪取的。

這座島在大部分琉球人眼中,並不是琉球的固有國土。而且尚寧王之前被迫和日本簽訂的協議中,已經將奄美島割讓給了日本,而與之緊鄰的德之島已經成爲距離日本控制區最近的島嶼。它和奄美島都位於宮古海峽的北側,即使不獻給大明,將來也定會被日本奪取。因而,在聽從周顯的建議後,蔡錦才這麼大膽的冒充尚賢,將德之島獻給大明。只要大明同意在那裡駐兵,日本想要侵佔琉球本土,就必須先攻佔大明軍隊所在的德之島。

對於蔡錦這樣的小心思,周顯並不在意。小國有小國的生存之道,爲了自己的國家無所不用其極倒也可以理解。反正周顯只是想要一個在南洋進行貿易的中轉站,這樣一座大島反而最合他的心意。

至於鹿兒島藩,雖然是日本大藩,但不完全等同於日本。津島氏和幕府將軍歷來不和,只不過因爲其實力強大,歷來將軍不得已默許他保持獨立。德川家光斷不會爲了鹿兒島藩的利益而與整個大明開戰,反而恐怕會十分樂意看到鹿兒島藩的衰落。

崇禎帝對於這個遠在天邊的小島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只是周顯在奏摺中勸說他接受,並言說正可以向周邊小國宣揚大明國威。最後他勉強同意,並讓周顯派人接受此島。

後來,周顯派出一千水卒,乘二十艘商船隨蔡錦和朝廷派去的使者一同前往琉球冊封尚賢爲琉球王,並按照協議正式接管德之島。

這等於向鹿兒島藩宣告大明正式干涉琉球事務,並開始向海外擴張。此舉不僅引起了鹿兒島藩的激烈反應,同時也使荷蘭對之有了些警惕。但他們在明面上不敢直接與大明作對,而僱傭一些海盜劫掠大明商船,以將大明的勢力驅逐出去。

再後來,周顯與鄭芝龍合作,將德之島拿出來做兩軍的共同中轉之地。爲了共同的利益,登萊和福建都派出兵卒護送商船。頓時,在這片寧靜的海域上掀起了血雨腥風,廝殺不斷,成了暴利和風險並存的戰場。

周顯通過這樣的方法讓自己手下的水師士卒歷經了實戰,並逐漸將德之島建成了屬於大明的海外基地。最重要的是,琉球中斷已久的貿易在大明軍隊的支持下得以恢復,百姓富足,全力擁護大明。

後來,周顯和鄭芝龍的船隊從福建出發收復臺灣,而在琉球的水師則以琉球國爲基地,攔截荷蘭派出的援軍。在這個過程中,琉球作爲附庸國全力配合,犧牲甚大。最終,大明徹底收復臺灣,並開始進軍南洋。

只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眼前的情況是,在周顯離開濟南的第二天,蔡錦啓程前往京師。北直隸混亂不堪,周顯派了兩百士卒一路護送他前去天津,然後從那裡乘船前往京師。除了蔡錦他們一行人,還有被俘的劉澤清手下將領二十餘名和附從他的十餘名文官。

駱養性駐守天津,雖然對周顯不滿,但也不敢攔他派往京師的隊伍。而只能將這種不滿寫在他的奏摺中,各種詆譭周顯。

當幾十名俘虜被運到京師的時候,焦頭爛額的崇禎帝終於有了喘息之機。他下令將所有俘虜斬殺於西門菜市口,並公開展示三日。這樣的舉措,明顯是爲了穩固京師民心,好讓百姓知道,這天下依舊在他的掌控之中。

缺錢、缺糧、缺軍隊,這樣的情勢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如果再不給予他們一點信心,京師有可能面臨全局崩壞之勢。因而,雖然劉澤清未除,也不在這些俘虜之中,崇禎帝還是下令直接將這些俘虜全部斬首示衆。

這一日,崇禎帝的心情很好。親自接見了押解這些俘虜入京的將領章懷,並詢問了他一些山東的有關情況。

最後,崇禎帝令王承恩拿出二十兩銀子賞給他。

章懷跪謝,大聲言道:“小人謝過陛下。此次小人從濟南趕來,督帥曾再三囑咐我,有一些東西要繞過六部,直接交予陛下。現在這批東西暫時存放在督帥在京師的府邸,請陛下派人前往接收。”

崇禎帝皺眉道:“什麼東西,還要繞過六部?周顯他是想要做什麼?”

章懷連忙跪倒道:“督帥別無他意。只是這批東西乃剿滅叛賊劉澤清所得,一旦直接交給六部,便只能充公戶部,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直接交給陛下,則能暫時解您的一時之困。況且,不久之後便是陛下的聖誕,督帥也是想以此爲陛下祝壽。”

王承恩在旁小聲道:“皇爺,這是周督帥的一點心意。如果通過六部,回直接被拿去補充戶部,您再想拿出來就困難了。”

崇禎帝頓時瞭然,輕輕的點了點頭。

章懷連忙遞上一紙批,向崇禎帝道:“陛下,這是物單,請您查閱。”

王承恩從章懷手中接過來,又遞給崇禎帝。

崇禎帝剛一打開,頓時愣在當地。只見上面寫着,五千兩黃金,二十萬兩白銀,二十柄如意,四尊金佛,其他的玉器、寶石更是不計其數。隨隨便便一算,也至少價值百萬兩白銀。

旁邊的王承恩看了一下,也有點發暈。這豈是一點心意,簡直是一擲千金。

崇禎帝帶着有點發顫的語氣問道:“這些都是?”

章懷點頭道:“本來還有一些。但此戰我軍是以寡敵衆,傷亡慘重。士卒需要撫卹,百姓也需要安撫。督帥便擅自做主,拿了一些出來犒賞士卒和撫卹百姓,他要小人代他向陛下請罪。”

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四十章 實情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六百五十三章 劉澤清的圖謀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954章 變革3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四十六章 兵起4
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四十章 實情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五十八章 火炮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六百五十三章 劉澤清的圖謀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954章 變革3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化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四十六章 兵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