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

周顯臉生疑惑,秦良玉主動以私兵救援,按說邵捷春沒有理由拒絕啊!他沉吟片刻,忍不住問道:“邵巡撫他爲什麼會不同意?”

馬麟祥苦笑了一下,道:“大概是被賊兵打怕了吧!他爲一地巡撫,始終覺得守地衛民纔是自己的責任。擊破賊兵這樣的事情,理應交給相應的督師去做。只要白桿兵駐紮在石柱,便可確保川東無憂。賊兵勢大而又行蹤不定,他應該是擔心流賊逃竄到川東。一旦再丟失幾個城池,他這個巡撫也就真的做到頭了。”

周顯皺了皺眉頭,道:“川東地形複雜,極其不利於行軍。再加上當地百姓普遍貧窮,民風十分剽悍,就是普通的鄉兵亦有不俗的戰力。張獻忠如若前往那裡不僅得不到發展,恐怕連普通的補給都難以得到補充。況且,川北離川東那麼遠的距離,路上又有重兵把守。賊兵難道能飛過去嗎?我感覺邵巡撫這樣的擔憂,完全是杞人憂天。”

馬祥麟點了點了點頭道:“誰說不是呢!此刻雖然官軍連敗,但賊軍的損失也不少。如果白桿兵能及時趕到川北,再集中所有的現有兵力,說不一定一戰便可完全剿滅這夥賊寇。但家母苦勸,邵巡撫仍然沒有同意。現在分兵苦守各地,何日才能剿滅賊寇?”

周顯點了點頭。心中不禁暗歎,攤上這樣的一個巡撫,到底是川人的幸還是不幸?邵捷春在蜀中爲官多年,愛民敬士,官聲極好。如果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他絕對會將一地治理的有聲有色。但在亂世,他又身在農民軍極其覬覦的四川,他的愛民有時候反而成了他的拖累。到處分兵防守,而導致各處都有漏洞,惜民最後逐漸演變爲禍民。

曹志耀爲邵仲光手下的遊擊將軍,而邵仲光則是邵捷春最親信的愛將。雖然他不太看得起邵仲光,感覺此人太過油畫。但他身爲其手下將領,怎麼也算是邵捷春的間接治下。此刻聽兩人議論邵捷春的不是,難免有點尷尬,遂連忙轉移話題道:“馬驃騎,我們現在駐紮此刻也不是常事。你看,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是撤回涪陵,還是在歇息之後繼續追擊賊軍?”

馬祥麟沉思了片刻,道:“賊兵勢大,而我們兵力不足。此刻追擊賊兵,得不償失。我欲率部先行撤回涪口,與大軍會和。不知你們以爲如何?”

曹志耀臉露欣喜,能返回涪口,就意味着這次保住了性命。“那敢情好。只要我們能與朝廷大軍會和,賊兵就是再勢大,恐怕也無法奈何我們。”

馬祥麟點了點頭,突然看周顯眉頭緊鎖,低頭沉思。心中疑惑,遂開口問道:“周校尉,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周顯停頓了片刻,道:“馬驃騎,賊兵歷來是無利不起早。這樣一個破山口,前方又沒有什麼富裕的大城。他們這次爲什麼在看到您已經佔據險地的前提下,仍然選擇不顧損失的強攻,而且是這種不要命的攻法。”

“這點,我心中也有疑惑。戰事剛結束,就命人拷問了俘虜。但這些俘虜的身份都太低,不僅不知道原因,甚至連他們此行的目的地都說不清楚。”

周顯皺眉道:“雖然現在我們還猜不透他們的目的,但至少表明他們很在乎這個隘口。依在下的意思,在沒有搞清賊軍動向之前,我們應堅守此地。以防賊軍從此突破,而達到他們的目的。”

曹志耀臉色微變,道:“但目前我們只有近三千人,大部分人身上還帶傷。如果賊寇大軍再次攻來,我們又能堅持多久。”

周顯笑了笑道:“曹遊擊不必太過擔心。我們剛剛取勝,賊軍志散膽寒,想來短時間內不會再次折回。況且,我已派出吉木率多股斥候前去探查賊軍的動向。並且,還在十里之內的各處高山上設置了多個查哨。如果有大股賊軍前來,他們第一時間便會過來通知我們,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安全撤退。就像你所說的,我軍之中大部分士卒都帶傷。如果此時撤退,行軍速度太慢,反而會更加危險。”

馬祥麟點頭同意,道:“你說的對,現在呆在此地反而更加安全。我看就先在這裡休整一夜吧!等到明天確定賊軍的目的之後,再行決定。”

周顯點頭同意。曹志耀臉色不喜,但想了想,也同意了。

馬祥麟看兩人都同意,繼續說道:“我軍中有太多傷卒,且今日鬥戰多時,都疲憊異常,需要好好休整一番。現在我們要做的,一是加固隘口陣地,以防賊兵再次攻來。二是,儘快把我們兩軍能戰的士卒全部整合到一起,令行統一,才能在臨戰之時發揮出最大的戰力。如果兩位沒有什麼意見,是否容許暫時由本將來指揮全軍?

秦良玉天子敕封的二品誥命夫人,而馬祥麟除了是天子敕封的驃騎將軍外,還是石柱宣慰使,朝廷的都指揮使。別的勿論,單單驃騎將軍這個職位就不是周顯和曹志耀能相比的。它在大明所有的武散階中排在第三等,僅次於特進光祿大夫和光祿大夫,是朝廷的正二品武將。雖然明朝不似唐朝,這個職位也不代表他手下能統御很多士卒,但這份尊崇卻不是每個人能有的。

周顯的昭信校尉,只是正六品武散。而曹志耀的遊擊將軍,也只能算是朝廷中級武將。兩人和馬祥麟相比,就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的差別。此時他提出由自己來掌兵,周顯和曹志耀自也不會所說什麼。

周顯淡淡一笑,首先拱手道:“在軍中,自然要政令統一。我們帶來的這些人,雖分屬不同,但都是朝廷之軍,自也應該聽從馬驃騎的指揮。馬驃騎但又什麼指令,周顯自當遵從。”

所屬大部分士卒都是周顯召集而來,曹志耀能控制的自己從前線帶回來的數十親隨。他看周顯已經表態,也連忙道:“曹某亦是如此。”

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954章 變革3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944章 朱慈烺3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一章 穿越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
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954章 變革3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944章 朱慈烺3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一百六十章 高陽外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一章 穿越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七百九十一章 奪利4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九百三十一章 渡河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六百二十一章 趙宇討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