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

想着之後發生的一切,周顯一時間有點恍惚。

王毛子看周顯臉色有異,輕輕推了他一下,低聲問道:“二公子,您沒事吧!”

周顯擺了擺手,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沒事,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王哥,你在老家還有什麼親人,有沒有想過回去?”

王毛子嘿嘿一笑道:“親人是沒有了,只不過確實想過回去。因爲聽人說,新唐王接任之後,便減輕了百姓的賦稅,並下令招募一些有一技之長者到王府效力。我這一手弓箭的本事可不是白學的,現在鄉勇團中除了二公子您,其他的人還差的遠呢!”

周顯微微一笑,王毛子百發百中的本事他早就有領教。他拿自己作比,周顯沒有絲毫不爽,反而覺得那是他發自內心的稱讚。但聽完他的話語,周顯卻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在周顯原有的印象中,歷代親王對百姓都是大加盤剝。此刻卻聽到有一個竟然主動減輕百姓的賦稅,這不得不令他感到萬分驚奇。他按照年代慢慢推算,突然眼睛一亮,終於知道了這位唐王到底是誰了。

隆武帝,朱聿鍵。

之前之所以沒想到,因爲他這個唐王只當了不到四年。

老唐王朱碩熿爲其爺爺,因爲更加寵愛自己的小兒子,就準備改換世子。但明朝對這個有明確的規制,除非世子背德,纔可以更換。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這句話好像完全不適用於老唐王朱碩熿。

爲了達到自己換世子的目的,他將世子朱器墭及其子朱聿鍵投入承奉司內,準備活活餓死他們。那年朱聿鍵才十二歲,幸得一個小官暗中投一些糙米,才讓他們父子苟活了十六年。

待到老唐王氣息奄奄之時,朱聿鍵的父親朱器墭又被想世襲唐王的叔父毒死。按照規制,他就成了世襲唐王的第一人選,但老唐王在此時仍想剝奪他世襲唐王的資格。

幸而,當時在南陽任官的陳奇瑜在弔唁世子之時,警告老唐王。說世子死因不明,貿然改變世襲人選,說不一定朝廷日後會追究問罪。老唐王心中驚恐,迫於這個原因,他當即任命朱聿鍵爲世子。

崇禎五年,在老唐王去世之後,朱聿鍵便順利接任了唐王。

但當時的朱聿鍵鋒芒畢露,心性強硬。不僅杖殺了自己的兩個叔父爲自己的父親報仇,還與崇禎朝臣多有衝突。崇禎帝總體對他來說,還算比較寬容,直到他徹底惹怒了前者。

崇禎九年,滿清入塞,猛攻北直隸地區,連下數城,直逼北京。朱聿鍵心切,上疏崇禎請求入京勤王,後者不準。他竟然不顧“藩王不掌兵”的國規,拿出私財招募千餘兵馬,自南陽出發北上勤王。

要知道朱棣就是以藩王身份奪取皇位的,明朝對藩王的限制可不是一般的嚴。他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崇禎皇帝,後者勒令他立即返回。雖然知道他動機純粹,崇禎皇帝仍在滿清退兵之後,將其貶爲庶人,關入鳳翔牢監,由其弟弟繼任唐王。

這一關又是七年,直到福王繼位,爲了招攬宗室纔將他放出。後來南京城破,他在鄭芝龍的擁護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

朱聿鍵雖銳意進取,但兵權卻掌管在鄭氏兄弟手中。在黃道周的“扁擔軍”覆滅之後,他攜數千明軍御駕親征,欲前往湖南以改變頹勢。在中途兵敗被俘,絕食而死。而那時,據他再次被放出也不過一年左右的時間。

縱觀朱聿鍵一生,除了幼年的十二年,他剩下百分之八十的人生都是在牢監中度過的。但就是出獄那幾年,卻造就了他的不同。特別是成爲隆武帝之後那一年,改制、定規、圖強。最後在勢不可爲時,以身殉國。

對比一事無成,只知道逃跑的弘光帝,賢愚不分,最後在緬甸落於賊手的永曆帝。觀處處受鄭芝龍掣肘的隆武帝所爲,他比着他們何止強上百倍?

因而後世有人說,如果當時不管繼承順序,在崇禎皇帝殉國之後,直接由其登基繼位。或可以一改頹勢,延續大明江山。當然,這都是人們的一廂情願,但不得不說隆武帝的能力還是很受衆人推崇的。

即使對於南明基本上一點好感都沒有的周顯,在看到隆武帝時,也是滿心的敬服。扶大廈於既倒的氣概,明知不可爲的勇氣,這一切都令人感動萬分。

周顯暗想南陽府離舞陽城也不是太遠,真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去拜見一下這位現今的唐王。但片刻之後,他又不禁莞爾。自己何等身份,一位王爺,哪是自己能那麼容易能見到的?

他收回思緒,轉向王毛子道:“王哥,那後來你怎麼又不想回去了呢?”

王毛子嘿嘿一笑道:“還不是遇到二公子你了嗎?你片刻之間便賞了那麼多銀子,誰還捨得走啊!你問問小虎子,他家本來都快揭不開鍋了。要不是當日您賞的的三兩銀子,你看他媳婦讓不讓他上牀。二公子,你以爲虎子那日爲什麼那麼勇猛,一直拼到最後?”

周顯臉帶疑惑,不由自主的開口問道:“爲什麼啊?”

“他媳婦不讓他上牀,憋的。”

頓時周圍一陣鬨堂大笑、

這時候又輪到張虎尷尬了,他沉聲斥道:“你個王毛子,在這裡嚼我舌根。”

周顯淡淡一笑,轉向張虎道:“沒想到張兄已經結婚了,看着一點都不像啊!”

“那可不是,關鍵是弟妹長的還俊俏。你別看他平時在鄉勇團蹦躂的像個惡虎似的,一回到家瞬間變成了乖貓。”王毛子添油加醋,順帶着比劃,讓人不得不信。

張虎臉色惱怒,但他知道王毛子就那樣的性格,自己越不讓他說,他越起勁。最後他乾脆不理,轉身向遠處走去。

王毛子繼續開玩笑道:“虎子,你幹嗎去?不會回去找你媳婦吧!”

張虎向地上吐了一口吐沫道:“老子去撒尿,你要不要一起來?”

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一百章 相交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資運送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四十章 實情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958章 出兵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三章 志向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九百三十九章 隆武建朝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
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一百章 相交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資運送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四十章 實情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二百零七章 防線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六百三十九章 武英殿議事第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958章 出兵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三章 志向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九百三十九章 隆武建朝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