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

隨着聲音一起進來的共有五個人。

最前側的一人身型粗壯,滿臉鬍鬚,腰間垮了一把長刀,那粗獷的喊聲正是由他發出。

他身後跟着四人,個個身姿剽悍挺拔,手中擡着兩個大箱子,緊隨着跨進了房內。

周顯看了看這幾個人,微微蹙了一下眉頭。從他們的走姿和氣勢來看,這幾個人不是軍中士卒就是綠林大盜。

不,應該就是軍中士卒,綠林大盜是不敢如此大張旗鼓的出現在濟南城的。

帶頭的那人往椅子上一坐,示意他的四個手下將兩個大箱子放在長案上,大聲道:“掌櫃的,這些都是老子們的寶貝,趕快掌掌眼,給我報個價。”

掌櫃不在,旁側的掌眼先生連忙出櫃,笑臉相迎道:“貴客稍等片刻,待老朽看一下。小貴子,還不趕緊給貴客上茶。”

帶頭的那人翹着二郎腿腿,神情愜意。一邊飲着茶水一邊大聲嚷道:“老小子,你可別想蒙老子,這些都是好東西。如若你不開一個好價錢,老子直接砸了你的破店。”

掌眼先生這時候已經看了一會箱子面的東西,強壓下心中的興奮,出聲道:“請貴客放心,我淘寶齋出價歷來公道。只不過這些寶物,您都要賣嗎?”

“當然,要不然老子費那麼大工夫擡來幹嗎?但是否要賣給你家,就看你們出價是真公道,還是假公道了。”

“真公道,絕對是真公道。貴客稍等,我去請我家掌櫃,讓他親自給您估價。”然後他轉頭向那位夥計道:“小貴子,好生伺候着。”

看掌眼先生滿帶興奮的跑向後院,周顯不禁對這幾個人帶來的東西有點好奇。向那位帶頭人道:“老哥,您的寶貝能否也容在下觀看一下?”

那人好像在此時才注意到周顯,微微審視了他一下,笑道:“原來你小子不是店內的夥計啊!看吧!看吧!哪有賣家不允許買家看的道理。如果你想從其中買一些也可以,只要價錢比掌櫃的高。”

說着,他掃了一下站在周顯身後的錦瑟,突然雙眼一亮。舌頭向上泛着舔了舔嘴角,露出貪婪的的眼神道:“好漂亮的小娘。小子,能不能把這小娘賣給我,價錢隨你開。”

錦瑟滿臉通紅,緊緊躲在周顯身後。

周顯淡淡笑道:“你就別想的,我開的價錢你出不起。”

那人哈哈大笑了幾聲,不再理會周顯,但眼光卻一直不離錦瑟。他一口氣將杯中的茶水喝光,大聲喊道:“小二,上茶。”

周顯拿起最上面的一幅畫,放在長案上緩緩展開,頓時有點愣住了。

這副畫名爲《瀟湘圖》,他曾經在故宮博物院見過,是五代南唐董源創作的設色絹本山水畫。這副畫作無作者款印,明代大家董其昌得到之後,根據《宣和畫譜》中的記載,定名爲董源的《瀟湘圖》。

後來,這幅畫被袁樞所得,上面自跋“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得於董思白年伯家”,思白是董其昌的號。

但現在因爲周顯的穿越,事情發生了一些改變。上面依舊有袁樞的跋文,只不過時間有點改變,上寫的是崇禎十五年八月。

而正因爲這個跋文,周顯確定這幅畫百分之一百是真跡。因爲時間上對的上,這幅畫一個月前還屬於董其昌的家人,哪個造假者會添上袁樞的跋文。也就是說,袁樞得到這幅畫剛滿一月,而它現在卻擺在古玩店的店內,被幾個軍兵販賣。

周顯又拿出旁側的一個冊子,上面寫着《節寰袁公行狀》。

節寰爲明末大臣袁可立的號,他是明末少見的清官廉吏和幹練之才。主持遼務多年,參與並指揮明清戰爭,策反收降努爾哈赤的女婿劉愛塔,又名劉興佐,引起滿清高層的極度混亂。可以說登萊自設巡撫一來,前後共歷十數人,唯有他可以說是不負所托。

後來,歷時十八個月的登萊兵變結束,他經營多年的登萊防線完全崩潰,而心力交瘁的袁可立也病逝於老家睢州。

董其昌曾擔任大明的禮部尚書,無論是和袁可立,還是他的兒子袁樞關係都非同一般。在袁可立去世兩年後,董其昌以八十一歲高齡,撰寫了《節寰袁公行狀》四冊。分爲元、亨、利、貞,講了袁可立的家世和生平。一年後,董其昌去世。

後,睢州兵變,高傑被許定國所殺,清軍進駐中原。袁樞在無力改變現狀,最後選擇絕食而死。

但有關《節寰袁公行狀》的故事卻沒有因此而結束。

清軍入關,憎恨袁可立,不遺餘力的貶低他的能力和功績。

在袁可立去世五十年後,清朝開館延修《明史》。

因爲在仁祖反正期間,袁可立曾上《請討篡逆疏》嚴詞斥責朝鮮世君篡權,目無宗主並勾通倭寇的舊事。雖然最後因爲明廷照顧大局而承認了朝鮮仁祖的地位,但這本奏疏卻從根本上否認了他繼承朝鮮王的正統性。

此舉引得了朝鮮君臣的忌恨。在清修《明史》的時候,朝鮮多次派出使者在康熙皇帝面前大告前朝袁可立的御狀,並以重金賄賂修使官員改寫前史。

而袁可立策反劉愛塔的事情,一直被清朝視爲恥辱,使滿人認爲有礙於他們一直自詡的“文治武功”而不堪其辱。在這兩種態度下,凡是有關袁可立的史料全部被刪減。

一個主持對遼多年,並擔任登萊巡撫,甚至被崇禎帝允許在老家開府的大明一品高官竟然未曾在《明史》中立傳,只能說是千古奇聞。

而《明史》,特別是明末清初的那一段。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也歷來被史學家所爭論。

這還不算完,清乾隆大興文字獄,時人陸時化的書畫著作《吳越所見書畫錄》載有《節寰袁公行狀》涉及到袁可立的事蹟也被刪減的面目全非,而作者險遭毀版和殺頭之災。而這件事發生在袁可立去世後的一百四十多年之後,滿清皇帝內心對袁可立的忌恨可見一斑。

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六百五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五百八十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0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六百四十八章 詐言2第七章 夫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952章 變革第七百七十二章 濟寧驚變2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953章 變革2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二百三十八章 席宴第三百零三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二百八十六章 誘騙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陽大戰4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944章 朱慈烺3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三百零三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
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六百五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九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五百八十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0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六百四十八章 詐言2第七章 夫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952章 變革第七百七十二章 濟寧驚變2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953章 變革2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九百七十七章 李巖撤離臨清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二百三十八章 席宴第三百零三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二百八十六章 誘騙第九百九十四章 南陽大戰4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944章 朱慈烺3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發援兵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三百零三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二章 獻禮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