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激烈廝殺3

雖然目前北直隸地區還未形成如李自成、孫可望那樣的巨賊大寇。但此刻的北方猶如一個很大的蠱坑,裡面裝的都是餓瘋了的人,最後能活下去的都是強者。如果不能儘快解決糧食的問題,遲早會出現像李自成那樣的強大勢力。

李自成實力再強,也只是在河南、陝西、湖廣一帶活動,而北直隸卻是大明統治的核心區域。一旦失陷,後果將不堪設想。

目前的大明,在周顯眼中,就像一個內部已經被完全掏空的巨人,只有幾個強壯的觸手還在竭力支撐。

在這些觸手中,孫傳庭所率的大軍無疑是最大的一個。接着是吳三桂、左良玉、秦良玉,還有在揚州與孫可望對峙的那一大窩。而周顯,是較爲獨特的一股勢力。他所率的總兵力已過五萬,但分散在遼東、朝鮮、山東等地。兵力無法集中,面臨的敵人又十分強大,難以形成絕對的優勢。

崇禎帝也看到了這點,他下旨要周顯儘早平定劉澤清之亂,然後調兵北上,衛護京師。對於周顯,他在旨意中沒有過多的指責,卻詢問周顯能否將遼南和朝鮮的兵員盡數調回,他已經準備完全放棄遼南和朝鮮了。從中可見,目前的崇禎帝已經慌亂到了什麼地步。

在朝鮮的林慶業,崇禎帝指揮不動,但黃蜚卻是崇禎帝直接一步步提拔的。如若崇禎帝繞過周顯親自向他下令,黃蜚十有八九會聽令行事。

如果真發生預想的那種情況,周顯阻止或是不阻止都有問題。金復二州是好不容易收回的,他當然不願這樣放棄。但京師,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比遼南和朝鮮更加重要。真的京師危急,周顯或許也會選擇從各處調兵。

周顯思考良久,覺得只有依靠自己目前的兵力盡快擊敗劉澤清一個辦法。

在此之前,周顯之所以選擇與劉澤清在長山對峙。除了兵力不足,他沒有取勝的把握外,還因爲他一直在等從天津上岸的那支奇兵的消息。但那邊傳來的最後消息是,韓括將他們送上了天津港口後,已經依令前往呂四港。

從那時在現在這麼久,高奇他們一直沒有消息傳來。這要麼是中間出現了什麼變故,要麼是他們隱藏的太好,沒被叛軍發現蹤跡。不管怎麼說,在這個時候,他們很難影響戰局,一切都只能靠眼前的這點兵力了。

而問題的關鍵是,劉澤清知道與他對峙的官軍兵力。要想取勝,並不那麼容易,除非能瞞過劉澤清。

而周顯的計劃是,如若劉澤清選擇在白天撤離,他便尾隨在他的後面,儘可能的對他多造成一點折損,然後再到濟南城下與之交戰。而當知道劉澤清想趁着黑夜逃走時,周顯就決定進行一場豪賭。除了選擇在正面與他硬碰硬外,還派出七支千人隊,從各處襲擊叛軍,造成官軍兵力充足的假象。

如若劉澤清有足夠的魄力,就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在官軍進攻的時候放棄西撤,與官軍直面相戰。這本是他在長山一直想做的事情,只不過之前官軍佔據險地,不與他交戰。但他趁着黑夜撤離,並讓梅應元率部殿後,是想盡可能的想降低損失。而當發現前有攔截,後有追兵的時候,他心中就開始犯嘀咕。

當梅應元被擊破之後,他徹底膽寒,因爲他不敢想象周顯膽敢以現有的兵力發起進攻。而且在黑夜裡看不清狀況,他又聽到到處都有官軍的動靜,他首先想到的是周顯將在遼南的大軍秘密撤了回來。一想到這個,他就渾身發抖,連一點交戰的勇氣都沒有,

雖然後來劉澤清發現,官軍的數量並不如他想象的那麼多時,他也產生了一些懷疑。但他沒有那個膽量與官軍決一死戰,且他心中知道自己軍心已散。在這個時候,他不僅沒有指揮大軍反擊,還加速向西撤退。

正面猛烈攻來的官軍使劉澤清膽寒,從各處穿插過來的七個千人隊令他猶疑,而黑夜讓他完全摸不清狀況。劉澤清的無能超過了周顯的想象,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組織起一次像樣的反擊,只知道亡命向西逃跑。

周顯本來預留兩千人,一直緊隨着交戰的兩軍,沒有參戰,就是爲了防備劉澤清的反擊。但事實證明,是周顯多想了,他的無能超乎了周顯的意料。

此刻,當看到劉澤清捨棄大隊人馬,又向西逃去時,周顯心中明白劉澤清是徹底完了。他扭頭向後下令道:“白總兵清理好眼前的叛軍還需要時間。沈瑞卿,劉廣利,你們兩個領着現有人馬去追擊劉澤清。你們人數太少,不要追的太緊,只用擊殺落隊的叛軍,不斷給劉澤清施壓即可。最後只要不讓他逃進濟南城,你們便是大功一件。”

兩人拱手應是,領命離開。

周顯轉向陳鋒道:“你去找武志英,告訴他不必在這裡與叛軍糾纏了,立即趕回濟南與李開會和。”

陳鋒問道:“二公子,那您呢!”

周顯扭頭向後,他的身後還立着兩總旗,七十二個親兵。夏舒離開的時候,周顯讓他帶走了一旗的親兵。後來,顧炎武前往南方,周顯又派了一旗的親兵保護他。最後,周顯身邊只剩下一旗,三十六個親卒。

後來,李開聽聞之後,從勇字營挑選了一百精卒,讓他們保護周顯。但最後,周顯只留下了一旗士卒。人數總共雖然只有七十二人,但每個人都有馬,配備着最好的武器和裝備,各個都能以一當百。周顯想了想道:“剩下的人全部上馬,隨我趕往歷城。集結大軍,再給劉澤清致命一擊。”

馬蹄疾馳,一路向西。

看着敗退下來,四散逃跑的叛軍潰卒,他們理也不理,急速飛馳,將那些人遠遠落在了後面。這些殘兵敗將,如果給他們時間,他們會重新匯聚到劉澤清那裡,但周顯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第七十章 京師5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二百九十章 破賊3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952章 變革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三章 志向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五百四十四章 城外來客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十八章 買酥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950章 出外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二十九章 葉赫貴族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953章 變革2第七百六十八章 亂局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四十三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944章 朱慈烺3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
第七十章 京師5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四十四章 入寨第二百九十章 破賊3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952章 變革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三章 志向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九百一十九章 襲營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六百零八章 松山之戰14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五百四十四章 城外來客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十八章 買酥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950章 出外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二百九十六章 設立陵祠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二十九章 葉赫貴族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九十九章 國之大才第953章 變革2第七百六十八章 亂局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四十三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944章 朱慈烺3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