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

李定國下馬步行轉了一圈,最終在一處鐵匠篷前停了下來。他彎下身子,從爛泥中撿起一柄毛坯長刀。長刀約莫四尺,刀身細長,沒有普通長刀那種厚重的感覺。刀體還未完工,只是略微打磨出了長刀的模樣。

因爲這幾日細雨綿延,上面滿是鐵鏽。他左手緊握刀柄,右手抓住另一端,用力向身體這側壓。他用盡全力,刀身也只彎曲了一點點。等到放開,長刀發出嗡嗡的聲音,很快便恢復了原狀。他微微蹙眉,將抓刀的手換成右手。然後在空中隨意的劈砍刺殺,手感的舒適度遠超他的預想。

這時,他的副將王興運走了過來,抱拳道:“侯爺,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他們幾個人。問過了,都是當地的百姓。”隆武帝加封李定國爲徵北侯。

李定國定眼望去,只見王興運身後站着四個中年男子,都是三四十歲的年紀。他們下身穿着黑色長褲,上穿着青白色麻衣短打。面有菜色,滿身泥漬,臉上難掩驚恐。其中一個只穿了一隻鞋,另一個甚至光着腳。“你們是當地的百姓?”

四人彼此望了望,沒有說話。

王興運一腳踹中其中一人,“問你們話呢!”他大聲吼道。

那人倒在地上,但很快爬了起來,“是是是,小人是當地人。大王饒命,大王饒命。你問什麼小人都說。”

李定國沒有制止,有時候恩威並施,反而更能套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他將長刀遞給親卒,拍了拍手上的鐵鏽。“那你們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那人連忙回道:“小人是嶧縣人,家裡距離這裡只有不到二十里。之前就在這裡當幫工,幫鐵匠師傅做一些雜事。前日,上面突然下了道命令,讓所有人撤離這裡,說是要去任城。小人因爲家在這裡,就不願前去,領了一些銀子後便回家了。但小人知道他們撤的匆忙,很多東西都來不及運走,就找了他們三個一起來這裡,想撿點現成的焦炭和精鐵去換點銀子。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大王們。”

“你說他們是突然撤離的?”

“對。劉千總當天下午下的命令,當晚就趁着夜色撤了。”

李定國低頭沉思,又問了他們一些其他的事情,最後向王興運道:“放他們走吧!給他們一些銀子,算是買了他們收集來的精鐵。”

王興運從懷中摸出幾兩碎銀,遞給領頭那人道:“去吧!記住,這銀子是徵北侯李定國給的。我們不是響馬,也不是什麼大王,而是隆武軍。我們來山東,只殺貪官污吏,從不欺壓百姓。懂嗎?”

那人愣了一下,瞬間明白,連忙大聲道:“懂懂懂,我們一定把你的大恩大德告訴每一個人。你們是仁義之師,是王軍。”

王興運走回來,“侯爺,都放走了。幾個腌臢,對他們那麼好乾嗎?又白白浪費了好幾兩銀子。”

李定國看了王興運一眼,淡淡笑道:“王大將軍,攻破李家堡時,你撈了不少銀子吧!怎麼問你要幾兩,你倒給我扣扣索索了。”

王興運並不害怕,反而笑着回道:“我的銀子不就是侯爺的嗎?只要您開口,所有的都拿去我也不會心疼。只是給他們,一個銅錢我都嫌多。”

李定國頗爲無奈的笑了笑,“你啊你,從來不會站高一點看問題。我問你,這次我軍再次入魯,你可發現和上次什麼不同嗎?”

“不同?”

李定國也沒打算爲難王興運,自顧自言道:“我們上次入魯是在劉澤清作亂之後,那是到處都是流民匪寇,我們基本上不費吹灰之力便攻到了臨沂城下。不僅沒有遭遇什麼地方,很多當地響馬甚至還主動來投。我們現在的這支精騎,至少有半數馬匹是那時補充的。而金銀財寶、糧草輜重,同樣也得了不少。後來我們雖然撤了,但也吃飽了。就說你,回徐州的時候,小妾你都帶了三個吧!”

王興運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滿臉傻樂。

李定國也沒有怪罪他的意思,繼續說。“但這次再殺入山東,卻見各地都有鄉勇防戍,積極備戰。別說拿下一城,就是一堡一壘,都得費力去攻。雖然因爲他們戰力不足,我們最終還是攻下了一些地方,搶了一些銀子和糧草,但已經沒有那時那麼輕鬆了。這裡面的原因我不說你也清楚,周顯撫民,我們劫民,百姓當然會更願意爲他效力。我們要與之爭奪山東,不僅要使我軍兵力強於他,還要改變以往爲賊四處劫掠的形象。百姓少了牴觸,那以後我們攻城略地就會容易很多。秀才給我說,隆武帝有悲天憫人之心,有爭奪天下之志。若是他坐了天下,我們以後就是王侯將相,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要做到這點,就要學會和李自成,還有崇禎爭奪民心。你看周顯是怎麼做的,別人擴兵的時候他卻拿出不少銀子和糧食來安撫百姓。要不然,你以爲那些鄉勇爲何會那麼拼命的抵抗我們?”

王興運並不完全懂李定國所說的意思,但他發自內心的尊重後者,心中即使有些想法也不會多說。“侯爺,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李定國笑着指了指礦口,“這礦場原本有兩千明軍、近萬工人。挖煤的,燒鐵汁的,打造兵器的,一個都不缺。明軍這次撤離的匆忙,所有的設施都保存完好。我軍一直缺乏兵器和甲冑,這裡有現成的一切。只要稍微清理一下,再招募些工匠,隨時都可以開始製作兵器。這可比攻下一兩個城池好多了。”

王興運沒有李定國那麼樂觀,“侯爺,這裡是好,也的確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但在滕縣還有近萬官軍,距離這裡不到一百里,到時候他們再攻過來怎麼辦?”

李定國笑道:“那就攻下它。反正李自成都快要打到京師了,我就不信他周顯會坐看京師陷落而不去救。”

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四章 大侄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六章 早課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內和談2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四十章 出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八百零一章 剛阿泰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六十章 審問2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二章 兄長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六章 早課第九百四十八章 劉玉尺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十一章 決鬥
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四章 大侄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六章 早課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殿內和談2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次入宮第四十章 出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五百二十四章 撤離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八百八十四章 兵出陝西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八百零一章 剛阿泰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六百四十二章 萬元吉赴登萊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四百二十三章 盧象升前往寧遠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六十章 審問2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二章 兄長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京聽宣4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六章 早課第九百四十八章 劉玉尺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十一章 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