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

周顯將兩個銀元寶硬塞給他,“一百五十兩基本上是你一年的軍餉,這五十兩補不了你的損失,但至少會讓你接下來會好過一點,那損失的一百兩全當是給你的教訓。我再告訴你兩件事,一個是你升任守備,是你自己應得的,不必感激任何人。另一個是我從不收手下將士的禮,而妄圖以行賄而謀求高職者,在我這裡不但行不通,反而會追罪。只是這次是假的,你也得到了教訓,便不再懲戒你了。”

溫開忙點頭道:“屬下明白,再也不會了。”

周顯點了點頭,“李開和吳元吉都說你在軍中是個老實人,忠心任事。以後不要再做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幹好自己的分內事,這便是我對你的期待。”

溫開呃呃應是。

周顯擺手道:今日閒來無事,就陪我一起去轉轉吧!順便我也有些事要問你。”

溫開滿心歡喜,連忙稱是。

周顯帶着二人前去講武堂,在路上問了溫開一些棗莊那邊的情況。小規模的戰事經常發生,但無大事。棗莊附近戰事頻發,有大量無主之田,當地士卒已經在當地部分地區招募流民施行屯田。待到來年,或許滿足那邊一營士卒的自給自足。

而最令周顯欣喜的是,耕田的時候,他們在屬於棗莊的滕縣和嶧縣都發現有大量煤礦,無論是數量還是儲量都遠超其他地方。

周顯心想自己怎麼把這個忘了,棗莊的另一個稱呼可是中國煤城。後世聞名的鐵道游擊隊活躍在棗莊,不就是爲了阻斷日本的運煤路線嗎?現在還未開採,或許其一地的煤產量就可供給整個山東的需求,畢竟這個時候用煤的地方可不多。

前段時間,周顯還想着從萊州運火器軍械到濟南太遠,正想着把製作刀劍弓箭的廠房遷移到西三府。正愁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呢!卻不曾想卻有這樣現成的地方。他心中想着,可以派人去棗莊挑選合適的地方了。

濟南講武堂房屋不多,很多都在建設中。但面積卻遠大於齊魯學院,因爲設立了數個大型的校場,有很多空曠的地方。

周顯擡頭望去,在門口樹立了一座牌坊。上側寫着“濟南講武堂”五個墨體大字,兩側的豎柱上寫着“礪兵強國,繼秦漢尚武風氣;保家衛民,承華夏利德王道”,爲周顯所題。字看着一般,但周顯本人卻十分喜歡。

走進院內,周顯讓人去叫夏完淳。不一會他過來了,衣衫不整,右眼青腫,髮髻披散着像乞丐一樣。

周顯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小隱,你這是剛從戰場上下來嗎?”

夏完淳臉一紅,“他們故意找事,不得不打,而且他們也好不到什麼地方去?”

周顯微微點頭,對這事他早有了解。目前齊魯講武堂有近三百學子,這些人中有父兄在軍中爲將者,也有像夏完淳這樣的世家子弟,還有一些從貧者中選中的優秀者。他們出身不同,觀念不同,想法也不同。

而因爲講武堂還未定出一定的規範,而採用的教材也不過是歷代的兵法著作講解以及最近某些戰事的分析。兵法講解倒沒什麼,但戰事分析是根據敵我雙方情況的分析以得到一個最有利於雙方的戰法。分別有不同的學子代表敵我雙方,彼此爭論不休,而最後沒有達成一致的時候,直接武鬥便成了最後的選擇。

五天一大斗,三天一小鬥,早已成了講武堂的特色。而周顯之所以對這個清楚,除了對講武堂一直有所關注外,還因爲他們曾經惹出過大禍。

在這些學子中,除了大明外,還有以琉球王尚賢之弟尚質爲主的十數個琉球貴族,以及大明扶植的新朝鮮王李德仁的世子李玄署爲首的近十個朝鮮王族成員。無論是他們這些人,還是大明的那些學子年紀都不大,血氣方剛的。一旦打起來,身份什麼的都完全不放在心上,尚質被打的頭破血流,而李玄署也被揍的哭爹叫娘。

而最終,琉球、朝鮮兩國看護兩人的官員把狀告到了周顯那裡。周顯低調處理了此事,並沒有追究任何人。但隨後定下了倒地者不打,傷者不打,違者重懲的規矩。而對這種情況,周顯認爲能激起他們的拼鬥之心,沒有加以禁絕。

但爲了不使他們分幫結派,而有礙於整體的團結,周顯特意按抽籤決定敵我雙方,讓他們不至於完全分化成對立的兩派。在這樣不斷的對立和合作下,他們反而更加緊密,而進步的更快。

夏完淳問道:“督帥,您今日來這裡幹嗎?”

周顯道:“閒來無事,就來看看你,順便看看這講武堂辦的怎麼樣了。現在看來,一切都還可以。另外,你看看這份名冊。”

夏完淳打開,都是講武堂學子的姓名,“督帥,這是……”

周顯道:“還記得前段時間我令千總以上的將領寫一份平賊之策嗎?除了他們,軍中一些低階的將士也寫了不少,總計有上百份之多。現在大部分已經上交給我,我需要他們幾個幫助從中選出一些可行的,然後再交予我。夫子說,他們幾個都是講武堂中最優秀的,你明日攜他們一起去我宅中,專行此事。”

夏完淳撇了撇嘴,“這裡面的其他五人還可以,但爲何有尚質和李玄署?”

周顯道:“身份問題。他們都爲大明藩屬王室,自然要對他們稍微關照一些。”

夏完淳皺眉道:“這不公平。”

周顯淡淡笑道:“這世上哪裡有絕對公平之事?一個人的出身、彼此的親疏關係,個人的性情特點,都會暗暗決定一個人的將來和命運。就如我定下了九階軍功制,也只是定下了一個考覈的標準。至於爲何不是其他的考覈標準,是因爲我覺得這樣比較公平。但在其他人眼中,這是否公平?他們是否願意?我說不準,但至少能做到相對意義上的公平。因爲,我給每個普通人以機會。”

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八十章 出京8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2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二百九十一章 破賊4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六百五十五章第946章 議和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一百章 相交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藉助葡夷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戮的序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五百八十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0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961章 會將2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二章 兄長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五百五十章 孔有德之死2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六百四十四章 演練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959章 出兵2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
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八十章 出京8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二百三十九章 崇禎召見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九百四十五章 兵興揚州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2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二百九十一章 破賊4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四百零九章 突襲漢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七百七十五章 離間之計2第六百五十五章第946章 議和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一百章 相交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八百七十章 藏富於民乎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埋伏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八百五十九章 沂州攻防7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藉助葡夷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戮的序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相邀趙宇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五百八十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0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八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5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961章 會將2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二章 兄長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五百五十章 孔有德之死2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六百四十四章 演練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959章 出兵2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