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出兵2

實際上,周顯倒不太在意這個。

就像白翥沒有選擇周顯,但他原先的親信將領武志英卻選擇留在了山東。劉孔和、楊衍原本爲大明副將,這次也站在了周顯這邊。還有談時邁,談震彩走了,他卻一直是周顯的親信將領。

遇到的時機不同,各人的性格不同,選擇自然也不同。能不能收服他們,這是周顯的命,也是他們的命。

李定國看周顯不願提這個,於是站起來,把於七趕到一邊。從旁邊取來一個馬鞭,指向地圖道:“這遼東的地形看起來就像一座山,只不過主峰的西側有一座狹長綿延的小山陵。遼東的主峰是哪裡?看,就是這裡,瀋陽。它現在被韃子改了名字,當成了京城。對了,它叫什麼名字呀!”

於七道:“盛京。”

李定國笑道:“對,就是這個名字,盛京。韃子還是真把自己當成了一回事,什麼都仿照中原。我們再來看,西側這段綿延的小山陵的頂端是什麼,是這裡,義州。而義州的下端是什麼地方,錦州。周督帥,看懂了嗎?”

周顯笑着搖了搖頭,“奪取錦州,將直接截斷遼東清軍內外之間的聯繫。實際上,突襲錦州這件事,我早就想過。但要面臨兩個主要的問題。一個是錦州爲遼東重鎮,一直都是滿清防守的重點,不好攻下。另一個是多爾袞在知道我建設水師,併成功救出松山部分軍隊後,他在沿海主要的壘堡上都設置了炮臺。只要一個發現海上有船隻,就會相互示警,火炮第一時間就會射過來。”

李定國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遼東這座大山有三個山腳。一個是山海關,一個是旅順,還有一個是朝鮮。山海關的吳三桂已經投靠了韃子,朝鮮那裡路程太遠,而旅順這邊呢!看似只要打出蓋州,就可直接威脅韃子的腹地。你們知道,韃子豈能不知道?他們必定以重兵把守,而且平原便於清軍騎兵馳騁,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成功的?況且,遼南大軍目前連五十道驛都沒收復。因而要滅滿虜,必奪錦州,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

周顯想了一會道:“那其他兩路呢!”

李定國想也不想就直接回道:“做誘兵,全力進攻,將韃子的主力吸引向兩地。等到成功襲取錦州之後,盡調大軍前往錦州,朝鮮和遼南甚至直接放棄了也無妨。”

萬元吉道:“李將軍,目前多爾袞率近十萬清軍精銳入關與李自成決戰。若是我們此時佔了錦州,他趁勢回兵,與在瀋陽的清軍共同夾擊在錦州的我軍該怎麼辦?”

李定國笑道:“從山海關到錦州,這中間有寧遠,有杏山,有松山,有塔山,哪個不是易守難攻的壘堡?只要海上有源源不斷的物資運抵,別說清軍的十萬精銳,就是把這個數量翻倍又能如何?但我並不是說現在就直接攻取錦州,畢竟先讓李自成和多爾袞鬥個你死我活,然後再痛打落水狗才算好呢!”

劉孔和問道:“李將軍的意思是韃子鬥不過闖軍,他們是落水狗?”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從目前的形勢來說,李自成不佔優勢。首先,豪格攻取了西安,下一步便是進攻河南。其次,李自成雖然在河南經營了很長時間,但他留兵不多,恐怕最終將難以擋住豪格。最後,李自成目前被困在京師,四面八方都是敵人,只有從彰德府方向的那條難行的山路和河南相連,相互之間不能支援。若是他不能很快的擊敗多爾袞,恐怕闖軍的軍心就散了。我所說的落水狗的確指的是多爾袞,但更可能是和李自成拼的你死我活之後,損兵折將的多爾袞。”

周顯微微點頭,站起來走到地圖前,仔細看了錦州附近的地形。他沉默了一會道:“從海上出發奪錦州,就必須先奪取葫蘆島。把它建成我軍的要塞,從這裡出發不斷襲擊沿海,從而給清軍不斷施壓。”

李定國道:“出了它,還應奪取一兩個沿海的壘堡。如塔山堡或者松山堡。他們距離海岸都很近,也便於奪取。另外,在朝鮮的大軍要發揮作用,進軍鳳凰城。如果能拿下它,然後派出精銳騎兵深入韃子腹地,攪他一個天翻地覆,必能吸引韃子的兵力。”

周顯點了點頭,“但現在有個問題,遼南經過此變,戰力、軍心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我本欲讓寧宇你前去遼南,但現在看來,你若是去朝鮮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李定國笑道:“別人的爛攤子,我還真不想去整。讓我去朝鮮吧!我的這支騎兵正好能發揮作用。等到你收復了錦州,我再率部過去,定然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李開看向萬元吉,指了指自己。

萬元吉笑了笑,輕輕的點頭。“忘筌,我看就讓李開去遼南吧!他的德字營爲軍中精銳,去遼南正可以補充遼南的軍力。”

周顯看着李開一臉祈求的樣子,搖了搖頭道:“不。李開,你從德字營及現有老兵中挑出一萬精銳,他們要都會水。葫蘆島定要拿下,塔山和松山,你也給我拿下一個。我會讓韓括從朝鮮率船隊出發,全力配合你施行此事。”

李開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想通了,周顯這是準備把將來攻取錦州的任務交給他。他慌忙抱拳道:“謝督帥,屬下定然不會令您失望。”

周顯點了點頭,轉向劉孔和道:“劉副將,現在我軍和隆武軍還有大明都定了合約,兩不相擾。在淮安和高郵各留一營人馬,其他的都撤回徐州吧!一旦豫東有變,你也可以立即增援。而李開原有的部衆,暫時撤向魯西北,做好北地有變,全力防守德州的準備。無論將來是闖軍勝利,還是清軍勝利,他們想進入山東,就必須先拿下德州。談時邁,你也別在濟寧待着了,撤回濟南,全力練兵,準備應對將來的戰事。”

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六十六章 縣衙被破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七百九十五章 議事3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十五章 馬政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九百四十八章 劉玉尺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961章 會將2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五十章 追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944章 朱慈烺3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十六章 少年性
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震遼陽23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宮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一百四十四章 洋人約翰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一百四十章 擁立蒙古汗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九十四章 赴京師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六十六章 縣衙被破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七百九十五章 議事3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八十六章 大勝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十五章 馬政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九百四十八章 劉玉尺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961章 會將2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五十章 追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四百三十九章 謝遷歸服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944章 朱慈烺3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十六章 少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