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劉備的決心(二)

品告看到劉備後,當下跪下參拜道!“臣參見主公!”…

林若行的是標準的君臣大禮。他這樣做是故意做給他身後那幫文成武將們看的,讓他們看看,劉備纔是這揚州真正的主人,而他林若只是劉備帳下的軍師。

劉備沒想到林若給自己來這樣一個大禮,當下慌忙伸手將林若扶起來說道:“子衿,你身體剛好,怎麼行這樣的大禮?快快起身。”

張昭、周瑜、劉曄三人對看。一時間明白林若的意圖。當下三個人也一同跪下,行了君臣大禮說道:“臣等參見主公!”

隨着他們三人的跪下,許多人都明白過來了,一時間也跟隨着三個人一起跪下行君臣大禮。不少被林若提拔的愣頭青們看到這個場面,也跟隨着大衆一起行君臣大禮。

好傢伙,一時間跪倒了一片,這個場面絕不亞於天子上朝的時候,衆朝臣的參拜。

搞得劉備愣在當場了,當他看得林若嘴角浮現的笑容,突然間劉備明白了林若的意圖。他正了正身子,然後威嚴地說道:“諸位都起身吧!”

衆人道謝之後。按原來的位置坐好了。

本來林若就是坐在主位上的。可是這主位此刻被劉備坐去了,林若就想着和張昭等人擠下位置,卻被劉備強制性拉到主位上和他一起坐下了。

衆人看到這一幕,當下不由地覺得心裡暖暖的。看來劉備對嚴新的關係,遠比普通的君臣關係要強,要親密。如此一來,大家也就不必擔心,劉備會因爲嚴新功高蓋主而被除掉了。而自己這些跟隨這嚴新的人也就是十分的安全的了。

劉備看向衆人說道:“這次備讓軍師將大家召集來這裡,是想聽聽大家對當今時局的意見的。”

衆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間也沒有敢出來說話。畢竟他們許多人對劉備不熟悉,就算林若此復就坐在劉備的旁邊,可是誰也不知道自己這個主公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林若看向坐在最末的呂蒙。呂蒙當下被林若這般看住,不由硬着頭皮站起來抱拳說道:“主公,軍師,末將認爲要打就打對我們最爲有利的,實力不是最強的。”

末了,呂蒙還補上一句:“老太太還專挑軟柿子捏呢!”

昌蒙這話一下,衆人鬨笑了起來,就是一向板着臉不芶言笑的張昭也忍不住低下頭笑。劉備也忍不住小聲對林若說道:“子衿,這是誰”

“呂蒙,牙門將軍。如今他在周瑜的長下。此人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不過確是一個將才。”林若拿起茶杯,裝作喝茶,然後小聲地說道。該葷節由飽書吧四日據據肋們書友上傳”呂蒙,你倒說說。打誰對我們最爲有利。而對方實力又不是最強的。”劉備饒有興趣地看向呂蒙說道。他倒要看看這個看起來混混沌沌的年輕人,有幾斤幾兩。

昌蒙當下毫不思索地說道:“當然是劉表了。他的勢力比曹操,比袁紹小得多了。而且拿下荊州後,我們就可以佔了很大一片土地。”

劉備心想,這呂蒙以前是當什麼的?怎麼感覺這個呂蒙一肚子的匪氣。他也不好說什麼,不由地點了點頭說道:“呂蒙,你這話說得沒錯。諸位還有什麼意見嗎?”

劉備的話音剛下,張飛忍不住說道:“大哥。俺覺得,應該打曹操,曹操害死天子,只要我們這個時候去攻打曹操,那曹操肯定就死定了。”

張飛說得沒錯,只要此刻有一個人去打曹操,那其他的諸侯肯定會落井下石,別的不說,單說袁紹,他肯定會趁機落井下石的。

呂蒙聽了張毛這話,當下忍不住說道:“曹操死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我們打劉表對我們的好處比較大。“可是曹操是國賊,劉表是漢室宗親。”張飛忍不住說道。

張飛這話一出,衆人又一次愣住了。

接下來兩個人就吵了起來,劉備和林若也不去阻止。”呂蒙,你這乳臭未乾的臭小子,可敢與俺一集高下?”張飛生氣地看向呂蒙說道。這些武將們。當吵架吵不出結果,都會用武力解決,誰的武功厲害,誰的拳法羣,誰就有理。對待這樣的比試,林若經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誰怕誰啊!”呂蒙當下也好不服氣地說道。

“咳咳咳”眼看這個討論會,就要生械鬥了,林若忍不住咳嗽了一聲,然後看向呂蒙和張飛說道:“兩位要比試的話,待這個議會結束後。兩位再好好切磋切磋。”兩個人聽到林若這樣說,當下便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上了。

“主公,臣覺得,拿下荊州是我們如今最好的選擇。”這個時候顧雍走了出來,看向劉備說道。

劉備當下說道:“元嘆,你說說看。”

顧雍說道:“荊州北據漢、河,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這荊州佔據了地利。主公拿下此地之後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而主公可以親自率徐揚之兵出九里山。兩路大軍齊。中原之地,很快就可以平定了。”

劉備聽了顧雍的話後,當下點了點頭,他看向林若,現林若也微笑地看向自己。

接下來,劉曄、張昭、周瑜還有孫家的幾個老將軍都一致贊同打荊州,前者是爲了主公的大業,後者是爲了給舊主報仇。

許多人見大勢所趨,不由也站出來表示贊同。

這個時候,劉甘二汛了黃忠父午二人聲不吭地坐在一旁,一臉陰糊認前見過黃敘的,可是對黃忠這個人還不熟悉,只知道他是黃敘的父親,是林若挖掘出來的又一員大將。他當下說道:“漢升,你有什麼憂慮?不妨說出來聽聽。”

黃忠這個時候走出來。躬身朝劉備拜道:”主公,末將原是劉景升帳下的中郎將,如今雖然投奔了主公,可是舊主對末將之恩,末將不敢忘記。請求主公在攻打荊州的時候,讓末將留守揚州。”舊一口膿8…8。酬泡書舊不樣的體撿!

劉備聽了這話後,當下忍不住說道:“黃將軍果然忠義,備亦不會使將軍爲難的。軍師。既然揚州之事備已經全權交給你。對荊州作戰之事,備也全權交給你。”

“主公,放心。我已經打算讓黃老將軍留守揚州了。”林若笑着說道,“靈風,你是願意跟隨我出征。還是和你爹一起留守揚州呢?”

黃敘對劉表沒什麼感情,他當下說道:“末將願意跟隨軍師出征。”

“呵呵,如此那就讓你負責我的護衛工作好了。”林若笑着說道。

“主公,再斗膽想請主公將三將軍留下來,助臣攻打荊州。”林若當下抱拳看向劉備說道。

張飛一聽當下眼睛睜得大大的,他當下說道:“軍師,你真是一個好人,俺一定聽你的將令的。你叫俺往東,俺絕不往西”

“備打算將元渙也留下來幫軍師。不知道軍師意下如何?”劉備當下說道。其實他這次帶張飛和元渙過來,就是想將他們留下來的。

“如此正好。臣還有些擔心忙不過來呢!”林若笑着說道,“如今江東水軍十五萬人,步兵才五萬人,除去防守之用,其實能調動的並不多。”

“那能調動多少人?倘若不夠。備可以派些人馬前來。”劉備聽了不由問道。這次來揚州之前,劉備已經讓陳登查看了一下兵馬,徐州能用的兵馬也不多,也就三萬人。

“估計能調動的人就八萬人這樣。

水軍能調動的可能只有五萬,步兵就三萬。主公,你不必懂徐州的兵馬。畢竟徐州如今面臨兩個強敵,袁紹和曹操兩個人,不留着多些兵防着他們,臣也不敢攻打荊州。”林若當下說道。

“子衿。我讓翼德領他的帳下的三萬山地營來助你吧!呵呵,否則只出一個將軍,沒有兵就不好了。”劉備笑着說道。

林若點了點頭說道:“如此正好。荊州的地勢網好可以用得上山地營。”

既然結果商量出來了,那就可以恢復那些所謂的使者們了。

“主公,那劉表、曹操、袁紹的使者該怎麼回覆?”張昭看向劉備說道。

“軍師,你覺得此事如何處理?”劉備看向林若問道。

“恩?袁紹也派人來了?”林若吃驚地看向張昭問道,他今天中午醒過來的時候,衙門裡只告訴自己劉表和曹操的使看到了,什麼時候,袁紹的使者也到了?

張昭說道:“袁紹的使者剛剛進城,是小廝網剛告訴臣的,如今已經安排住進驛站了。這三家的使者同時到,可以說明一個問題,這三家人很緊張我們的看法。”

林若嘴角浮現出一絲笑容說道:“讓他們等吧!子布,你叫人故意安排這三家使看見面,最好讓他們住的房間很近,我要讓他們三家人知道,其他兩家人都派人來了。我看看那些使者有什麼反應。”

張昭當下說道:“屬下領命。”

劉備心裡不由暗笑,看來自己這個軍師又要戲耍別人了。他當下看向衆文武說道:“倘若沒有什麼事情,今天的議會到此結束,大家散帳吧!大家回去準備準備。我們隨時可以出兵。”

衆人聽了之後當下領命退下了。

散帳後,劉備一直拉住林若的手不放,他說道:“子衿,你師兄這次來壽春,備想就此將他留下,你意下如何?”

很顯然,劉備是擔心如果自己真的兵荊州。林若又是劉表的女婿,會不會率軍抵抗?這林若和嚴新是師兄弟,能力也不相上下,這兩個人要是打起來,難免會血流成河。

林若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師兄今天早上就走了。”

“什麼?走了?”

“他說揚州遲早要對荊州用兵,他雖然不幫劉表,可是亦不能幫我們打劉表,因此走了。”林若嘆氣說道。

劉備當下不由無奈地說道:“真是可惜了,又一次讓他跑了。”

聽到劉備這話。林若情不自禁地笑起來說道:“主公,倘若有一天你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天下間所有的英才還不都是你的臣子麼?你又何必計較一時的人才的得失呢?”

聽了林若這話,劉備當下彷彿明白了什麼,他抓住林若的手說道:“子衿,謝謝你,備一定不會辜負子衿你的期望的。其實備是想這次親征的,可是徐州此刻,備不放心,只能有勞軍師你了。你身體不好,凡事可以讓低下的人去做的,你就不用過問了。畢竟你身邊有那麼多能人。”

聽到劉備這話,林若點了點頭說道:“多謝主公的提醒。”

荊州”…荊州…沒想到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女婿打嶽知…

比吟天三更了哦,麒麟厚着臉皮問道,諸位手中有月票的,給一張麒麟吧!

第7章 生意人(二)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二)第80章 宿命之敵(一)第14章 佈局(三)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第52章 下邳之戰(七)第84章 風雲變幻(一)第79章 將計就計(三)第18章 救樹還是伐木?第92章 朱崖來客(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29章 水鏡高徒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75章 孫家三將第4章 託付外篇算計死人第35章 第一次抉擇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84章 引蛇出洞(四)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45章 百口莫辯第45章 救援徐州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三)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35章 第一次抉擇第71章 徐州之戰(三)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三)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二)第16章 撲朔迷離(四)第20章 荀攸生病?!第13章 出兵(三)第92章 天亮了第103章 劉表來使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8章 長沙之戰(二)外篇某幾隻的隱居生活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一)第6章 天下第53章 呂布來投第96章 袁術來使(三)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三)第一百〇一章 變二第21章 村民?山賊!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99章 將計就計(三)第27章 薊城之戰(七)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42章 瞞天過海(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27章 君意臣心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18章 殺戮者第37章 腹黑的林若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第4章 袁術之心(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11章 軍師去世了?(二)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74章 連夜奔赴豫章第6章 劉表的重託(二)第106章 王越的遺願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68章 兄弟敘談第31章 政治婚姻(二)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36章 選擇引子第69章 戰之罪第23章 明槍暗箭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二)第98章 將計就計(二)第55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二)第12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57章 劍心第42章 覆滅(一)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51章 各有勝負(二)第9章 馬兒(三)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14章 佈局(二)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二)第103章 拿下代郡(一)第29章 三封來信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96章 相互算計(三)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24章 難過的開春(二)
第7章 生意人(二)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二)第80章 宿命之敵(一)第14章 佈局(三)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第52章 下邳之戰(七)第84章 風雲變幻(一)第79章 將計就計(三)第18章 救樹還是伐木?第92章 朱崖來客(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29章 水鏡高徒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75章 孫家三將第4章 託付外篇算計死人第35章 第一次抉擇第75章 目標江夏(二)第84章 引蛇出洞(四)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45章 百口莫辯第45章 救援徐州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三)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35章 第一次抉擇第71章 徐州之戰(三)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六)第99章 美洲狼和小鳳凰的鬥智(三)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二)第16章 撲朔迷離(四)第20章 荀攸生病?!第13章 出兵(三)第92章 天亮了第103章 劉表來使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88章 長沙之戰(二)外篇某幾隻的隱居生活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一)第6章 天下第53章 呂布來投第96章 袁術來使(三)第97章 亂世中的百姓(一)第29章 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三)第一百〇一章 變二第21章 村民?山賊!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99章 將計就計(三)第27章 薊城之戰(七)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42章 瞞天過海(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27章 君意臣心第83章 荊州風雲(二)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18章 殺戮者第37章 腹黑的林若第84章 引蛇出洞(一)第36章 第一次抉擇(二)第4章 袁術之心(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二)第11章 軍師去世了?(二)第54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第4章 該來的總會來(一)第77章 豫章爭奪戰(三)第65章 晴天霹靂(一)第74章 連夜奔赴豫章第6章 劉表的重託(二)第106章 王越的遺願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36章 水淹壽春城(三)第23章 各有心計(三)第68章 兄弟敘談第31章 政治婚姻(二)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28章 姍姍來遲的書信(二)第36章 選擇引子第69章 戰之罪第23章 明槍暗箭第25章 天生郭奉孝(二)第98章 將計就計(二)第55章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二)第12章 秋蟬、螳螂、黃雀、獵人(二)第54章 戰鬥沒有就此結束(二)第57章 劍心第42章 覆滅(一)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二)第51章 各有勝負(二)第9章 馬兒(三)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14章 佈局(二)第21章 郭嘉的計算(二)第103章 拿下代郡(一)第29章 三封來信第58章 郭嘉好算計(一)第96章 相互算計(三)第46章 下邳之戰(一)第3章 地裡的糧食我也不會留給你的(下)第24章 難過的開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