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

林若這一行人到達潁川地界的時候,人數由原來的二十二人變成了六人了。這是因爲一路上流民衆多,看着許多百姓食不果腹飢寒交迫,林若於心不忍,便讓手下的二十位家丁護送那些流民往嫣然山莊落腳。

開始這二十個護衛死活不答應,可是林若當下拉下臉來說道:“當初爾等也和他們一般,淪爲流民,毫無着落,如今爾等溫飽之後,竟然麻木不仁,是何道理?”

這二十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覺得林若說得有道理。只好乖乖地護送這些流民去嫣然山莊了。不過,還是要留下一半人馬來守護林若的安全,林若想了一下,只答應留下四個護衛,加上典韋,林若的身邊有五個護衛也就夠了。

一路行來都很順利,可是到了潁川地界的第三天晚上,竟然下起了大雨。

這三月天果然是孩子臉,說變就變,還變得那麼徹底,剛纔還是月朗星稀,突然間就烏雲密佈,下起了傾盆大雨,還伴着轟轟的雷聲。

林若這一行人頃刻間成了落湯雞了。

典韋突然間指着前面一處依稀可見的燈光處,開心地叫道:“公子,你看,前面有燈光。嘿嘿……我們有住的地方了。”

林若拭去額角的雨水,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快到前面去看看,也許能借住一宿也不一定。”

說着這一行人快馬加鞭往那燈火處趕。

林若這一行趕到那燈火處的時候,發現燈火竟然是一個在半山腰的小院子,藉着閃電劃天際時候的光亮,林若發現這院子不像是普通人家的院子,到像是一個隱者住的院子。他當下也不敢放肆了,舉手便想叩門,卻聽到從屋子裡傳來:“門沒關,自己推門進來吧!外面雨大,我就不出去開門了。”

林若當下忍不住訕笑說道:“如此我們就叨擾了。”

他說着便牽着馬領着衆人進了院子。

將馬交給手下後,林若第一個走進了屋子裡。推門,便看到這客廳裡放了一個桌子,桌子上方掛了一盞燈籠,由於是白色的燈籠,光線暗淡至於更顯得蒼白了。

在客廳的另一半掛着一個珠簾,珠簾將這個客廳一分爲二。在珠簾後一個和自己年紀相差無幾的人正在一盞松油燈下隨便坐着看竹卷。由於燈光昏暗,林若也看不清對方的面容到底如何,只是看得出這個人穿了一套粗布衣服,一副山野村夫的打扮。

林若微微躬身說道:“多謝主人的收留。”

“進去是後堂,後堂在進去是廚房和浴室,裡面有熱水,我看閣下身子骨並非健壯,還是先沐浴更衣再出來一談也不遲。”那人擡頭看了林若兩眼,便繼續埋頭讀書說道。

“如此恕林若少陪了!”

林若沐浴更衣完之後,穿上此間主人的粗布麻衣,披着洗過的長髮從浴室裡走了出來,同時因爲下雨的關係,臉上貼的人皮因爲雨水的關係,使得林若十分難受,林若也一併卸妝了。

首先看到林若這個樣子的是典韋,他愣住了,好一會才說道:“公子,你這個樣子,可真好看……”

其他四人見他這樣說,也擡頭看向林若,一個兩個睜大了眼睛。林若看見他們這個樣子,頓時一臉無語,心裡暗想,這些傢伙不會……他當下板着臉,冷若冰霜地說道:“你們幾個還不快進去,燒熱水洗澡,要是生病了,我可不將你們帶在身邊!”

衆人發現林若有些發怒了,趕緊低頭一聲說“是!”說着有些像做賊一樣衝了進廚房。

林若看見他們這個樣子,忍不住笑了。

林若來到大廳,此間的主人剛好將手中的書卷放下,對望窗外的雨,不知道在思量一些什麼。

林若看得此間的雨,想起了許多事情,當下開口忍不住說道:“問君歸期未有期,荒山夜雨漲春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荒山夜雨時。”

林若說完了之後,在窗邊看雨的主人回頭看向了林若,先是因爲林若的容貌愣了一下,藉着用笑容掩飾了一下尷尬說道:“看來兄臺是思念家住的嬌妻了。”

林若臉不由地微紅起來,自己也就算隨口應景將李商隱的詩句改動了拿來用,沒想到竟然引起了別人的誤會,他當下尷尬地說道:“讓兄臺見笑了。”

“兄臺請坐。”那人揮手示意林若坐下。

林若抱拳道謝便坐了下來。無意間看到桌上放着的竟然是一卷《孫子兵法》,要知道孫子兵法可不是普通書籍,普通人家絕不會有的,是世家的珍藏品。林若心想,這個人絕不簡單,一不小心,還是歷史名人呢!因此有心結交。

林若笑着介紹道:“在下荊州江陵人氏,姓林,名若,字言心。敢問兄臺尊姓。”

那人愣了一下,隨即笑着說道:“山野之人,哪裡當得什麼高士之名。在下,姓石,名韜,字廣元。”

石廣元?!

沒想到在這裡能遇到他。石廣元可是三國時期出了名的隱士,和諸葛亮、徐庶、崔州平、孟公威四個人可是好朋友啊!據《三國志》上記載,他後來當了魏國典農校尉,負責給曹操屯田。

“石兄謙虛了,石兄只是樂於山林罷了。山林之樂,確實讓人留戀。可惜亂世當中,容不得人有半分偷懶的僥倖之心。”林若當下忍不住感嘆地說道。

石韜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說道:“確是如此。”

林若微微一笑然後問道:“石兄應當不是世間俗人,我們便免去世間俗人禮節如何?直呼表字可好?”

石韜點了點頭說道:“當是如此。”他也不喜歡虛禮俗套。

林若突然間問道:“廣元,我看你看孫子兵法,廣元可知孫武子其生平事蹟?”

“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齊國人。孫武在齊國並不受到重用,因此來到了吳國,被伍子胥推薦給了吳王闔閭,通過斬姬練兵,取得了吳王的賞識。在伍子胥,孫武的治理下,吳國的內政和軍事都大有起色。吳王極爲倚重二人,把他們兩人視爲左膀右臂。吳國在他的輔助之下,日益強大,其攻城略地,戰無不勝,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章流傳於世。”

“廣元,你可知道孫子爲何離開吳王闔閭嗎?”

“恐怕是吳王闔閭後來的生活日益糜爛,驕橫跋扈,離孫子心中的明主越來越遠,孫子失望而去。”

林若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孫子和范蠡都是聰明人,懂得急流勇退。否則只怕他最後的下場未必會比伍子胥好。”

“確實如此。”石韜忍不住附和點了點頭。突然間他想到了什麼,忍不住多看了林若兩眼,這個林若看來暗含深意啊。

“聰明的人總能審時度勢,避禍於未然。”林若含笑地說道。

石韜突然間明白了什麼哈哈地笑起來說道:“石韜受教。我不日便要南下荊州,到時候還望能與先生再次相見。”

“如此在下便在江陵恭候廣元的到來了,卻不知廣元何時動身?”

“過多旬日吧!我還要等一個朋友。”

“卻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俊傑。”

“在下的朋友只是一個江湖遊俠兒,算不得什麼俊傑。此人比我小兩歲,曾經數救在下於危難之中,是一位誠誠君子。”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自古江湖多風塵俠士,其中不乏忠義之人。廣元對其評價又是誠誠君子,如此人物我倒想一見,不知廣元意下如何?”

“可是言心你不急着趕路嗎?”

“哦……呵呵,不急。我是出門遊歷四方的。急也不急。意在結交天下俊傑。若是能再多交一位俊傑,也不枉我出來這一遭。”林若當下抱拳笑着說道。

石韜也忍不住笑了,說道:“我這個朋友估計也願意交你這位人物。他是也是潁川人士,姓徐,名庶,字元直。三年前,因爲我的關係,他殺了人被官府追查,因此化名而逃。”

林若當下吃驚了,原來徐庶竟然是因爲石韜而成了殺人犯,這個事情可是三國志裡沒有記載的。不過他的吃驚並未表現在臉上,而是表現在心裡。他當下說道:“元直倒也是性情中人,如此能爲朋友兩肋插刀的人,能結交爲友也是一件幸事。”

石韜當下對林若立刻敬佩了好幾分,這個林若果然不是一般的世俗之人。他當下說道:“韜還以爲言心會鄙棄元直,以爲他只是一個草莽之人,沒想到言心你竟然還稱讚他爲人。以言心這樣人,定然會成爲元直的好友。”

林若冷笑地說道:“亂世當中,奸官污吏殘害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何其無辜,殺幾個貪官污吏,幾個街頭惡霸,幾個地主老財算什麼?”

石韜忍不住點頭說道:“言心說得好!看來,今日這雨下得好,否則我就遇不到言心這樣的知己了。可惜此間沒有酒。否則當浮一大白。”

林若當下笑着說道:“如此美景又怎麼會沒酒呢!我隨行馬上有好酒。廣元稍等,我去拿酒。”

林若說完便走出去拿酒了。

當夜兩個人秉燭夜談,對雨而飲,聊得非常開心,直到天明二人才想起還沒入睡,當下執手大笑,同塌抵足而眠。

第一百〇八章 劉表病重二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一)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54章 嚴新之謀(三)第45章 百口莫辯第12章 河豚(二)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14章 佈局(一)第8章 風起(二)第9章 廣陵之亂(一)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二)第77章 將計就計(一)第93章 破鄴城(五)第19章 周瑜的計算(三)第100章 一年之約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29章 水鏡高徒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93章 破鄴城(四)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一)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14章 又生意外第11章 這就是亂世!第96章 相互算計(一)第5章 所謂臣心(一)第58章 結盟(三)第40章 張飛收嚴顏,呂布佔漢中第66章 孝女呂靈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9章 馬兒(一)第58章 結盟(三)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14章 佈局(一)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25章 天生郭奉孝(四)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86章 風雲變幻(三)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83章 曹操撤軍(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七)第61章 誰人天下?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34章 曹魏內亂(一)第79章 你就是吳下阿蒙?第39章 平地驚雷第43章 鹹魚呂布第76章 子龍V5(三)第23章 薊城之戰(三)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80章 宿命之敵(一)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12章 河豚(四)第102章 九江已定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一)第26章 借刀殺人第32章 主公,祖郎就交給你了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一)第32章 長安風雲變(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二)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10章 揚塵(二)第100章 登基(二)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6章 兵出烏桓昌黎烏桓自治郡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81章 賈詡對司馬懿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一)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21章 薊城之戰(一)第36章 離去第45章 百口莫辯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14章 溶入(一)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24章 還有一路(二)第33章 祖郎歸心第46章 招納人才有時候是要冒險的第26章 借刀殺人第68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39章 林若只是俗人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34章 劫後第86章 各有打算第101章 舊愛新歡第24章 難過的開春(二)第110章 肅清江東(四)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二)第86章 誰是贏家?(二)第54章 嚴新之謀(三)
第一百〇八章 劉表病重二第57章 郭嘉的禮物(一)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54章 嚴新之謀(三)第45章 百口莫辯第12章 河豚(二)第12章 江南三俊傑第14章 佈局(一)第8章 風起(二)第9章 廣陵之亂(一)第5章 自古潁川多才俊(二)第77章 將計就計(一)第93章 破鄴城(五)第19章 周瑜的計算(三)第100章 一年之約第79章 劉備的擔憂第29章 水鏡高徒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93章 破鄴城(四)第95章 洪災與疫情(一)第13章 捕魚計劃(三)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三)第14章 又生意外第11章 這就是亂世!第96章 相互算計(一)第5章 所謂臣心(一)第58章 結盟(三)第40章 張飛收嚴顏,呂布佔漢中第66章 孝女呂靈第85章 風雲變幻(二)第9章 馬兒(一)第58章 結盟(三)第49章 漢中爭奪戰(三)第14章 佈局(一)第73章 許劭之評(二)第25章 天生郭奉孝(四)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86章 風雲變幻(三)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83章 曹操撤軍(二)第90章 長沙之戰——攻城篇(七)第61章 誰人天下?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34章 曹魏內亂(一)第79章 你就是吳下阿蒙?第39章 平地驚雷第43章 鹹魚呂布第76章 子龍V5(三)第23章 薊城之戰(三)第90章 真假難辨(一)第80章 宿命之敵(一)第60章 王者自有威儀第12章 河豚(四)第102章 九江已定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一)第26章 借刀殺人第32章 主公,祖郎就交給你了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一)第32章 長安風雲變(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三)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二)第30章 梟雄的眼淚(上)第10章 揚塵(二)第100章 登基(二)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二)第6章 兵出烏桓昌黎烏桓自治郡第56章 王佐的殺招(三)第81章 賈詡對司馬懿第3章 兵出烏桓,相互算計(一)第43章 諸葛玄來訪第21章 薊城之戰(一)第36章 離去第45章 百口莫辯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一百〇三章 誤會一第21章 又見曹孟德(一)第50章 下邳之戰(五)第14章 溶入(一)第40章 瞞天過海(一)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24章 還有一路(二)第33章 祖郎歸心第46章 招納人才有時候是要冒險的第26章 借刀殺人第68章 意想不到的幕後之人(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39章 林若只是俗人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64章 梟雄的手段第74章 歷史的車輪(一)第34章 劫後第86章 各有打算第101章 舊愛新歡第24章 難過的開春(二)第110章 肅清江東(四)第41章 瞞天過海(二)第81章 諸葛玄讓豫章(二)第86章 誰是贏家?(二)第54章 嚴新之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