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一)

四月底,李昖的特使來到京師,向朱翊鈞遞交了請求出兵援朝的國書。

這一次,朱翊鈞沒有讓李昖久等,他迅速做出決策,讓兵部尚書邢玠總督薊州、遼東、保定軍務,負責抗倭援朝事宜。

邢玠則推薦了山東右參政楊鎬爲僉都御史,作爲此次東征朝鮮的經略使,朱翊鈞沒有反對。

楊鎬,字京甫,號風筠,河南商丘人士。他是萬曆八年的進士,先後當過南昌、蠡縣知縣,之後入朝做了御史。

萬曆十五年,楊鎬又升爲山東參議,負責防守遼海道。在遼海道期間,他發動民衆,開墾荒田一百三十多頃,每年儲藏糧食一萬八千多石,朝廷念其功勞,將他提拔爲山東參政。

對於楊鎬的經略使任命,鍾南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爲對於楊鎬這個人,在原本時空中,他可是並不陌生的——著名的“薩爾滸”之戰,明軍被清兵大敗,楊鎬可以說是難辭其咎。

不過,楊鎬在任職山東參政期間的表現可圈可點,又有邢玠的極力推薦,是以,鍾南的反對意見,便被尚書大人給按下了。

經略使一職很重要,不但要參與戰略方向的確定,還要負責後勤供給等事宜,對戰爭的勝利起着較爲重大的作用。對比第一次朝鮮戰爭中的宋應昌,鍾南覺得楊鎬簡直差得太多太遠。可是木已成舟,再多說也無益,除了打擊士氣之外,並不會讓結果發生改變。

既然如此,鍾南便對之後的前線將領任命,格外地上心。兵部內部討論中,鍾南率先提議麻貴爲東征朝鮮的總兵官。對於這個提議,大家倒是並沒有覺得不妥,畢竟麻貴的能力擺在那兒。

除了鍾南推薦的麻貴外,還有宋應昌推薦的李如鬆,也是此次東征總兵官的熱門人選。兩人都是當世名將,按理說,無論是誰去朝鮮,都能讓大家信服。

只是很不巧的是,此時的遼東局勢也較爲緊張,需要李如鬆這樣的大人物坐鎮,所以暫時無法脫身。最後邢玠便拍板選擇了麻貴。

由於明軍大部隊需要時間集結,而朝鮮的形勢又很緊急,所以到了五月中旬,第一批作戰隊伍先行趕赴朝鮮,共計三萬餘人。

其兵力構成及部署如下:總兵麻貴的山西兵一萬七千餘人,駐守在漢城;遼東副總兵楊元的遼東騎兵三千人,駐守在南原;明朝駐守朝鮮的全州參將陳愚衷,率兵兩千人,與南原的明軍互相呼應;薊州軍營派遣南兵四千,由劉虎率領進至忠州;另有浙兵三千餘人,由右營遊擊茅國器率領,屯兵於星州,控制着島嶺、秋風嶺。

整個東征部隊的前線作戰總指揮,則是前大同和延綏總兵麻貴。當時明軍的想法是:先讓上述各軍據守本部要塞,待總督邢玠率領的四萬大軍一到,明軍和朝鮮聯軍再轉入戰略反攻階段,由南原、忠州發動鉗形攻勢,徹底圍殲釜山的日軍。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並不會完全按照明軍的預先設想那樣發展。六月,倭軍主力逐步向梁山、熊川逼近;七月底,倭軍攻破了泗川、南海、光州,最後指向南原。

南原本是朝鮮全羅道的外藩,戰略地位很是重要。因爲若南原一旦失守,明朝的薊州、登州、萊州等地,倭軍皆可以揚帆而至。到時候,甚至連京師,都有可能會直面倭軍的進犯。

南原是由楊元率兵鎮守的,除了三千遼東精騎,還有三千多朝鮮軍,同樣受其調遣指揮。他參加過第一次朝鮮戰爭,有着較爲豐富的抗倭經驗。

面對倭軍的圍攻,楊元並不畏懼。他讓明朝聯軍禁閉南原城門,利用明軍的火炮優勢,和倭軍相持不下,足足堅守了五天。

第六天,明朝聯軍因爲糧盡彈絕,又沒有援軍前來,楊元不得不率領小部分將士突圍而出;而留在南原斷後的將士們,則無一倖免,被倭軍全數斬殺。

由於南原守軍的浴血奮戰,導致攻城的倭軍損失慘重。倭軍破城後,屠城一日泄憤。

聽到南原失守的消息後,駐守全州的陳愚衷,沒發一槍一箭,便主動撤離。這樣一來,加藤清正的右路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全州。之後,倭軍又分別攻陷了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地,漢城的屏障盡失。

南原和全州的相繼失守,不僅徹底打亂了明軍的戰略部署,也給明軍後來的反攻造成了很大麻煩。此時,朝鮮局勢危若累卵,明軍的第二批軍隊卻還在招募之中。眼看着,勝利的天平要向倭軍傾斜了,關鍵時刻,麻貴站了出來。

八月六日,爲了拖住倭軍北上的步伐,爲明軍的動員爭取時間,麻貴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伏擊稷山的日軍,以達到鞏固漢城前沿陣地的目的。

麻貴命令副總兵解生率軍兩千六百餘人,提前奔赴稷山北部,並設下埋伏。

七日,黑田長政率領的倭軍第三軍團一部與解生的伏兵發生了遭遇戰,倭軍的先頭部隊被擊潰。緊接着,楊登山率後續部隊趕到稷山,對黑田長政的一萬餘人形成了夾擊之勢。雖然明軍兵力遠少於倭軍,可是明軍的騎兵卻大展神威,將倭軍第三軍團打得節節敗退。

眼看黑田長政要吃下一場大敗仗,哪知這個時候,他的援軍——第八軍團的毛利秀元率兵趕到,這纔給他解了圍。

第八軍團是倭軍兵力最多的一個部分,足足有四萬人,而對戰的解生和楊登山,手下明軍不超過五千人,於是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黑田長政的逃出包圍圈。

儘管如此,倭軍還是畏懼於明軍的野戰能力,雖然佔領了天安、控制了稷山,卻不敢北上攻打漢城。

稷山一役後,明軍成功拖滯了倭軍的攻勢,爲己方爭取了不少時間,完美實現了戰略目的。之後不久,倭軍全線撤退至釜山,永遠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可以說,稷山之戰,對中朝雙方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麻貴和解生、楊登山等人,也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嘉獎。

朝鮮的戰報傳回朝廷,鍾南才鬆了一口氣。麻貴是他力薦之人,能夠臨危不懼,將楊元和陳愚衷造成的頹勢,逆轉過來,他的臉上也有光。

十月,戰火復燃,兩軍在星州和青山再次開戰。

在星州,麻貴命李如梅率軍數千,向守城的倭軍發起了攻勢。死守的小早川秀包和筑紫廣門,在最後時刻迎來了援軍山口正弘,李如梅只能無奈撤退。

在青山,倭軍的毛利秀元軍團,被明軍參將彭友德率領的中朝聯軍重兵包圍,死傷慘重。幸虧有了淺野幸長和太田一吉等人的接應,毛利秀元才僥倖得以逃脫。

雙方你來我往,各有勝負。

十二月二十三日,明軍攻打蔚山城。

麻貴命茅國器率領的浙兵作爲先鋒,率先展開了凌厲的攻勢,並迅速突破了蔚山城,把倭軍將領加藤清正率領的軍隊圍困在島山。

被困之後,加藤正清一邊尋求支援,一邊在島山城外修建了三道柵欄,用以自保和阻攔明軍。

茅國器和遊擊將軍陳寅配合默契,接連打下了倭軍的前兩道柵欄。眼看第三道就要打下來之時,楊鎬卻鳴金收兵。

原來,楊鎬在遼東做官之時,深受李成樑的恩典,並且和李如梅關係莫逆。他怕茅、陳二人將功勞全佔了,所以打算等李如梅到了島山之後,再做總攻,哪知卻錯過了最佳的破城時機。

因爲緩過氣來的倭軍,從此便緊閉城門,拒不出戰,一味等待着援兵的到來。而此時正值冬季,時有大雪寒風,地面又泥濘不堪,明軍圍攻數天之後,毫無戰果,士氣逐漸低下。

萬曆二十五年正月初,加藤正清苦苦等待的援軍終於到來。毛利秀元、黑田長政率軍四萬多人,趕到了島山,驚嚇不已的楊鎬連夜逃回了漢城。

經略使一跑,明軍原本低落的士氣,瞬間跌入谷底。要不是茅國器、陳寅和劉虎的南兵拼死斷後,付出上千條生命的代價,阻止了倭軍的追殺,恐怕這場戰爭,可以提前宣告結束了。

在漢城駐守的麻貴,見到經略使大人不戰而逃,心裡也很是氣憤。奈何對方是他的上級文官,又有重權在握,只能給鍾南寫了一封信,發發牢騷之餘,希望對方能給楊鎬施加些壓力。

蔚山一役,明軍損失慘重,據初步估算,傷亡超過了六千餘人。原本各營的將領,打算據實稟報戰況,卻被楊鎬大罵了一頓。最後,楊鎬呈送給朝廷的戰報,是明軍在蔚山取得小勝,己方僅僅死傷幾百人,而倭軍傷亡卻不下七八千。

收到楊鎬的戰報後,邢玠居然信以爲真,還打算向皇帝請功呢。

鍾南有着自己的情報系統,加上又有錦衣衛在前線打探消息,便當場戳破了楊鎬的謊言。邢玠剛開始還爲楊鎬說話,待鍾南拿出鐵證之後,也就閉口不言了。

鍾南趁熱打鐵,當日就向皇帝建言:罷免楊鎬的經略使一職。

第十七章 姐妹花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八章 被判充軍第八十九章 麻貴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七章 殊榮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九章 遠行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三章 洋郎中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二十二章 另類臣子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八十二章 許茂橓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六章 手術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二十六章 籌措軍費第七章 殊榮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十三章 退伍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九章 陳克朋被砍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六章 手術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十八章 又立新功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五十五章 營救(二)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七章 殊榮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五十二章 開府晚宴第五章 李太后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十一章 杜小曼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八十九章 麻貴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一章 尚書大人的煩惱事兒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三十四章 薊州兵工廠第六十九章 鍾南的提議第八十三章 樓棟的大生意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八十六章 順利解決第八十二章 許茂橓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七章 出大事兒了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五章 何師爺的騷擾第三十四章 薊州兵工廠第十三章 退伍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九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五章 攻克蘆門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二十四章 剿匪第二十八章 薊州總兵第六十章 血濺金鑾殿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八十一章 新鮮出爐的特務頭子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三十四章 薊州兵工廠
第十七章 姐妹花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八章 被判充軍第八十九章 麻貴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七章 殊榮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九章 遠行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三章 洋郎中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二十二章 另類臣子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二章 做了陪讀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八十二章 許茂橓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六章 手術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二十六章 籌措軍費第七章 殊榮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十三章 退伍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九章 陳克朋被砍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十章 陳克朋和崔大正第三十二章 戰與和(二)第六章 手術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十八章 又立新功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五十五章 營救(二)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七章 殊榮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五十二章 開府晚宴第五章 李太后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十一章 杜小曼第八十七章 營救行動第八十九章 麻貴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一章 尚書大人的煩惱事兒第三十章 大佬齊聚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三十四章 薊州兵工廠第六十九章 鍾南的提議第八十三章 樓棟的大生意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八十六章 順利解決第八十二章 許茂橓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七章 出大事兒了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五章 何師爺的騷擾第三十四章 薊州兵工廠第十三章 退伍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九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五章 攻克蘆門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二十四章 剿匪第二十八章 薊州總兵第六十章 血濺金鑾殿第七十章 又換人了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六十二章 休假第五十三章 被綁架了第三十一章 戰與和(一)第八十一章 新鮮出爐的特務頭子第六十一章 鄭貴妃第三十四章 薊州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