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王子犯法

法家確確實實的是所謂的帝王手裡面一把利劍,可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法家裡面讓帝王蛋疼的事情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就是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刑。指王法對於王子、平民是一樣的。出處1:第六七回:“衆人都道說那裡話,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是因姦殺命的事,既犯到官,還有活命的嗎。”出處2::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衆。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甘龍曰:不然。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爲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民爲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爲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爲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爲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於民朞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種做法在當今社會的的確確有着積極意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原則,是由清末民初的進步思想家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這一原則在中國第一次被規定在憲法中,是1912年3月11日公佈的。中共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政權也一直肯定這一原則。1931年11月通過的第一次將這一原則規定下來:“在蘇維埃政權領域內,工人、農民、紅色戰士及一切勞苦民衆和他們的家屬……在蘇維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當今法治社會,更加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循原則,人民的合法權益得到法律的保護,社會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公開,人民生活的健康、快樂、幸福。。

但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卻是古時候的帝王非常蛋疼的事情。

爲什麼呢?

幾乎絕大多數的帝王都是有着後代的,而且幾乎絕大多數的帝王的後代總是有着幾個調皮搗蛋的傢伙。

至於這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看來,所謂的國家就是整個國度都是自己家。

在自己家裡面做什麼有多少顧忌?這種事情不要說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就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在自己家裡面有時候也是肆無忌憚的。畢竟是你自己家裡面,即使是你把自己家裡面的房子扒了,只要不影響別人,你家裡面的人不說你,沒有人管你。

這樣一來,事情出來了。

一個國家畢竟不像一個小家一般。一個國家自然有着許許多多的人。

所以,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像我們平民百姓在自己家裡面一般肆無忌憚的,自然就會弄得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的。

讓自己的國家雞飛狗跳……雞犬不寧?

這個可不是可不是許多帝王的期望。

而且帝王也是有點忙。

畢竟帝王的三宮六院裡面的老婆也是需要去陪伴陪伴。

如此一來,帝王便是委託一些官吏管理自己的國家。

這些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自然也是希望獲得好的工作業績。

畢竟,就像是我們現在工作業績好就有獎金一樣,那些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如果工作業績好,自然而然就能夠升官發財。

如此一來,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也是希望國家井井有條,這樣帝王隨時隨刻過來視察工作都是ok,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自然就容易升官發財。

可是,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就是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心裡面的一根刺。

因爲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像我們平民百姓在自己家裡面一般肆無忌憚的,經常弄得國家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的。

所以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如果姑息了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的所作所爲。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顯然就無法獲得好的業績。

沒有了好的業績,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想要升官發財,一個字……難。

第四卷董仲舒父子(上)第二百五十五章殺雞儆猴(求點推收賞評)

正是因爲這樣,所以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對於影響他們獲得升官發財的業績的破壞分子……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那是非常非常的惱怒。

但是僅僅是是惱怒那是沒有什麼用的。

因爲,不管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對於影響他們獲得升官發財的業績的破壞分子……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多麼的惱怒,那些帝王的後代裡面的調皮搗蛋的傢伙可不會因爲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的惱怒而變得老老實實地。

怎麼辦呢?

受到帝王委託管理國家的官吏想到的辦法就是“殺雞儆猴”。

殺雞儆猴爲常用成語,本意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某個個體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繩之以法,犯軍令韓信斬殷蓋。殺雞儆猴,振軍心槍斃韓復榘。相傳猴子是最怕見血的。馴猴的人首先當面把雞殺給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厲害。纔可以逐步進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採用這殺雞戰術,不管它怎樣頑強抗拒,只要雄雞一聲慘叫,鮮血一冒。猴子一見。便全身軟化。任由捉獲了。

“殺雞儆猴”說的是殺掉雞來嚇唬猴子,比喻懲戒一個以警戒其餘。在耍猴人看來殺掉雞的成本遠遠低於殺掉猴子的成本,雞較之於猴子要無用的多。而雞們一向是“作秀”的高手。什麼“雞飛狗跳”、“蛋打雞飛”,總之上得了檯面,於是被殺的雞總要把“被殺”演繹成一場大張旗鼓奢侈鋪張的大片。滿地雞毛的掙扎,血流四處的慘境,呼天搶地的鳴冤。用這種效果來嚇唬猴子是綽綽有餘的了,猴子們自然不想身首異處,只得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了。

古人按語說:率數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啓其疑,於是故爲自誤,責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之也。或曰:此遣將之法也。統率不服從自己的部隊去打仗,如果你調動不了他們,這時你想用金錢去利誘他們,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正確的方法是:你可以故意製造些錯誤,然後責備別人的過失,藉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揮的人。這種警戒,是從反面去誘導他們:迄就是用強硬而險詐的方法去迫使士兵服從。或者說,這就是調遣部將的方法。對待部下將士,必須恩威並重,剛柔相濟。軍紀不嚴,烏合之衆,哪能取勝?如果只是一味地嚴厲,甚至近於殘酷,也難做到讓將士們心服。所以關心將士,體貼將士,使將士們心中感激敬佩,這纔算得上是稱職的指揮官。中對此早有名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這就是強調治軍要嚴。“視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就是強調要關心將士,使他們願意與將帥一同戰死。

“治亂世。用重典;治亂軍,用嚴刑。”孔子誅少正卯,雖然不合情理,但權術奸詐,卻因這一刀而使得權臣畏懼,市井安然;孔明於揮淚斬馬謖之時說:“昔孫武所以能制勝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紛爭,兵交方始。若廢法何以討賊,不明正軍律何以服衆?”這就是平亂與治亂的權術,是殺雞儆猴的妙用。人是神秘的,社會愈複雜,愈見機巧奸詐,各有主張,各行其是,如不限制於一個範圍,必至正邪莫辨,人慾橫流。所以亂世英雄多,盛世英雄少,就在於範圍限得緊不緊。古時的所謂“英雄”越多,對國家對社會越不利,常言道“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英雄”者,等於枯木中的蛀蟲也。這等人貪婪暴戾,好亂成性,或謠言倡亂,或患連造反,總之惟恐天下不亂,亂就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就可以實現他的企圖,象補鍋的師傅一樣,先把鍋子裂縫敲寬了再來施補手術,越敲得寬越顯出技術超羣。試看中國歷史,哪一個朝代不是把鍋子敲破了再來補?爲了要鞏固社會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對於這批作亂的人,應予嚴懲痛處,借幾個人頭教他們瞧瞧。這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見了棺材淚漣漣”的攻心戰術。“殺雞儆猴”的意義非同小可。

在歷史上面,可是發生了無數次“殺雞儆猴”的鬧劇。

比如。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穰苴爲將,帶兵攻打晉、燕聯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軍。穰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爲計時器的標杆和滴漏盤。約定時間一到,穰苴就到軍營宣佈軍令,整頓部隊。可是莊賈遲遲不到,穰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莊賈才帶着醉容到達營門。穰苴問他爲何不按時到軍營來,莊賈無所謂,只說什麼親威朋友都來爲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吧?所以來得遲了。穰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爲國家大臣,有監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爲重。莊賈以爲這是區區小事,仗着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穰苴的話以爲然。穰苴當着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穰苴即命拿下莊賈。莊賈嚇得渾身發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穰苴即令將莊賈斬首示衆。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拿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莊賈。穰苴沉着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見來人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來使嚇得面如土色。穰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於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後讓使者回去報告。穰苴軍紀嚴明,軍隊戰鬥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比如。姜太公滅了商紂,周朝立基之後,要羅致一批人才爲國家效力。在齊國有一位賢人狂橘,很爲地方上人士推重。姜太公慕名,想請他出來做事,拜訪了三次,都吃閉門羹。姜太公忽然把他殺了,周公但想救也來不及,問姜太公:“狂橘是一位賢人,不求富貴顯達,自己拙井而飲,耕田而食,正所謂隱者無累於世,爲什麼把他殺了?”姜太公說:“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天下大定之時,人人應爲國家出力。只有兩個立場,不是擁護就是反對,絕不容有猶豫或中立思想存在,以狂橘這種不合作態度,如果人人學他樣,那還有什麼可用之民。可納之餉呢?所以把他殺了,目的在於儆效尤!”果然經此一殺,想杯葛周朝的人都不敢自嗚清高,隱居下去了。

第312章 四大名捕第96章 抓週第276章 元末農民起義第342章 薄姬第213章 分一杯羹第146章 弟子與學生第198章 樣板房第44章 苦惱第6章 七仙女再發雌威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127章 悲催(十八)第209章 土匪第250章 名家第194章 斧頭幫第326章 嘔氣傷人第272章 王聰兒第46章 替罪羊第155章 神交然後有人第32章 吃喝玩樂第235章 破鏡重圓第166章 想不開第78章 傳說還在繼續第214章 對決第151章 性盲第324章 初次交鋒第198章 樣板房第167章 一個漏洞第271章 白蓮教第349章 科舉第13章 誤打誤撞第239章 董仲舒其人第153章 天生滴一對地造地一雙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271章 白蓮教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367章 閉眼先生第389章 如此相逢第260章 唐太宗第83章 老子出世第1章 古老傳說天仙配第262章 道君第233章 人體三分身第224章 嶗山道士第81章 看過究竟第30章 翠花上鹹菜第304章 諸葛亮第335章 山是什麼第223章 下餃子第282章 霍光第105章 古董男第157章 有了第119章 悲催(十)第232章 仙二代第11章 應該如何是好呢第202章 我住得起房嗎第114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五)第101章 祠堂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321章 飛燕發飆第160章 提親第9章 回首一笑百媚生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120章 悲催(十一)第46章 替罪羊第234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50章 名家第167章 一個漏洞第178章 動亂第178章 動亂第251章 雜家第41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64章 百步穿羊第388章 牛郎不是牛郎第158章 “義學”惹的禍第354章 返祖第352章 星期天休息第187章 “方便”不方便第140章 考覈董事第368章 一掃而光第96章 抓週第172章 天仙配差一點就沒有了第63章 沉魚第47章 望子成龍第203章 歷史沿革第382章 佛道之爭第125章 悲催(十六)第175章 千金第136章 悲催(二十七)第217章 交情第162章 害了女兒第98章 妙語解困局第124章 悲催(十五)第374章 福星來了第73章 匪夷所思第287章 山不在高第201章 大眼瞪小眼第153章 天生滴一對地造地一雙第325章 紅顏一怒第219章 揭竿而起第166章 想不開
第312章 四大名捕第96章 抓週第276章 元末農民起義第342章 薄姬第213章 分一杯羹第146章 弟子與學生第198章 樣板房第44章 苦惱第6章 七仙女再發雌威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127章 悲催(十八)第209章 土匪第250章 名家第194章 斧頭幫第326章 嘔氣傷人第272章 王聰兒第46章 替罪羊第155章 神交然後有人第32章 吃喝玩樂第235章 破鏡重圓第166章 想不開第78章 傳說還在繼續第214章 對決第151章 性盲第324章 初次交鋒第198章 樣板房第167章 一個漏洞第271章 白蓮教第349章 科舉第13章 誤打誤撞第239章 董仲舒其人第153章 天生滴一對地造地一雙第165章 歸來淚滿襟第271章 白蓮教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367章 閉眼先生第389章 如此相逢第260章 唐太宗第83章 老子出世第1章 古老傳說天仙配第262章 道君第233章 人體三分身第224章 嶗山道士第81章 看過究竟第30章 翠花上鹹菜第304章 諸葛亮第335章 山是什麼第223章 下餃子第282章 霍光第105章 古董男第157章 有了第119章 悲催(十)第232章 仙二代第11章 應該如何是好呢第202章 我住得起房嗎第114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五)第101章 祠堂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321章 飛燕發飆第160章 提親第9章 回首一笑百媚生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120章 悲催(十一)第46章 替罪羊第234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50章 名家第167章 一個漏洞第178章 動亂第178章 動亂第251章 雜家第41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64章 百步穿羊第388章 牛郎不是牛郎第158章 “義學”惹的禍第354章 返祖第352章 星期天休息第187章 “方便”不方便第140章 考覈董事第368章 一掃而光第96章 抓週第172章 天仙配差一點就沒有了第63章 沉魚第47章 望子成龍第203章 歷史沿革第382章 佛道之爭第125章 悲催(十六)第175章 千金第136章 悲催(二十七)第217章 交情第162章 害了女兒第98章 妙語解困局第124章 悲催(十五)第374章 福星來了第73章 匪夷所思第287章 山不在高第201章 大眼瞪小眼第153章 天生滴一對地造地一雙第325章 紅顏一怒第219章 揭竿而起第166章 想不開